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英语语音习得中粤方言语音的负迁移作用
2009-10-16王烨
王 烨
摘 要:语言迁移理论长久以来一直是二语习得研究领域所关注的重要课题。方言对英语语音学习的负迁移作用明显。本文通过对粤方言与英语发音规律的对比研究,分析了粤方言在英语辅音、元音、重音和语调方面的干扰,进而提出在英语教学中可以采取尽量减少母语对英语语音学习负迁移的教学方法。
关键词:语言迁移;负迁移;粤方言;辅音;元音;重音;语调;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H0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2831(2009)08-0116-3
Abstract: The hypothesis of language transfer has long been the important part of the studies of the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SLA). English language differs from Yue Dialect in phonetics, which results in difficulty for the native speakers of Yue Dialect in acquisition of English pronunciation. By contrasting of phonetics between English and Yue Dialect, the paper reveals the standard phonemes, thus minimizes negative transfer on English pronunciation acquisition on Cantonese English learners.
Key words: language transfer, negative transfer, Yue Dialect, consonants, vowels, stress, intonation, teaching methods
1. 引言
语言是人类进行社会交往和交流的工具,交际功能是其最基本的功能。许多英语学习者具备深厚的英语功底和丰富的英语知识,但英语的发音和语调却让人听起来很不舒服。不同的语言具有其特定的语音系统和发音规律,汉语拼音系统与英语44个音标系统有明显的差异,两者在发音上的差别是中国学生学英语感到困难的主要原因之一。汉语内部又存在众多方言,语音语调系统和发音规律上各不相同,语音学习上必然存在普通话和方言的干扰,因此有必要讨论方言对英语语音学习的负迁移作用。本文以RP(Received Pronunciation)为标准,就广东地区为例分析粤方言环境下母语对英语基本语音(辅音和元音)、重音、语调的干扰,以提高大学英语语音教学的实效性。
2. 语言迁移理论
语言迁移理论在应用语言学、第二语言习得和语言教学领域中的研究至少已有一百年的历史,一直是二语习得研究领域所关注的重要课题(Odlin, 2001: 3)。从发展背景上看,对语言迁移的研究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20世纪50、60年代,较早行为主义实证研究的杰出代表是文瑞克(1953: 135-150),他在研究美国移民双语现象中发现双语环境下的语言接触可以产生L1与L2在语音、语法、词汇等方面的相互迁移与干扰。对比分析理论是语言迁移行为主义学家的典型代表,他们认为语言学习的主要障碍是母语干扰,迁移就是母语影响。受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影响,人们往往把迁移和母语等同起来;60年代末到70 年代,乔姆斯基对美国结构主义语言学理论的行为主义认识论发起了挑战,提出了心智主义(mentalism)的认识论思想,在认知科学研究和语言科学研究领域中引起了一场革命。他认为语言是后天经验作用于人脑遗传属性的结果,是先天属性于后天经验相互作用的结果(Chomsky, 1959: 26-58)。70年代末80年代初,迁移在语言教学领域被视为语言学习中受诸多因素影响和制约的重要策略和认知过程,语言学家们设法从语言、心理、认知、社会等各个方面解释母语迁移的作用。Odlin(2001: 3)认为语言迁移是学习者以前所学的任何语言与目标语之间的相似和差异给二语习得带来的影响。目的语与已习得(或未完全习得)语言之间不能完全雷同也不至于绝对相异,因而迁移有正面迁移和负面迁移的划分。学习者先前获得的经验,包括知识、技能、对现实的态度和行为起促进作用的是正迁移(positive transfer)(如傅小平,2003);起反作用或者干扰、破坏作用的便是负迁移(negative transfer)(如罗立胜等,2002)。
3. 粤方言的语音特点及其对英语语音学习的负迁移影响
3.1 粤方言的语音特点
粤语,又叫广东话,本地人称白话。粤语是中国七大方言(北方方言、吴方言、湘方言、粤方言、闽方言、客方言、赣方言)之一,是一种最有特色的方言。很多人误把粤语称作广州话,广东境内还有客家话、潮州话、台山话等方言,但只有广州话即白话才能代表粤语。粤方言是大部分广东人、香港人、澳门人和部分海外华人的母语,使用人数高达8000万,是普通话以外最具影响力的汉语地方方言。
广州方言来源于古汉语并发展至今。广州话在语音即声母、韵母和声调上仍然保留着古汉语的语音痕迹。声母方面,普通话的舌面音在广州话里发舌根音。韵母方面,广州话保留了一些中古音的韵尾。声调方面,普通话只有四个声调(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广州话则多达九个声调(阴平、阴上、阴去、阳平、阳上、阳去、阴入、阳入、中入)(詹伯慧,2004:120-135)。由于声调和音位的不同,受粤语方言的影响,广东学生的英语学习会遇到特殊的困难。
