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历史角度看“南海一号”成功出水

2009-10-23杨志娟

新课程·中旬 2009年17期
关键词:古船沉船船体

杨志娟

序:离广东省阳江市东平镇18海里的一块海域,被称为“海上敦煌”。2007年12月22日,“南海一号”在此成功出水,证明了中国曾经的海洋实力,也由此唤醒了中国人对海洋文明的记忆。然而,更大的挑战还在后头,我们在关注“南海一号”经济效益的同时,更应注重一个文物保护的奇迹。

800年前的南宋时期,一艘长30米,宽10米的木质船,满载瓷器等中国货物,行至距广东阳江海岸线20海里时突然沉没,原因不详。这艘木质古船在海底水下20多米深的淤泥中,静静地躺了800年,古船船体木质仍坚硬如新。据探测估计,“南海一号”整船文物可达6至8万件,简直就是一座南宋瓷器博物馆。从文物数量上看,“南海一号”是迄今为止世界上发现的海上沉船中年代最早、船体最大、保存最完整的远洋贸易商船。“南海一号”出水后,较为完整的船体将可能帮助专家破解大量宋代造船技术、航海术的谜团。“南海一号”的发现和打捞,其意义不仅在于找到了一船数以万计的稀世珍宝,还蕴藏着非同寻常的学术价值。它是古代中国水下考古的“新坐标”,对整理和发掘古代中国海洋文明考古意义深远。

中国海洋文明可以上溯到汉代。汉武帝时期开通了海上丝绸之路,隋唐以前它只是陆上丝绸之路的一种补充形式。直到隋唐时期,海上丝绸之路才兴旺起来,历史便开始由陆权时代进入海权时代。随着历史的发展,南宋时的宋高宗在海岸线上建灯塔导航系统,中国的海外贸易进入黄金时代。海上丝绸之路第一次取代了陆上丝路的统治。南宋是中国历史上唯一将海上贸易提前到前所未有的地位的一个朝代。

目前,“南海一号”沉船点发现铜钱已达上万枚,年代最老的是汉代五铢钱。这足以表明当时中国的国力之盛。但短命的南宋并没有实现海上雄国之梦。以后的中国频出海禁政策,乃至焚毁出海船舶,阻断海外交通。中国海洋文明的黄金时代如同沉船,需要在千年以后的今天重新起航。

诚然,“南海一号”整体打捞对整个考古工作来说仅仅是个“逗号”,对“南海一号”所承载的历史文化财富的发掘,将会长久持续下去。单从经济价值来说,这些文物已经是价值连城,在文化发展方面的价值更是不可估量。古船尚未出水,就已被纳入旅游发展的总体规划,有关部门表示,已用“南海一号”注册了600多个商标,用于开发一系列旅游产品。

作为一个历史人,仅仅把古船作为一种旅游品牌会大大降低“南海一号”对人类文化的贡献。“南海一号”沉睡海底800年,保存完好,这是一个奇迹;如今,它被整体打捞出水,毫发无损,这又是一个奇迹;现在我们关心的不应仅是它的经济效益,而是还能不能让它再完好地躺上800年,实现一个文物保护的奇迹呢?

文物是国家、民族的载体,是不可再生的人类历史文化资源,所以,保护应是第一位的。“南海一号”的旅游开发应该是可持续的,当代国人亦应该勇敢地承担起再创一个文物保护奇迹的历史使命。

作者单位:河北省唐山市丰润区第62中学

猜你喜欢

古船沉船船体
船体行驶过程中的压力监测方法
沉船的启示
四大古船复原“大帆船时代”
重构白板舟:3D建模在疍民古船复原中的应用(英文)
焊接残余应力对船体结构疲劳强度的影响分析
赴美军“仁慈”号医院船驻船体会
蓬莱古船考古记
水下爆炸气泡作用下船体总纵强度估算方法
沉船探秘
沉船事件仍然扑朔迷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