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雷”及“雷族词”简析

2009-10-28姜玲玲

现代语文 2009年9期
关键词:词义

摘 要:“雷”是现代汉语普通话中的基本词,但其词义在网络语言中却发生了新的变化,并构建出了一系列的“雷族词”。本文从形体、词义变化及词性、构词类型等方面对“雷”和“雷族词”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雷 雷族词 词义 构词类型

“雷”作为现代汉语普通话的基本词之一,其形体和意义在甲骨文中已有记载。“雷”的词义随着新世纪网络的发展而有了新的变化,并逐渐构建出了一系列“雷族词”。

一、普通话中“雷”的字形和词义变化

(一)字形的发展变化

“雷”是会意字,在甲骨文中的构形如图A。中间的图案表示电,是“电”字的甲骨文写法,两旁的小菱形表示打雷时的声音。金文中的“雷”在周代早期和后期有不同写法。图B1是周早期“师旗鼎”上的金文,字形由四个圆形“田”字和表示闪电的斜线相连接而成。商周时代有种大鼓叫“田”,敲击大鼓所发出的声音称“田田”。这里用多个“田”表示雷声之大,而圆形“田”字中间画成交叉的图案则表明了古人对电闪雷鸣时“阴阳激耀”的原始认识。周代晚期,“雷”的字形变作图B2,与图B1相比增加了“雨”字头,下部仍以多个“田”表雷声。这使“雷”字的形体繁化了,但却突出了字的表义功能。小篆中,“雷”字形体进一步变为图C,下部简化成“畾”。这一变化成为汉隶“雷”(图D)的字形基础,也为今天的楷书“雷”起了定型作用。

(二)词义的发展变化

《说文解字》释雷:“靁,阴阳薄动,生物者也。”可以解释为:雷,带异性电的两块云接近时,因放电而发出的强大声音,雷雨是使万物滋生的东西。这是雷的本义。

随着社会的发展,作为语言中活跃部分的词汇也随之有了较大的变化。关于“雷”,我们发现它在《辞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7)中有两个不同的声调。读阳平时,共有四个义项:①出现闪电时,闪道中因高温使水滴气化,空气体积迅速膨胀而发生的强烈爆炸声;②一种爆炸性的武器;③通“罍”,古酒器名;④姓。读去声时,有两个义项:通“擂”,敲击;通“礧”“礌”,古时用以击敌的石块。从以上解释中可看到,“雷”的义项较最初增多了,其表义范围也扩大了。由最初仅表示一种自然现象的意义扩大至在某种情况下可以与表示器物、物品的“罍”“礌”“礧”相通,可以与表示动作行为的“擂”相通。表示“敲击”义时,它的词性为动词。

《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2002年增补本)对“雷”的解释则只有三项:①云层放电时发出的响声;②军事上用的爆炸武器;③姓。相较于《辞海》中的释义少了许多义项,不再有与某字相通之义。在现代汉语普通话中,“雷”只有名词词性,表事物。

从造字之初的本义至现今的名词义,“雷”的意义经历了“简—繁—简”的变化过程,其词性虽在某种情况下可与动词相通,但始终保持并流传下来的是其名词的用法。

二、“雷”在网络语言中的新义及“雷族词”

(一)“雷”的新义

网络的发展与普及使网络语言应运而生,“雷”在网络中获得了新义。在网络语言中,“雷”指在不知道的情况下看到某种令人惊讶的事物,或某种不喜欢的东西,感觉好像“被雷击中”一样受到惊吓、不舒服。如:

(1)上大学报杀父之仇,高考搞怪作文雷倒阅卷老师。(中国新闻网,2009年6月23日)

(2)十步雷一人,千里不留行。(百度贴吧,2009年6月25日)

(3)没有最雷,只有更雷!2009年年终地产雷语榜。(连云港搜房网,2009年6月13日)

(4)今年港姐很雷但很强大。(南都网,2009年6月10日)

(5)内地版流星花园F4非常雷。(精品网,2008年12月11日)

通过以上例句我们看到,在例(1)、(2)中,“雷”的意义是“打击、震撼”,且后面跟着补语和宾语,是很典型的动词用法。在例(3)、(4)、(5)中,“雷”分别受到副词“最”“更”“很”“非常”等的修饰,在用法上与形容词有相同之处。那么,对于网络词语“雷”的词性,我们应当如何认识呢?

