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走一条大胆而有效的语文研究性教学之路

2009-10-14

中国教师 2009年18期
关键词:研究性教材语文

黄 黎

多年来,对高中语文教学的研究早已是百花齐放,异彩纷呈,其间出现了不少颇有创意的尝试,涌现出许多优秀的改革者。然而,每一种新的方法常常只是针对一定的受教育者设计的,具体操作时也往往因为接受者的种种差异而不能广泛推行。不少学生依然对学习语文缺乏兴趣,许多教师也还在不停地探索、创新。那么,究竟什么原因使高中语文教学常处于一种迷惘之中呢?

出现这种状况的根源还是在于我们对语文教学的评估制度。无论怎样讲,在目前这种高校选拔人才的考试制度下,几乎所有的教育机构、学校领导、学生家长,都会把高考成绩作为衡量学科教学成败的唯一标准。但是,我们的语文教改更多地是针对学生的长远发展,针对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素质的提高而展开的,这样,难免就会造成短视效应——一旦高考成绩不理想,学生、家长、教师乃至领导就会对新型语文教改方案产生怀疑,进而挫伤语文教改者们的积极性,甚至会逼迫他们走回头路。

然而,高考目前的这一尴尬处境必须要改变。权衡利弊,我们的抉择应该是:走一条能实现语文学习的趣味性与高考的成效性相结合的道路。所以,在当前研究性学习的思想指导下,语文的研究性学习就应该立足于这二者的结合。这种结合中,首要的问题是教育观念的转变。

一、要完成由“要我学”向“我要学”的转变

这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关键一步。而这又必须建立在教师观念转变的基础上,即要求教师转变教学设计只以大纲、教材为本的观念。从现实来讲,大纲的指导作用不可忽视,它决定着语文教育的目标和方向;但从灵活的角度讲,其中的一些具体措施和方法又不能是固定的,而是应该根据我们自身的环境、条件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作相应的调整。对于以教材为本的观念,许多语文教师把它理解为唯教材为本。试想,身处网络信息时代的学生,又怎么会满足于这样一本单薄的教材呢?所以,语文教师应该以全新的观念去审视学生,以博闻精思的标准来要求自己,把眼光移向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移向浩渺深邃的知识世界,引导学生去感悟语文世界的精彩奇妙,去理解语文与生活的息息相关,这样才能真正地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我们主张带着教材走向生活,而不是丢开教材。教材选文对于激发学生的兴趣来说,往往更具有价值,也更具有可操作性,关键在于怎样去认识它,利用它。几十年来,教育专家们对“语文”的解释往往限于“语言文字”或“语言文学”之类。实际上,这种就字面分拆来理解“语文”的内涵是不可取的。语文教材几经改编,形成今天这样的模式,也正说明了“语文”的内涵应该不仅限于“语言”“文字”“文学”这些范畴,而是包括历史文化、军事科技、政治外交、经济管理、哲学思潮、伦理道德、智慧谋略、经世处事、社会生活等方方面面。现今我们的语文教材的选文也正体现了这一广博深厚的特点。且不说像《荷塘月色》《滕王阁序》这类名篇,就是一些看似简单平常的作品,一旦突破了传统的语言、文学这个圈子,多角度广视野地去探索、思考,就能发掘出许多新鲜的、精妙的东西,从而引导学生真正地用好教材、学活语文,培养起深厚的学习兴趣。要做到这一点,教师必须独辟蹊径,发散思维,纵横于历史与现实之间,驰骋在作品与生活之际,深入浅出,学以致用,而不是停留在一些幼稚而花哨的教学形式的变换上。再者,教师还不能仅停留在自己思考的深入、精辟上,更主要的是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既要大力鼓励和充分肯定学生的每一份收获、每一点独创,又要就学习过程中各个训练内容设立考核评分制度,分阶段总结评估,这样才能使学生保持长久的探索兴趣,学而不厌。

