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她与共和国同行

2009-10-15

内蒙古教育·综合版 2009年8期
关键词:教育学生

子 宜

七月上旬的巴林草原,天空湛蓝,一碧如洗,阳光毫无遮拦地从遥远的天际射了下来,晃人的眼。

位于辽上京故都的林东一中,校园里西侧一座新的教学楼正在施工中,三个年级或放假或毕业,只有学校领导和几个职工忙碌着60周年校庆的事儿。正对着校门的是高大气派的图书馆,门前由校友捐赠的一块巨石已经立起,上书八个红色的隶书大字:“追求卓越,争创一流”。这块汉白玉巨石,远看极像一头低头卯足气力耕耘的牛,你仿佛眼前看到了闪亮的犁铧,翻动的土地以及耕牛低声的吼叫。基座上刻着三个遒劲有利的字:“拓荒者”。不仅具有观赏性,更具有象征性——这或许就是林东一中六十年奋力前行的写照。

林东镇四面环山,有“负山抱海,天险足以为固”“地沃宜耕织,水草便畜牧”之誉,故当年辽上京临潢府设于此。

林东镇的历史是辉煌的,公元十世纪前后,由契丹人建立的辽帝国在北中国叱咤风云二百余年。契丹人建国之前尚处于氏族社会,无文字,无专门的教育场所,文化的传承依赖于口耳相传。统一北中国后,以耶律阿宝机为代表的贵族开明人士仰慕中原文化,开始提倡儒学,创制文字,兴办学校,诏开科举,将中原文化与游牧文化结合起来,形成具有民族特色的契丹新文化、新教育。

传统是个无形的、隐形的却强有力地影响后人的东西,想脱离传统,不仅不可能,而且十分荒谬。基于此,近三十年我们又回归传统,与前三十年我们恨不得隔断传统形成鲜明对比。如今,就学校而言,恨不得把自己的历史说得更长更远,不再用“阶级观”分辨其“前身”是满清,还是北洋、民国。

教育是社会文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

在历史上,林东镇城池虽两度荒废,但重教育、仰慕文化的传统却有所继承。据《巴林左旗教育志》记载,辽王朝建立了比较完备的教育体系,在官方,有国子监、太学、府学、州学和县学;在民间,有蒙馆、家塾等。满清时,“寺庙教育”比较发达,蒙古族青少年入寺院当喇嘛,虽给蒙古族的人口繁衍、经济发展带来毁灭性的影响,但为了能够使喇嘛们读懂佛教经典,就教授蒙文、藏文和天文、地理、医学知识,客观上起到了传播文化、培养人才的作用。民国时(1928年)就有了第一所公立小学;日伪时期,公立学校13所,私塾30余处,学生2600余人,虽以奴化教育为特征,但毕竟使不少人走出了蒙昧。

林东一中就是在这样厚重的历史背景下生存发展的。

她的前身是内蒙古自治学院昭盟分院,成立于1949年。伴随着共和国的发展历程,经历了与干训合校、独立初级中学、完全中学、纯高中几个历史阶段。她六十年的历史就是中国教育或曰边疆少数民族地区教育的缩影。

学生,从1949年的一百多名,发展到今天的四千多名;校舍,从四十余间破旧的砖房土房,发展到今天的建筑面积5万平方米;教职工,从天南地北汇集于此的28个人发展到今天的264人;从没有课桌椅,学生只能坐在土炕上上课,发展到今天的高楼林立、设施齐备,四百米的标准塑胶操场、藏书十二万册的图书馆、光理化生实验室就有10个,计算机教室3个,此外,电子阅览室、资料室、学术报告厅、语音室、篮球场、乒乓球馆……一个投资1000万的体育馆正在设计筹备当中,可谓应有尽有。用老校友、著名作家李廷舫的话说是“虽是旗县中学,但丝毫不逊色于省会城市的高中”。

在一个远离中心城市的县城里,她以自己勤勉和不懈的努力,圆了多少学子实现阶层流动的梦。

林东一中出过相当多的精英,可以开出一串长长的名单:内蒙古三所大学的校长都毕业于这所学校:内蒙古医学院院长安志庆、内蒙古工业大学校长孟昭欣、内蒙古农业大学副院长刘克礼;出过不少学者、专家:如,内蒙古农业大学教授、育种专家刘克礼,著名作家李廷舫,内蒙古附属医院院长、脊椎外科专家郭宏君,传媒大学教授、影视文学系主任倪学礼;北大教授段慧玲,经常往返于中国、美国讲学;任钦·道尔吉,中科院研究员,为国务院最早下聘书的五十六位博士生导师之一;出过学者型的教育行政官员:校长陈厚德先后分别任赤峰市教育局副局长、教育学院院长之职,校长安志文,继任赤峰市教育局副局长。此外,还有不少地方的行政官员从这所学校走出……

