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让穷人払堆
2009-10-24茅青
茅 青
我刚到巴黎,是上世纪90年代初,没条件买房,只能赁屋而居。同其他大城市一样,巴黎的住房很紧张,本国人住房都不容易,外国人就更难。
为了照顾低收入家庭,早在上世纪50年代,法国政府推出低租金住房政策。那时正值二战过后,百废待兴,大批外国劳工进入法国,于是,法国建起了一栋栋劳工住宅。随后,这些外国劳工又带来家属,形成了一批又一批外国移民。为了解决他们的住房困难,政府建起高层“社会住宅”,也叫“低租金住房”。这些房子租金便宜,比市场价低一半或三分之一。
随着劳工的减少,这些低租金住房就成了外国穷人的住房。不过,只有低收入的人才有资格申请,手续极为复杂,等待的时间也很长。
低租金住房也有好坏之分,好的房子,主要是地段好,或在城里,或在比较好的郊区,差地段是指远郊或治安差的郊区。
法国人非常看重房子的地段,宁可不要低租金住房,也不愿意住在差地段,除非经济条件实在太差,迫不得已才会搬到差地段去。因此,差地段的低租金住房比较容易租到。
在法国申请低租金住房,也有作弊、走后门等问题。一些有门路的法国人会想方设法弄到一套在巴黎市区较好地段的低租金住房。许多华人不知个中奥妙,以为房子只看大小。本人在申请低租金住房一年后,居然分到了一套大房子,房子在巴黎北郊,有快线地铁直达。
这套房子三室一厅,非常宽敞。房屋造型也别具匠心,附近还有街心公园,各种设施一应俱全。当时真是喜出望外,心里暗暗纳闷:都说申请低租金住房不容易,我怎么申请了不到一年就拿到了?
搬进去半年,我才明白是怎么回事。住在巴黎北郊的,几乎全是外国移民,大部分来自北非等欠发达地区。很多移民失业,靠国家救济金度日。这里的治安状况很差,常有抢劫、偷盗发生。
住在这套房子里,也不舒服。我们楼上住着一家来自马里的外国移民。男的40岁,没有工作,他有两个老婆,共生了10个孩子。住在他家楼下,除非两耳失聪,否则,根本无法正常生活。此外,我们的邻居多是穆斯林,我们如果炖排骨、煎火腿,邻居的脸色就不好看了。有一阵。我家大门外走廊里的灯泡总被人拧掉,后来才知道,这是邻居不满我们炖肉的结果。我们的孩子也常常被人骂。
不到半年,我们住不下去,匆匆搬了出来。
穷人聚居在一起,容易引起社会问题。在政府低租金社会住房管理局工作的胡博士对我说,以前,法国将低租金住房集中建在北郊或其他一些郊区,形成外国移民聚居的局面,近年来,宗教矛盾升温,移民失业率高。非法移民增多等,形成了“问题郊区”。
目前,法国政府决定在低租金住房政策上,遵循“居民成分多元化”的新理念。就是说,让外国移民和穷人分散居住在各类居民区内,即使在某一栋低租金住房内,也尽量安排不同种族、不同宗教信仰、不同文化的居民共同居住。这样可以降低清一色族群聚众闹事的可能性。
(摘自《合肥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