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生作文技巧谈

2009-10-27孙晓坤

新课程·中旬 2009年16期
关键词:事物文章作文

孙晓坤

作文是一种创造性的活动,是语文学科的综合性训练,是学生语文知识的综合体现,也是学生融生活,融阅读知识、写作技巧及个性情感的综合能力的体现。目前我国的中学作文教学的现状还是不容乐观,整体效益不佳,收获甚浅。“为考试而作文”,“为作文而作文”,重技巧轻思维,重共性轻个性,追求应试效果,忽视实际能力等现象在各地的作文教学中还相当严重。要写出成功的文章绝非易事。所谓“吟安一个宇,捻断数茎须”说的就是这个道理。我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加以重视:

一、要写好开头

1.开头的句子或段落是文章当中较为特殊的一种层次。开头的作用一方面是引出文章的话题,另一方面要提起读者阅读的兴趣。这两个目的都要求文章的开头要简短有力,古人用“凤头”来形容,是说要像凤凰的头那样漂亮、精神、短小而有吸引力,用三言两语就进入正题,不拖泥带水。有的同学可能因为担心作文的字数不够,想在开头多写一点凑数,于是东拉西扯的一大堆,后面应该突出的重点却草草了事,这不仅混淆了轻重主次的关系,还很容易使题目偏离主题。

2.开头要与题目相呼应,并且最好能指向文章的主要内容。我们初中生的作文一般都只要求写六七百字,文章的中心要在这么短的篇幅中突出来,需要很多因素,诸如选材、结构等等。而在开头呼应标题,就能给读者一种强烈的感受:文章入题很快!这也就意味着文章的推进快,表达主要的意思文字效率高。如果结尾处再能够呼应题目,文章就如同一个环,自成一体,前后的文气紧紧相连,结构就严谨起来。同样的道理,开头的内容还能让读者隐隐约约知道你接下来要写的内容。

常见的开头方法:

(1)开门见山法。直接又概括地写出文章要介绍的对象——人,事,景,理。例如,“最使我难忘的,是我小学时候的女老师蔡芸芝先生。”(魏巍《我的老师》);“白杨树实在是不平凡的,我要赞美白杨树!”(茅盾《白杨礼赞》)。这种写法干脆利落,入题快捷,不枝不蔓,是考场作文开头的首选方法。

(2)接近法。开头先不描写文章的对象,而是从一个有关的话题入手,一步一步地接近。可以从时间、地点、场景、人物、事物等开始,逐渐引出主题的对象和话题。例如:“老舍的《在烈日和暴风雨下)开头:“六月十五那天,天热的发了狂!”开头则是交代事情发生的时间、节令、气候。

(3)类比法。就是用相对或相关的另一个事物,引出文章的主角。比如,“人人都喜欢春天,而我却更喜欢冬天”(老舍《济南的冬天》),像鲁迅的《一件小事》周敦颐的《爱莲说》,都是从相对的一个对象人手,引出要写的事物。

(4)议论法。以精辟的议论引出话题。如“种花好,种莱更好。花种得好,姹紫嫣红,满园芬芳,可以欣赏,莱种得好,嫩绿的茎叶,肥硕的块根和果实,却可以食用。俗话说:‘瓜莱半年粮。我想起在延安蓝家坪我们种的菜园来了。”(吴伯箫《菜园小记》)。有人说,有了一个好的开头,文章就成功了一半,这话很有道理。所以我们不妨在文章的开头上多下一些工夫。

二、选择素材

从大量学生作文中反映出的共同问题是:缺少新鲜的素材。没有素材就无法写出质量上乘的文章,也无法更深刻的表现文章的主题。可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因此,作为刚步入初中的学生,必须学会“找米下锅”,积累一些写作的素材。那么,如何在目前的情况下积累素材呢?主要方法有三条:

1.做一个有心人,在平时的学习生活、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中注意观察和思考。应该说在自己的生活圈内每天发生着各种各样的事,会接触形形色色的人,作为观察者应该对这些事、这些人进行近距离的接触,了解事情的前因后果,了解这些人的思想状况,对这些事和人作出自我的判断和评价。这样在你心中新鲜的事、生动活泼的人就多起来了。

2.利用现在学生中普遍写随笔的有效方法,随时将观察到的人和事记录下来。在随笔中反映出你的所见、所闻、所想和所感,从而使这些素材形成文字保留下来。

3.可以从大量的阅读中积累有用的素材。在现阶段中,我们一面进行广泛的阅读,一面对有用的材料作一定的摘记,这样可以充实自己的素材库。到写作时可以信手拈来,游刃有余,不会为没有写作的素材所困。

三、要有好的立意

王夫之说:“意犹帅也,无帅之兵,谓之乌合。”立意是一篇文章的根本,它直接关系到文章的选材、布局,乃至文章的深度。所以,也有人说:“千古文章意为高。”足见一篇文章的立意的重要性。

那么,什么是立意呢?简单地说,就是一篇文章的主题,也就是我们为什么要写这篇文章,写这篇文章的目的是什么。明确了写这篇文章的目的,我们在选材、布局、语言的选择,感情的倾向上才更有方向性,我们才不至于打乱仗。

好的立意应该力求做到:

1.方向要正确。所谓正确,就是立意要符合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表达出来的思想观点和感情要健康、积极向上。立意正确是写好作文的基本要求,也是评价文章的重要标准。一般来说,我们的立意要与我们自前国家社会倡导的公德相一致,要与当前的时代精神相一致。

2.情感要鲜明。情感的鲜明是指在文章中的情感指向要明确,该批判的批判,该歌颂的歌颂,并且在你的语言中要饱含感情。最好不要出现那些让读者都想不透的模棱两可的情感倾向。这不仅仅会减弱对主题的表现,也会伤害到语言的表现力和感染力,同时也影响了读者的阅读兴趣。感情的鲜明最忌的是故作姿态,夸大其辞,没有分寸,这样反而会让人感觉作呕。

3.思考要深刻。深刻的思考就是要求我们能透过事物的现象去挖掘其内在的本质,思考出对人生,对社会有意义和价值的东西,能在一般人认识上再进一步,能发现别人没有发现的那一点,并能给人以启示。思考的深刻需要我们对眼前的事物作仔细深入的思考,找到事物的内在联系,并能用文章的语言表达出来。

4.思维要创新。思维的创新是指克服以往的思维定式,打破常规去思考、分析,找到我们自己独特的创见,给人以启迪。拿出与众不同的立意,再用自己充满个性化的语言,向我们真实地表达自己对生活的体察、感受、思考和认识,让读者也从中得到启示。

总之,写作应用心去体会,应用心去积累,应用心去观察。把写作当作一种乐趣,心里有许多话,如骨鲠在喉,不吐不快,必须把它表达出来,心情才舒畅。因此,我想说,写作从此不再难。

作者单位:河北省抚宁县张各庄中学

猜你喜欢

事物文章作文
细致入微的描写让文章熠熠生辉
放屁文章
小处着眼,写大文章
奇妙事物用心看
春天来啦(2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