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用心灵叩问自由

2009-10-29王国勇

中学语文园地(高中) 2009年9期
关键词:采莲荷塘月色月色

王国勇

《荷塘月色》是一篇抒情散文的经典之作。这不仅是由于文章的语言清雅脱俗、比喻新颖独特,还在于字里行间都融入了作者淳朴真实的思想感情,表现出作者对自由、对美好人性的执着追求和向往。那种“淡淡的哀愁,淡淡的喜悦”与素淡蒙目龙的景色融合在一起,贯穿全篇,和谐、自然、美丽、忧伤,使我们感到,这是一位踽踽的行者,在用心灵叩问自由的大门。

透视全文,作者的心理轨迹,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

一、宣泄—自慰颇不宁静的心灵

《荷塘月色》作于一九二七年的七月,当时全国笼罩在白色恐怖之中。在这样的环境下,稍有不慎就可能有灭顶之灾。作者是个整天埋头书斋、喜爱写作的学者,面对这样黑暗的现实,他既不愿意大胆反抗,又不想压抑自己对自由的渴望,他内心的矛盾、苦闷就可想而知了。因此,著文述怀就成了他宣泄情绪的一种方式。

因为“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作者就在夜深人静之时去漫步荷塘。文中写自己走出家门漫步小径,有一段颇值得玩味的内心独白:“这一片天地好像是我的;我也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到了另一个世界里……一个人在这苍茫的月下,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便觉得是个自由的人。白天里一定要做的事,一定要说的话,现在都可以不理。”这是典型的自我安慰式的宣泄。“好像”、“像”、“便觉得”等字眼既透视出作者对于现实的无奈,更流露出作者对于自由、民主的热烈向往。“我爱热闹,也爱冷静;爱群居,也爱独处。”这几句的交代,说明作者不是一个怪人而是一个很正常的人。因为他正常,才不能忍受现实的不正常。“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塘月色好了”,谁能说这不是作者在以自己的方式表达对黑暗现实的蔑视和反抗呢?

宣泄,它对于抚慰一个人心灵的创伤具有很好的疗效。心理学研究表明,当突如其来的灾难或刺激袭来时,最可怕的是一个人因过度的惊恐、痛苦而导致精神崩溃,适时、适当的自我宣泄却可以使他的思想、精神的重压得以缓解,从而鼓舞一个人理智地顽强地生活下去。朱自清是个宁肯饿死也不吃美国人面粉的很讲气节操守的人,面对他

不满意的世界,他不会低下自己高傲的头。但他是一介书生,他只能用夜游荷塘来排遣自己心中的愤懑和抑郁了。

二、情移—融入荷塘月色之中

朱自清笔下“月色中的荷塘”及“荷塘上的月色”两节历来脍炙人口,究其成功原因,与作者对现实不满即情移于自然环境密切相关。人是自然之子,只有热爱自然的人才是真正意义上的人。一个人对现实的不满,如果在自然中不能有所解除或暂时减轻的话,那就无路可走了。纵观历史,陶渊明不愿为五斗米折腰,就毅然诀别仕途,情移田园,最终成为一代著名的田园诗人。李白政治上失意,走遍中国的大山名川,写出了许多不朽的诗篇。朱自清在痛苦的煎熬中情移月夜荷塘,为我国的现代散文增添了一朵奇葩。月色下的荷塘真的那么如诗如画吗?这是作者理想化了的荷塘美景。

作者虽然希望自己的悲愤的心灵在荷塘边得到解脱,但解脱是片刻的。因为在那样的一个时代,彻底的解脱是不可能的,如果真的能够解脱了,那也不叫沉重的苦闷了。但无论如何,作者还是得到了短暂的自由。也可能就是这短暂的自由,使作者心里的重压得到了缓解。如果不是这样的话,他不可能会再联想到故乡采莲的事情。

三、补偿—追寻远古的纯朴

自然和现实总是连在一起的,再倾情自然却也不能离开社会。既然“热闹是它们的”不是我的,怎么办?于是,追寻远古的纯朴,以求心理的补偿,就成了作者心灵栖息的最后一隅。

转移性心理补偿是人们对抗消极情绪与不良刺激的保护性措施。“不能一棵树上吊死”,人只要想活下去,就必须抑制、调整自己的不良心态。作者是位饱学之士,想必诗书典籍中古朴自在、美好多情的事物曾多次滋润过他焦渴的心灵。所以,他就从眼下的荷塘,想到了家乡采莲的事情,又想到了梁元帝《采莲赋》和《西洲曲》里对采莲场景的生动描绘。作者觉得这众人采莲是“有趣的事”:这里没有清规戒律的羁绊,没有刀光剑影的血腥恐吓;有的是如荷花般清纯的人情,到处是无拘无束、欢乐融合的艳歌。表明他的阴暗的心空又开朗了。开朗之后又见多云:“可惜我们现在早已无福消受了”。不难看出,作者的无限惋惜、无限怅惘的文字中隐含着深沉的怨愤。而怨愤之中又隐含着一个善者对于美好、自由人性的向往。

总之,宣泄—情移—补偿,这一波三折的心理轨迹,不仅构成了本文环环相扣的感情链条,也生动地折射出一代进步知识分子在重重社会压力下的彷徨、挣扎和苦苦求索的身形。

贤者已逝,文字长存。无论如何评说,《荷塘月色》都无愧是一篇有着多重审美意味的经典之作。

(作者单位:河南南阳市宛东中专)

猜你喜欢

采莲荷塘月色月色
荷塘月色
月色
荷塘月色
荷塘月色
我不要分享你的快乐
养一帘月色,等你缓缓归
荷塘月色
黑暗
对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