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净化心灵的脓行
2009-10-29张小珍
张小珍
肖邦这个名字是与他的祖国联系在一起的。没有波兰,就没有肖邦;没有波兰,就没有肖邦的音乐。他对自己的祖国一往情深,甚至在去世前也嘱托亲人定要将自己的心脏运回故土。他的这种爱国情怀从本质上说,是对故乡的自发的质朴的眷恋。由于身体的衰弱,他回避了欧洲上流社会喧闹的舞台和动荡的政治生活,在远离尘嚣的地方为自己筑起了小小的巢。按照李斯特的说法,肖邦的生活没有冒险,没有波澜,没有插曲,而对故园的感情和印象便构成了他生活中的主旋律。性格内向的肖邦用音乐抒发自己的心灵,他把对祖国和故乡的思念,以及内心世界高贵的冲动、孤独、痛苦和尊严,揉进到作品中,可以说,音乐创作是肖邦的人生主题。要想走近肖邦,必然倾听和理解肖邦的音乐。用文字描绘肖邦,也必定离不开对其音乐的优美叙述。
波兰著名作家雅·伊瓦什凯维奇的《肖邦故园》以清新雅致的笔触,新颖独特的构思,亲切平和的语调,深挚沉稳的情感,形象地描摹了肖邦的音乐,为读者展开了一次烛照心灵的音乐的探寻,从而彰显肖邦彪炳千秋的文化人格,也抒发了自己崇敬仰慕的纯真情怀。
从内容上看,文章围绕着“故园—人—音乐”之间的关系展开,其中包含着两个层面:一是故园与人的关系,阐述故园因人而恒常;二是音乐与“故园”的关系,说明音乐因“故园”而不朽,这里的“故园”已不再是实在的故园,它是人们的精神家园,“故居”也不再是具体的小屋,而是一种无形的,抽象的,连接波兰民族的凝聚力的符号,一个音乐拓荒者的桥头堡。
为了达到这样的表达需要,文章开头一、二两段通过对比的手法向读者交代了故园的今昔变化。鲜明的反差对比,形象地说明了这样一个问题:在沧海桑田的世事变幻面前,“物”的消解、消释、消亡固然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但能够积淀于人的记忆深处并被看作巨大精神财富的,必然具有某种文化人格的魅力、具有拨动人们感情之弦的强大力量,因而得以“复活”于人们的内心。故园的“复活”无疑是因为人,因为一个有着高尚精神的人物!朴素的叙述中饱含着作者对肖邦的崇敬和深情,但是作为阅读者来讲,要想深入地认识肖邦,仅仅停留在此处还是不够的,因为作者写这样的文字只是为后文揭示故园背后所具有的文化内涵做一个厚实的铺垫,为读者制造一个小小的悬念,为探寻肖邦是怎样的一个音乐家做好准备。
要想真正与肖邦“促膝谈心”,做一次净化心灵的旅行,我们的眼睛自然不能放过该文对四季的两处景物描写。这是解读它的重要入口,也是对肖邦及肖邦音乐理解的深层次的阅读的关键。
一处四季描写在第7小节,另一处描写从第19小节开始到第24小节结束。两处文字有相似之处,都是对波兰平原作了诗意优美的描写,尤其着眼于色彩,给人一种明朗、幽雅和宁静的感觉。那么从文章的结构来讲,会不会有蛇足之嫌呢?如果不会,为什么要做两次描写,它们有什么不同,与肖邦的音乐有何联系?这就需要我们寻幽探径,理解这些写景文字背后所隐藏的丰富的情感内涵及文化人格。
请看第7小节,作者描写春天的丁香花,选用“淡紫色”为色彩,并作了“云霞”的联想;形容夏天的树木,用的是“青翠欲滴”;描绘秋天景色,用的是“遍野金黄”;涂抹冬天的是“粉妆玉琢”……作者笔下的画面清新素雅,遐想万千,尤其对色彩把握准确,其目的是让读者捕捉肖邦音乐的动人之处,它的安谧温柔的色调。在这里音乐与景物是紧靠在一起的,它概括出肖邦音乐的最基本特点:朴素、淡雅、持久和深沉!读者在这样的文字描述中获得了对肖邦音乐的总体印象。
