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离退休教师“老有所为”问题探析

2009-10-27张之望孟敏飞

新课程·中旬 2009年16期
关键词:教工苏州大学老龄化

张之望 孟敏飞

老龄化社会带来的压力,讲简单一点就是我们需要供养的人口比例增加了,最直接的解决办法是多渠道筹措社保基金,加大社会保险金的投入,建立多层次、广覆盖的社会保险体系(最近,国务院决定将国有上市公司10%的股票划归社保基金会持有,就是积极应对我国老龄化社会到了的新举措)。然而,我国的国情不像大部分西方国家,先工业化结束,后老龄化社会到来,而是出现了“未富先老”的尴尬状况。在这种情况下,我国光靠加大养老金投入,来正面迎击老龄化带来的诸多社会问题是有点底气不足的!

1991年,联合国第46届大会通过《联合国老年人原则》,提出了老年人参与社会发展的必要性。由联合国与桑多斯研究所共同进行的一项老龄问题的国际调查,强调老年人力资源开发对养老保障的作用,研究认为,“用来供养有病和失去工作能力的人,以及退休人员提供生计的财富,不可能迅速地生产出来,除非人力资源得到充分利用。人力资源当然包括老年人自己,最大的潜力就寄予老年人本身。”这一研究成果用于我国应对老龄化问题,具有“釜底抽薪”的积极意义。我们党中央在借鉴人类社会文明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了适合我国国情的“六个老有”(老有所学,老有所教,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为,老有所乐)老龄工作方针,且前全国老龄委主任照华曾明确指出:“在‘六个老有中‘老有所为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老龄对策的中心环节。”

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快速到来,再加上前些年全国各地高校的合并“运动”,造成现在高校离退休教师数量骤升局面。以下列三所高校为例:苏州大学在职教工4000余名,离退休教工2400名,离退休教工已达到在职教工总数的55%有余;苏州科技学院现有在职教工1600余名,离退休教工700余名,离退休职工已达到在职教工总人数的42%;扬州大学全校在职教工4300余名,离退休教工1700余名,离退休职工人数达到在职教工总人数的40%。从以上数据来看,高校老龄化程度已相当严重,但我们从开发老年人人力资源的角度来看,却发现这是一支思想素质高、业务强、忠于教育事业的智力大库。如何重视并开发这支力量,是直接关系到应对老龄化社会的战略问题,针对这块特殊人群来谈“老有所为”,我们认为是抓住了问题的要害,处理得当,定能实现国家和个人的双赢。

一、“老有所为”是应对老龄化社会到来的战略需要

有关研究报告指出:“十一五”期间,我国人才需求持续增长,到2010年,我国专业技术人才供需缺口为1746万~2665万人,同时,“十一五”期间人才供求总体上存在总量短缺与结构性短缺、供给性短缺与需求性短缺并存状况。

高校是知识分子集中的地方,老年人素质高,离退休后“老有所为”具备条件。高校离退休人员中聚积了一大批各类人才,有成绩卓著的老专家、老教授;有造诣很深的文学艺术工作者;有精通业务的医务人员和各类管理人员;还有许多经验丰富的各级领导干部。这些老同志在长期实践中积累的经验、知识、技能并没有因离退休而消失,而且已经成为一个特殊的人才库。由于我国刚性的退休制度,产生了大量近几年退下来的低龄老人,其实他们在教学、科研工作中正是出成果的黄金时期,具有“智力优势”,社会需要他们补漏拾遗,在教育管理、科研开发、社会服务等方面继续发挥自己的特长,弥补我国人才需求的结构性短缺。开发利用离退休教师,既不占编制,聘用所花的钱不多,同时离退休教师“老有所为”挣得的一点钱,用于改善自己的养老条件,又为国家省下了一份额外的补充养老金,是应对老龄化社会问题一举两得的高招。

二、“老有所为”是离退休教师体现自身价值的需要

高校离退休教师大多是有专长、有知识、有经验、有组织才能的学校管理、教育、教学方面的骨干。几十年来经过党的教育和培养,有很高的思想政治觉悟;为人师表,有强烈的光荣感、责任心;整天和青年学生在一起,有强烈的沟通需求和表演欲望,一旦离开了岗位,就会产生巨大的失落感。一位退休老师坦言:“退了休,我们就像断了线的风筝。”这种内在的心理需求决定着高校退休教师不仅需要“老有所养”,更需要“老有所为”。

离退休是人生在心理上、生活上的转折点,老年社会角色理论告诉我们:“老年人由于退休而丧失劳动角色,由于丧偶而失去配偶角色,由于空巢而失去家长角色,……缺失思想准备而陷入角色困境,不少学者认为,这种情况加速了人的衰老,比年龄本身和肉体变化伴随衰老的状况更严重。”“老有所为”可以使退休教师在老年期的社会化过程中阻碍其社会角色的结束,而让其社会角色转换,是给他们建立一个角色转换的缓冲地带。“老有所为”是“以人为本”思想在老教师身上的落实,是“全方位,全过程地关心人、照顾人”,离退休教师的“生活上得到改善、心理上得到满足、自身价值得到体现”亦需要通过“老有所为”来实现,同时也能促进社会的和谐。

三、退休教师实现“老有所为”的路径

高校离退休教师的“老有所为”光靠人及部门介绍和老教师自己找门路是不够的,要在党的老龄工作方针指引下,地方党委的领导下,离退休工作处的指导下,校工会的协助下,退休协会的组织下,各级院系、部门、社会各界的支持下;要由自发、单方组织,变为有领导的多方组织;要因人制宜地做好组织工作,开创多门路、多渠道和多层次的组织形式,多元化地渗透到社会各个领域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作用。

