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学会宽容
2009-10-14胡兴祥
胡兴祥
宽容,在《辞海》中的解释是宽恕,能容人的意思。当今,在青少年群体中出现了某些宽容精神缺失的现象。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家庭的宠爱。现在的学生基本上是独生子女,他们从小就生活在备受关注的环境里,在家中是“小皇帝”。由于家长的过分娇宠和溺爱,他们很容易形成以自我为中心的自私心理,认为家长的付出是天经地义、理所当然的。如果学生把处理与家人关系的方式、方法迁移到处理同学关系上,就会造成同学之间关系的紧张,以致于受了一点委屈便不能容忍。二是学校教育的偏差。多年来,学校普遍存在着重智轻德的现象,忽视学生宽容精神的培养。在学习中,为了防止同学超过自己,学生之间防备心理严重,在学习上对同学进行“知识封锁”,资料“禁运”;在日常生活中,他们相互排斥,有时甚至以幸灾乐祸的心态看待同学的退步。有的教师对学生要求过于苛刻,稍有不慎便动辄责骂和体罚,严重伤害学生自尊,也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养成粗暴、执拗的性格。三是社会环境的影响。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改革开放的深入,社会上一些不良思想侵蚀着学生的心灵。有些学生错误地认为人都是自私的,人与人之间只有永恒的利益,没有永远的朋友,无端地怀疑同学之间真诚的友谊。在这些错误观念的引导下,有些中学生一味从自我的角度出发,不顾及他人的感受,为了一己之利不惜损害他人,严重伤害了同学之间的感情。北京市未成年人保护委员会、共青团北京市委和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共同策划的“北京未成年人现状调查”显示,未成年人在注重自我发展的态势下,以自我为中心的问题日趋突出,有45.6%的被调查者对“多数人是可以信赖的”持反对意见,有27.1%的人认为“我一点气都不能受,总要报复一下才舒服”。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他们的健康成长事关中华民族的复兴及和谐社会的建设。学校有目的地加强对学生的宽容教育,有意识地培养他们的宽容精神,有利于和谐师生关系、生生关系的形成,有利于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有利于家庭的团结和社会的长治久安。
一、在学校德育中强调宽容教育
学校要把宽容教育列入到德育工作计划中,并在工作中加以落实。要加强宣传,通过黑板报、橱窗、广播、电视台等媒体,宣传宽容与做人、宽容与处事、宽容与成才的关系;要加强道德实践,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来加强宽容教育。一是开展以班级和寝室等为单位的友好竞赛和评比活动,让学生在集体活动中为集体承担一定的责任,为集体付出一定的努力,让他们在集体活动中学会相互协助、团结合作,体会集体的精神和力量,感受团结协助的基础是宽容。只有宽容,人们才能摈弃成见,协调一致,形成合力。二是经常有意识地开展同学间的互助活动,让学习好的同学帮助学习困难的同学,家境好的同学帮助家境拮据的同学,只要引导得法,就能够使被帮助的同学感受到同学间的温暖,使帮助者体验到自己的力量和心灵的快慰。不仅如此,在互助的过程中,学生还加强了相互之间的沟通,有利于消融彼此间的隔阂和冷漠,有利于相互了解对方的优点,看到各自的不足,从而使学生走出个人狭小的圈子,逐步改变自我中心主义,变得心中有同学,心中有他人。三是积极组织青年志愿者进行社区服务活动,这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社会服务意识,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有助于改变学生自私自利的倾向。
二、在教学行为中体现宽容教育
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对于学生来说,教师的一言一行有很强的示范作用,一个善于宽容他人的教师,其本身就是“活的教材”。在工作中,对于犯错误的学生,教师如果一味地批评,势必造成师生的对立,致使学生自暴自弃,脱离集体,疏远同学,助长他们狭隘心理的滋长。因此,教师应有深厚的涵养,对于问题学生要真诚地去关心他们,帮助他们,多一些善意的点拨和鼓励,使学生在宽容中自省自悟,改正错误,体会自尊。
