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写教学反思 促专业成长

2009-10-15李凤良

内蒙古教育·综合版 2009年8期
关键词:课堂教学教师教学

李凤良

反思,又译“反省”、“反映”,西方近代哲学的一个概念。荷兰哲学家斯宾诺莎认为,反思是认识真理的比较高级的方式。德国哲学家黑格尔认为反思是一个把握绝对精神发展的辩证概念,认为反思是从联系中把握事物内部对立统一本质的概念。

现在,人们通常把反思或反省视为对自己的思想、心理感受等的思考,而教学反思就是教师把自己的课堂教学过程作为研究对象而进行全面深入细致的思考和总结。通过对自己的教学深入反思,积极探索教学中的成功经验,解决教学中的一系列问题,从而进一步充实自己,提高教学水平。每一位优秀教师的成长都离不开教学反思,如果一个教师仅仅满足于获得教学经验而不进行深入的思考,那么,即使是多年的老教师,也可能只是不断重复以前的教学内容和方法而已,可能永远停留在比新手强不了多少的水准上,不可能有什么大的改进。

我国著名心理学家林崇德也提出“优秀教师=教学过程+反思”的成长模式。华东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叶澜教授说: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难以成为名师,但如果写三年反思则有可能成为名师。有两个美国科学家做过一个有趣的实验。他们在两个玻璃瓶里各装进5只苍蝇和5只蜜蜂。然后将玻璃瓶的底部对着有亮光的一方,而将开口朝向暗的一方。过了几个小时之后,科学家发现,5只苍蝇全都在玻璃瓶后端找到了出路,爬了出来,而那5只蜜蜂则全部撞死了。蜜蜂为什么找不到出口?观察发现,它们一味地朝光源飞,被撞后不吸取教训。而苍蝇为什么找到了出口呢?它们在被撞后知道回头,知道另外想办法,甚至不惜向后看。苍蝇的向后看,就是反思的结果。教师不注重反思虽然不至于像蜜蜂那样有生命危险,但不擅于反思会窒息他的创造,阻碍他专业的发展和教学水平的提高。

一般的思考,会使教师随着时间的推移将往事淡忘,而通过写教学反思,则能够帮助教师把教学实践中的成功经验、失败教训、发现的新问题等积累下来,逐渐使自己成为真正的有丰富教学经验和懂得理性思考的教师。同时,写下来的东西通过整理就是一篇篇教学记,就是一篇篇教学论文,会方便教师与他人交流,促进教师更好的发展。

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种形式,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而实践和认识之每一循环的内容,都比较地进到了高一级的程度(毛泽东《实践论》)。现实当中,多数教师对自己的教学行为、教学理念没有深思,教学实践与教学理论不能很好的联系起来,从而导致教学的肤浅。通过写教学反思,往往使教师深刻地体会到教学理论的重要性,从而促进教师对教学理论的深入学习。在这种需求的驱动下,往往要查找一些相关资料,翻看一些相关书籍,这会促使教师进一步学习理论知识,使自己的思考与理论结合起来,用理论指导教学实践;同时,激活教育思想,从而实现对教学理论认识的提升。

写教学反思就是回顾教学,分析得失成败,查出原因,寻找对策。首先需要教师对整个教学过程进行认真的回忆,进行具体、细致、形象的描述,对教学过程形成比较全面的认识。其次,写教学反思过程的本身就需要对所思考的内容进行归纳总结,使其逻辑化、条理化,促使思考上升到理论的高度。同时,对教学现象及个案进行思考,使自己的理性认识更趋于全面深刻。

教师将课堂教学中圆满实现教学目标的具体做法,精彩的师生对答和学生争论,临时应变得当的措施,层次清楚和条理分明的板书,某些教学思想方法的渗透与应用的过程,使用教育学和心理学中一些基本原理的感触,教学方法上的改革与创新,现代教育技术手段适时、适量的运用等等详细恰当地记录下来,站在学生的角度加以分析,供以后教学时参考使用,并可在此基础上不断地改进、完善,推陈出新,这就能完全避免教学过程的简单化、重复化。

教师不应把教学当作一门技术去熟练,而应把教学当作一门艺术去创造,艺术是无止境的。所以,即使是成功的教学也难免有疏漏失误之处,一旦出现问题就要从主、客观两方面进行系统归纳,认真回顾,仔细梳理,并对其作深刻的反思,无情剖析,寻找原因,在今后的教学中吸取教训,采取对策,久而久之,就会促进教师教学的艺术化,进而达到完美的境地。

机智的教学,可以把偶发事件、失误等弥合在如同行云流水般的教学活动中,并达到天衣无缝的妙境,甚至面临“山穷水尽”的关头,也只需急中生智、顺水推舟就能化险为夷,出现“柳暗花明”的喜悦。这种结果的出现,不可能是灵光一现的结果,实际上是长期反思教学、积累经验的结果。课堂教学中,随着教学内容的展开,师生的思维发展及情感交流的融洽,往往会因为一些偶发事件而产生瞬间灵感,这些“心灵的火花”、“智慧的火花”、“艺术的火花”常常是不由自主突然而至,若不及时去捕捉,便会因时过境迁而烟消云散,令人遗憾不已,而通过教学反思把它写在纸上,记在心里,长期积累就能获取教学机智,能够更好地驾驭教材,驾驭学生,掌握主动,从而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

新的课程标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主动性、合作性,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如果充分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学生往往会有“创新的火花”闪烁,这时教师应当充分肯定学生在课堂上提出的一些有深度的问题和一些独特的见解,这样不仅对学生是一种赞赏和激励,而且使学生的好方法、好思路得以推广。同时,这些难能可贵的问题和见解也是对课堂教学的补充与完善,可以拓宽教师的教学思路,提高教学水平。因此,将其记录下来,给今后的教学补充丰富的养分,这对教学的进步和完善也是极有裨益的。

一节课下来,静心回忆,潜心思考,有什么新的收获,教学情境和氛围的创设用了哪些方法,知识点上有什么发现,教法和学法上有哪些创新,组织教学方面有何新招,解题的诸多误区有无突破,启迪是否得当,训练是否到位等等,及时记下这些得失,并进行必要的归类与取舍,考虑一下再教这部分内容时应该如何做,写出教学的再设计。这样不断地实践、总结,再实践、再总结,扬长避短、精益求精,就能把自己的教学水平提高到一个新的境界和高度。

总之,写教学反思,贵在及时、贵在坚持,贵在执着追求。要做有心人,要善于积累,无论是经验还是教训,一有所得,及时写下。实践、反思、再实践、再反思,在反思中不断改进教学,在实践中不断提高,使教师的教学理念逐步形成,教育教学思想逐步升华,从而促进教师的快速成长。

猜你喜欢

课堂教学教师教学
最美教师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对外汉语教学中“想”和“要”的比较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把“三个倡导”融入课堂教学
圆我教师梦
跨越式跳高的教学绝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