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社区文化发展中的问题与出路

2009-10-22王举秀

神州民俗 2009年1期
关键词:社区文化文化交流

摘要:文章提出了社区文化发展中出现的问题和存在的弊端,然后根据目前社会大文化发展的趋势和文化馆的职能,提出搞好社区文化必须抓好思想观念、队伍建设、文化交流和强化辅导四个方面个工作,社区文化才能在和谐社会建设中走出新路子。

关键词:社区文化;文化交流;和谐社会建设

社区文化是改革开放后尤其是近几年来出现的一个新生事物。它的诞生依赖于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和精神需求,而它的发展和壮大则有赖于全社会的共同参与和文化工作者的辛勤努力。《辞海》中解释“社区,是指居住在一个地区里进行共同生活的人群,他们进行互相联系的经济、政治活动,形成一个共同生活的集体,具体一定程度上相同的价格观念和想属的认同意识。”“文化,是指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的总和”。由此不难看出,社区文化是文化的一种,它具有明显的地域性、广泛的群众性和统一的思想性,这三个特征即将社区文化与其他文化区别开来,同时也使我们文化工作者开展和丰富社区文化活动的思路得以明晰。

社区文化发展到今天无论是在内容上还是形式上都远非昔日可比,全国各地的文化活动可谓异彩纷呈,热闹非凡。大到节日庆典,小到朋友聚会,或弹或跳,或歌或舞,这边卡拉OK方兴未艾,那边群众戏曲大赛又粉墨登场。老的、少的、男的、女的、张口就能哼出几个曲来。打扑克,搓麻将,也是一夜之间火遍大江南北,人们的笑容增多了,心情舒畅了,日子也过得一天天充实起来了。以宝鸡市陈仓区虢镇城区为例,城区面积3.1平方公里,人口10.9万。近5年来,城区共举办各类卡拉OK大赛、群众秦腔大赛近50场(次),参赛选手2848名,举办灯展30次,展出彩灯700盏,游艺活动80次,观众近10万人,秦腔自乐班16个,演出270场次,观众25万人,节庆活动30场,观众近10万人。每年一次的社火游演更是城乡人民群众不得不看的节目,全区12个社区的舞蹈队、秧歌队、太极拳、木兰扇等活动更是四季不断,成为虢镇社区文化活动的一道亮丽风景。这一切都显示出了社区文化蓬勃的生命力。应该说在社区文化发展初期,这是一个很好的开端,它所奠定和巩固的群众基础,它所昭示的文化对于社区的影响力,必将为以后的社区文化发展起到很大的推动作用。

我们知道,事物是在运动中不断变化的,停止不前就意味着死亡。历史是在变革中进步的,社区文化同样也要在变革和创新中才能进一步的发展壮大,才能保持永久的生命力。红红火火、热热闹闹时,门庭若市、车水马龙,可是繁华的背后又是什么呢?社火年年一个样,可看可不看已成为群众的一种普遍心态;秦腔大赛只顾挺着嗓门喊,好听不好听,如何提高演唱者的水平无人问津,曲终人散万事大吉;卡拉OK唱来唱去就那么几首歌,连明星演唱都看烦了,谁还掏钱去理你;一场大型活动过后,便是长达几个月的沉寂;扑克麻将通宵达旦,甚至于发展到赌博的境地;节庆纪念活动不是卡拉OK大赛,就是知识竞赛,千篇一律,索然无味……这一切的一切,都预示着社区文化繁华背后已渐露端倪的病态:内容的贫乏与苍白,形式的陈旧与粗俗。人们不禁要问:社区文化走到这一步,真的就是江郎才尽了吗?的确,如果我们再不冷静地分析这个问题,解决这个问题,毫无疑问,社区文化这棵看似长势良好的幼苗将会过早地枯萎。

物质决定意识,物质的极大丰富已经刻不容缓地要求社区文化的变革与创新。那么如何搞好新形势下的社区文化活动?如何让社区文化这块阵地百尺竿头,更上一层,焕发出新的生命力?我们广大的文化工作者认真扎实的做好以下几点:

一、转变观念,提高对群众文化层次的分析,建立适应不同层次文化需求的新思路

过去我们总认为,群众普遍文化程度不高,曲高和寡,弄个好节目也是受人冷落无人欣赏。事实证明这一想法是错误的。随着社会物质的不断丰富,人们已经愈来愈重视个人文化素质的培养与提高,电大、夜大、成人自考已成为人们普遍进行文化课进修的方式;观赏芭蕾舞、歌剧,学习健美操,开展健身活动,又不断提高着人们的审判意识;学外语,学电脑,家庭开办图书馆,到网上浏览信息,又极大地丰富了人们的视野。送孩子上艺术学校、请家教、参加夏令营、全家外出旅游,既增强了体质,又增长了见识……可以说,我们今天所面对的社区文化的群众层,已不再是几年前文化层次较低,精神需求较少的群众层,如今的群众对文化需求的口味早已从温饱型转向小康型,但是我们目前的社区文化还定位在较低层次上。毋庸讳言,不是群众看不懂、听不懂,而是我们社区文化的内容与形式太缺乏新意,太粗制滥造。给社区文化发展的内涵与形式给予新的定位,确实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我们应当认清形式,准确把握社区群众追求高层次文化活动的心态,打破僵化的模式,充实和改选单一的内容,从大而多向少而精转化,开创低、中、高三个层面的社区文化齐头并进的局面,这样既满足了不同层次群众的文化需求,又引导较低层次的群众向着较高的文化需求靠近,同时也充分发挥了社区的指引和教育功能。

