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错之间
2009-10-15李明海
李明海
从一则资料中了解到,老师们批改作业常用的“√”这个符号,据说是源自英国教师的手笔。起先他们看到学生作业内容准确无误时,便在作业本上写批语right(即“正确”),后来便简写成了该单词的第一个字母“r”,久而久之,又演化为我们所熟悉的“√”,并由此衍生出表示错误的“×”。因为这类符号写起来十分方便,就在世界上流行起来。
想起自己这些年来当学生、做老师的过程中,关于作业批改的一系列符号的演变,不禁感慨系之。
三十年前我读小学时,常常感到最“惊心动魄”的一幕,是老师把批改后的作业本发到手上、翻开来的一刹那:看到满纸鲜红的“√”,那种愉悦的心情真是难以言表;要是其中有的给打了“×”,常常会羞愧得长时间抬不起头来。同时根据学生作业对错的具体情况,老师的批改符号又有细微的变化。答案基本正确,但尚有欠缺、不够完美的,“√”的尾巴上会加一个点;如果其中问题不止一处,教师如法炮制,会在“√”的尾巴上再加上相应的数个点,其结果是叫人越看越糊涂。作业做错了,而且错误“性质”相当严重,或者字迹潦草、极不认真,“×”会划得很大,甚至可以占据作业本的整整一面;有时老师下笔的力度重些,则“×”还会同时划破好几页纸,真是“力透纸背”,还要加上龙飞凤舞的“重做”,可见老师是动了真怒。至于这类作业错在何处,应怎样改,老师却大都惜墨如金,“√”“×”之外,不着一字,如打哑谜。
二十年前我踏入教坛,这方面情形又有所不同。
先是老师被要求不能在改作业时使用“×”。学生做对了仍可打“√”,而做错了不能简单地打上“×”了事,而要在作业本上指出来、改过来,不必另加符号。否则,在上级组织的教学检查时便要被批评。这样,不光是“×”,连同在“√”符号的尾巴上加上小点之类的“半对”符号也一并消失了。同时,在可能的情况下,提倡教师对学生作业面批面改。一般是学生上自习课时,老师改到谁的作业,就把谁叫到身边,对作业中值得肯定的、需要注意的地方一一指出,温言细语,周到备至,令学生心悦诚服。
十年前素质教育被正式提出和实施。作为教育改革的内容之一,等级分和激励性评语等做法也陆续被推广。老师在给学生评分时不必再精确到小数点,而以“优秀、良好”等代之,其用意是把学生引出分数的泥潭,把精力放在追求真知、培养能力上。作业批改的激励性评语也被大量使用,诸如“真棒”“你的字写得真漂亮”“很有想象力”等等,有心的老师甚至会在学生作业后边洋洋洒洒地一口气写下百余字的“笔谈”——可想而知,学生打开这样的作业本时该是怎样如坐春风了。
两年前南京一位小学语文老师因为对作业的改革,在网络以及一些权威媒体上曝光后,在很大范围内引发热议,人们称之为“可爱的师生、可爱的作业”。老师在作业上和学生交流,学生还可以在本子上给老师留作业,师生之间情意融融……点击网上许多真实的、可爱的作业图片,让人感慨、感动。就在普普通通的作业页面上,教师的批改红线和评语,透露出谦和、幽默;学生给老师留言,给老师出题,向老师问候,字字句句透露着天真,传达着爱戴。而在我和我的同事们的日常教学中,也不断有新的作业方式的尝试,比如根据不同程度的学生而形成的“作业超市”,通过班级博客、QQ空间、Email等方式进行交互的电子作业,还有一些社会实践活动的非纸面作业,像每年春天到来时我都会布置学生在家里扦插柳枝,或种几粒豆类植物的种子并写连续的观察日记等等。我开始越来越多地体会到批改作业时的惊喜和快乐,因为我能够得以从纸的表面感受到生命的成长,体会到那一个个鲜活的存在。
教师作业批改符号的变迁,折射出教育改革的一段历程,让人从中体味到教育思想的转变,同时更是一个学生人格、人性逐步被保护、尊重和发扬的过程。这一点不管是对学生对教师个人而言,还是对国家对社会而言,都善莫大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