使人们真正获取具体的可感的可触摸的印象的,是在后一部分季节轮回景物的细微描写中,作家的观察更全面、描绘更细腻、比喻更精彩。写春天,作家选取栗树和日本樱花这两个具有代表性的景物,从色调入手捕捉它们与肖邦音乐的契合点。嫩黄的栗树新叶“犹如刚刚出茧的蝴蝶的娇弱的翅膀”,粉红色的日本樱花宛如“飘在庄园上空的一片云彩”,它们的色调“酷似一首最温柔的曲子,又如落在黑白琴键上的轻盈的速奏”;写夏天,作家选取睡莲、树干两个景物,将其作为比喻的本体,写其形态、倒影、幽香、声响,并在肖邦音乐中寻找到巧妙得当的喻体。“排筏”喻扁平的莲叶,“叠句”喻其倒影,“琶音”喻幽香,“f小调叙述曲开头的几节”喻“银灰、淡紫的亭亭玉立的”、“整整齐齐”的树干。而“簌簌声”与“芬芳的香味”所构成的优美意境,则是采用通感的手法,在音乐“悠扬的旋律,清丽的和声”中融入了情感的共鸣!写秋天,既写特定景物的色调,更是在情景交融中,抒写作家乃至每一个造访者身处其境的内心感受。这样的感受是由树叶的沙沙声引发的,景物忧伤的情感基调在人们的内心产生强烈的情感共振,此情此景更能让人对肖邦心系祖国的“深沉的郁闷”有更深的理解。
尤其写到冬天,作者用了这样一句话“然而,这里最美的是冬天”,这句话显然相对其他季节而言,它并未否定其他季节的美,而是特别指出冬天这个季节的美丽,但我们寻找有关文字的时候,发现文章并没有对冬天的景物作铺陈过多的描写。那么“最美”体现在何处呢?是“安然入梦”的房舍?是那发出银铃般清脆响声的树木?我们还发现这样几处文字,用了六个“没有”的排比句子,这些句子的直接叙述,无疑在强调肖邦故园的冬天何等寂静,何等冷清,何等了无生机,但也只有在这无边的静寂中,肖邦和他的音乐才能与你在一起,你仿佛听到了他遥远的心跳,感受到了他的内心之孤独及思念故园之苦。心灵与外物的共融共通可谓是“最美”!作家于此将叙述的角度转向内心的感悟,转向从心灵深处去感知、理解肖邦。这样,将一般的景物美提升到了精神之美、情感之美。的确,当一切都成为往事之时,只有音乐家的精神永存,只有音乐家崇高的文化人格长在,这正是作家从肖邦故园的四季景物变化中所感受到的“大美”!这样的景物描写不再是纯粹的景物描写,是经过作家主观感受过滤后实现的景物描写,是审美意义上的景物描写,晶莹、纯洁、完美到极致的描写。它抛弃了“花木扶疏”“辽阔葱绿”“金灿灿”等具有共性特征的词语,而把笔墨触及到音乐本质及人物文化人格的探究上:柔美忧伤的描写即是对高雅缠绵的音乐的倾听,自然的永恒即是音乐的永恒。这里的文字比第7小节的文字更有永恒性、更有张力,没有一处不是在展示音乐与自然高度的契合相融,它们时时会叩击我们的心扉,让我们仿佛置身于彼时彼地的“故园”中,又仿佛在“梦境”般的音乐声里。这与其说,是对肖邦音乐的神奇描绘,不如说是作家情感世界张扬的结果,是作家发自内心的纯情的昭示。
这种写景,当然离不开想象,选景、描写的个性,恰恰在于作家的感受和想象的个性化。我们深度地读解文本,不要忘了景物背后的情感和文化。
从19小节开始的景物描写比之7小节的景物描写更细致,更深入,这正是作家对肖邦内心世界及音乐的丰富内涵的追寻!从文章结构上看,有重章叠唱之感,似乎呼应了肖邦音乐的形式。
作家以一个造访者的敏锐眼光所捕捉到的文化气息,所传达的情绪,穿越了时空的阻碍,渗透到每一个人的心灵深处,在情感的交互作用中实现感觉的置换,让我们获取了丰富的文化给养,领悟到肖邦人格、精神的魅力。四季之景,只要细心观察,用心感悟,何处没有肖邦的精神与人格?何人不能寻求到有价值的东西?
我想阅读雅·伊瓦什凯维奇的《肖邦故园》,尤其是阅读诗意的景物描写,乃是作一次净化心灵的旅行!
(作者单位:浙江省温州二高<黄龙校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