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学语文教育的目标分析

2009-10-23

中学语文教学 2009年8期
关键词:中学语文美育语言

马 睿

马睿1972年生于重庆,2001年在四川大学中文系获文学博士学位。2002-2003年在武汉大学中文系从事博士后研究,2004-2005年在哈佛大学东亚系研究访学,现任四川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中西文论、文艺美学、中国近现代文学学术史。教授过的课程包括文学概论、西方文论、西方文学批评史研究、中国近现代文论研究、大学语文等,著有《从经学到美学:中国近代文论知识话语的嬗变》《未完成的审美乌托邦》等。

语文教育是一门最为基础,开展也最为普遍的课程,对其重要性的论证,已经连篇累牍。但语文教育又是一门最容易被忽视的课程。因为语文教育的效果,往往不那么容易直接转化为看得见的分数,而是在学生进入社会,走上工作岗位以后,才缓慢而持续不断地体现出来。尤其是在中学教育阶段,对语文教育的忽视更为突出。无论中学教育怎样改革,它都不得不面对高考这一最势利、最迫近的检验,高考成功直接关系着教师、学生的利益,因而中学语文教育的目标,无论在理论上阐述得多么深刻完美,在实际操作中却被狭隘化,仅仅成为对应试技能的提升。个别学校和教师单方面的努力,很难改变这种由制度、习惯和利益共同形成的格局。久而久之。社会甚至已经遗忘了语文教育真正的目标,使语文教育不能也无意参与到对个人素质、民族素质的培养中来,并导致社会对个人素质、民族素质中的某些不足,认识不到其真正原因,于是社会生活中的某些要求,也很难体现到语文教育中来。而中学阶段,正是青少年向成年转变的关键时期,不仅精神层面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初具雏形,由内而外的言谈举止、行为规范、人际交往等方面的基本模式也将在这一时期逐渐形成,因此,从立人的高度来探讨中学语文教育的目标,就显得非常必要而迫切了。

一、中学语文教育的基本目标是发展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

语文教育之所以是基础教育,是我们每一个体在开始接受教育时率先接触到的学科。是人类教育史上历史最悠久的学科,其根本原因就在于语文教育的目的是培养一种基本技能,这种技能是每一个体在生活和工作中都必不可少的,即以语言为媒介,以听、说、读、写的方式体现出来的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

面对由无数个体性他者或群体性他者构成的人类世界,我们置身于其中的每一个人,既是一个外来信息的接受者、理解者,也是一个信息的发布者、意图的表达者。因此,理解和表达是人类的基本技能,是人类的社会存在的方式。当人类社会进入文明阶段以后,在人类的理解行为和表达行为中,语言就扮演着最为重要的角色。语言能力分为口语和书面语两个相辅相成的部分。听和读(阅读)分别通过口语和书面语接受信息,接受的过程同时也是理解的过程。说和写则分别通过口语和书面语完成表达行为,而表达的内容和方式同时也体现出主体在理解行为中的所获。就理解能力与表达能力的关系而言,前者是基础,我们通过对信息的理解,获得关于世界、关于自身的认识与见解,获得前人的知识积累和精神遗产;后者是对理解能力的展示和发展,即表达自己的见解,参与到信息的交流与累积中去。因此,语文教育的首要目的是培养一种语言的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即迅速、准确地领会语言所传递的意义。有效、恰当地经由语言传达自己的认知或意图。

语言达成意义,离不开词汇、语法和语境。从学前教育开始,语文学习就在不断积累运用词汇、语法的技能,进人中学阶段的合格学生,都应该掌握了基本的词汇量和语法知识,具备基本的语言理解和表达能力。但是,语言对意义的表达,除了词汇、语法所起的作用之外,语境也是一个相当重要的因素,它不仅意味着一段话所处的上下文,更意味着文化信息。因为任何对语言的理解和使用,都离不开社会文化语境的制约。我们经由词汇和语法,获得语言所负载的客观意义,而只有结合语境的文化信息,才能获知语言使用者的意图,这个意图是主观的、具体的。显然,后一种意义的获得,才是真正的理解。同样。主体的表达,除了符合词汇、语法规范之外,还需要传递出相应语境的文化信息。才能构成有效的表达。因此,中学语文教育在继续扩大词汇、语法知识的基础上,应把重点转向培养对语境的文化信息的敏锐感受和准确把握。

