APP下载

磁山文化分布范围探析

2009-10-30黄运明

文物春秋 2009年4期

黄运明

[关键词]考古学文化;磁山文化;分布范围

[摘要]磁山文化是在太行山东麓地区发现的较重要的原始文化,关于这一考古学文化的分布范围较少学者详述。本文在回顾了磁山文化分布范围的研究史和对与磁山文化同时期的考古学遗存进行文化因素分析的基础上认为,磁山文化是一相对单纯并特征明显的考古学文化,其分布范围主要只集中在冀南地区的洺河流域,而分布在冀中地区拒马河、大清河流域的一些与磁山文化相似的遗存不属于磁山文化范畴之内。磁山文化分布特点也成为太行山东麓地区史前文化自始至终未形成独立的、连续发展的文化区的最初表象之一。

太行山东麓地区一般指燕山以南、太行山以东、古黄河以西的低山丘陵和山前平原地区。因其处于北方、中原、山东三个文化区之间的夹缝地带,故也有人称之为太行山东麓走廊地区。正是由于该地区的特殊位置,不同时期分布在此的考古学文化的性质、分布范围及其来源、发展演变过程等问题格外引人关注。作为从新石器时代初始期到新石器时代繁盛期过渡阶段的新石器时代中期(约公元前7500~前5000年),该地区的考古学文化也开始呈现出不断丰富、复杂的趋势。磁山文化作为该地区该时期的代表,许多学者也曾经对其进行过较全面的讨论。笔者现就磁山文化的内涵、分布范围等问题,提出以下一些不成熟的看法,以求教于读者。

一、磁山文化的内涵及其考古学文化命名

磁山文化首次发现于河北省武安县磁山。该遗址经过1976~1977年、1978年、1985—1988年、1994~1998年的多次发掘,对其文化内涵的认识不断深化,磁山文化的性质及内涵也主要是根据磁山遗址已发表的简报和报告得出的。从遗物上看,石器以石斧数量最多,还有铲、磨盘、磨棒、锛、凿、刀、敲砸器、锤等,石磨棒和四足磨盘最具特征。陶器以夹砂陶为主,少量泥质陶。夹砂陶以素面为主,纹饰以绳纹为主,也有篦纹、附加堆纹、划纹,还有极少的剔刺纹、方格纹、指甲纹、篮纹等。泥质陶只有细泥红陶。陶器器类包括陶盂、靴形支脚、深腹罐、小口双耳壶、碗、钵等,其中以筒形陶盂和陶支脚最为典型。从遗迹来看,磁山文化发现了一些房址和较多的灰坑和窖穴,其中以组合物坑和贮藏粮食(粟)的窖穴最具特色。

对于磁山文化自身性质和它与周边考古学文化的关系等问题,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学者们多有论述,并取得了较大的成果。学者们普遍认为,该文化是一个相对单纯并特征明显的考古学文化,它与周边同时期的考古学文化,如裴李岗文化、兴隆洼文化等,应是相对独立的考古学文化。但是,针对磁山文化的分布范围,至今鲜有学者详述,这一问题却又是探讨磁山文化的内涵、来源、发展演变过程不可回避的问题。安志敏先生指出,对考古学文化进行研究,除了要解决时代和分期以外,还要研究它的内容、特征、分布范围、起源、发展以及同其它文化的联系等。也就是说,如果对一个考古学文化的分布范围并不是很清楚,那针对这一考古学文化的研究和讨论也是不完全的。夏鼐先生就考古学文化的命名问题提出了三个方面的条件:一是必须具有区别于他种文化的一系列特征,伴出一系列有特征的器物,而这些具有一定特征的器物不只一次共存出现;二是具有同样特征的遗址不只一处;三是对这一有共同特征文化的内容有了相当充分的了解之后。以磁山遗址发掘所获的考古资料为基础,不难发现,磁山文化是一具有区别于其他各文化的一系列特征,并伴出一系列有特征的器物的考古学文化。但这一文化的分布范围有多广?具有同样特征的遗址有哪些?本文试图在对磁山文化分布范围的研究史作一梳理的基础上,通过同时期一些遗址之间文化内涵的比较,对这些问题提出一些新的认识。