60年的巨变固然有历史自然进步的原因,但更重要的是:在林东,从政府官员到普通百姓,60年来一代又一代人持续筚路蓝缕、以启山林的结果。是一批有一批理想主义者、实干家持续奉献的结果。

白云,今年已是88岁的高龄,她属于第一代林东一中的创业者,曾任林东中学生物教师、教研组长。

1950年从乌兰浩特坐马车到林东,辗转走到天山,三个月大的孩子没奶吃,饿得哇哇直哭,无奈只好向草原上放牧的牧民要了半搪瓷缸牛奶以充饥。说起这段历史时她倒很平静,但说起当年有的学生穷得没有行李,只有两张羊皮,一张当被子,一张当褥子时,她却哽咽了。其实这已经是50年前的往事了,从中看出那一代教师爱生如子的教育情怀。

五十年代,林东是个与世隔绝的、物质极度匮乏的地方。全城一个商店,以小米、苞米碴子为主食,没有电力供应,学生在汽灯下上晚自习,第二天每个人的鼻子里都是黑乎乎的。林东一中汇集了一批理想主义者,其中有不少是从内地名牌大学毕业的“流放者”,他们不因个人遭遇不幸而消沉,不因生活环境恶劣而抱怨,与学生一起住土炕,烧柴火,一起种倭瓜,养兔子,采集标本,平整校园,学生没有鞋穿,就穿老师的鞋,过年了,学生就把热乎乎的粘豆包塞给来自江南的老师……

历史将记住这些在艰苦卓绝年代里为林东教育贡献青春年华者的名字:额尔和、金戈、明根、钱泉、张儒、朱光冕、误成俊、张之修、庞尔亲、伊兴佐、罗莱镇、刘赛珍、孙龙骅、寇显……

林东一中从简陋走向正规,从低谷走到高峰,从肤浅走向深刻,其成功的原因在哪里呢?她的发展历程对县域高中有哪些启示呢?

■.认准前方的路,薪火相传,一代又一代接力式的行走

如今,不少学校沾染了不少官场的积弊:一个官儿一个样,校长走马灯似的更换,新校长上台总要出现“新的点子”,似乎不提新口号就无创意、就无政绩。而林东一中恰恰相反,他们有句口号叫“继承传统,开创未来”。每届新校长上任不乱提口号,不多生花样,不轻易否定前任校长的思路,只是薪火相传,一代又一代地接着干。

八十年代初,陈厚德任校长时,制定了“全面发展,奋发向上,脚踏实地,坚忍不拔”的校训,其后安志文继任校长后将其完善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千方百计提高教学质量,千方百计改善办学条件,励精图治,努力把林东一中办成赤峰市的一流学校。九十年代末期赵凤喜任校长后,仍继承这一治校方略:只是根据时代的变迁,把校训概括为:“为明天建业励志,为终身发展奠基。”尽管表述有所不同,但我们仍然可以从中看出几代人一脉相承的东西。

魏书生说:教育其实没有什么大事,没有太难做的事,都是些普通的事,办教育就是办好普通的事,都是普通人能做好的事,但做好了就不普通。”“教育属于人文科学,人文科学企图一夜之间就有重大发现,几乎是梦想。” “办教育,要有一份平常心,守住我们老祖宗留下的好东西,守住普通老师积累的好经验就行了。”“教育,只要不老喊新口号、老提新目标就是创新。”

林东一中其实不就是这样理解教育的吗?这不正是应该遵循的教育基本规律吗?这不就是林东一中持续稳定发展的奥秘吗?

■.坚韧不拔,敢为天下先

“一流”是个极为含糊的概念,在中国不少学校的墙上都可以看到“争创一流”的口号,大到名牌大学,小到乡村小学。是哪个范围的“一流”?世界的?亚洲的?中国的?地区的?还是乡村的?语焉不详,多数情况下这大约只是一个口号,说说大话而已。有的学校维持现状也是“一流”,因为“山中无老虎,猴子称大王”。

林东一中人眼里的“一流”这个词儿意味着什么呢?