3.2 粤方言对英语语音学习负迁移的表现
3.2.1 粤方言对英语辅音的负迁移
英语辅音和汉语声母之间的差异较大,其中英语的一些辅音在汉语中根本没有,如/v/、/F/、/T/、/W/等。在学习这类英语辅音音素时,学生往往为在汉语语音中找不到类似的音而苦恼,许多操粤方言的学生误拿粤语中的音素替代。
(1)/n/和/l/混淆
粤方言中没有翘舌音,导致zh、ch、sh与平舌音z、c、s不分;舌尖后音r与舌尖中音l混同,很多学生分不清鼻腔音/n/和汉语拼音声母l的读音,因为粤语种把“你”[nei]念成[lei],从而影响了英语[n]与[l]的发音。
(2)粤语方言音素中没有/r/、/F/和/V/、/T/和/W/
由于粤方言中没有/r/的音素,很多学生尤其是初学者容易用相似的音代替,比如在“rose”、“sorry”等诸多单词中,学生会把/r/误读为/l/。
粤语方言中没有/F/和/V/这一组发音,因此学生习惯用/s/来代替/z/。
英语辅音/T/、/W/是广东学生在英语语音学习上的难点。这一对音素是齿间摩擦音,如果用/s/、/z/来代替,说出来的英语就会有明显的口音。
(3)/v/音的误读
粤方言中可以找到以/w/为声母的字,却没有以/v/为声母的字,因此学生容易把/v/读成/w/。而在发/f/时,一些学习者用/f/代替/v/,如在“survive”中把/v/错发为/f/。
(4)尾音不读
粤语只包含/p/、/t/、/k/、/n/、/m/、/N/六种韵尾,/m/、/n/、/N/在词尾发得很清晰、响亮,而/p/、/t/、/k/只有轻微爆破。粤方言区英语学习者遇到以/m/、/n/、/N/后边再加上/p/、/t/、/k/结尾的词时,很容易把后边的音完全忽略,例如在发英语单词比如“student”、“think”时,学生经常忘记发尾音。
3.2.2 粤方言对英语元音的负迁移作用
在元音方面,粤方言的负迁移作用相对不太明显,主要表现在单元音的长短上。英语的元音是松紧和长短成对的,如/u:/和/u/。在粤方言中,除了/B/有长短之外,其余都没有长短松紧之别,都发得较长、较紧,这使一些英语学习者往往倾向于把英语的短元音发长,较明显的有把 /i/ 发成/i:/。
3.2.3 粤方言对英语重音的负迁移作用
重音是英语节奏的标记和灵魂,英语节奏主要体现在重读音节和轻读音节的交替变化中,元音在重音的指派下具有明显的强/弱对立、长/短对立和清晰/模糊对立(许曦明,2007)。粤方言的节奏特征主要体现在声调的变化上。粤语方言的环境下,母语的干扰表现在学生习惯把每个词都重读,没有强读、弱读和连读的语调特征,造成了英语弱读音节读得偏重,对于首音节弱读,重音靠后的单词更难以掌握,导致重音指派出错或全部重读(罗立胜等,2002)。这些负迁移都会严重影响讲英语的语调,破坏英语语句节奏和韵律美感。
3.2.4 粤方言的声调对英语语调的影响
在声调上,粤方言有一套复杂的声调体系,共有9个声调。英语靠最后一个重读音节的升或降来决定句子的语调,有升调、降调和升降调。语调在表达话语的思想感情和意图方面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1)受方言的干扰,英语语调平淡无味。方言中受每个字的声调限制,句末的升降幅度不大。受方言影响的学生在读英语时出现语调升降不自然,且习惯用降调的现象。
(2)英语的音调一般是平调开始,呈梯级音高模式由高到低依次下降。很多英语学习者受粤方言阴平调的影响,往往用高平调念英文段落,给人情绪激动的感觉,听上去别扭、不自然,带有明显的方言痕迹。
4. 英语教学对策
语音是学习一门语言最基本的内容。教师首先要让学生了解语音是一种生理现象,是人类发音器官的产物。必须理解自己发音器官的各部分的名称、位置和功能及如何起作用,才能在日常学习中理性地进行模范训练。训练过程要以学生自主练习为主,教师辅导为辅。对于一些简单模仿就能够正确发出的那些音位(如元音),学生可以直接模仿;对一些较难掌握的音来说,尤其是粤方言中没有的或学生容易混淆和误读的音素,教师有必要分析它们的发音特点和发音器官的动作,让学生理解发音的部位和有关特点后再进行模仿,必要时还可进行适当的比较。英语的语音学习并不是独立的,在教学中应巧妙地把语音教学与听力、朗读、口语训练结合起来,让学生开始注意发音与语境和内容的联系,注意到语音在语流中的变化,有效提高学生对语音的敏感度,帮助学生注意所输入语言的特征,并且注意所输入语言和输出语言间的差距。在了解粤方言负迁移的基本机制和产生条件的基础上,加大对学生的培训和指导的力度,加强语言的实践原则,尽量将方言的负迁移影响限制在最小的范围内。
参考文献
Chomsky, N. Review of verbal behavior by B. F. Skinner (New York: Appleton-century-Crofts, 1957)[J]. Language, 1959(35): 26-58.
Odlin, T. Language Transfer—Cross-linguistic Influence in Language Learning[M]. 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2001: 3.
Weinreich, U. Language in Contact: Findings and Problems[M]. New York: Linguistic Circle of New York, 1953: 135-150.
傅小平. 论迁移规律在英语教学中的具体运用[J]. 课程·教材·教法,2003(2).
罗立胜、张莱湘. 英语语音教学的回议[J]. 外语与外语教学,2002(10).
詹伯慧. 广东粤方言概要[M]. 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04:120-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