二、磁山文化分布范围的研究史

针对磁山文化分布范围的研究,多出于磁山文化遗址或被认为是磁山文化遗址的发掘简报或调查报告中。

上世纪80年代初,发掘者未明确提及磁山文化的分布范围,只是提出:“这一文化类型的发现范围正在扩大,除河北武安磁山、南岗、西万年村外,在河南省新郑、密县、登封、鄢陵、长葛和郏县又有多处遗址被发现。”这一结论的得出,主要源于当时正处于对磁山文化与裴李岗文化是否是相对独立的考古学文化的争论之中。由于考古资料的不断发表和考古研究的不断深入,学术界现多趋向于认为二者是两个不同的考古学文化,它们虽关系密切,但个性大于共性,并不属于同一个文化系统。在河南境内发现的这些新石器时代中期的遗址应该从磁山文化中剔除出去,归入裴李岗文化中去。

由于磁山遗址的重大发现,1979年,河北省文物管理处等单位联合对磁山遗址所在的沼河流域进行了一次调查。在该流域的牛洼堡(即南岗)、西万年一区两处遗址中,出土的遗物与磁山遗址第一、二文化层的文化内涵一致。这一次调查表明了磁山文化“具有同样特征的遗址不只一处”,基本具备了考古学文化命名原则中共同地域这一要素。

1984年,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在晋东南一带进行调查,在武乡县石门山牛鼻子湾征集到石磨盘和石磨棒各1件,“其形态与磁山出土的同类器基本相似”。仅通过两件石器并不能使磁山文化扩展到晋东南地区,因此,上世纪80年代后期,考古工作者有意识地在晋西南寻找前仰韶文化的线索,“但至今没有发现磁山、裴李岗和老官台文化时期的遗存”。

对磁山文化分布范围的界定有重要影响的,是1981—1982年河北省文物研究所对河北容城县上坡遗址的发掘和1985年河北省文物研究所、吉林大学考古专业等单位联合组成拒马河考古队,在易县、涞水两县进行的为期两个月的实地调查。容城上坡遗址发现的上坡一期遗存,主要是以陶孟和支脚为特征,从该遗址发现之初,一些学者认为该遗址应归人磁山文化系统。在易县、涞水两县的调查中,北福地遗址第一期的甲、乙两类遗存的发现是这次调查的重要收获。其中乙类遗存由于发现盂、支脚、磨棒等与磁山遗址相似的遗物,因此被认为“文化面貌与磁山文化的某些因素相同,年代应大体相当”。上坡遗址的发掘和拒马河考古队的调查也直接使磁山文化的分布范围扩大。在《中国大百科全书·考古学》中认为:磁山文化“主要分布在河北的中南部,从武安到容城一带发现数处遗址。”在《文物考古工作十年(1979~1989)》中也认为:“据调查,磁山文化南起漳河,北界已到保定以北的拒马河、大清河流域。”一些学者也提出类似的观点,认为磁山文化主要分布在河北的南部,沿太行山的东麓,南自漳河,北达易水㈣。还有学者甚至认为“磁山文化分布的北界已达燕山南麓”。也正是由于上述两遗址发现的孟和支脚等与磁山文化相似,一些学者认为这些遗址的共同特点是均使用孟和靴形支脚作炊具,所以进而认为这是“确定一个文化遗存是否属于磁山文化的一个最根本的标志”,因此把磁山

文化分为磁山类型、上坡类型等类型。上坡类型是否属于磁山文化的范畴?位于拒马河流域的北福地遗址乙类遗存能否归入磁山文化?我们在分析这两个遗址的各个文化因素及它们与磁山文化的关系后得出,此两个遗址与磁山文化的共性并不多。

三、容城上坡一期、北福地乙类遗存与磁山文化的文化因素比较

1、容城上坡遗址一期遗存

容城上坡遗址位于河北中部的拒马河流域,其一期遗存被认为“与磁山文化大致相当”。一期遗存包括仅见灰坑的遗迹和石器、陶器、骨器等遗物。从灰坑来看,形状有圆形、椭圆形、圆角长方形和不规则形等,但并没有与磁山遗址发现农作物粟痕迹及组合物出土点的相似报导。石器中,器类主要有斧、镰、带坑窝石器、磨盘、磨棒、铲和凿,虽然器类与磁山遗址相当,但具体器形两者有很大的区别(图一)。如石镰,容城上坡的石镰都是拱背、弧刃,而磁山遗址出土的石镰则是近斜刃、双面刃。上坡遗址磨盘无足,形制也不太规整,不见磁山遗址的三足或四足磨盘。另在上坡遗址中,带坑窝石器为其特有,磁山遗址则不见。陶器中,上坡遗址均为夹砂陶,陶色以红褐和灰褐为主,未发现泥质陶。纹饰施法最常见的是压印和刻划两种,内容以几何形图案为主,如斜线和折线等。器类仅见孟和支脚,陶孟的口沿为直口或敛口,方唇,器表均饰有刻划或压印的几何形纹饰。而在磁山遗址中,陶质以夹砂褐陶最多,夹砂陶的羼和料有石英、粗砂、细砂和云母等,还有一定数量的泥质陶。陶器以素面为主,约占陶片总数的50%以上。纹饰有绳纹、编织纹、篦纹、附加堆纹、剔刺纹、划纹等,其中以绳纹最多,编织纹和篦纹次之。器类则比上坡遗址要丰富得多,除陶孟和支脚外,还有深腹罐、直沿罐、杯、盘、三足钵、碗等。陶孟除直口和敛口之外,还有侈口,有方唇、圆唇,纹饰除素面外,以绳纹为主。骨器中,上坡遗址的种类远远少于磁山遗址,仅发现骨锥和加工骨器的骨料。在磁山遗址中,骨器种类有铲、凿、刀、镞、鱼镖、网梭、梭针、锥、针、笄等。从这些文化因素的比较分析中我们可以发现,上坡~期遗存与磁山文化的年代可能相当,都属于新石器时代中期,但它们的个性远远超过共性,应是相对独立的两个考古学文化遗存。

