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新课程下学生的学习方式
2009-10-29周嶂松
周嶂松
摘要 新的课程标准把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作为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目标之一,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充分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发展学生的创造性和个性,真正做到“以人为本”,同时也给教师的课堂教学提出更高的要求。
关键词 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
1 学习方式的转变对促进学生的发展具有战略性 的意义
学生的学习方式是指学生完成学习任务的基本行为和认知取向,包括学习方法、学习习惯、学习意识、学习态度、学习品质等心理因素和心灵力量。新课程实施以来,广大教师对课堂教学作了不少有益的探索和尝试,但现在的许多课堂依然是“涛声依旧”,其中很重要的原因是长期受传统教学的影响,已经习惯原来的上课方式。如讲授新课,就会毫不犹豫地从复习铺垫开始,“复习提问——引入新课——讲授知识——巩固反馈——小结——布置作业”,按部就班进行。在课堂中教师往往过多地关心自己的教学思路,完成自己的教案,很少考虑学生的需要,重视知识的传授,忽视对能力的培养,教师、教材成了教学的主体。这种方式把学生建立在客体性、受动性和依赖性的基础上,忽略学生的主动性、能动性和独立性,过分突出和强调接受与掌握,冷落与忽视发现与探究;学生的学习成了纯粹的被动的接受与记忆的过程。这种教学窒息人的思维与智力,摧残人的学习兴趣和热情。
转变学习方式,就是要改变这种单一的他主的与被动的学习方式,提倡和发展多元的学习方式,特别要提倡自主、探究与合作的学习方式,把学习过程中的发现、探索、研究等认识活动突现出来,使学习过程更多地成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要旨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意识和怀疑精神,鼓励学生对书本的质疑和对教师的超越;赞赏学生具有独立性和富有个性化的理想表达;积极引导学生从事实验活动和实践活动,培养学生乐于动手、勤于实践的意识和习惯,切实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通过几年的实践与思考,笔者认为,要改变学生现有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式必须作相应的改变。
2 教师转变教学方法是促进学生学习方式转变的关键
课程改革的核心环节是课程实施,而课程实施的基本途径是课堂教学。在教学过程中,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教师的真正本领,主要不在于“讲授知识,而在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望,让他们兴趣盎然地参与到教学全过程中来,经过自己的思维活动和动手操作获得知识”。在课堂上,教师应努力创设一种和谐、愉悦的教学氛围和各种教学情境,精心设计教学过程和练习。
2.1 疑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疑是探索新知识的开始,疑是创新的起点;有疑问,才能使学生进一步去思考,去探索。爱斯坦也曾指出:“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为重要。”而自然科学的本身就在不断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形成和发展。教学中教师通过设疑置惑,营造问题情境,启发学生思考,并驱使他们通过实践等方法进行积极的探索和实践。
在“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一节中,笔者先后为学生设置“食盐和蔗糖能在水中无限制地溶解吗”“氯化钠饱和溶液还能溶解其他物质吗”“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可以相互转化吗?转化的条件是什么”等问题情境,每个问题均由学生动脑思考后提出假设、设计实验来进行探究验证。整节课学生的思维始终处于一种活跃状态,根据问题去思考、去想象、去探究。
2.2 想探究的过程是一个创造的过程,创造的过程离不开发散思维,没有思维发散的过程谈不上是一个创造或探究的过程 。假设、猜想、想象是人在大脑中对已有表象进行加工创造、创新的过程。牛顿说:“没有大胆的猜想,就不会有伟大的发现。”在教学过程中,猜想和想象对于学生来说是最为宝贵的。猜想和想象过程是学生思维极其活跃的过程,容易突破传统思维的框框,并时而迸发出创造性思维的火花。某一实验过程将会产生什么现象,或这一现象的背后隐藏着什么规律,教师可以在实验之前引导学生大胆猜想。
