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语》的师道启示

2009-10-14吕务科

中国教师 2009年18期
关键词:论语孔子教育

吕务科

什么是理想的教师?怎样才能成为理想的教师?在《论语》中,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对此作出了精辟的论述。

一、为人师表,做个品格高尚的教师

教师的言行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所以对教师的品德应有较高的要求,正如孔子所说“汝为君子之儒,无为小人儒”(《论语·雍也》),教师应该是襟怀坦荡、光明磊落的谦谦君子,具有高尚的人格。

身教重于言教。“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语·子路》)。口是心非的道德说教无法瞒过学生那洞彻人心的纯洁目光,教师要求学生诚实守信,自己却出尔反尔;要求学生奋发图强,自己却不思进取;要求学生文明礼貌,自己却出口不逊;要求学生自力更生,自己却怨天尤人。当学生对教师的人格产生怀疑时,教育就已经结束了。因此,教师应该不断加强自身品德修养,自觉成为学生人格教育的榜样。

德行即学问。孔子说:“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论语·学而》)。意思是说,敬重德行不看重容貌,侍奉父母能竭尽其力,辅佐君主能献出自己的生命,与朋友交往言而有信。这里所讲的不以貌取人、孝敬父母、诚信做人,正是现代社会所大力提倡的,也是教师要教给学生的最大学问。

知过方能善其身。孔子多次褒扬他的得意门生颜回,说他“不迁怒,不贰过”(《论语·雍也》)。颜回待人宽容,不迁怒于人;善于总结经验,吸取教训,不犯旧错。勇于向学生承认错误的教师会比文过饰非的教师更受学生的尊重。

二、有教无类,做个因材施教的教师

有教无类的意思是说,教育是平等的,任何人都有接受教育的权利。孔子同时认为,“性相近也,习相远也”(《论语·阳货》)。人的本性都是相近的,既然教育可以改变人,教师就不能因为学生表现不佳而放松了对他的教育,尤其要善待后进生。

因材施教。孔子说:“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论语·雍也》)。学生的接受能力不同,教师要摒弃一刀切的做法,根据学生不同的学习水平、接受能力来实施不同的教育,让每个学生都有进步,都能感觉到教师的关爱。教师不能保证每个学生都学得很好,但应该保证每个学生都在好好学。

善待学生。孔子说:“与其进也,不与其退也,唯何甚?”(《论语·述而》)意思是说,鼓励他人的进步,不鼓励他人的退步,对他人怎能太苛求呢?教师面对学生,不能任意、专断、固执、自大,即“毋意,毋必,毋固,毋我”(《论语·子罕》),要热爱学生,对学生要宽容,多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公平地对待每一位学生。

三、愤启悱发,做个艺术精湛的教师

教师不仅要把知识教给学生,还要深谙教育艺术,指导学生以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既要授之以鱼,又要授之以渔。

以学定教。孔子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论语·述而》),这句话点出了教学的核心。愤者,心求通而未得之意;悱者,口欲言而未能之意。学生不冥思苦想教师不启迪,学生不郁积难言教师不开导,所以教师要把握好教学时机。“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雍也》),开启学生的兴趣是最有效的教学秘诀。

温故知新。孔子说“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学而》),“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论语·为政》)。复习是学习之母,教师应指导学生及时复习,巩固旧知识,从而更好地学习新知识。

学思结合。孔子说:“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论语·卫灵公》),因此,他得出了“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的结论。只学习不思考就迷茫,只思考不学习就懈怠。

四、学而不厌,做个学识渊博的教师

一个理想的教师,一个想有所成就的教师,必须勤于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要扎扎实实地多读一些书,广泛涉猎,做到学而不厌;要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学生,在三尺讲台上挥洒青春,做到诲人不倦。

乐于学习,自我加压。孔子是终身学习的典范。他“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论语·述而》)。孔子认为,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要自我加压,“学如不及,犹恐失之”(《论语·泰伯》),学习总像赶不上似的,像要失去什么。在知识更新不断加快的今天,教师更应该增强学习的紧迫感。

潜心力学,不耻下问。孔子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述而》)。教师应该摒弃文人相轻的陋习,向同事学习,向学生学习,不耻下问,做到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有若无,实若虚”(《论语·泰伯》)。

日省月修,完善自我。除了善于学习外,教师还应该在自省中不断完善自己。孔子说:“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论语·学而》)。陶行之先生在《每天四问》一文中说,每天要问自己四个问题:我的身体有没有进步?我的学问有没有进步?我的工作有没有进步?我的道德有没有进步?教师要在不断的反思中,使自己的道德情操不断升华,使自己的知识体系更加完善。

在苦苦追寻理想的为师之道时,教师们不能忽略了2500多年前的先哲留下来的思想瑰宝,应该沉下心来,好好研究一下这些历久弥新的教育思想,让它们在新的教育形势下重放光彩!

(作者单位:山东省莱芜市凤城高级中学)

(责任编辑: 乐闻)

猜你喜欢

论语孔子教育
孔子的一生
孔子的一生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2020未来教育新思维
教育教学
《论语·学而第一》
《论语·为政第二》
点点读《论语》
半部《论语》治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