二、建立一支业务精,素质高的文化干部队伍,走向社区,充分发挥其指导和扶持作用

俗话说“火车跑得快,全凭车头带”。在明确了形势和任务之后,我们广大的文化工作者,应当义不容辞地走到社区和群众中去,及时宣传党的文艺政策,鼓励和扶持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对社区文化活动中有益的部分予以保留和创新,对有害的部分予以改选和剔除。

相对于社区而言,文化部门是一个地区文化活动的中心,相对于群众而言,文化工作者的文艺水平是较高的,所以文化部门和文化工作者必须发挥自身的优势和特长,以社区为宣传中心,了解群众的思想动态,文化需求,在潜移默化中引导群众向较高层次的文化需求迈进。各地文化行政管理部门要协助社区建立、健全图书阅览室、电子阅览室、文体活动室和老年大学等场所。图书数量不一定多,但是种类要力求全面,以满足群众不同层次的文化需求。文化馆要指导社区的文体活动中心和老年大学开展健康有益的文体活动,开设喜闻乐见的艺术课程等等,通过这些长年不断的指导与扶持,社区文化才能逐渐提高档次,向着更高更好的方向发展,人们的文化生活才能更加健康有益,社会风气也必将逐步好转。

三、加强社区文化活动之间的交流,不断丰富社区文化内容和形势,开创社区文化发展的新路子

众所周知,闭关自守的最终结果是落后与衰败,同样社区文化一味地只在固定的区域内由相对较为稳定的群体来充当主角,长此下去,必将导致社区文化的颓废。“请进来,送出去”不仅在经济领域内适用,同样与适用于社区文化。我们应当不定期地邀请一些外地知名人士来本地传授技艺,为我们带来最新的文化信息,也可以选送一些社区文化活动中的优秀人才去外地取经,亲身感受外面世界的文化氛围。通过这种方式,既为当地的社区文化活动注入了新的的活力,又培养了本地的艺术人才,当他们回到群众中去,肯定又会把自己所学、所思、所见传播到社区文化这块阵地上。文化部门要发挥其职能作用,即要积极选送节目多参加文化艺术交流演出,同时也要注意邀请外来的文化艺术来本地献艺,这样既丰富了群众的社区文化生活,也为当地社区文化的发展提供了一次学习的机会。所以说加强社区文化活动之间的学习和交流,不断充实社区文化的内容,更新社区文化活动的形式,使其紧跟时代的变化和要求,就好比为社区文化打了一口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泉眼,功在當代,利在千秋。

四、加强文化馆的群众文化辅导功能,以最直接的方式为社区文化输送有用人才

文化馆作为最基层的文化单位,是搭建在群众与文化之间的桥梁。文化馆的文艺干部在不同程度和领域都有一技之长。问题在于我们现在的文化馆由于主客观等诸多方面的因素,对群众文化的辅导和培训功能已渐渐萎缩。文化馆的专业干部或一心只读圣贤书,两耳不闻窗外事,闭门造车,成了一个不食人间烟火的人;或只埋头搞自己的专业,不屑于与群众打成一片;或是下了海,跳了槽,荒废了群众文化事业。上述种种,最终的结果,便是当群众找上门来,邀请我们的专业干部去指导他们的社区文化活动时,我们的干部都是似懂非懂,一知半解;当一个单位希望我们的干部为他们的晚会编写一个小品或快板时,我们的干部却是语言晦涩,言之无物。长此以往,必然成为文化的外行,丧失文化馆的基本职能。

常言说“打铁先要自身硬”“没有金刚钻,怎揽瓷器活”,作为社会主义文化阵营的坚守者,作为群众文化发展的排头兵,我们文化馆应该在抓好自身业务的同时,更加积极投身到社区文化活动中去。定期或不定期的开展文学创作辅导、剧本创作辅导、举办音乐舞蹈培训班、摄影知识讲座、书法绘画培训班,为群众文艺活动编排曲艺节目、为秦腔爱好者传授唱、念、做、打,聘请有特长的老师长年开设芭蕾舞、交谊舞等高雅艺术的培训班,最大限度地发挥文化馆的艺术培训和业余文艺创作辅导功能。通过这些活动,既为社会输送了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文化人才,又增强了文化干部与群众的感情;既提高了社区文化的品位和追求,又为文化馆干部的文艺理论学习提供了新鲜而生动的教材,可真谓相辅相成、相得益彰。面对新形势、新要求,文化馆的干部更要不断加强自身的业务学习,充分考虑到自己时时刻刻都面对的是社区文化节这块急需引导和扶持的阵地,转变角色,变被动为主动,全心全意担负起繁荣社区文化这块热土的重任。

社区文化发展到今天,已经赢得了人们普遍的喜爱,人们正不知不觉地成为这块阵地的主角,而社区文化也成为群众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在生产力大发展的今天,在高科技突飞猛进的今天,在东西方文化求同存异的今天,只要我们紧跟时代变化的步伐,因势利导,因地制宜,构建社区文化发展的新思路与新框架,充分发挥文化馆与文化工作者的职能,不断更新社区文化的内容与形式,社区文化发展的明天必将是令人欢欣与鼓舞的。

作者简介:王举秀(1972- ),女,陕西省宝鸡市陈仓区文化馆助理馆員。

猜你喜欢

社区文化文化交流
两岸赏石文化交流线上展览
以“春风化雨”的文化交流,加强两国“心通意和”
2022两岸赏石文化交流线上展览
充满期待的中韩文化交流年
栖霞山与中外文化交流
宁夏生态移民社区文化建设的问题探究
互联网在城市社区文化建设中的作用思考
文化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