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会新课程理念,创设语文新课堂
2009-10-22义群
义 群
【摘要】 课程标准的出台让许多语文教师为之欢呼雀跃,在新课标下,语文改革正如火如荼地进行。课程标准再“新”,也只有落实到课堂中才能算数。本文就如何创设高中语文的新课堂,谈谈自己的粗浅认识。
【关键词】 新课程 语文课堂教学
时下,新课程改革理论可以说已经深入人心,李镇西先生在“镇西茶馆”中有言:“理念是新是旧,我们不应只看‘宣言,更应看课堂教学。”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是一种教师与学生共同参与的复杂性活动。在新课程改革下,我们如何做才能创设语文新课堂,语文课堂才能焕发出生命的活力。为此,我结合自身的理论学习和理论指导下的教学实践,从以下三个方面,谈谈我对创设高中语文高效课堂的认识:
一、教师角色的改变
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教师应“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教师要营造一个接纳的、支持性的、宽容的课堂氛围,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学生不再是一只空空如也的盛水的容器,而是发展的人。每个学生都有着自己独特的内心世界,有着不同于成人的观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方式。因此,教学活动的设计要遵循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原则。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通过课堂的调控组织,使学生在自己动脑、动口、动手,去“探索”“发现”“再发现”,充分发挥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生动活泼地获得发展。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还将由知识的拥有者、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要帮助学生克服思维的盲目性,真正成为学生寻求知识、吸取知识、运用知识的向导。
教师是学习活动的参与者和促进者。强调师生交往,构建互动的师生关系,是教学改革的首要任务。教师作为教学活动中的普通一员,应融入学生之中,去了解、欣赏、鼓励他们,成为理解学生观点、想法和情感的知音。教师必须打破“教师中心”,在学生开展合作学习的时候,教师不应“袖手旁观”,而应深入到学生中间去,直接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去构建民主、平等、合作的学习氛围,从居高临下的权威者转向平等的参与者、合作者,和学生一道去探索真理的奥秘。课程改革要求教师既是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者,也是学生个性健康发展的促进者。作为促进者,教师在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中要积极地观察,认真地引导,及时激发并保持学生主动探究的积极性;同时,教师还要以各种适当的方式、多元化的评价,给学生以心理上的支持、鼓舞和鞭策,使学生的思维更活跃,热情更饱满。
二、对教材内容的处理
灵活处理教材内容,激活课程资源,让学生热爱学习。高中语文文学作品占了很大比重,它们承载着传播文化的重任,其人文性更能引起学生共鸣,“创造性地运用教材”必然吸引学生,让学生喜爱语文,喜欢上语文课。
1.灵活处理教材内容,使学生在“开放、有序的语文课程”中驰骋。
针对学生的基础,以及学生的发展方向和学习需求等实情,灵活处理教材,发挥教材本身的吸引力。既注重语文运用,又重视语文与生活的关系,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在《胡同文化》的教学中,在理解“胡同建筑”的特点,体会到北京市民胡同文化的精义之后,才能正确体会作者对于传统的“胡同文化”复杂的思想感情,品出“再见吧,北京胡同”所蕴涵着的汪曾祺特有的感情。在教给学生分析问题的方法后,让学生到现实生活中去寻找当地的建筑、生活习惯等所包孕的传统文化内涵,给学生提供研究的课题:贺州旅游文化、饮食文化、客家围屋文化……让语文课堂教学延伸到课外,延伸到生活中。还可开办学生喜欢的讲座,举办学生喜欢的语文课堂活动:如课本剧表演、诗歌朗诵、演讲比赛等,学生驰骋于开放的语文教学中,享受语文带来的快乐。
2.灵活处理教材内容,使学生在思维训练中轻松地提高语文素养。
教材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有效途径,用活教材内容,关键在于教师,教师应与时俱进,不断学习,提高自己驾驭教材的能力。教学《孔雀东南飞》时,学生对兰芝和仲卿殉情有各自不同的看法,有的认为是性格悲剧,有的认为是社会悲剧。不同看法的提出,激发了学生兴趣,课堂热闹了。我将同学分组讨论,有人认为兰芝和仲卿殉情,表明了他们对爱情的忠贞;但有人反对,认为兰芝他们的做法不可取,要表明爱情的忠贞也不一定要殉情,这可是在漠视生命。另有同学感慨“如果兰芝他们生活在现在,也许就有各界人士的帮助,也就能有情人终成眷属,幸福快乐的生活在一起了,可惜……”“是啊,《梁祝》中的主人翁不也是这样吗,封建家长制完全压制了个人的抗争,这不是社会悲剧,时代悲剧吗?”
灵活处理教材内容,让学生享受思维的乐趣,创造的乐趣,在不断思考讨论中提高语文素养。这样的课,学生能不喜欢吗?如果我们语文老师去想方设法地、千方百计地上好每一堂课,力争将自己的课上得新颖、精巧,牢牢地吸引学生的目光和注意力,将语文课堂演绎成七彩的“人生殿堂”和“知识的迷宫”,使学生陶醉在你的彩虹似的、绚烂多姿的语言艺术和课堂设计里而乐不思“蜀”、乐不思归、乐而忘忧。这样的语文课,谁又能否认它是最有趣、最富魅力的语文课呢?
3.灵活处理教材内容,使学生在课堂上享受精彩。
课堂教学过程是一个师生不断双向交流的动态变化过程,教师在确定教学内容、选择教学方法时,应充分考虑到课堂教学的这种动态性,并做到根据课堂教学实际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不机械地根据预先的教学设计,刻意追求该课堂教学内容的完整性。如教《病梅馆记》时,我们可以着重讲解“托物言志”的表现手法,文章所写的梅具有怎样的特点,作者为什么要写这些特点,而不写别的方面,目的何在?通过对这表现手法的分析,文章的精彩内容也就很好地把握住了。如果按照过去的旧的方法教学,也许大部分时间花在字词的解释上,等到刚把握各段的意思,时间也就到了,以至于精彩的内容都被扼杀在摇篮里了。“语文不在于上没上完,而在于一堂课教给了学生什么,这才是最重要的。否则,一味的形式只是过眼烟云,好像雁过的叫声,学生学不到任何东西,这是课堂教学的大失败!”因此,我认为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根据不同情况进行及时调控,灵活变通,恰当取舍,把握重点,突破难点,解决好其中最重要的几个或一个问题,让学生能在一节课中丰富知识,培养能力,训练思维,享受着语文课堂的精彩。
三、借助时政新闻,激活语文课堂
社会的飞速发展,科技的日新月异,鲜活的语文“活水”已流到了语文课堂的门前,我们再紧闭大门,让学生钻“故纸堆”,让学生“嚼蜡”式地闷“死”在你的课堂里,能怪人家说“误尽天下苍生是语文”么?语文的外延就是生活的全部。身边的小事,国内、国际大事,2008年初南方冰冻灾害,2008的北京奥运,5·12四川特大地震,“神五”的飞天,伊朗核问题,中东的多事之地,世界金融危机……都可以引入语文课堂,和课文里最恰当的情节、内容组接起来,激活沉闷的、乏味的语文课堂,创设出师生个性张扬、活力四射、异彩纷呈的新课堂。
总之,如今是一个教育改革的时代,是一个使学生成为学习主人的时代,在课程改革中,教师要不断更新观念、深入领会新课程理念,从课堂教学入手,采用一定的教学策略,把课堂变以“教”为主为以“学”为主,创设高中语文新课堂。
参考文献:
[1]周小山、严先元.新课程的课堂教学是什么样子
[2]任长松.走向新课程.给教师的18条建议
[3]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
(责编 李 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