二、要完成由“重教”向“重学”的转变

吕叔湘先生说过:“教学,教学,就是‘教学生‘学,主要不是把现成的知识交给学生,而是把学习的方法教给学生,学生就可以受用一辈子。”我们的不少教师持有“教学就是教知识”的传统观念,一本教材总担心这儿没讲到、那儿没分析透,唯恐考试时,学生因考题教师没讲过而抱怨。试想,一个持有这种顾虑的教师能放开手脚,搞活课堂吗?而广博的语文知识又是一个语文教师教得完的吗?所以,我们不应该再只为短期的考试成绩而教,而应立足于长远,重视学生的自主学习、独立思考。同时,引导学生转变观念,不再依赖教师,换一个角度去看待学习,这是保持学习兴趣、迈向成功的重要途径。其实,我们要求“重学”就是要求教师启发学生从教的角度去学习,从独立探索、分析评价中去体味成功的乐趣,进而培养起他们更浓厚的学习兴趣。

三、要学生由“学会”向“会学”转变

学生首先要学会读书,学到一些知识,但这是远远不够的,他们更主要的任务是要学会学习,要为一生的成长创造条件。正如大纲所言,要使学生“掌握语文学习的基本方法,养成自学语文的习惯,培养发现、探索、解决问题的能力,为继续学习和终身发展打好基础。”许多学生面对一篇优秀文学作品,却读不懂它好在哪里;看过一篇颇具哲理思想的文章,却不知它究竟要说什么;而对于那些饱含生活知识、处事方法的材料,更是一片茫然。这一切便是缺少“会学”能力的体现。他们不敢质疑,不能深思,不会探索,面对问题不知从何入手去解决,只记得学到了多少知识,而不懂怎样自学新知识,怎样不断更新知识。这是多年语文教学的悲哀。我们没有能为学生终身学习打好基础,没有为学生适应社会教好语文,仅仅是用某些试卷上的高分来掩盖了我们教育观念和方法上的错误。

因此,我们首先必须完成观念上的三个转变。要让学生确实做到“我要学”,教师贯彻落实“重学”,师生共同完成“会学”。只有这样,才谈得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寻求一条大胆而有效的语文研究性学习之路。

不妨以教材的学习为例,谈谈进行语文研究性学习的具体操作。

从一开始,就必须让学生明白:语文学习是一个自主的过程。每一册,每一单元,每一课,都应该要充分地预习。经过整体把握后,弄清楚各个步骤的训练要点,再合理安排时间,逐个突破。具体到每一课的学习时,教师都要给予学生足够的时间(有时甚至是一节课)去预习。从生字读音、字形、词语选用、句式特点到作者情况、作品创作背景,乃至作品的内容、思想、意境、写作技巧,凡是学生能通过各种途径获悉的,都应尽可能地放手让学生解决。若有学生无法解决的问题,教师可以提供资料帮助解决。在经过这种全面深入的预习后,教师再紧扣单元训练要点,针对学生可能没有想到的问题,或是理解不透彻的地方,或是尚需深入发掘的内涵,设计一些讨论问题,让学生思考解决,阐发论证。如此下来,自然能激发学生的自学意识及探索兴趣。

以上讲的是高一阶段的主要训练方法。到了高二年级后,学生的学习自觉性增强了,自学的方式已经形成,教师就可以进一步放手了。同样要求学生自主地充分地预习,不同的是,问题不再由教师提出,而是让学生在预习、自学过程中深入思考,学会探索、发掘文章各方面的深度价值。可以分组进行,也可以各自设计。教师把这些观点、问题搜集起来后,经过筛选,确定一些典型而有价值的反馈给全班学生,再经过集体讨论加以解决。这样的训练方式能够兼顾不同层次的学生:学优生能够尽量发挥,深度探索;中等生及后进生既能立足基础,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又能从别人的发言、讨论中获取一些深度的思想观点,学到一些思考方法、解题技巧。因此,在训练过程中,教师不能存有把学生划分等级的思想,不能只偏好那些思维灵活、反应快的学生而冷淡一些基础差、反应慢的学生,忽视他们提出的简单问题。须知,我们不经意的忽视会消泯学生的学习热情,使他们陷于沮丧、自卑之中,使他们身上潜在的灵气、才气永远受到压制,永远成为教师统一标准衡量下的次品,最终成为教改制度的牺牲品。我们应该牢记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的提醒:“一个学校,只有当它能看到少年孩子的优点比缺点、坏处多十倍、百倍的时候,它才能有强大的教育力量。”所以,每一位教师必须坚信,任何一名学生都有自己独特的才气、灵气。只是某些人很快表现了出来,某些人还没表现出来;某些人表现在这个方面,某些人表现在那个方面。而教师的关键作用就在于如何去激发每个学生的灵气,使它充分地发挥出来。课文阅读的研究性训练就给所有学生提供了一个发挥自身灵气的机会。在这中间,总有一些人会突现出来,哪怕是一次举手,一句回答,一个问题,都是一个难得的苗头,教师一定要及时捕获,给予鼓励、引导,使其能勇敢地成长起来,进而带动更多的人来参与、表现,获得不同层次的进步。