三、在课堂教学中渗透宽容教育
课堂教学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主渠道,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结合教学内容,抓住时机,将宽容教育有机渗透到教育教学活动之中,培养学生宽广的胸怀和包容一切的气度。首先,任何学科都有德育的功能,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些德育素材,对学生实施宽容教育。如人教版《思想品德》八年级(下)第九课《心有他人天地宽》,对宽容的涵义、宽容他人的意义以及怎样做到宽容都进行了详细的阐述。语文课本中的很多格言、典故、成语故事,也都是对学生进行宽容教育的好素材。如《周易》中的“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左传》中的“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林则徐的“海纳百川,有容乃大”,还有廉颇和蔺相如“将相和”的故事、张英的“六尺巷”的故事、“管鲍之交”的故事,等等。此外,在英语教材中,也有许多有关宽容教育的小故事,如新目标《Go for it 》英语教材第九册Unit 2阅读材料“He used to cause a lot of trouble”中,讲述了一个经常制造很多麻烦的问题学生,由于母亲对他的宽容和爱,改变了他的一生。其次,在教学过程中,要实施宽容教育。某日,绍兴市名师何伟依到我校上公开课,由于是借班上课,教师对学生的情况都不熟悉。一次,何老师提问,全班鸦雀无声,只有一名学生举手。何老师不假思索地叫了他,谁知他站起来竟不会回答,听课的老师都为何老师捏了一把汗,同学们也都用异样的眼光看着这位学生。何老师很快调整了心态,微笑着对他说:“谢谢你有勇气举手,今天我们学的是新知识,你暂时还不会,没关系的,老师相信你能够学好的!”在随后的课堂检测中,这名学生竟然得了高分。课后,班主任老师告诉何老师,刚才举手的是一名后进生。一位有30多年教龄的老师在听课后感慨地说:“我教书教了这么多年,脾气一年比一年暴躁,认为学生不如以前了,很简单的题目都会做错。原先以为只有批评、训斥才能使他们有所触动。今天听了何老师的课,我确实该反思了。”
四、在教学实践中落实宽容教育
学校要把教育教学的目标从片面追求分数和升学率的应试教育,转到注重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素质教育上来,切实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创设轻松活泼的学习氛围,改善因过重心理压力和竞争压力而形成的紧张的同学关系。对于犯错误的学生,教师不要给学生太大的压力,要信任他们,给他们以改过的机会。要引导学生正确处理同学间的关系,学会换位思考,设身处地替别人着想,自觉矫正不良倾向。一次,我校的一个家长向班主任老师报告,说他的孩子新买的球拍被偷了,要求老师在班级里好好查一查。这位老师并没有立即展开调查,而是请同学们讨论该如何找这副球拍,结果有个学生说应该把全班同学的书包、抽屉都搜一遍。对此,同学们有赞成的,也有反对的。此时,老师让同学们开个辩论会,通过辩论,师生一致认为还是不搜的好,说那个拿了球拍的同学一定是另有苦衷,他看同学们今天这么诚心诚意地帮那个丢球拍的同学找球拍,一定很感动,一定会把球拍还回来的。果然,第二天球拍真的回来了。老师和同学的信任与宽容保护了那个拿球拍孩子的自尊心,也拯救了孩子的心灵。此外,学校应加强和家长的联系,通过家长会、家长学校、家访等形式,及时向家长反馈学生在校的情况,与家长交流宽容教育的经验,形成家校教育的合力。
“泰山不辞杯土,故能成其高;江河不择涓流,故能成其大。”如果我们的学校教育能让每一个学生学会宽容,从小就有宽厚仁恕之心,那一定是家庭之福,家庭从此多了一份安宁;一定是学校之福,学校从此多了一份温馨;一定是社会之福,社会从此多了一份和谐。
(作者单位: 浙江省上虞市松厦镇第二中学)
(责任编辑: 文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