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欣赏教学初探
2009-10-29徐桂红
徐桂红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对美的感知和理解是审美教育的核心,是审美教育的要点。”音乐美的表现存在于音乐艺术形象中,没有美的形象就没有艺术,音乐形象产生的过程就是音乐实践、学习和创造的过程,没有音乐艺术实践,就没有了音乐,没有对音乐艺术实践中音乐美的感知和理解,就无法实施审美教育。而听,是感知与理解音乐的前提条件,也是音乐艺术实践最重要的过程。美国艾伦·科普兰在《怎样欣赏音乐》一书中说:“如果你要更好地理解音乐,再也没有什么比倾听音乐更重要,什么也代替不了倾听音乐……”的确,人们享受音乐都是通过聆听来实现的。
因此,在音乐教学特别是欣赏教学中,笔者注重在课堂上开展多种形式的音乐听赏活动。通过让学生聆听音乐,激发学生情趣,展开想象,拓展思路,提高音乐表现的水平和能力。在音乐课堂中,关注音乐的聆听,探究音乐听赏的方法和过程,笔者尝试了以下一些做法。
1 初听——感受音乐
音乐有一种神奇的力量,是人类的一种能力和智慧,它不分国界、不分种族,让听赏者产生生理上、心理上的情感效应,使人得到感染得以激励。对于小学生特别是低年级学生,对节奏有力和旋律优点的音乐有强烈的反应。如果播放热烈、欢快的歌曲或乐曲,他们会用动感的动作表现;如果播放优美、抒情的音乐,他们会用柔和的动作来表现。也许他们根本不知道歌曲或乐曲的名字和表现的内容,但他们却能没有偏见地接受音乐。
许多音乐作品,由于其旋律、节奏、速度及风格的不同,对学生产生效果也不同。例如,在欣赏爱尔兰音乐《大河之舞》时,听到热烈欢快激扬的旋律和鲜明动感的节奏,学生的情绪高涨,有的不自觉地跟着音乐的节奏拍拍手,有的随音乐节奏踢踢腿,有的随音乐摆动身体,在学生这种本能反应的基础上,笔者因势利导揭示课题。乐曲的情绪和情感很容易被学生认同和接受。
在听赏乐曲时,学生有些动作是无意识的,作为教师要理解和尊重学生们的表达,给他们提供自由表现的空间,让他们在音乐中获得生理和心理的满足。
2 复听——理解音乐
学生对音乐作品有了一定兴趣和印象后,就要让学生再次聆听,达到理解音乐的目的。教师可以通过讲解乐曲的出处、作者的创作背景、听赏乐曲的重点章节与学生交流讨论等方法,使学生对音乐作品产生全面深入的感受和理解。在欣赏贺绿汀的钢琴独奏曲《牧童短笛》中,初听后,学生被乐曲优美的旋律深深地打动,于是笔者不失时机地结合书中的图画向学生介绍《牧童短笛》的创作背景,还借助书上的图谱听赏了第一乐段、第二乐段的重点旋律,并讲述有关曲作者贺绿汀的故事以及欣赏他其他作品,使学生不仅对乐曲《牧童短笛》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也对作者有了进一步的了解,拓展了知识面。
3 再听——表现音乐
学生在最初聆听到某个音乐作品时,就有不同形式和程度的表现欲望,在正确的感受音乐和理解音乐后,再听音乐就要求学生理性地表现音乐,需要学会展开自己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更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每个学生都是创造的天才,给他们一根木棒,他绝对会给你敲出不同的节奏;给他们一张纸,他们会画出各种色彩;给他们一双舞鞋,他们会抒发跳动的旋律。这就是他们的潜能,他们的兴趣,他们的表现。
例如,在欣赏《玩具兵进行曲》时,笔者让学生用舞蹈的形式表现小主人睡后,小骑兵们悄悄爬出来的情景,学生随着音乐的节奏,模仿着骑兵们扛着枪迈着整齐的步伐,昂首挺胸地前进着,使学生真正走进音乐。在欣赏《鸭子拌嘴》时,笔者让学生创造性地给乐曲伴奏,学生有的用铅笔敲笔盒,有的用木棍敲打扫卫生的工具,有的用水桶,表现鸭子们戏水、吵闹时的情景,加深对音乐形象的理解。
(作者单位:山东省临淄区敬仲镇第二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