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综合实践活动课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新平台

2009-10-27黄正坤

新课程·中旬 2009年16期
关键词:活动课素质教育精神

黄正坤

一、综合实践活动课是一种全新的发展价值理念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学生在教师引导下,自主进行的一种综合性学习活动。是基于学生的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实际,体现对知识的综合应用的实践性课程。

我国传统的课程理念则强调学生学习前人积累的思想成果,注重对已有结论的学习。这种学习典型的表现形式是教师只对学生灌输书本知识,学生则对教师和书本上的知识深信不疑,全盘接受。这种被动式的教和学虽然对传授传统知识有一定优势,但对学生的创新思维是一种压抑和创伤,不利于素质教育的推动,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健康成长,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综合实践活动课强调学生的实践和经验,是学生以直接的实践或者间接的经验为基础的过程性学习活动,是一种以积极的情感体验和深层次的认识参与为核心的学习方式。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是新的教育观、课程价值观在教学领域的体现。综合实践活动不是教学层面的一种教学活动方式,而是课程层面的一种具有独立形态的课程。它既是一种实践性的综合课程,又是着眼于发展学生综合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和探究能力的发展性课程。所以,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一种全新的发展价值理念。

二、综合实践活动课是新课程发展中活的灵魂

新课程的培养目标中有:“培养学生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创新精神是新课程的灵魂,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必须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过去过分强调学生的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现在要改变这种单一的学习方式为多样化的学习方式,高度重视学生的主动参与、亲自探究、动手操作,强调学生的感受、体验、实践,强调学生间的交流与合作。创新精神更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对国家来说,实现四个现代化不能跟在人家后面;对一个人来说,学习不能是接受式的学习。只有具备创新精神,才能真正赶超世界先进水平。日益发达的信息技术极大地缩短了人与人之间的认识差距,谁能领先一步,主要取决于是否能够创新。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是针对当前教育中普遍存在的重知识、轻能力,重理论、轻实践的倾向提出的,是转变“应试教育”倾向的重要措施。

要实现上述目标,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就是一个具体的活生生的途径。综合实践活动强调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在自然的活动中进行学习,以获取知识、经验和技能。突出主体,回归生活,注重实践。关注学生作为整体的、个性的人的发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回归生活世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满足学生的个性需要,真正落实学生的主体位置,并在实践活动中,提升学生的生活感悟和体验,发展学生的经验,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课,对于培养学生健全的价值观和负责任的生活态度,以及培养他们善于发现和探究、参与社会实践的能力和创新精神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三、综合实践活动课是推进素质教育鲜活的样板

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面对新世界的挑战和激烈的国际竞争,提高国民的基本素质,把沉重的人口负担变成巨大的人才资源,这是教育的责任。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实现培养目标的调整和人才培养方式的转变,是全面提高国民素质、应对未来挑战的战略目标。

近年来,我国把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工作作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深化教育改革的根本任务提到了广大教育工作者乃至全社会的面前,推进素质教育的自觉性不断增强,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深化。但从整体上看,素质教育的成效还不够明显,尚未取得突破性的进展。推进素质教育步履艰难,基础教育还没有摆脱“应试教育”的惯性和影响。如何使素质教育能够扎实有效地推进并力争取得突破性的发展呢?综合实践活动课就是推进素质教育鲜活的样板。

综合实践活动课改变了传统的教育理念。课程结构不再单一,学科体系不再封闭,课程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和学生多样化的发展不再脱离。它注重自主性、开放性、探究性、实践性、综合性。综合实践活动课的总体目标是密切学生与生活的联系,促进学生对自然、社会和自我的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与体验,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综合实践活动课提供了超越学科界限的、与学生经验紧密联系的问题,让学生在探究中产生更多的体验,得到更多的锻炼,获得更多的知识。综合实践活动课打破了传统的教育僵局,为素质教育的推进提供了鲜活的样板。

作者单位:湖北省英山县草盘小学

猜你喜欢

活动课素质教育精神
虎虎生威见精神
初心,是来时精神的凝练
拿出精神
论美育中的音乐教育与素质教育中的音乐教育
如何有效渗透素质教育理念
让语文活动课“动”起来
关注基础教育阶段中的素质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