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初中物理教学中的情感激励

2009-10-23罗炽荣

新课程·中旬 2009年17期
关键词:情感激励初中物理教学

罗炽荣

摘 要:物理情感指学生对物理学习的需要、兴趣、感觉等产生的心理反应。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物理学习过程中能不能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对物理教学效果至关重要。本文详细探讨了初中物理教学中情感激励的相关问题,希望能够对初中物理的一线教学提供一些帮助。

关键词:初中物理 教学 情感激励

一、初中物理教学中情感激励的原则

情感激励对提高教学效果有着重要作用,在教学过程中,是每一个师生都需求的动力催化剂。在具体进行情感激励时必须遵循一定的原则。

1.科学性原则

情感激励的实施中首先应遵循科学性原则。科学性要求情感激励具有层次、逻辑及应答呼应。这主要表现在激励的内容必须符合教育的根本宗旨,必须与新课改三维目标相一致,并能和学生的认知水平,思维能力相适应,激励的方式要依据情境、对象适时适当,应充分考虑到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教育教学规律。

2.情感性原则

在教学中实施情感激励,必须遵从情感性原则。教学中教师首先要情感饱满,对学生充满爱心。就情感激励的取向而言,应以肯定和表扬为主,教师对学生的言行评价不能如同法官裁断那样超然于对象之外,要理解学生,用发展的观点看待学生。教师在工作中切忌挖苦、讽刺学生,使之气馁。当然,也不要滥用表扬和赏识,学生缺点问题要明确指出,防止学生信心过度膨胀,自以为是。要注重激发学生建立在自主性基础上的可持续发展的动力,从而达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所要求的:“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

3.目的性原则

情感激励具有十分明确的目的性,教师对学生的激励要有明确的目标,是围绕实现近期某个或几个短期目标,来进行一系列激励活动,最终实现总的教育教学目标和长远目标。情感激励虽然有正、负之分,但应注意初中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点,对他们的情感激励应以激发和增强他们成功的自信心为出发点,最终逐步实现教育目标。

二、初中物理教学中情感激励的策略

一般说来,在初中物理教学过程中,教师是情感激励的实施者,学生是激励的对象,教师与学生在教学交往中其实也是互相激励响应的过程,即师生间刺激——响应——刺激的双向过程。因此情感教学要求教师本身具有情感能力的同时掌握好情感激励的技巧,其基本策略是:

1.以情感人,建立融洽的师生情感

教师要与学生建立良好、融洽的情感关系,“亲其师,则信其道”,教师要对学生进行情感激励,首先应该让学生在情感上接受,获得学生的信任。如果这一点做不到,教师的激励就不可能被学生接受,也不可能产生什么效果。

渴望信任与尊重是人的本性,对于初中中学生来说也不例外。教师也应充分信任与尊重学生,促使学生的本性和个性得到健康发展。

2.教师要激发学生对物理学科的积极情感

《义务教育新课程标准》提出了“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理念,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物理课程应贴近学生生活,符合学生认知特点,激发并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探索物理现象,揭示隐藏的物理规律,并将其应用于生产生活实际,培养学生终身的探索乐趣、良好的思维习惯和初步的科学实践能力。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意使教学内容生活化,让学生体会到物理知识就在身边,物理问题来自于大自然和实际生活之中,增强学生对物理学科的亲近感,并且将物理知识紧密联系现代社会和科技的发展,使他们认识到物理知识的实用性,从而激发他们学习物理的动机和兴趣。

3.以情励人,树立学生对物理学习的自信

物理是一门以观察和实验为基础的学科,但从物理学习的内容和要求上来讲,并不仅仅局限于此,而是要在大量的实验结果和观察事实的基础上进一步引导学生去发现现象背后所隐藏的规律,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初中物理学习内容,总体说来知识的难度并不算太大,但从初中学生心理发展水平来说,因为他们正处于形象思维向逻辑思维转化的阶段,所以他们对于一些抽象概念的建立和物理规律的理解应用还是有一些困难的。而且,物理学习有其不同于其他学科的特点,仅靠“死记硬背”和“多做题”,是没有办法提高成绩的。有的学生学而不得其法,容易让他们在主观上产生对物理学习的畏惧心理,导致对学好物理信心不足。

教师在物理教学中要信任学生,鼓励和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的每个环节,主动去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当学生在物理学习中遇到困难,教师应该及时地在知识和方法上指导和帮助他们,引导他们以积极的心态面对困难,激励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克服困难,提升自我,体验物理学习的成就感。从而增强学生的自信心,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动机。

三、初中物理教学中情感激励的途径

1.利用物理课堂教学进行情感激励

课堂是实施情感激励的重要场所,要充分利用教师情感的感染力、教师对教材的情感化理解能力、准确利落的示范动作,并辅之以真挚情感的氛围都会激起学生强烈的情感感受,从而有效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达到教书育人之功效。

2.利用课外活动对学生进行情感激励

除了课堂教学,课外活动也是实施情感教育的重要途径之一。教师应在课外组织集体活动,如参观、讲座;也可以办物理科技兴趣小组,指导学生进行个人活动,如观察实验、小制作、小论文。在各种活动中,教师要创造情境和起示范作用,以利情感熏陶,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了解学生的心声,使产生师生感情共鸣,这就不仅有利于师生关系的融洽,而且也有利于教学的正常开展。课外活动也是情感激励的最佳阵地,课外活动中对学生的关怀、循循诱导,更容易拉近学生和教师间的距离。反之,情感激励效果必定大打折扣。

3.充分利用和挖掘物理学史的教育功能

充分利用和挖掘物理学史的教育功能是物理教学中进行情感激励的另一重要途径。

物理学的发展史是一部充满科学创新的历史,具有丰富的人文教育内容,教师要善于利用这些人文教育内容,使学生懂得科学的发展来自于人们不断地探索和执著地追求,要勇于面对探索和创新中遇到的各种困难、挫折和失败。

在教学中渗透物理学史的教育不仅可以促进学生对物理知识的理解,而且增强学生对物理学科的情感,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参考文献:

1.郭春信.初中物理新课程教学探索.中学生数理化(教与学).2007/12

2.陆幼兰.初中物理创新教学实践.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S1

3.赵承忠.初中物理课堂发展性学习评价的实践与思考.新课程(初中版).2007/12

作者单位:成都市华西中学

猜你喜欢

情感激励初中物理教学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对外汉语教学中“想”和“要”的比较
浅谈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切入生活,构建魅力初中物理课堂
微课对提升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有效性的作用分析
论情感激励方法在辅导员工作中的应用
跨越式跳高的教学绝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