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用心播种,用爱浇灌

2009-10-27袁海燕

新课程·中旬 2009年16期
关键词:学困生德育活动

袁海燕

日子过得真快,转眼间三个学年就要过去了。在校领导和同事们的帮助下,我顺利地完成了这三学年执教新课程小学语文教学的工作。回顾这三学年,我用心播种,用爱浇灌,既忙碌,又充实,有许多值得总结和反思的地方,现简要总结如下。

一、重视课堂上的德育渗透

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为了更好地实施教学,落实教学目标,我十分重视德育智育结合,文道结合,我充分认识到对于具有丰富而生动德育教材的语文学科而言,这一点更是关键。新课标也明确指出,语文课程的性质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提出的基本理念,根据新时期语文教育的任务和学生的需求,从“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出发设计课程目标,努力改革课程的内容、结构和实施机制。其中语文学科人文性的特征和“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的达成都要求在语文课堂上必须进行德育渗透。同时,我认为,让学生有仁义,懂孝道,有礼有节,做一个正直、善良、热爱生活、热爱生命的人更加重要。在渗透德育的同时经常联系实际的生活进行学习,让他们真切地感悟到了大自然的美、生活的美和人性的美。其实,语文教学不就是关于美的教育吗?

二、注重培养新型的师生关系

一个充满活力、积极进取的班集体,肯定有一种融洽和谐的师生关系。“人非草木,孰能无情。”教师对学生充满尊重、关心、信任和期待,学生反过来也会给教师相应的、积极的感情回报。当这种感情达到一定程度时,会产生情感的迁移,由信任教师进而向教师敞开心扉,从而“亲其师,信其道”,形成强大的感情亲和力。因此,我平时注重对学生捧出爱心,倾注爱意,用和蔼的态度、亲切的语调、鼓励的目光、会意的微笑、赞许的点头、饱满的热情等换取学生的爱和信任,激发学生的亲和力。当然,这并不等于对学生的纵容。

三、教学方式体现“玩中学,学中玩”

兴趣是学生对学习活动的一种积极的认识倾向,它是学生获取知识、拓宽眼界、丰富心理活动的最主要的推动力。教学中,我常用谜语、故事、歌曲、游戏等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成学生的自主参与。为了激发学生对学习语文的兴趣,我施尽了浑身解数。每隔一周我就会跟他们玩一次语文活动或者是语文比赛。在“玩中学,学中玩”能给学生带来很多的乐趣,学生对学习语文的兴趣越来越浓了。

四、注重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只靠几次简单的口头造句、回答问题和复述练习是不够的。要让学生多说话,多做些说话的练习,要把这些练习贯穿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内容广泛些,形式多样化。现举出以下几点:

1.课堂上应给学生更多的讲话机会。多让学生说一说,做一做,是有好处的。一篇课文读过之后,教师可以先不讲解,而让学生说课文的内容,说自己的疑问,说他们的见解与体会,让他们说字的写法、词的用法、句子的妙处、篇章结构和写作形式特点。他们说得对的,教师给予肯定,说得不对的,教师引导大家讨论,最后那些不懂不会的,教师再解答疑难。反正学生弄懂了,弄会了,教学目的也就达到了。

2.要鼓励学生做演说。在语文教学中,演说可以作为提高语文能力的一种手段。教师可以结合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组织、引导学生进行有意义的演说活动,让他们讲故事、报告见闻,发表自己对某一事物和某一问题的看法与意见。演说活动,不仅可以在课堂上做,课下也可以做。教师可以结合课外阅读、课外活动,为学生提供演说的机会,组织他们参加各种活动,引导他们叙述活动的经过,说明活动的意义,这样不但能提高学生的说话能力,而且还能提高他们的写作能力,也是全面提高语文教学的有力途径。

五、要用真心、耐心、信心转化学困生

学困生并非一无是处,往往也有自己的“闪光点”,渴望得到老师的赏识。学困生缺乏专心听讲的习惯、书写工整的习惯等等,我们可以通过正面引导,反复训练,检查落实,勤于督促,利用激励式评价,培养学习习惯的养成,促进学困生不良习惯的转变。每周评比“谁的进步大”,使他们保持积极进取、奋发向上的精神状态。

对于那些少数智力较弱的学生,就应从实际出发,降低对他们的要求,使他们对学习不会感到吃力,鼓励他们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学会最简单、最基本的东西。只有循序渐进,给他们以时间,特别是要多指导学生学习的方法,让学生慢慢地学会学习方法,再慢慢学会知识,才能使其掌握学习技巧、发展技能,提高学习成绩。

学困生的转化工作是一项艰辛而又充满成就感的劳动,决非一蹴而就的事情,但只要我们老师有真心、耐心和信心,这些迟开的花朵定将开得更加绚丽,更加灿烂。

六、目前小学语文教学存在的问题

三年的课改使我认为至少有以下几点一直困扰着小学语文教学:第一,教师、学生的创新意识淡薄,教学中对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不够。第二,语文教学效益不高。第三,小学语文教学中形式主义的东西还存在。第四,教学理论研究和教学实践的结合不够。因此,当前小学语文教学应该朝着务实、高效、创新的目标奋进。

作者单位:陕西省平利县八仙镇靛坪小学

猜你喜欢

学困生德育活动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六小”活动
“活动随手拍”
行动不便者,也要多活动
德育提效:必要的叙事转向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三八节,省妇联推出十大系列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