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课改成效 人文意蕴 命题导向

2009-10-23黄孟轲

中学语文教学 2009年8期
关键词:古诗文命题试题

黄孟轲

一、平稳过渡与课改成效

作为实施新课程改革方案后的第一届高考,今年浙江省的高考语文试题一方面继续保持浙江高考卷的命题思路的连贯性和稳定性,另一方面较好地体现了这两年高中语文教学课程改革的一些成果,以达到与新课程高考的平稳过渡。试卷格局变化较大,由原来的七个大题整合为四大题。共26小题,题量与原考题基本持平。把原第一大题的客观题削减了两小题,仍保留了语言文字基础知识的考查,只是分值减少;试题除语音题的难度略有增加外,其余各题的难易度与往年相近。原试卷中第六大题的语言文字知识应用与第一大题合并,分值不变,题型更突出语言基础能力与语言实际运用能力的整体考查,第1~7题整合后很好地体现了凸显语境意义、取材鲜活、关注社会生活现实的大语文的命题方向。在现代文阅读(一)实用性文章阅读中,首次出现一道主观论述题。打破了长期以来选择题一统的格局。古诗文整合为一大题,既同课改教材模块一致,又使古诗文阅读具有了整体性。

整份试卷比较偏重对不同文本阅读的理解分析及鉴赏能力的考查,体现与浙江使用的苏教版的必修教材,人教版、语文版的选修教材的对接。试卷中选修模块的考查占了较大份额。如对文本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进行阐发、评价,根据语境揣摩语句含义,体会精彩语句的表现力等,这类试题注重考查学生理解文本语段的思想内涵,探索作品的意蕴,领悟其艺术魅力。选修教材中的《语言文字应用》《外国小说欣赏》及《(论语)选读》中的相关知识内容,都在此次的试题中得到一定的体现。

对此,笔者也了解到一些高三老师面对这份试卷而产生的困惑及对课改三年来语文教学的反思。有的老师认为,就今年的浙江卷来看,新课改的语文高考除了体现在形式上的变化之外,其他实质性的变化不大,真正体现检测语文素养的题过少。有的老师甚至觉得。就算三年没有按新课程新教材教学,仍用老的课程和教材,对今年的考试也不会有什么影响,新课改的意义究竟体现在哪里?这些老师的质疑不一定正确科学,但也确实对新课程背景下的语文教学与考试提出了一些新的思考,值得我们关注。

总体来看试题能够与模块教学内容作一定的对接,肯定会有利于教学,有利于课改的逐步完善与趋向深入。从今后的教学与考试方向来看,各个模块,特别最能体现新课程理念的选修模块的考题如何才能更好地体现对考生语文素养的检测,值得我们思考探求。如《(论语)选读》怎样能够更好体现对经典传统文化著作阅读的特点,《外国小说欣赏》《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如何体现现代小说、古今诗歌散文的欣赏艺术,建立文体为主的文学文本的教与学的新观念,并使考试评价更富实效,促进对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这些都是全新的课题与尝试,今年浙江卷的整体命题方向是有意义的。一份好的语文高考试卷一方面应有利于选拔的公平公正,能让语文素养好的学生得以良好发挥,有利于促进中学语文课程的改革;另一方面应能让教学挣脱题海战术,真正实现人的教育、素养教育和言语生命教育。

二、人文意蕴与浙江特色

凸显人文意蕴一直是浙江卷的重要特征,试题的选材设题都在不同程度上体现了人文因素,注重中外传统文化与现当代文化传承的关系。如第3题的词语替换,凸显了对日常生活俗语的考查,由去年单一的成语替换,改成了俗语同成语之间的相互替换,更加鲜明地体现了生活气息与语言传统文化的呼应;第2题错别字辨认、第4题修改病句等的题干都取材于当下的生活实际,有鲜活的时代文化气息。第5~7题整合移置后,与往年试题相比,其最大特点是同考生的人生及语言运用的实际相关:连接与排序题中的古诗与格律诗之辨,图视写话题干材料中残疾人自强不息的精神,语境题母子对话中的道德含量,既灵活地考查了学生的语言素养,又把题目放置在浓郁的人文背景中展开。

第二部分现代文阅读,实用类文本所选的材料。论述的是大学通识教育与知识分子文化自觉的问题,特别强调知识分子的文化自觉在当下的意义。它直抵当今大学教学人文底蕴欠缺、知识分子文化自觉意识退化的教育现状,其实也与中学学科教育人文含量连连下降有关联。三道选择题与一道论述题的设置都较好地在这个思想内涵的基础上考查了考生阅读水平及思辨能力。

文学类文本的阅读,今年选取了英国小说家的作品《魔盒》,是一篇人文色彩很浓的文情并茂的佳作。小说情节不曲折但也扣人心弦,故事情真意切:语言细腻优美。空无一物的魔盒之所以是无价之宝,因为它装的是“世上最甜蜜的地方——家的声响、家的气味和家的场景”,表现出对世间美好亲情的珍视。只是试题形式与以前试题没有什么本质变化,命题形式过于单一,题意文学含量浅薄:如112题概括写景特点与作用,13题指出三处画线词语作用,14题空格内写一句话,15题对改标题的看法。这些命题除16题人物形象赏析稍有点文学性外,总体缺少小说类文本阅读鉴赏的特征,题型设置涉及孤立的语言运用偏多。而对小说作品的艺术手法、语言特性的呈现过少。这些题,如对浙江使用的人教版选修教材《外国小说欣赏》中八个方面的话题能够多体现一点,考查效果就会好些。对中学文学教学的指导意义就会大些。