老校友回忆说:早在1957年,校门口就赫然写着:“誓夺全区毕业统考第一名,步入全国先进行列。”从“文革”后的劫后重生、百废待兴,到新世纪前后的规模扩张,林东一中的奋斗目标是明确的:先成为赤峰市旗县里的一流高中,再成为赤峰市的一流高中,然后成为自治区的示范性高中,最终跻身于全国示范性高中。真正把学校变成“草原名校,智慧的摇篮”。经过几十年、几代人的奋斗,应该说,这些目标大都达到了。“不服输,不气馁,不低头,敢为天下先,知其不可而为之,要做就做最好的”这大概就是林东一中的传统精神之一。

据校友杨凤云回忆:早50年代林东一中数学教学就开始了教法改革:教师以点拨为主,上数学课学生分组到教室外讨论问题,结束后再返回教室汇报讨论的结果。这不与今天课改的思路如出一辙?

80年代初,当许多学校对校园环境的营造不以为然的时候,林东一中就提出“环境是第二支教工队伍”的理念,开内蒙古校园文化建设之先河。

2004年率先进入自治区示范性高中,当时全自治区101个旗县区只有三个县域高中进入这个行列。

这个远离中心城市的县域高中显然都走在了同行的前面。

■.“精英教育”“大众教育”并重,眼前绩效与长远利益兼顾

林东一中不像被人们诟病的“县中现象”那样,一门心思、不择手段地盯着高考升学率。她在应试教育的夹缝中尝试“精英教育”“大众教育”并重,眼前绩效与长远利益兼顾的办学之路。

为了60周年校庆,赵校长在联络、采访、收集老校友的信息中,明显地发现一个现象:毕业当年考入名校的,一般说来发展得比较顺畅,有的已经有了不凡的成就;当年考入普通院校的,在走向社会后“后发制人”,做出不凡成就的不乏其人。基于此,当近几年不少高中每年攀比考上几个“北大、清华”时,他们却不卑不亢、宠辱不惊。隔几年有学生考上了,也为之高兴,但不沾沾自喜,因为这不是衡量教学质量的唯一标准;有两年没有学生考上清华、北大,也不认为自己的教育教学就失败了。林东一中对社会敏感的高考提出“追求高考的长、宽、高”的理念。所谓“长”就是办学不大起大落,着眼于学校未来和长远的发展;所谓“宽”,即落实“面向全体”的素质教育要义,追求大面积的“丰收”,让每个孩子都各得其所,不能为了个别优秀学生而放弃、冷落“沉默的大多数”;所谓“高”,即让个别尖子学生在得法、得体、优质的教育中,潜力得到挖掘能力得到释放,达到尽可能高的高度。

记者采访的日子里,2009年高考成绩已经公布,林东一中2207名考生中,一本上线341人,二本上线613人,三本上线818人,总计1772人,升本科率达到80%,几乎比自治区平均水平高出一倍。当问及如何评估今年的高考成绩时,赵校长说:今年尖子总数虽有所下降,但大面积丰收了。这样也许更好,每个孩子都有希望,比个别孩子前途辉煌,而多数孩子希望渺茫好得多!

他们不仅重视那些能考上大学的学生,同样也重视那些平凡的、甚至被高考过滤掉的人群,兼顾高中教育的另一个功能。“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尊基,”“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够最大限度地实现最适合于他自己的发展,”这已经成为林东一中全体教师共同的价值追求。

这不就是素质教育理念的体现吗?能在升学率这把达摩克利斯之剑越来越险地悬在普通高中办学者头上的时候,能想到这一点并努力践行十分难能可贵了。

60年,岁月轮回,60年,兴衰几度。60年,对于一所高中而言,就是一部需要仔细解读的大书。对与共和国同行的林东一中,我们还可以归纳出更多的、富有启示性的思考,如一个朴实的、敬业的、学习型的教师群体,一个尽力在夹缝中回归教育本意的领导班子,一个民主人性化的管理模式,这对一所县域高中的生存与发展意味着什么?这些都需要同行和后人深入思考。

猜你喜欢

教育学生
国外教育奇趣
题解教育『三问』
快把我哥带走
什么是“好的教育”?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李学生》定档8月28日
学生写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