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伯虎:万千宠爱倾藏獒
2009-10-24
2000万打造百世獒园
有别于国内其他藏獒养殖基地,百世獒园定位高端市场,“无论是北京还是江浙地区,只有富人才能住别墅,而别墅往往建在郊区,不在现有的限养政策范围之内。富人缺乏安全感,养只藏獒比养个保镖还管用。保镖会背叛你,藏獒不会。”虽然年仅21岁,说起藏獒来,张伯虎头头是道,“中国有钱人太多了,养藏獒是身份和地位的象征。你的狗要是只花了5000块钱买的;别人问起来你都不好意思说。有句成语不是说‘声色犬马吗,富人才能开名车,戴名表,养名獒。”在这样的理念指导下,百世獒园不太像个藏獒养殖基地,更像公园。位于京东燕郊生态园对面的百世獒园占地70亩,由2006年张伯虎的父亲斥资400万元买下。黑色大理石正门,“百世獒园”4个字是范曾的手笔,走进大门是大片绿地,大面积的池塘和大群悠闲的大白鹅和黑鸭子。犬舍被围墙和铁门分隔开。犬舍再往里,是大片供藏獒活动的空地。
獒园共有60头藏獒,其中公獒8只,其他的都是母獒,品种涉及铁包金、红獒、黄獒、雪獒和黑獒。这里收购的最便宜的一条藏獒号称花T28万元。“现在藏獒市场两极分化严重,一种品相差的连几百块也卖不出去,品相好的几千万元主人还不舍得卖。所以我们追精品,普通狗没人要。”整个獒园做下来,张伯虎说花掉了2000多万元。张伯虎说:“我们养的都是精品藏獒,就得给它们一个舒适的环境。另外,养獒的人品位和财富值高,也希望獒园有一个心旷神怡的感觉。像这池塘,没事的时候也可以钓钓鱼。”2000万元的基石是60个亿。张伯虎的父亲曾经是河北省园林行业的业务经理,从1992年开始,他在北京以做园林绿化掘到第一桶金,之后开始涉足装修、空港物流、房地产行业。他创办的集团就叫“百世”,有4个下属公司,身价60个亿。张伯虎大学没毕业就到父亲的房地产公司做物流。
从爱獒到进军藏獒产业
张伯虎从小就养狗,12岁的时候,家里花2万元买了一只藏獒,铁包金,来自青海玉树,取名“王子”。这是张伯虎第一次接触藏獒。“以前被狗咬过,开始见到王子,有些怕。”张伯虎与王子感情的建立,缘于一次游泳。张伯虎溺水了,是王子把他救上来的。这之后,张伯虎放学了就天天和王子—起玩,有好吃的也留一份给王子,时间长了,张伯虎和王子建立了深厚的感情。“家里所有人里,它跟我最好。藏獒是能够交流的,一个眼神,一个动作,我就知道它的想法。它看家里人和看陌生人的眼神是不一样的。”王子老死后,张伯虎为了纪念它,给一只新买来的獒取了同样的名字。父子俩都喜欢藏獒,家里逐渐养了2只,3只,后来是5只。到2006年,父子俩决定发展藏獒产业。“养殖藏獒投资大,回报周期短,回报率高。前景和市场好。”
从2006年开始,父子俩开始研读和藏獒有关的书籍,四处搜寻好獒。为了了解犬舍的建设和科学管理以及疫苗的注射,父子俩专程去德国一个德牧养殖基地学习了一个月。马俊仁的藏獒基地也是父子俩经常拜访和交流的地方。
最开始,父子俩认为好藏獒集中在西藏和玉树,有一次花了500万元一口气买了60条。“回来和书里一比较,完全不一样,下的小狗品相差,根本卖不出去。”张伯虎说,那不能叫獒,只能说是藏狗。最后,60条狗被以各种方式处理掉。
亏掉500万元换来的是如今张伯虎聊起藏獒来的头头是道。“一般看品相好与不好,主要从头版、骨量、毛量、出毛位置、结构等几个方面综合看。原来认为西藏和玉树的好獒多,其实好獒都卖到内地了。在西藏和玉树生活的獒因为它的生存环境决定它更原生态,但是一来饲养环境和疫苗注射不科学,二来区域集中、近亲繁殖多,导致一些藏獒出现退化。具体表现就是从体大如驴到现在变为矮子,比率达不到10:9(身长:身高),智力低下。”全国各地规模稍微大点的藏獒养殖基地都走了一遭后,张伯虎的精品藏獒搜集得差不多了,獒园建设也基本完成,到了2008年9月份,张伯虎和父亲的梦想变成了现实。
20天磨来“镇园之獒”。