2、易县北福地乙类遗存

北福地乙类遗存的迹只有灰坑一种,分圆形、椭圆形和不规则形三种。出土遗物中,陶器均为夹云母陶,流行压印和刻划纹,主要纹样有叶脉状、斜向平行纹条状和人字形纹,器形只有孟和支脚两种。石器有碗、斧、凿和磨棒等。除了该遗存新出现石容器外,其他文化因素与上坡一期遗存十分相似。可以认为,易县北福地乙类遗存与容城上坡一期遗存无论是在地域上,还是在文化特征上,都体现出同一个考古学文化的共性,但它们与磁山文化的区别已经不仅仅是一种地域性的差别了。段宏振在2004年磁山文化研讨会上认为,磁山文化和北福地一期文化之间有典型物陶孟方面的区别,再加上两者在文化内涵其他方面的差异,因此两者分属不同的文化系统。根据易县北福地遗址的最新发掘成果,包括容城上坡、北福地乙类遗存在内的遗址被发掘者称为“北福地文化”或“北福地一期文化”。这一考古学文化命名尽管因为考古资料等限制还未得到统一,但至少表明,位于河北中部拒马河、大清河流域的,以孟和支脚为特征的考古学遗存并不属于磁山文化的范畴,分布在冀中地区的这类遗存是与磁山文化年代相当、有自己独特文化内涵的另一种考古学文化。发掘者认为,北福地文化(即北福地一期文化)的绝对年代为距今8000—7000年间,其年代与兴隆洼文化、磁山文化相当,在地域上填补了这两支文化之间的空白。

四、磁山文化分布范围的确定

在考古学文化定义中的“共同特征的一群遗存”,应包括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方面是指相同特征的遗存组合,另一方面是指相同特征的遗存。对一考古学文化的认定,一方面要把握相同的器物与遗迹组合,另一方面也要对相同器物与遗迹的具体特征进行考察,这样才不至于造成对考古学文化性质和分布范围的认识偏差。正如磁山遗址与上坡一期遗存、北福地乙类遗存组合(特别是器物组合)有所相同,但器物的具体特征却有明显差异。这种差异已经超出了作为同一考古学文化的范畴了,因此对其分布范围的认识也将进一步深化。

明确了分布在冀中地区以孟和支脚为特征的考古学遗存不属于磁山文化后,笔者认为,至少从现有的考古资料来看,磁山文化是一支仅分布在太行山东麓地区南部的考古学文化。具体来说,该文化主要集中在冀南地区的洺河流域,作为新石器时代中期的一支区域性考古学文化,它的分布范围也较小,只是由于置身于20世纪80年代初关于前仰韶文化的大讨论中,以及对磁山文化性质和周围同时期的考古学文化内涵认识不清,从而导致磁山文化的外延被人为地扩大了。它与太行山东麓地区北部(具体来说是拒马河、大清河流域)的北福地一期文化是同处于新石器时代中期的两个不同的考古学文化。至于这两个考古学文化都出现的盂、支脚、磨盘等共同的文化因素,只能表明它们之间存在时间相当、生产力发展水平相当,也不可否认有一定的交流和相互影响。总之,无论是磁山文化还是北福地一期文化,对于这些刚从新石器时代早期向新石器时代晚期过渡的考古学文化而言,在太行山东麓地区并未形成像裴李岗文化一样的一套统一的文化系统,当时在该地区的考古学文化只是零星的、局部的。这也是太行山东麓地区的史前文化自始至终没能形成一个独立的、连续发展的文化区的最初表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