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传承及交流中枢
2009-10-22施活英
施活英
摘要:文章分析了祠堂在文化传承、文化交流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的作用,并介绍了芝英街道现有祠堂的情况以及把祠堂改造成文化传承及交流中心的进展。
关键词:祠堂;文化传承;芝英街道
如今,在中国农村许多地区以祠堂为代表的地方文化正在成为政府发展规划的一部分,这也为地方文化的发展创造了机会。由此可以看出,以宗族文化为核心的传统文化的复兴与国家政策密切相关,当国家政策扶持时(地方旅游产业的开发客观上起到了这样的作用),宗族会得到快速的发展。同时,还应注意,宗族在每一个历史时期的发展特点是不尽一致的,与传统宗族集政治、经济、文化等为一体的实体性组织相比,当代宗族更多的具有象征意义。
民间信仰在中国人的生活中占有极其厚重的分量[1]。人们分别以家族、宗亲、村寨乡里为根基,世代传承着他们的信仰观念、习俗。宗祠是宗族的整体象征,是确立宗族源脉、守护子孙的根本。祠堂从精神上团聚了宗族,祠堂和族谱一起用以尊祖敬宗,强调血缘关系,规定家规家法,从上层建筑和意识形态方面维系家族制度。它们从未像佛教、基督教或者道教那般受到正式的认可,尽管它没有固定的組织机构,没有特定的至高无上的崇拜对象,没有创教祖师等最高权威,没有形成任何宗派,没有完整的伦理哲学体系,没有专职的执事人员队伍,没有规约或戒律等等,但是却从来也没有失去所固有的自发、自然、自在的本色。今天,中国的民间信仰以其多民族、万灵崇拜以及多神崇拜的特征铺垫着整个中国民间文化史。但是,随着社会的变迁和全球化的影响,民间信仰也经受着不同程度地冲击,民间信仰的形态、功能以及仪式的内涵和功能也在发生着改变。
一些传统文化之所以在现代化、全球化时代遭到破坏乃至中断,部分是因为它不能提供与现代世界相应的价值资源与消费满足[2]。文化既有历史的传承性也有时代的应变性,全球化浪潮的涌动,不是因为经济扩张的需要和技术手段的可能,而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内在要求。无形的文化正是来自于无形的生存心理,真正的、活着的文化遗产是与每一代人的理解和行动关联在一起,并由每一代人在特定时空中对它的理解、逢释、创新而构成。每一代人都对传统、历史发生具体的作用、产生特定的效果,并在特定时空中有效地、富有意义地影响着、改变着传统,而与每一代人息息相关的是对应其血缘的宗祠。在中国广大农村地区,祠堂正是其宗族文化的象征[3]。对于当今科技发达的社会,祠堂文化或许在某些方面显得格格不入。但是对于信息化相对落后的农村地区来说,祠堂正是一个展现当地民风民情的场所。
下面以芝英街道对祠堂的改造为例,说明祠堂在新时代农村改造中突出的文化传承及交流中心的作用。芝英街道共有64个行政村,目前街道领导积极响应党的号召,鼓励支持各村进行新农村改造。目前已进行新农村改造的村有40个,在新农村改造中,街道领导针对“芝英大祠堂多”的特点,集思广益,实事求是,在改造中,既要求能够保留老祖宗留下的古迹,又能将祠堂恰到好处地发挥现代的作用。祠堂是宗族的象征,是一个家族文化的代表。从一个祠堂可以看出对应家族的一些特点。薪火相传,对于每一个家族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长久以来,传统节日作为广大民众极为重要的日常生活方式的组成部分,在家庭生活、人际关系、社会生活当中都能发挥极为重要的作用和功能。传统节日可以促进家庭内部和社会内部的和谐与团结,显著体现着中华民族优良的传统伦理和礼俗,有浓厚的人情味,几千年来已经成为维系中国社会人际关系的重要感情纽带。作为一种隆重举行的标志性民族文化活动,传统节日更能够显著地体现地方的文化特色。在农村地区,传统节日家族成员一般都会聚集在祠堂中,在此时于祠堂中对后代子孙开展家族文化教育是再好不过的。在这些特殊的日子里,通过家族中的长者对年轻一代讲述家族发展史是一种非常好的教育方式,特别是对于那些拥有比较庞大家族成员的祠堂来说,开展该项活动将具有重大意义。