第三部分的古诗文阅读鉴赏与默写,从古诗文的整体着眼。设题稳中有巧。一方面体现了古诗文语言文化的审美特征;另二方面较好地体现了新课标提出的“努力提高对古诗文语言的感受力”的教学方向,词句题的设置注重言与意的语境意义。文言阅读选文苏轼的《宝绘堂记》言浅意丰,阐述人生用“寓意于物”的眼光去看待万物,不应被利害得失所图,要以豁达的心胸去对待生命的困厄,表现了一种达观放旷的心境,对学生有一定的教育意义。诗歌鉴赏所选的咏梅词。词意浅显,情理相生,颂扬了梅花的孤高与雪花的平和。选修教材《(论语>选读》选段阅读,选取的是两则有关孔子教育思想的文字,考查的试题既让学生提炼概括出蕴含孔子教育思想的成语与教学原则,体现了中国传统的教育思想,又贴近学校教与学的实际。

三、命题导向与作文教学

浙江作文题前五年考的都是话题、命题。学生平时训练中也大都是话题及少量命题,材料作文的训练很少,面对今年这样的材料型题目许多考生会感到较难着手,写法也难把握。这个材料题旨并不陌生,同当今社会形势也相关,其内涵对大多数考生来说也不难把握,审题与写作难度总体看不大。绿叶对根的情意,是双重互因关系,蕴含的是一个定向的主旨。一般都会去写念恩之心、感恩之情。如:感念亲情师恩,游子对家园的情怀,人不可忘祖忘本,海外炎黄子孙的故土情等等,这些都扣住了题意,如能切入点独到,构思新颖,有文采,是可以写出好文章的。但有些考生可能缺乏对整篇歌词内涵的整体理解,有的阅读

审题时会被整首歌词内容看似分散的词句意思于扰,而忽视歌词题目,抓不住重点词句。譬如有的考生在“春风中告别了你”“我的路上充满回忆”等孤立的句意上停留:有的注重“根”,而没有从“绿叶”的角度去思考立意,有的则相反。歌词中所蕴含的意义是以“绿叶”为立意作为触发点,我的心、我的情都是表达对“根”的深情厚意。“绿叶”是切入口,立足点,切入角度虽可以有多种,甚至也可以从逆向来切入,但不管怎样发散、拓展或比喻、象征,“根”是立意的基点不能偏离。

面对此题,那些生活经历丰富,或思考深入、功底扎实的考生,若能注重自己的生活体验,选取真情实感的生活细节,或者换一个切入角度,换一种思维选材,也许会使文章别具一格。如:当今的文化状态与我们民族的文化传统的关系。生命的成长与精神导师、精神食粮的影响,我们的生存状态与脚下的土地,生命与自然万物的联系等等。只是,这一类构想对绝大多数考生来说,由于生活阅历和知识积累的局限是很难实现的。

“绿叶对根的情意”歌词的题目即是观点,由于指向明确,它已经无形中限制了学生的审题。限制了他们可发挥的思维与想象空间。教师考生对去年“触摸都市”或“感受乡村”的考题评价好,是因为考生对生活的体验感悟会被唤醒,学生都有话可说。据浙江高考作文阅卷现场的消息,今年很强调对真情实感、对来自生活类文章的好评,这当然有利于课改背景下的作文教学,但在今年的作文考题面前这一关终究有点滞后了。“绿叶对根的情意”一题总有“主题先行”之嫌。会使考生的感性思维尤其创造性思维受抑,使学生个体的自由的活跃、本真的情感体验或思想被屏蔽。命题者的意图可能也是想让学生关注生活、关注自我,但考生在较窄的受抑状态下,失去的是对生活的真切的个性化的感知力,影响的是其想象力与创造力,大量的伪性文章仍会出现。考试作文是限制与自由的统一,要检验学生智性、个性与母语的表述能力,而限制过窄会使创意性强、认知独特的考生难有用武之地。课改背景下的作文教学改革应该是对长期以来作文教学中“人”的失落的反思与拨正。作为高考作文命题的导向很重要一点是真正落实对人的关注——情感、思维与个性化语言。如今高考考生作文在某种程度上与作文教学改革的方向相悖。许多被师生所诟病的伪思想、伪情感、伪生活的所谓高考满分作文层出不穷,严重影响着作文教学。这原因当然不只是因为高考,但如果高考作文命题缺乏这方面的导向。会挫伤课程改革的成效,影响作文教学。我们期待着美好的未来。

猜你喜欢

古诗文命题试题
核心素养下的小学语文古诗文教学
2021年高考数学模拟试题(四)
高中教育如何从古诗文中感受中华文化之美
2019年高考数学模拟试题(五)
《陈涉世家》初三复习试题
2019届高考数学模拟试题(二)
强化古诗文教学中的“素读”
圆锥曲线的两个孪生命题
浅谈“命题的否定”与“否命题”
何处觅诗意 添翼其自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