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谈语文学习的有效途径
2009-10-16李邦凯
李邦凯
【摘 要】语文是基础学科,它是人们表情达意、交流信息的工具,学习语文的重点在于理解和运用。学生要在教师的启导下自觉地探索学习的客观规律和有效方法,迅速地提高阅读和写作水平。
【关键词】语文学习;学习方法;读写结合;有效途径
【中图分类号】G 633.3 【文献标识码】 C【文章编号】1671-1270(2009)4-0090-01
一、明确自己在语文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善于思考,及时反馈
青年的学习和思维有如下特征:由直观的经验思维向抽象的逻辑思维发展,思维的深度增加了;观察事物、分析问题从表面的现象向内容的实质方面发展,听老师讲课不满足于是什么,怎么样,而喜欢探求为什么或还有哪些表达、解决办法;从依赖性向自主性发展,对老师的满堂灌不耐烦了,喜欢思考、评论,要求更多的“自主权”。学生应该根据这一心理特点确立自己在语文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在教师启导下,善于思考问题,敢于发表意见,充分发挥“自主权”的作用,而不要充当知识的容器,笔记本的奴隶。
善于思考、及时反馈不仅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也为老师的讲授提供了新的反馈信息,从而促进了教与学的双边活动,使师生相得益彰。反馈是控制论的概念,神经冲动由中枢神经系统传到效应器官,引起效应活动。效应的过程和结果又形成对有机体的剌激物,引起传入神经冲动,心理学把这种效应活动所引起的传入冲动叫做“反馈”。这种理论用于语文教学,就是教师在教学中不断地把头脑中储存的信息输送给学生,这些信息作用于学生,必然引起学生的反应,表现为把教师输入的信息再以不同方式输送出来,这种信息反馈体现了学生的思考结果,也促使教师改进教学。学生听课,不能满足于机械地接收教师输出的信息,而应该不断地开动大脑这部机器,经过分析判断,求异思维,同时发出新的反馈信息,这信息可能超出老师预想的范围,带有预见性,甚至超出教材范围。
二、自觉预习,阅读中通过比较法掌握规律性的知识
预习是学生自己动手、动脑以求了解文章的重要步骤,是养成读书习惯、提高阅读能力的好方法。那些临到上课才翻开课本,待老师开口讲了,才竖起耳朵听的方法与自习为主原则是背道而驰的。预习有粗有精,可视时间的宽裕与否而定。所谓粗,就是浏览式的阅读,弄清课文的内容,略知文章的写法就可以了。所谓精,就是独立深思的阅读。不仅要通读全文略知文意;翻查工具书,认识生字生词;弄清思路,归纳段意;分析写法,概述中心,更重要的是分析综合,运用比较法找出规律性的知识。预习与听课要讲求方法,要体现自习为主。其过程可以是:通读全文,略知大意——细读细查,标出疑点——边读边想,力求自通——归纳整理,准备议论——大胆质疑,积极答辩——接受点拨,提高认识——做好笔记,总结规律。
三、读写结合,学以致用,发挥想象能力,实现知识迁移
杨振宁教授在谈到读书经验时说:“从老师那里学到很多知识,做很多练习题,只能是训练独立思考能力的一半;另一半的方法是靠自己去摸索,去创造。”已经掌握的各种知识和技能,对于新知识的学习和新技能的形成会产生某种影响,这在教育心理学中称为“学习的迁移”。实现读写知识的迁移是学好语文的关键,也是提高语文水平的重要途径。在这方面,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善于归纳类比,促进知识迁移。心理学告诉人们:先前的学习同后来的学习之间包含的同一要素越多,迁移就越容易产生。语文单元教学就是根据这一点提出来的。学习时要注意同一单元各课之间知识点的联系,把新旧知识的相同点联系起来,运用学过的知识去解决新的问题。
(二)运用知识短文,实现知识迁移。在每册书的后面都有不少知识短文,它是语文材料的有机组成部分,包括名著导读、书法欣赏、词语、语法、修辞、逻辑、写作、文学常识等,内容广泛,忽视不得。学习时不要把注意力放在名词术语上,而应联系课文的实例去理解它阐述的内容,从中学到带规律性的知识,从而指导自己的阅读与写作,这样才能实现知识的迁移。
(三)运用阅读知识,转化写作技能。阅读和写作是语文的两大支柱,经常发生相互作用。从课文中学到的字词句篇、语法修辞的知识,应该灵活地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中去,从而提高遣词造句、立意选材、布局谋篇、分析问题的能力。学习时既要深入钻研课文,又要跳出课文加以发挥,将阅读知识转化为写作技能。
(四)发挥想象能力,由模仿到创作。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可以说,想象是由学习模仿向创作运用迁移转化的重要手段。现在结合课文的作文,大部分属于模仿性写作,这是必要的。但要逐渐增加创作性因素,要讲究一个“活”字,不要死守范文的格式,不要离开自己的生活去生搬硬套课文里的东西,而应用真情实感去表现自己观察到的事件,插上想象的翅膀,使文章更生动更富有魅力。
四、增大阅读量,积极参加第二课堂活动
学生学习语文,课内与课外是没有绝对疆界的。要提高读写水平,必须在学好课文的基础上,努力开辟第二课堂,向着课外读写阵地伸延,才能得益于界外。要增大阅读量,吸取更多的养分。文学作品、科学小品、报刊杂志都应尽可能涉及,正所谓“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学好语文就贵在一个“积”字。对于好书、美文,就得迷上它。跟它的关系深了,语文知识就会多一些,文学的鉴赏力和写作能力就会高一些;反之,你的视野就狭窄了,知识就单薄了,灵感就枯竭了。对于一般书籍,浏览涉猎一下就可以了;对于启发借鉴作用较大的书文,就应下些功夫,养成贤哲们所说的“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多加圈点摘录,以备后用。如果能够与同学一起鉴赏评议,则更能吸取精华,为我所用,效果更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