一方面,“雷”具有动词义时,我们认为它不是名词,前面例句中已经表现出了明显的动词特征。但是“雷”又可以被程度副词修饰,而现代汉语里一般只有表示心理活动的词才可以受程度副词修饰。显然,“雷”并非心理动词,那么对于这一现象应该怎样解释呢?对此,刁晏斌的观点可以作为参考,“一般动词必须满足以下三个条件才能受程度副词修饰:非动作性,形状义和程度义。”[1](P53~62)以这一观点为基准,“雷”明显符合这三个特征,当属动词。

另一方面,对于“雷”的形容词义,有人认为“很雷”中的“雷”是名词,属“程度副词+名词”结构,与“很女人”“很娱乐”用法相同。对于这一观点,邵敬敏认为:“人们感到现成的形容词不够用了,而我们所需要表达的思想却又如此丰富多彩,这样就不得不另找出路。而名词显然是最接近形容词的,我们可以利用副词的程度属性,去唤醒名词本来就潜伏着的属性特征。”[2](P62~71)这一说法合理地阐述了“雷”的形容词属性,正是修饰它的程度副词唤醒了“雷”潜伏着的属性特征。

通过上述分析,我们可以将“雷”在网络词语中的词性理解为兼有动词词性和形容词词性。值得注意的是,动词义和形容词义是“雷”在网络语言中的新义,名词义依然是“雷”的基本义、普通义。

(二)雷族词

自从网络词语“雷”于新世纪初在网络上蹿红以后,其在网络上的使用频率和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泛。国际在线和新浪网在2008年年末联合举办了2008年环球流行语评选活动,由网友投票选出了国内十大流行语。其中,“雷”排名第六。而某网站所选评的2008年使用最多的网络词语中,“雷”则排在第二位,仅次于排名第一的“奥运”。随着“雷”的使用频率逐渐提高,凡是那些让我们感到吃惊、震撼、诧异的人、事、文章、图片,甚至话语等,都可以用“雷”来表达。由此,产生了一系列所谓的“雷族词”。这些词都由语素“雷”和其它语素组合构成,其构词类型多为以下几类:

1.动宾式

“雷人”,本义是云层放电时击倒某人。网络语言义来自于2008年8月26日的一则新闻“男子发誓欠钱被雷劈,话音刚落被雷电击伤”。福清东瀚一男子为赖账,手持铁棍时不惜对天发誓,称如确实欠钱就遭天打雷劈。结果一分钟后就遭雷击,所幸的是经抢救最终脱离了生命危险。从此,“雷人”在网络上指“出人意料”“格外震惊”等义,用于表达戏剧性的或无奈的尴尬的场合。将个人的感受描述为于无声处听惊雷般的状态,极度夸张地表达了个人对戏剧、无奈、尴尬场合中的行为或言语的感受。如:

(6)最新5大雷人广告,飘柔排第一。(中国化妆品网,2009年6月23日)

(7)“雷人语录”频爆,官员应该怎样说话?(人民网·今日话题,2009年6月25日)

2.动补式

“雷到”,缘起于日本动漫,表示动漫人物被电波打到,“受到强烈的电波冲击”,后来漫迷看到惊讶的事物时也发出此类“受到强烈电波冲击”的语言。后经简化翻译成“被雷到”。有另说“雷到”出自我国南方某方言,其发音“lei dao”指听到别人的话很惊奇或难以理解,类似普通话中“晕倒”“无语”之类的意思,由于打字习惯故而出现了“雷到”这一词语。不论该词出自哪里,其在网络中都指受到惊吓、被吓到、被震住的意思。如:

