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对联这枝奇葩在课堂上绽放
2009-10-27农卫忠
农卫忠
摘 要:对联是优秀的传统文化形式,教师要把对联教学引进课堂,让学生爱写对联,会写对联,做法是:一、培养兴趣,二、教会方法,三、练习撰写,使对联这枝奇葩在课堂开放,让对联这种优秀的民族文化形式在新一代人中得到传承。
关键词:对联 奇葩 课堂 绽放 民族优秀文化形式 传承
对联,是我们祖先创造出来的优美的文化形式,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是一枝在中华民族文化中散发着独特芳香的奇葩。而今,侍弄和赏玩它的人有多少?今天,中华民族进入经济、文化快速发展的时代,大学生越来越多,然而喜庆场面贴的对联却越来越少,逢年过节能自己写一副对联贴在自家门口的更是凤毛麟角,更为严重的是,写出来的对联不伦不类,贴出来的对联颠三倒四的现象俯拾皆是,原因何在?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懂对联的人和会写对联的人越来越少。对联这种老祖宗留给我们的宝贵而精美的文化形式正在新一代人身上渐行渐远,不能不令人忧心忡忡。
那么怎样使对联这一优秀传统文化形式得以传承呢?行之有效的做法是在语文课上穿插对联教学内容,使学生喜欢对联、热爱对联、会写对联、能对对子,让对联这枝奇葩在语文课堂上绽放,让对联这种优美的民族文化形式得到传承和发扬。
具体做法是:一是培养兴趣。二是教会方法。三是练习撰写。
一、培养兴趣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老师应结合教学的实际情况恰到好处地介绍古今的一些名联或有关的一些名联背后的故事以激发学生对对联的兴趣,引起学生对对子的欲望及撰写对联的冲动。怎样培养学生对对联的兴趣呢?
1.搭乘课文法。这种方法主要是结合课文的有关内容穿插介绍有关的一些名人名联,这样做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开拓了学生视野,增加了教学趣味。例如:在上到《赤壁赋》时,顺带讲了苏东坡与佛印和尚对对子的故事:苏东坡在泛赤壁时看到有一只狗在河岸上啃着骨头,有了灵感,笑着吟出上联:狗咬河上(和尚)骨。好个苏东坡,一语双关,话里带刺。佛印也非等闲之辈,他把苏东坡的诗稿扔到水里,指着诗稿也对出下联:水流东坡诗(尸)。佛印以牙还牙,可谓绝妙,两人都哈哈大笑起来……这个故事让学生领略了苏东坡和佛印的文才,也感受了对联的趣味。
2.情境联想法。这种方法主要是结合教学的情境,联想生发开去插进有关对联或对联故事。例如:有次本人正在眉飞色舞地讲课,由于讲得很投入忘了台下的同学,讲课告一段落时发现有一位同学在睡觉,本人就借题发挥讲述了古代一书生因睡觉而得美人的故事:古代一个书生上京赶考,途中向浣纱姑娘求婚,姑娘出联相考,书生对不上下联只好懊恼地离开,在考场上老想姑娘的对联,竟睡着了。考官在他桌上批了一句话,就是这句话让他意外携得美人归。原来姑娘的上联是:“独立江边人/影不随水流去”,而考官的批语是“孤眠桌上/文章岂从梦中来”。考官的批语正好对上了姑娘的上联!故事讲完学生笑成一片。用对联故事委婉地批评睡觉的同学,收到了一箭双雕的效果。
3.名胜捎带法。这种方法结合课文中出现的名胜古迹,顺带介绍与这些名胜古迹有关的名联。
4.灵活穿插法。就是结合平时教育教学的具体情况,利用教学的边角时间向学生穿插介绍富有教育和启发意义的名联,还可以结合平时阅读时搜集到的经典名联,及时向学生介绍。
二、教会方法
通过各种方法和形式把古今名联及掌故引入课堂,无形中让学生受到对联这种民族文化形式的影响和熏陶,领略到对联的奥妙,感受到对联的无穷魅力,激起学生对对联的浓厚兴趣,引起学生对对子的冲动和撰写对联的欲望,接着老师就顺理成章向学生介绍对联的写作要求和有关知识。具体的做法有:
1.介绍对联的要求,即上下联要字数相同、结构相似、意思相对、平仄相合、思想健康、格调高雅。
2.结合学习课文时出现的律诗教学,使学生进一步了解和掌握对联的特点。
3.介绍古人对联的韵文,让学生通过诵读来具体感受对联的特点。
三、练习撰写
介绍了对联的知识和特点之后,学生基本上知道怎样对对子和撰写对联了,接着老师就应该有意识地让学生对对子及撰写对联,具体做法是:
1.有意识地指导学生用对联的形式来概括课文的内容。如:上《林黛玉进贾府》时可用“林黛玉步步留神进贾府;王熙凤处处用心待客人”的对联来分别形容林黛玉和王熙凤的性格特点。
2.逢年过节,婚嫁寿庆,有意指导学生撰写对联。有一位学生,爷爷是退休多年的老教师,平时很关心他,他想在爷爷的生日时写副对联表达感激之情并祝爷爷生日快乐,我就指导他写了这样的对联:“毕生从教,默默耕耘,三尺讲台育桃李;尽心持家,谆谆善诱,一腔厚望寄儿孙”。
3.师生互对对子。在平时的教学中,有意出些对子让学生对,也鼓励学生出对子让老师来对。
教师应利用三尺讲台这个园地,利用课堂这片沃土,把对联这颗民族文化的种子播进学生的心田,让对联这枝民族文化高雅的奇葩在课堂上绽放,让民族文化优秀的传统和形式在新一代人中得到不断的传承,并发扬光大。
参考文献:
胡礼湘.对联高手蒲松龄.语文报,第689期
作者单位:广西田东高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