语境的文化信息涉及丰富复杂的领域。在实践层面体现为一个具体的语言行为中主体的意图,主体对接受者的预期和预判。主体运用语言的个人习惯和风格。主体的文化背景和职业背景,以及这一语言行为出现的特定场合,等等。可见,理解行为是一项综合性的脑力劳动,它通过瞬间对各种信息的综合处理来达成对意义的领悟,它以语言为核心,为中介,但又超越了语言。在中学语文教育的现有模式中。对这一技能的培养,主要是通过对范文的阅读理解来完成的,这种方式固然必不可少,且有助于规范、优化对语言的使用,但这种方式也有它的缺陷。首先,它主要针对书面语,而我们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发生的理解行为,有很大部分是通过口语来实现的;其次,它注重人与文本之间的交流,相对忽视了人与人之间的理解和表达,不能复现活生生的人际交流场景,较少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发展理解能力;其三,由于教师个人业务素质的差异,在教学实践中往往存在对范文所携带的文化信息理解不到位的现象,这当然影响到学生对意义之复杂性、微妙性的认识和探索,而考试制度对答案唯一性的要求,更助长了这一负面效应。在这种情况下。学生所拥有的知识不能顺利转化为技能。教育的失误和学生的缺陷,也许在考试中暴露不出来,在社会对教育的急功近利的要求中暴露不出来,在学生短期的职业规划、人生规划中暴露不出来。却对公民综合素质的提升、个人发展潜力的提升带来不利的影响。遗憾的是,我们的社会几乎未能认识到,这些欠缺源于对语文教育的轻视,源于对语文教育目的缺乏正确全面的认识。却不着边际地抱怨学校教育没有与市场需求接轨;我们的社会几乎未能认识到,糟糕的理解能力,不是因为缺乏语言方面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不是理解不了字面上的意思,而是缺乏对具体语境的文化信息进行综合处理的能力:贫弱的人际沟通能力,不一定是性格原因、心理原因所致,却更可能是片面的语文训练的结果,它未能发展出对交流过程中纷至沓来的各种信息作出及时、恰当反应的个人能力,不能把自己的意图表达得更易于为对方理解。并使对方更乐于接受和赞同。如果社会对中学语文教育的认识,不能从各种书面文本的阅读释义扩展到多种信息交流中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的培养。尤其是对语境文化信息的敏锐捕捉,中学语文教育就不可能得到真正的重视。而与语文能力相关的个人能力与民族素质,也不可能得到质的提升。

这样一种状况,与当今社会的发展程度和发展趋势是非常不协调的。人类社会经历了农业社会和工业社会两种以生产为主导的社会阶段,如今正在转向服务型社会,因而以理解和表达两种

能力构成的人际沟通技能,显出了空前的重要性。随着社会的专业分工越来越细密,服务业越来越发达,自给自足的经济方式已被购买商品、购买劳动力、购买专业服务的消费社会模式彻底取代,我们不需要每个人都懂得生产技术,但与人打交道的频率却在日益提高,范围也在日益扩大,无论在工作学习还是在日常生活中,人际沟通都成为首要技能之一。语文教育当然不是培养这项技能的唯一途径,但无疑是最重要的途径,而中学阶段,因为学生已具备了基本的语言能力,具备了把理解和表达的重点从语言层面转移到社会文化信息层面的前提,因而应该是发展这项技能的关键阶段。

二、中学语文教育的扩展性目标是培养审美能力

教育既是知识与技能的传授,也是精神与人格的塑造。针对前一个功能,教育需要分科目实施,而对于后一种功能,却需要综合性教育来达成,而美育不仅是综合性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往往对其他各科目起到辅助和推动作用。中国早在先秦时期,就确定了“六艺”(礼、乐、射、御、书、数)作为教育的基本科目,其中包括文学艺术、科学知识、身体技能等各方面,美育即是其中重要内容;西方的主流教育思想,历来也强调综合了人文、社会、自然三大学科门类的基础教育,19世纪以来在现代美学的推动下更发展了系统的美育理论。20世纪初。中国教育界结合中国美育传统和西方现代美育观念,发展了现代教育模式下的美育。建国以来。美育停顿了近20年之后,在新时期经历了两个发展阶段:一、1977-1985年,美育被视为德育的一部分;二、1986年以来,在素质教育的背景下,美育渐渐获得独立,成为整个教育体系的一部分,与德育、智育、体育并列。在1986年的《关于第七个五年计划的报告》中,已经出现德智体美的并列,“各级各类学校都要认真贯彻执行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全面发展的方针”。1993年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虽然还是沿用“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措辞,但在第35条中,专门指出“美育对于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观念和审美能力,陶冶高尚的道德情操,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具有重要作用。要提高认识,发挥美育在教育教学中的作用,根据各级各类学校的不同情况,开展形式多样的美育活动”。1998年,美育被正式纳入了国家的教育体系。