(8)电视剧造型为何总雷到人。(大河网,2009年4月30日)

(9)重庆一商场凉席促销,铠甲造型雷到网友。(联商网,2009年6月11日)

“雷喷”,仿于“井喷”一词,指某种现象、事物等因情感强烈、极速爆发而让人无法忍受,从而只能十分夸张地表达自己的感受。如:

(10)雷喷——《宝莲灯前传》经典台词!(雷人吧,2009年5月18日)

(11)小沈阳雷喷你。(搜狐圈子,2009年6月15日)

3.偏正式

“雷文”,指内容让人震惊或不喜欢的网络文章或语言片段。如:

(12)新雷文,男女猪都是穿越人。(天涯社区,2007年7月4日)

(13)雷文新流派——科技雷文,雷死侧妃不偿命。(天涯社区,2007年7月8日)

“雷图”,图片所反映或显示的内容让人吃惊或料想不到,让人观看后受到巨大震撼。如:

(14)新版《红楼梦》再爆雷图,妖精开夜宴!(搜狐网,2008年12月16日)

(15)强!让你过目不忘的恶搞雷图。(叶子猪游戏网,2009年7月5日)

“雷贴”,在网络上以贴子形式发表言论,其观点或主张出乎寻常或让人难以接受。如:

(16)雷人埋下无数雷贴,把大家雷倒在地Orz!(雷贴网宣传语)

(17)号称今年第一雷贴!!!中国出现“山寨熊猫”,泰然逛街雷众人。(罗浮驿站,2008年12月9日)

“雷族词”中还有许多成员,如“雷人论坛”中的参与者称“雷友”;专门以发雷文、雷贴为主要内容的博客称“雷客”,也指某种会议或活动现场出现的不速之客、神秘嘉宾等;收集、谈论有关“雷”的信息的组织称“天雷教”以及网络上把与“雷”相关的内容统称为“雷文化”等等。

从以上对“雷族词”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雷”在网络语言中具有强大的构词能力。构词能力强这一特点在与“雷”有关的短语构成上也有所体现,以“雷人”为例,我们在网络上收集到的短语有:雷人论坛、雷人公告、雷人明星、雷人美女、雷人笑话、雷人视频、雷人语录、雷人广告、雷人台词等。

三、小结

综上分析,“雷”自产生网络义以来,由于网络的传播和网民的认可,不仅意义独特、应用广泛,而且随着意义的相对固化构造出了一批“雷族词”,丰富了网络词汇。“雷”由单义向多义发展,词性也在网络上获得了名词性以外的动词性和形容词性,显示出了强大的构词能力。同时,“雷”的发展变化也体现了现代汉语基本词在网络语言中所焕发的新的生命力。而随着2009年春节联欢晚会上“雷死我了”“被雷了”写入剧本台词,全国的网民、非网民都认识并了解了“雷”的新义,使“雷”从网络来到了日常生活中。至于“雷”今后将发展到什么程度,能否进一步由日常生活词语进入普通话或被收录进汉语词典,我们拭目以待。

注 释:

[1]刁晏斌.试论“程度副词+一般动词”形式[J].世界汉语教学,2007,(1):53~62.

[2]邵敬敏,马喆.网络时代汉语嬗变的动态观[J].语言文字应用,2008,(3):62~71.

参考文献:

[1][东汉]许慎.说文解字[M].北京:中华书局,1963.

[2]陈政.字源谈趣:详说800个常用汉字之由来[M].北京:新世纪出版社,2006.

[3]汤志祥.词汇学理论与应用[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

[4]邵敬敏.现代汉语通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

(姜玲玲 吉林四平 吉林师范大学文学院 136000)

猜你喜欢

词义
西行学院成语班
西行学院成语班
西行学院成语班(二)
西行学院成语班
根据认知语义学浅谈英语单词记忆法
用联想的方式复习考纲动词
西行学院成语班(一)
大少不同
浅谈事件域认知模型视角下的英语词义演变
高考文言实词释义的误区与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