如在八年级科学“物体的沉与浮”中,教师创设情景:一个小木块 、一个胡萝卜、小铁钉、蜡烛头、小瓶盖,把它们放入水中是沉还是浮?先让学生猜想,教师鼓励学生用自己的头脑思考问题,不失时机地对学生的标新立异、独树一帜的想法予以肯定、支持和帮助,培养学生的创新想象能力,从而进行有目的的实验。通过这种设疑、释疑的实验活动,使学生逐步树立创新意识,同时逐步培养学生的创新想象能力。
又如在七年级科学“光的传播”教学时,先让学生猜想:“光的传播路线怎样?你平时能看见光在空气中传播吗?怎样才能看见光在空气中传播?”学生立即就会作出各种各样的猜测,有些是意料之中的,有些是意料之外的,不管学生的猜测结果是否符合教师的意图,是否合理或正确,教师都不要过早地给予肯定或否定,而要把结果交给学生通过实验来证明。通过这种设疑、释疑的实践活动,不断激励学生通过实验、观察、讨论、模拟等探索手段提出种种假设和猜想,让学生逐步掌握探索物理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即提出问题→猜想假设→设计实验→实验探究→讨论分析→得出结论,这样才能使学生逐步树立问题意识和创新意识,逐步培养学生探究的兴趣和创造性思维。
2.3 动实践是创新的摇篮,实验设计是一个动手动脑并可培养学生各方面能力的过程。通过学生自己思考设计实验,既可培养学生动手动脑解决问题的能力,又可引导学生阅读,查找一些实验小窍门,实验药品及仪器的代用品,实验装置的改进等有关资料,以开拓学生的视野,启迪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同时也应经常提出一些能激发学生创造欲望和创造兴趣的问题,尽量给学生一些动手的机会,增加实验的探究性,让学生在手脑并用的活动中迸发出创造的火花。
如在证明“大气压存在的”的实验中,笔者交给学生一些器材,包括一个矿泉水瓶、一杯热水、一茶杯冷水、一张硬纸片、一个胶头滴管、两个橡皮挂衣钩,让学生自己设计实验,证明大气压的存在。学生终于不负所望,先后设计出下列实验:1)在茶杯中装满水,将硬纸片盖在上面,然后小心地将杯子倒过来,放手后纸片不会下落,而且将水托住;2)先向矿泉水瓶内加入热水,晃动几下,马上拧紧瓶盖,一会儿瓶子会变扁;3)用手指捏胶头滴管橡皮挤出部分空气,把下端浸入水中,手指松开后,在滴管内会进一段水柱;4)将滴管从水中取出,水下会落下;5)将挂衣钩往墙壁上轻轻一按,挂衣钩牢牢地吸在墙壁上。这样,学生通过自己设计并动手实验,一培养动手能力,二培养设计实验能力,三激发学习兴趣,四培养创新思维,可谓一举多得。
2.4 论做实验不仅仅是为了科学的结论,而且包含思维的过程、探究的过程、讨论和辩论的过程,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过程。面对实验中出现的疑问或困惑,教师不应该迫不及待地加以解惑,因为这样固然能让学生暂时“明白”,但他们知道的只是结论,一个空壳而已。并不会去应用,更不会去创造。所以教师要因势利导,让学生充分讨论、分析、交流、合作,努力诱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创新动机,通过师生交流、生生交流获得共识。千万不能用搪塞的语言打发学生提问,不抑制学生的创新意识。
如在讲到“种子萌发的条件”时,往往有很多学生不能弄清“阳光”到底是不是种子萌发的条件之一。笔者设计一个讨论环节,让2组学生就阳光是不是种子萌发的条件展开辩论,辩论非常激烈。一个学生说:“万物都需要阳光,没有阳光植物都会死。”另一个就针锋相对:“种子没有叶子,也没有光合作用。”“没有光合作用植物就更加不会活。”“我在一本书上看到过从地里挖掘的几千年以前的种子都可以萌发。”“种子埋在土壤里不需要阳光的!”“农民撒种子的时候都是撒在地上的。”……可以说那节课学生精力充沛,注意力高度集中,大脑皮层特别兴奋,思维空前活跃,学生绞尽脑汁,千方百计想说服对方。最后,作为“专家”,笔者用科学的观点解释涉及的一些科学现象,学生不仅学会这一节内容,更重要的是对一些不正确的观点有了明确的科学认识,对正确的内容印象更加深刻。通过创设的讨论情景,激发学生极大的参与热情,并且通过合作探究,各种意见在相互碰撞中获得新的平衡。
3 小结
综上所述,教学活动是一项创造性的活动。新一轮课程改革给教师带来严峻的挑战和不可多得的机遇,“教”与“学”方式的改变已经不取决于个人的选择,而是一种课程发展的趋势。教师必须随时对自己的工作和专业能力进行评估,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保持开放状态,不断学习,不断探索,不断对自己的教学进行研究、反思,对自己的知识与经验进行重组,以适应新的变革。
(作者单位:浙江省嵊州市石璜镇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