另外这些声势浩大的活动己经不仅仅只是最初娱神的祭祀节日,今天它已经成为融地区交际和文娱活动于一体的综合性文化节日。在漫长的变化过程中,人们赋予了它更加丰富的期望与内涵,对它的目的性和功利性也进行了不断地发展。祠堂是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的最佳场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目的是以全方位、多层次和非简化的方式来反映并保存人类文化的多样性。它涉及到整体性文化的各个方面,几乎包括了传统和民间文化的所有表现形式,而不仅仅是个别文化形式的有限综合。不能将具体的文化从它的生存环境和背景中割裂出来,而仅仅将仪式本身保护下来,这并不能反映出它在现实生活中的实现方式。只有将二者作为一个整体进行保护,令民间艺术拥有生存与发展的基础,令信仰仪式得以顺利地实现,才能真正做到文化遗产的整体性保护。这样,就可以利用物质文化遗产——祠堂的特殊功能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交流和传承。
近两年,文化遗产保护渐入人心,芝英街道文化工作者因势利导,分步促进各村开展旧祠堂的修缮。旧祠堂的修缮有几个有利方面:(1)是村民积极性高容易统一意见,筹集捐助资金;(2)不用另外争取用地指标,易于操作;(3)如果旧祠堂是文物保护单位,还有可能得到文物维修专项补助和政府有关部门指导;(4)利于农村文化遗产保护。通过耐心细致的服务工作,目前芝英街道已投入修缮资金242万余元,共有20余座祠堂已修缮或列入议事日程。这些修缮后的祠堂,已成为重要的文化活动场所。农闲季节、工作之余,经常可以从白屋青瓦、朱柱雕栏的古建筑中飘荡出丝竹歌咏之声。
与此同时,还应该因地制宜推动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农村参与文化活动热情逐渐增高,但是文化活动场所缺乏,制约着农村文化活动的开展。而村级组织受土地、集体资金所限,新造文化活动中心在很多村是不现实的事情。所以,在新农村改造中必须寻找适合于进行文化活动的场所。对于祠堂本身来说,特别是那些拥有庞大家族成员的祠堂来说,其自身的装潢及摆设都蕴涵着当地的文化气息。因此,根据实际情况,芝英街道文化工作者集思广益,针对“芝英大祠堂多”的特点,两条腿走路搞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一是鼓励、支持、服务有条件的村在新农村改造、文化示范村创建过程中筹集和争取资金,建设露天或室内文体活动设施。通过改建,该街道街头、王上店等村的文体活动设施已较为健全并具有一定规模。目前这类村庄经常为举办文体活动,丰富村民文化生活并吸引了周边村的村民参与,达到了文化传承的目的。二是帮助联系、指导、扶持修缮旧祠堂。祠堂的修缮可以通过集资的方法,不求装潢,只需要保留自身的特色。
雄厚的经济基础能够促进地方性文化传统的传承发展,而文化传统的可持续性发展又能带动经济的再发展,这样就能在延续了历史,传承了文化的同时,使农村具有更为持久的发展动力。民间信仰作为地方文化遗产的组成部分,在以现代化为目标并急剧变动的社会里,它所处的角色和地位也在渐渐地发生转变。但是这些都没能切断传统文化在今天的延续。传统作为来自往昔的符号,在现代社会文化背景下,对于生活在日益受到外来信息冲击的人们在接受外来全新生活方式的同时,有意识地把传统延续下来。人们并不仅仅只是简单地继承或者抛弃,正是因为一代又一代领导和村民们的积极参与才真正实现了今天的传统。而传统正是这样在每一代人所创造的历史效果中不断地形成而又不断地发展着,只有这种可持续性的发展,才会令当地的传统文化依旧在今天能够具有鲜活的生命力。
参考文献
[1]林耀华;张海洋,王哗整理.社会人类学讲义[M].厦门:鹭江出版社,2003.
[2]唐军.当代中国农村家族复兴的背景[J].社会学研究,1996,(2).
[3]曾国华.宗族组织与乡村权力结构[J].思想战线,20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