那么,语文教育与美育有什么关系呢?语文教育对语言技能的培养,在很大程度上是通过对范文的阅读理解来完成的,在这些范文中,有相当部分是文学作品。尤其是中学阶段的语文课本,已选用了遍及古今中外的经典文学作品。因此语文教育同时也是文学教育、艺术教育。美育虽然不完全等同于艺术教育,但艺术教育是达成美育的重要方式。由于语文教育与文学不可分割的关系,使得语文不仅是一门基础学科,应着眼于基本技能的培养,同时它也应该成为美育的一部分。因此我们有必要以美育的眼光思考中学语文教育,关注如何把审美能力的培养融会于语文教育之中,从而使语文教育参与到素质教育之中。参与到对学生精神与人格的塑造之中。

1培养中学生对文学的基本审美能力,建立良好的审美趣味

文学作为审美对象,既包括语言、结构等形式因素,也包括情感、思想、风格方面的因素。在对经典作品的阅读中,读者将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而语文教学中教师的有意识引导,将使学生更易于体会到文学的形式之美、风格之美、情思之美,体会文学语言与一般语言的微妙差别,体会丰富多彩的文学风格与作家艺术个性的关联。并在体会、认同文学作品的思想情感的过程中,不自觉地调整既有的世界观与价值观,丰富对人类精神世界的认识。语文教学的过程,不仅是训练、提升学生对一篇篇具体作品的审美鉴赏能力,它也是一个培养良好审美趣味的过程。中学生在语文教育中接触到的文学作品,经过了教材和教师的筛选,一般情况下不存在有争议的篇目,因此有助于良好审美趣味的形成,而一个人在青少年时期形成的观念和趣味,往往产生深刻而长久的影响。而且,对于大多数受教育者来说,中学教育完成以后。将没有机会接受专门的文学教育或艺术教育,因此中学语文教育在事实上塑造了他们的基本审美趣味,塑造了他们辨别优秀作品的眼光。在这个意义上。社会一般审美趣味的状况,与中学语文教育也不无关系。

2培养中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学的了解和尊重,初步建立对人类文化遗产的健康态度

在学习经典文学作品的同时。学生也就接触到了文学传统。中学语文的文选范围,相对小学阶段有极大的扩展,学生也将领略到不同时代、不同国别的文学传统与文学风貌。这既是知识的积累和扩充,也是文学素养以至文化素养的提升,对优秀作品的阅读欣赏,将在青少年的心灵中播下尊重、热爱人类精粹文化的种子,将在他们的内心之中诱导出基本的文化责任感。人类文化史纷繁芜杂、泥沙俱下,在今天这个资讯空前发达的时代,面对海量信息,更需要辨别的眼光。了解优秀文学传统,有助于青少年发展辨别能力,尊重必要的文化秩序,形成比较健全的文化态度。

3初步树立看待世界和生活的审美意识

美育的目的不仅在于使接受教育的个体发展出对于艺术的审美鉴赏能力,其更深层的目标,是树立一种看待世界、对待生活的审美态度。马克思认为。审美是人类把握世界的一种方式,审美有助于超越自然人物质生存的限制,达到全面解放。马克思的美学观吸取了德国美学传统中的积极因素。人的全面解放的观点就与席勒的美育思想相关,后者对我们今天发展美育也仍具有启示意义,席勒在《审美教育书简》中“第一次使审美教育与知识教育、道德教育在逻辑上区别开……第一次明确提出有一种‘促进鉴赏力和美的教育”,“尽管在学理上区别审美教育与道德教育并不困难。但由于长期以来对席勒遗产的重视不够及解读上存在的问题……那种能够有效地协调理性与感性、思想与情感、理智与身体的审美教育,在当代教育结构中始终是付之阙如的,这已经严重地影响了当代人的精神生态与生命健康。”这意味着,美育的终极目的是养成一种看待世界人生的审美态度,从而调节功利性生存的焦虑和匮乏,达成个体的和谐与社会的和谐。其实,美育要真正达到这一预期效果,它不应仅仅作为教育体系中的一个科目、一个分支而存在,而应该贯穿、渗透到诸多教育环节中去。语文教育,即是一个能够有效融入美育的环节,文学作品提供了人类生存的多种样态,展现了人类精神世界、情感世界的丰富性。因此文学教育有助于发展多方面的兴趣和生活目标,在科学态度、现实功利态度之外,学习以审美态度看待人生百态。当然,如果要求中学语文教育在这方面达到立竿见影的效果。未免陈义过高,也不切实际,但我们至少应该具有这种态度。有意识地使语文教育参与到美育中来,有意识地引导审美意识的形成。美育本来就不是一种可以一蹴而就的科目。它需要点点滴滴

