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初中思想品德教学

2009-10-28张月琴

学周刊·下旬刊 2009年6期
关键词:思想品德初中教学

张月琴

摘要: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初中思想品德课理应成为培养和锻炼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阵地,这是历史赋予我们当代思想品德教师的神圣职责,让我们积极探索,不断实践,为培养新世纪的创新人才而共同奋斗。

关键词:初中;思想品德;教学

一、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

现代教育的根本意义和价值在于培养和训练学生具有创新的精神,形成创新的能力,在于塑造一个健康向上、适应时代要求的人格。思想品德课作为学校进行德育教育的主渠道,也必须把创新作为目标,把培养创新型人才作为主旨。这就要求我们思想品德课的课堂教学改革,要从学生实际出发,研究学生的需求,把提高创新能力的教学目的与学生的需要结合起来。

(一)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教学问题情境的创设是最能体现创新教育的一个途径。情境教学以美为突破口,以情为纽带,以思维为核心,因而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有着独特的作用。教学也往往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它是一种与创新教育相适应的教学模式。

(二)构建知识、材料间的联系,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想像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结合现实生活中学生所关心、熟悉的一些事例,如新闻片断、时事材料、国内外重大时事热点等,教会学生运用正确的方法去分析材料、事例,建立知识间的联系和材料间的联系,从而触发学生的灵感,培养学生科学的合乎逻辑的想像能力。

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初中思想品德课理应成为培养和锻炼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阵地,这是历史赋予我们当代思想品德教师的神圣职责,让我们积极探索,不断实践,为培养新世纪的创新人才而共同奋斗。总之,只要我们在课堂教学中,能够从思想上重视对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并能够准确把握时代脉搏,在课堂教学中做到融会贯通,因材施教,就可以使创新思维能力落到实处。

二、思想品德课教学与多媒体相结合

(一)充分发挥网络资源,彰显多媒体优势

思想品德课极强的现实性与时代性,要求其教学必须“与时俱进”,随时根据社会的发展,特定的教学情况及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而重新调整、优化组合。因此,以灵活的“教学内容”要素补充相对固定的“教材”要素是一个必然结果,而“信息”要素的加入,为思想品德课在现代化教学环境下注入“新鲜”的活水和血液,也为“教学内容”的调整组合提供了丰富多样的材料。因此,在学校具备网络资源的条件下,思想品德教师应开发利用多媒体网络资源。

(二)灵活运用多媒体,激活课堂教学

课堂教学开始,学生的注意往往还停留在课前的某一情境上,为使学生对新课程、新内容发生兴趣,教师可先从“无意注意”入手,通过多媒体中的一幅投影、一段录像、一幅画面,都可能会不由自主地引起学生注意,随着教学过程的深入,学生“无意注意”不可能持久,且极易受到干扰,这时可运用多媒体教学,使学生由无意注意转入有意注意,通过促进师生互动,让学生主动思考探求问题。在教学结束之前,也可通过多媒体对所学知识进行巩固、升华,从而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

(三)让多媒体走进活动课,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多媒体与活动课整合,体现了现代教育技术与现代教育理念的结合,既突出了多媒体的示范、指导、激趣作用,又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从而为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比如“时事评论课”,通过多媒体多角度、多方位展示相关资料,开拓了学生视野、扩大了知识容量,为学生评论提供充足的素材;与思想品德课密切相关的时政新闻,因与上课时间冲突,学生无法准时收看,而多媒体网络则有利于在学生课余时间进行“新闻补报”;初次参加辩论赛或知识竞赛的同学因没有经验、不熟悉竞赛规则而不敢面对,即使老师极力发动亦难以奏效,而通过多媒体图文并茂的画面展示竞赛现场,使同学们犹如身临其境,连续几次观摩,同学们便能基本掌握一些参赛技巧、规则,并拥有了充分的自信,即使是初次参赛同学,也能从容上场,坦然面对,“万事开头难”也不再难了,总之,多媒体弥补了活动课中的不足,丰富了活动课内容,最大程度地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三、思想品德教学中存在的误区

自从思想品德新课程在全国家实施以来,全国的思想品德教育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也存在不尽如人意之处,学生的学习成绩有待提高,行为习惯让人恶心,更有甚者还出现了严重的心理问题。这是为什么?我不断地思索,不断地体验,不断地感悟,在反思中我发现新课程教学中存在着一些误区。

(一)重视课堂上的形动,而忽视了“神动”

思想品德新课程教学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新课程把教学过程看成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教学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统一,这种统一的实质是沟通,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交往、互动、共同成长的过程。

新课程倡导让学生动起来,让课堂活起来。但在教学中,有的课从表面上看学生是动起来了,小组合作学习也开展了,课堂上看起来热热闹闹,但实际上对学生的思维没有多大触动。有的课,教师创设情境,提问不断,学生异口同声,对答如流,互动可谓“完美”,没有真正激发学生深层次的思维。究其原因,有的是问题过于简单,有的是内容空泛,有的形式单调等。

(二)追求互动体验,可缺乏价值引领

思想品德的形成与发展,需要学生的独立思考和生活体验;社会规范也只有通过学生自身的实践活动才能真正内化。正确的价值观只有在平等的、开放的和安全的气氛下才能逐渐让学生在知识和生活的体味中,生成自己的思想观念、行为原则和品德。于是,凸现学生主体,关注师生交往的互动课堂,越来越成了大家的行动追求。

但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中,教师必须要发挥主导作用,调控好课堂气氛,纠正学生的错误说法,让师生在充满生命活动的课堂里相互关照,幸福成长。

(三)关注资源生成,却不够突出主题

思想品德新课程的教学过程是师生不断地共同构建新知识模块的过程,是不断超越自我的过程。这种超越是远远超越新教材知识范围,是建立在新教材基础上对生活中教学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包括国家、社会的热点问题和学生自己的现实生活以及学生对其生活的思考,体验和领悟而获取的新知识。

以上是笔者结合自身教学实际,关于怎样提高初中思想品德教学的浅陋看法。若有不当,恳请指正。

猜你喜欢

思想品德初中教学
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想品德复习课探析
初中思想品德课程融入法制教育的实践探索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对外汉语教学中“想”和“要”的比较
初中思想品德翻转课堂教学的困惑与思考
跨越式跳高的教学绝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