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六十年来教育价值取向的嬗变
2009-10-15黄栈谊
黄栈谊
六十年教育价值取向的变迁
价值取向决定价值选择,“不同的价值取向,对教育实践的发展具有直接的影响,在一定时期内,它可以使教育向着一定倾向发展。甚至在特定意义上,人们按照一定的教育价值取向,通过主体的能动作用,可以创造出具有特定价值模式的教育。人们要教育发挥什么功效,要新生一代朝着什么方向发展,即创建什么类型的教育和培养什么类型的人,这些教育的根本问题,无不受教育价值观决定”。(孙喜亭:《教育原理》)从本质上说,我国教育价值取向是一种注重工具性的社会本位的价值取向,这种教育价值取向无疑带来了社会的重大发展,但由于其忽视了个体的价值与生命的意义,也导致了教育的诸多弊病。当然,建国60年来,我国的教育价值取向也或多或少地发生着变化,教育价值取向正逐渐由工具理性向价值理性、由社会本位向个人本位转型,尤其是近年来科学发展观的提出,以人为本被提到了战略高度,人本价值取向至少在政策层面上获得了巨大的立足空间。纵观我国60年来教育价值取向的变化,我们可以把它划分为三大阶段。
第一阶段:建国以来直至改革开放前。这一阶段,我国的教育价值取向主要是政治本位的。
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通过的《共同纲领》规定:“人民政府的文化教育工作,应以提高人民文化水平,培养国家建设人才,肃清封建的、买办的、法西斯主义的思想,发展为人民服务的思想为主要任务。”“培养国家建设人才”反映的是教育的经济价值取向与工具价值取向,“肃清封建的、买办的、法西斯主义的思想,发展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反映的是教育的政治价值取向。所以说,这个新中国的首个根本大法,直接奠定了我国教育发展的社会本位与工具价值的取向。1958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中指出:“党的教育方针,是教育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对教育方针的明确规定,也突出表达了教育的政治价值取向。
1966年至1976年的十年“文化大革命”,不仅继续强调教育的政治工具色彩,而且进一步变本加厉,在教育领域发生的政治运动,几乎摧毁了我国教育发展的根基。
可以说,从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对教育工作作出规定以来,一直到改革开放前,都深刻体现出教育价值取向的社会本位,尤其是其作为政治工具的价值。由于政治权力的过度介入,最终导致了教育的政治化、工具化。当然,这一时期的教育方针也多少关注了人的全面发展,但始终没有关注到个体的价值。例如,1957年2月,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一文中指出:“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
第二阶段:改革开放以来直至20世纪末。这一阶段,我国的教育价值取向主要是经济本位的。
经过1978年的拨乱反正,我国的发展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教育价值取向也从注重对教育的政治价值的关注转向对教育的经济价值的关注。当然,无论是教育的政治价值取向还是教育的经济价值取向,都体现的是教育的社会本位与工具价值。但这仍然是一次重大的转变,同时,随着这一转变的逐渐深化,个体价值问题逐渐备受关注。所以,随着人本思想的深入人心,在这一时期,人们也开始关注个体的价值与发展。
1978年3月,第五届人大第一次会议通过的新《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教育必须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同生产劳动相结合,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1981年6月,中共中央在《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中规定:“要加强和改善思想政治工作,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共产主义道德教育人民和青年,坚持德智体全面发展,又红又专、知识分子与工人农民相结合,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相结合的教育方针。”其教育价值取向体现的仍然是政治价值为本。
而在1985年5月,《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则明确提出,“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社会主义建设必须依靠教育”,教育必须“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社会主义建设”“面向现代化”虽然也包括政治建设,但由于其重心已经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了,所以,此时的教育价值取向虽然继承了以往的政治价值色彩,但更多的则是体现了教育的经济价值取向。
1993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在《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明确提出:“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并指出:“在新的形式下,教育工作的任务是:遵循党的十四大精神,以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全面贯彻教育方针,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加快教育的改革和发展,进一步提高劳动者的素质,培养大批人才,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政治、科技体制改革需要的教育体制,更好地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如此在国家关于教育的方针政策中突出强调教育的经济价值取向,体现了90年代我国教育发展的新方向。1995年,“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教育方针被载入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第三阶段:21世纪以来。这一阶段,我国的教育价值取向开始由社会本位向以人为本过渡。
随着西方人本主义、存在主义等思潮的传入与影响,尤其是经济社会对我国教育的深刻影响,我国的教育价值取向逐渐由政治价值、经济价值等社会价值本位向在强调教育的社会价值的同时更加注重教育的个体价值转变。随着构建和谐社会与科学发展观的提出与深化,我们深刻认识到,人是教育的出发点,所以教育的社会价值应以实现个体的价值为基础。
2002年11月,中国共产党十六大提出了“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教育方针。中国共产党十七大也指出:“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并强调要“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这体现了教育的社会价值与个体价值在一定意义上的统一要求,体现了我国教育的基本价值导向。虽然在现实层面做到以人为本依然困难重重,但我国以人为本的教育价值取向正在国家政策的意义上得以确立。
2009年,温家宝总理在主持会议研究部署《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制定工作时强调指出:“要把促进教育公平,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多层次、多样化的教育需求作为规划的重点,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作为规划的落脚点。”为此,我们必须以人为本,并在人本价值基础上有效发挥教育的社会价值。
当然,要把教育的社会价值与个体价值有机统一起来,并非易事。反思我们的教育历程,走过的是一条忽视个人价值与生命本体追求的教育路径。在当今,要使教育真正以人为本,实现教育的人性化价值追求,塑造出具有健全人格的人,我们就不应该仅仅在政策层面,更应该通过有效的实施机制与监督机制在现实层面让教育真正做到以人为本,科学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