的积累和日复一日的涵养,语文是青少年在学校教育中接触最多的科目之一。中学语文教育当然应该参与到这种积累和涵养之中。

三、中学语文教育的后续性目标是开拓文化视野

中学语文教育的实施过程是阶段性的,但其影响和效果却不局限于中学阶段。因而对中学语文教育的目标分析,应立足于长远。前面所谈的理解能力、表达能力和审美能力的获得,对受教育者而言,效果都是终生的。对这些能力的检验,虽然很难量化,但作为一种个人能力,还是很容易在工作生活中体现出来。而开拓文化视野则是语文教育更为隐而不显的功能,说它隐而不显,并不意味着它无关紧要、可有可无。开阔的文化视野。可以鼓励求知欲,激发学习潜力。在这个新生事物层出不穷,需要终生学习的时代,保持求知的欲望和能力,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开阔的文化视野,可以鼓励对世界之多样性的理解,避免单一性、排他性的狭隘思维方式,平和地看待不同个体之间、不同民族之间、不同文化之间存在的差异,在这个人类走向地球村的时代,在这个提倡多元文化、和而不同的时代,这种思维方式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当然,文化视野的开拓,并非语文教育所能独立完成。这里所说的“后续性目标”。即是把中学语文教育视为拓展文化视野的一个起点,在这个起点上,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形成初步的多元文化意识,使他们在以后的学习、工作、生活经历中能够以积极的心态不断接纳多种多样的文化资源。愿意而且能够理解陌生事物。这既是对人类差异性的尊重,也是对自身精神世界的丰富,对自身文化适应能力的提升。

中学语文教育为什么能够成为这样一个起点?原因仍然在于对范文的学习,它可以为学生开启一扇观察领会大千世界的窗户。近十年来中学语文教材所选范文,相比以前。范围进一步扩大,题材多样,体裁各异,所属的时代和国别也多有不同,有心的读者既能从中发现科技的世界与诗歌的世界是如此大相径庭,能够领略雄浑与婉约各擅其美,能够体会人与社会的多元关系,也能从中看到不同的生活状态、情感体验,了解不同个体、不同民族、不同文化之间既存在差异,也能产生共鸣。选文的多样性,意味着对片面性、排他性思维的否定,对唯我独尊心态的批评。这本身就体现了当代教育在中学语文教育中预设的良好愿望。也是为了适应当今世界发展趋势而对我们以前的教育误区进行的纠偏,它吸取了多元文化教育思想的积极因素。“在课程内容中融入不同群体的历史和文化,在教学中反映不同群体的认识和沟通形式……它不仅倡导对自己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热爱、珍视与自豪感,同时倡导对其他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尊重、理解与接纳;它传播世界各民族的文化,肯定各民族的文化特色,宣传一种开放的文化观和多元的文化价值体系”。这一预设要真正落实在教学过程中,体现在教学效果上,则对我们教师队伍的素质提出了高要求。教学工作不仅发生在课堂上。它也体现在教师对自我的不断提升中。教师的教与学,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要满足为学生拓展文化视野这一要求。并根据这个要求提升自身的业务能力与文化素质,首先是我们的教师要具有这个意识,要认识到中学语文教育的目标应该包括这方面内容。

既然中学语文不仅仅是一门传授知识、发展应试技巧的课程,不是一门仅仅作用于中学阶段的课程,而是为学生养成受益终生的个人能力和文化素养,是一门与现代社会公民素质密切相关仅需要教师和教育界的努力,更需要整个社会对中学语文教育的真正功能和意义有所认识,有所理解,从而改变急功近利的态度,为中学语文教育的实施营造一个良性的舆论环境。

猜你喜欢

中学语文美育语言
浅谈美育对特殊儿童的影响
纪录片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广西高专学前教育专业美育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走出经验主义、拿来主义迷津——苏宁峰《表现论视野下中学语文的批判性解读》序
走出经验主义、拿来主义迷津——苏宁峰《表现论视野下中学语文的批判性解读》序
浅析中学语文的教学方法
美育教师
我有我语言
语言的将来
Action Speaks Louder Than Words 你对肢体语言了解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