1.继续为学校教育事业发展做贡献

对那些身体尚好的老专家、老教授和科研人员,有的可以延长离退休年龄,有的可以直接返聘到原岗位上工作;也可以采用“教授讲学团”“离退休教师协会”和“教育研究会”等形式,把他们组织起来,继续从事教学科研工作;也可以让他们参加各类咨询活动,为学校领导出主意,当参谋。例如,苏州大学让退休教师参加学校教学督导工作,全校已有校院两级近百名退休老师担任督导员,在听课调研中,充分发挥了桥梁纽带、信息沟通、咨询参谋作用,成为监控保障教学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老年科协在指导青年教师与学生开展科研工作与课外科技实践活动中,取得丰硕成果。

有的还著书立说,写革命回忆录,为党史、革命史、专业史提供史料,参与编写校史,筹备校庆,组织校友会,支持了学校发展。

2.发挥自身优势,积极参与社会力量办学

根据大教育的观念,退休教师在正规学校以外的教育领域中有更大的用武之地。例如,参与社会力量办学,针对实际需要筹办各种各样学习的培训班。

目前,全国各级各类社会力量办学,蓬勃发展,成绩显著,已逐步形成一种多层次、多学科、多渠道、多形式的民间办学体制。以苏州大学退休教师为例,自办了民办性质的苏州求是学校、苏州职业经济学院、“老园丁大学”。参与筹建了公助民营性质的苏州大学文正学院、苏州大学应用技术学院二所本三学院,并有两位退休的原苏大校领导出任这二所民办学院的院长。

参与和举办各种实用的复习培训班,如高考复习班、成人高考复习班、专升本复习班、专转本复习班、专业函授班、大小自考班、成教班的授课;各类外语培训班、会计证书班、计算机等级考试培训班、公务员考试培训班等。既解决了学生升学有书读的问题,还为学生毕业找工作铺了路,缓解了当前就业难的社会问题,同时也为退休教师“老有所为”打开了广阔空间。

3.努力为社会经济建设提供服务

尊重知识、尊重人才是我国的优良传统,科教兴市、科教兴国是我们的长期方针。在这个指导思想下,我们要努力发挥好离退休教师的作用,为他们对社会经济发展再作贡献搭好平台,创造好条件。

沿海城市的退休教师可利用亲朋学生关系,引进外资,兴办企业。如无锡的退休教师以展示地域文化历史为内涵建立了“吴文化公园”。苏州大学法学院、商学院的退休教师则建立了律师事务所、会计事务所;生命科学院退休教师还到农村去,开发和传播实用技术,带动农村脱贫致富,为农业经济服务;管理部门退休的教师还参加了街道、社区党风监督、议事会等管理工作。据苏州大学“退教协”在生活在7个社区651名退休教工中进行的一次随机调查显示,参与社区及里弄公益活动的人数占退休教师人数的32.4%,是建设和谐社会的一支重要力量。

4.在关心下一代方面发挥作用

老教育工作者大半生心血都倾注在青年身上,对青年最熟悉,最有感情,对做这方面工作最有经验,他们离退休后,仍然继续关心着青少年的成长,并利用自己的专长,多渠道、多形式地发挥着自己的作用。

他们有的担任着校外辅导员;有的被聘为思想政治工作顾问;有的参加了“关心下一代协会”从事青少年思想教育工作;有的自动组织起来,作巡回报告,开展思想教育工作。在形式上:一是采用上辅导课、报告形式解决学生带有普遍性的认识问题;二是与学生谈心,家访,开展学习竞赛,帮助学生端正学习态度;三是组织青少年参加公益活动,培养青少年热爱劳动、热爱人民的思想感情;四是结合有意义的日子进行思想教育,如清明节、五四青年节、“七一”等,教育学生牢记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使学生从小树立爱国主义思想。

苏州大学的经验是充分发挥“五老”(老干部、老党员、老教师、老专家、老模范)的政治、思想、经验、时空的优势,加强关工委队伍建设,近几年取得了可喜成绩,典型代表是退休教师姜锦虎获得省“关心下一代荣誉奖”,张寿华老师获得“感动苏大”的殊荣,为“老有所为”谱写了新篇章。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无论是社会和老教师自身都需要“老有所为”,离退休教师不仅可以“老有所为”,而且大有可为。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老龄人口数量骤速膨胀,开发老年人才资源已成为一个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问题。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口号是“给生命的时间,给时间的生命”,我们理解为老人们既要健康长寿,又要活得有意义——“老有所为”,实现人生价值。在此道路上高校离退休教师有其特有优势,应该积极探索,先行一步。

参考文献:

1.P·塞尔比.《老龄化的2000年--对社会的挑战》.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7年

2.董之鹰.《老年资源开发与现代文明社会》经济管理出版社,1998年8月

作者单位:苏州大学

猜你喜欢

教工苏州大学老龄化
国家艺术基金“基础美术教育百年文献展”首站在苏州大学开幕
健康老龄化十年,聚焦骨质疏松症
福建教育学院教工及校友美术作品展
苏州大学藏《吴中叶氏族谱》考述
福建教育学院教工及校友美术作品展
Shifting of the Agent of Disciplinary Power in J. M.Coetzee’s Foe
健康体检数据分析肥胖及相关疾病——以中央民族大学退休教工为例
大学英语词汇教学满意度调查——基于苏州大学的实证研究
健康老龄化与养医结合
应对老龄化 中法共同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