整个獒园里最名贵的一只藏獒就叫“百世”,是一只1岁半的红獒种公犬,身高76厘米,体重75公斤。“百世”是张伯虎的最爱,得来颇费了番周折。
“2007年10月份,偶然路过一家藏獒养殖基地,,就进去看了一下。一眼就看中了‘百世。那时它还没有名字,不到10个月,但是各方面条件都太完美了。我被它深深吸引住了,足足看了它3小时。”
“后来跟獒主人聊起来,他说,这是我这獒园里最好的獒,得留着繁育。他很坚决地说:‘这只狗我不卖!回家后,我老惦记着‘百世。所谓‘千金易得,一獒难求啊,我就每天去那个獒园跟獒主磨,去了有20多天,终于感动了他,最后花了600万元买下了‘百世。”张伯虎说。可百世刚被买下来的时候,并不认张伯虎为主人。“我就天天坐在它笼子旁边看它,给它喂食、喝水,大概一个多月后,它才开始接受我。”
在张伯虎看来,接受的标志就是“看主人的时候,眼神无限温情”,而如果仅把你看做陌生人,它的眼神是“冷冷的,让人不寒而栗”。
獒园开业后,客户络绎不绝。有不少是专门冲百世而来。客户群也呈两极分化,一种是富人,一种是把全家所有积蓄拿出来渴望靠藏獒发家致富的穷人。
藏獒赤古
初秋的北京已有凉意。百世獒园专门留给赤古和才旦扎西的房间里,戴着火红项圈的赤古懒洋洋地趴在垫着棉絮的床上午睡。电扇和空调正对着赤古,呼呼地吹。虽然在主人的拍打和呵斥下,它偶尔会配合地摆两个姿势,但是大多数时候,它像一个巨大的黑面团,任由主人摆弄出各种造型。
中国藏獒的标准
张伯虎说,赤古在青海省的地位,堪比国宝大熊猫,出省必须得到上级主管单位的批准。没人能跟赤古谈条件,底气并不仅仅来源于它是中国藏獒的“标准”——中国藏獒研究协会与青海玉树地区联合为藏獒的综合素质做过一个评定标准,来自藏獒之乡玉树巴塘的赤古成为衡量一只好藏獒的标准。今年4岁的赤古身高76厘米,体重100多公斤,是一只喝高山雪水长大的纯种藏獒,毛发、四肢、脊背和眼神等,都被看做藏区藏獒的标准。接触藏獒的人,没有不知道赤古大名的。
底气还来源于它一年能给青海玉树藏族自治州带来1000-2000万元的收入,对当地经济发展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
亦古所带来的一连串经济效应是今年40多岁的牧民才旦扎西没想到的。才旦扎西说,在青海地区,几乎每个牧民家都养藏獒。他家也不例外,很早就买了只不错的母獒。到了母獒发情的时候,找了朋友家的一只公獒交配。“那时候配种也不花钱,买藏獒也不贵。”
2004年,母獒产子。比较罕见的是,一胎就下了一只,藏名“赤古”,意思是“藏獒之神”。
从小赤古就很优秀,当时才旦扎西并没有意识到它的经济价值。“赤古1岁时,找它配种的人越来越多。先是朋友,免费,后来是不认识的内地来的人,就开始收钱了。”常跑西藏、青海的张伯虎笑着说,一到藏獒交配季节,玉树藏族自治州很多家有好獒的牧民家门口就搭起了一顶顶帐篷,都是内地养殖藏獒的人带着自己家最好的母獒守候在那里,等待配种。无论何时,才旦扎西家门口的帐篷都是最多的,“鼎盛时期,他家门口的帐篷绵延5公里多”。
享受局级干部待遇
赤古2岁时开始成为当地旅游局对外宣传的著名景点,每买一张进文成公主庙的门票,其中就包含了参观赤古的费用。“赤古享受局级干部待遇,每天去文成公主庙里上8小时班,每个月拿3600元工资。”张伯虎第一次见到赤古,就是在文成公主庙里“它办公的地方”。
“才旦扎西一家7口(其中赤古和它妈妈算2口人)是当地大户。靠配种,赤古已经给才旦家挣了1800万元。一家人把赤古当神一样供着,赤古也跟主人很亲,无论何时它身边必须有一个家里人陪着。”
赤古为当地经济发展做出的贡献也是有目共睹。赤古吸引了很多来为自家藏獒配种的本地和外地人,还有很多外地人来当地买赤古的后代,这些收入的一部分会上交到州里,作为回报,州里会不遗余力地宣传赤古。很多人到玉树旅游主要是为了看赤古。玉树藏族自治州曾经做过一个统计,有赤古和没亦古前收益相差60%。
(摘自《钱江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