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三维目标促进合作探究学习
2009-10-16钟桂琴
钟桂琴
【摘 要】思想品德课合作探究要注重目标导向,明确合作探究的方向性,要加强目标指导,保证合作探究的有效性,形成目标开放,促进合作探究的生成性,避免盲目性,增强有效性。
【关键词】思想品德;合作探究;三维目标
【中图分类号】G 623.15 【文献标识码】 C【文章编号】1671-1270(2009)4-0086-01
合作探究学习是课堂教学最为普遍的学习方式,但是在实际教学中,无效的合作探究现象比比皆是,那么怎样检验思想品德课合作探究学习的有效性呢?其中一个重要标准就是看三维目标的达成情况。在思想品德课三维目标中,更为重要的是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追求初中思想品德课合作探究学习的有效性,就要积极利用教学目标功能去引导和促进合作探究学习,使整个合作探究过程始终在教学目标的指引下,步步深入,避免盲目性,增强有效性。
一、注重目标导向,明确合作探究的方向性
教学目标首先具有导向功能,合作探究不是学生的任意探究、盲目探究,而是教学目标指向十分清晰明确的探究活动。教师在设计探究性问题时,要根据三维教学目标,在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整合中提出明确的探究方向。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合作探究学习活动,要深入解读文本,突出重点和难点知识,善于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注重在过程与方法中的体验和感悟,联系学生思想实际,确定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思想品德课的思想性和教育性特点决定,其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具有突出的地位,在三维目标导向中,要让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成为主体导向,使学生合作探究活动的方向能够直指探究活动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以确保思想品德课富有教育性。如在教学《隐私和隐私权》时,教师可以设置一个问题情境:小宇在与婷婷聊天中透露了自己小学时曾患过间隙性癫痫,渐渐地,班上很多同学都知道了此事,不少人开始疏远她,小宇为此感到很痛苦,并且在网上质问了婷婷:你怎么可以把我告诉你的秘密告诉别人呢?婷婷却说我有什么错呢?这个事情又不是我捏造出来的,是事
实,我没有错!根据这一情境,要求请同学们进行合作探究:是什么原因导致小宇如此痛苦?婷婷的想法有道理吗?你认为老师会如何处理这件事情?如果你是婷婷,你会怎么做?这一探究性问题,从知识与能力目标而言,它体现了有关隐私权概念的重点知识,通过问题探究,弄清了尊重隐私权与实话实说的关系,提高了学生的是非辨别能力;从过程与方法目标而言,这样的探究活动,为学生提供了生活化情境和问题探究的一般程序和方法,有利于学生学会学习;从态度和价值观而言,通过合作探究,同学们认识到:婷婷公开好朋友小宇的谈话内容,其行为侵犯了小宇的隐私权,同时也是没有责任和不讲信誉的表现。尊重他人隐私,要强化责任和信誉意识,亲人、朋友之间分享一些秘密是基于彼此的信任,所以应当为对方保守秘密。
二、加强目标指导,保证合作探究的有效性
合作探究中的“合作”最主要的是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合作,学生是合作探究的主体,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在教学实践中,最容易出现的是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在传统的思想品德课教学中,老师主宰课堂,一味地说教和灌输,信息传递是单向的,很少有合作探究的教学行为,这当然是要摒弃的。但是在现在的教学实践中,一些教师走向了另一个极端,完全由学生来主宰课堂,使得教师的职能和主导地位旁落;表现在合作探究学习中,只有学生之间的合作,教师成为旁观者。事实上,在思想品德课合作探究活动中,教师的参与是不可缺少的,教师是合作探究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在合作探究中,探究性问题是学习活动的介质,教师、学生是平等的合作者。但我们不能否认的是,教师在自身阅历、动机、信念、特质、能力、眼光等方面一般来说较优于学生,所以,在合作探究活动中一味地让学生的自主探究来左右教学流程,是很不切实的,更是不尊重教学规律的体现。离开了老师首席作用的合作探究是很难成为有效探究的。如让学生探究“怎样看待社会的公平?”由于学生在生活中经常会遇到一些“不公平的现象”,而对于这些“不公平现象”,学生往往不能正确、客观地对待和处理,如果教师不进行必要的点拨和指导,就容易产生偏激想法,甚至会产生对社会不满的情绪,从而使探究因偏离方向而失去应有的效果。在这种情况下,教师要以自身的知识优势和经验优势,及时给予学生目标指导,以确保合作探究的有效性。当然,在学生的合作探究中,有时需要教师保持“无为而教”的自我克制,只要学生探究的方向不发生偏离,教师就不必过多的干扰学生的自主探究空间,让学生去充分探究、主动探究、有效探究。
三、形成目标开放,促进合作探究的生成性
我们强调合作探究活动的目标导向,但并不等于用一个既定目标去限定学生的探究活动。思想品德合作探究是一个开放的、变化的、动态生成的过程,会有很多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当有的同学发表了独到的见解时,教师要善于及时捕捉动态生成性资源,促进合作探究活动的动态生成。教师在设置探究活动目标时,要形成一个目标开放系统,为学生提供合作探究更为广阔和自由的空间,要为学生的动态生成创造条件,催生学生的思想和智慧。如教学《财产属于谁》时,教师可设置一个目标开放性探究主题:一位出租车司机,送一位客人到达目的地,客人下车离去后,这位司机才发现客人遗留了一个内有一万元的钱包,这时司机想到车站广场上正在进行赈灾捐款活动,这位司机就把捡到的钱全部捐了出去。你是如何看待司机的这一行为的?这一探究性问题,可以引发学生的多种思想和观点,具有很大的探究空间。
目标的开放性,突出地表现在教学过程的生成性之中,要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探究、讨论和交流来解决课堂中生成的新问题,这样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就可以有效地地调动起来,从而有效地达成合作探究的三维教育目标。如教学《平等尊重你我他》时,为了能够有针对性引导学生正确看待社会现实中的平等尊重观念,可以设置一个开放性情境问题,让学生合作探究:如果你是一个“大权在握”、或者“财大气粗”、 或者“体力过人”的人,你会怎样看待其他人?如果你是一位残疾人,你又会怎样看待自己和周围的人?平等尊重要求我们在社会生活中怎样去做。这样的探究主题目标具有开放性,在合作探究中教师要鼓励学生畅所欲言,把自己的真实想法说出来,学生在课堂上发表的真实想法都是最为宝贵的生存资源,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些资源,进行有的放矢地教育和引导,在此基础上,进行统一的核心价值观引导──金钱、地位等差异不能超越人格尊严,更不能超越人们法律地位上的平等。
总之, 追求初中思想品德课合作探究学习的有效性,就要积极利用教学目标功能去引导和促进合作探究学习,使整个合作探究过程始终在教师的引导下,步步深入,避免盲目性,增强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