学生具备了浓厚的学习兴趣,开始表现出自身的灵气了。接下来,我们的训练重点就应该是怎样去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了。正如大纲中所要求的“联系现实生活,加强语文实践,注重培养创新精神”。其实,创新精神的培养从最初的训练就展开了。在高中语文第一册的学习中,以《荷塘月色》引导学生体会文章构思的严谨,选词的精炼;《拿来主义》《记念刘和珍君》使学生通过朗读、思考去反向领悟作者的感情;以《胡同文化》开启了学生对城市下层人民生活的认识,创造出“小平民”这一特定文化词语;以《勾践灭吴》激发学生去探索夫差、勾践兴亡之理,范蠡、文仲生死之道;以《季氏将伐颛臾》使学生明白孔子言与情的高度结合之妙。尤其是《鸿门宴》中评论项羽、刘邦各自的性格与他们的结局之间的关系时,极大地鼓起了学生对中国古代帝王将相谋略的研究热情,他们通过深入、广泛的阅读、研究,最终撰写出二十多篇评论文章,还召开了一个评论会,产生了良好的影响。到了高一年级下学期时,学生的研究开始熟练化了,能够自选角度,独自创新。视野也从教材扩展到了读本,从课堂扩展到生活,从书本扩展到社会。通过课堂讨论、口语训练、作文创作等多种形式,表现了自己的创新成果。他们开始注重研究的深度、广度,克服了以往认识的局限性、片面性,更多地强调结合历史背景、时代特征,结合人物的身份、地位,联系生活,联系现实,思考更透彻,见解更中肯。他们在阅读、分析的研究性学习中走出了一条成功的道路。

以上均是侧重于实现语文学习的趣味性而展开的训练方式,它能达到提高学生的阅读、分析、写作能力的效果。但是,我们不能忽视基础知识的系统训练。这些基础知识主要指语音、字形、词语选用、成语运用、病句、文学知识及名篇名句的背诵等。这些方面既是高考的考点,又是阅读、写作的基础,是不能轻视的。所以,除了平时的长期积累外,我也主张进行一些系统化的训练,但训练又不能过于枯燥、单调。可以采用各种趣味记忆及竞赛活动的形式,并辅以一定的奖励方式,便能促使学生轻松愉快地掌握这些知识,并通过以后的阅读、写作训练进行不断的巩固,最终使知识的量的积累转化为质的飞跃,实现学生语文综合素质的大幅度提高。当然,对这些基础知识的系统训练方式将会因人、因条件而异,不需规定什么模式,各位教师应自己去琢磨一套方案,但前提是能够达到预期的效果。

最后还需要强调的是,我们应该设法改变每一学期乃至每一学年对学生学习成绩的评估方式。以往的经验已经证明,单凭一张试卷分数来决定学生一学期或一学年的学习收获是不够合理的,不能调动学生自主地参与研究性学习的积极性。因此,可以把对学生期末成绩的评估分成两部分进行。其中一部分是试卷考查(这就要求试题的设计者应切合该学期的训练要点出题,而且应力求科学),可以占50%的分值。另一部分是平时各方面的训练、活动所累积的得分,也占50%的分值。这一项还可以细分为作业、写作、学习方案设计、口语训练、课堂答问等方面。这样,才能调动学生参与研究性学习的积极性,实现教改的最终目标。

(作者单位: 四川省泸州市叙永二中)

(责任编辑: 文风)

猜你喜欢

研究性教材语文
教材精读
浅谈研究性学习在数列学习中的应用探究
关于“微型研究性学习”的实施初探
利用体育活动,开展数学研究性学习
源于教材,高于教材
我的语文书
语文知识连连看
语文妙脆角
语文知识连连看
研究性学习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