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专语文教学如何引导学生探究质疑

2009-10-14孙华明

中国教师 2009年18期
关键词:山民情境探究

孙华明

在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师常常满足于“精讲多练”,尤其在如何“讲得精彩”上下功夫。教师的头脑像一台粉碎机,把知识碾碎筛匀,然后,在讲台上痛快淋漓地抛洒下来;学生的大脑则像预先敞开的麻袋,只需盛接即可。所谓“多练”也只是让学生将脑中盛装的知识翻找出来,反复清点、辨别、拼装、重复记忆。

这样的课堂,学生如同咀嚼老师嚼过的馍,淡而无味,虽好消化却吸收甚微。久而久之,再精美的食物也会索然无味,导致学生营养不良,教师劳而无功。而且,学生会把这些被动盛接来的知识当成负担,一旦考试完毕,走出校门,便会毫不吝惜地全部扔掉。那么,语文课堂教学应如何调动学生积极思维,引导学生主动地去探究质疑呢?

一、巧设疑问,引导预习,培养预习的好习惯

学生预习是学习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环,是养成学生探究式学习习惯、锻炼学生自学能力、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

1. 分固定预习题目和随机预习题目布置预习

在入学学法指导课上就给学生布置每一篇课文的预习题目:A. 查找词典,自行清除本课的语言文字上的阅读障碍。B. 本篇课文中列入书后词语表的词语,均在词典中查明含意和用法,并按不同的义项各造一个句子(要求不能像小学生造句,只满足于一句话中用上这个词,应写出一段简洁精练的或描写或叙述或议论的句子,有情境,有思想,有个性)。C. 思考本文的中心是什么?通过什么手法表现中心的?D. 本文中最精彩的语段句子或手法是什么?E. 你有哪些不懂的字、词、句段或问题?

通过每篇课文固定预习题的训练,学生逐步学会预习方法,形成了预习习惯。拿过一篇文章来,学生就会主动探究文章的中心、表现手法,学习借鉴精彩语段,并形成一种自觉的阅读习惯,提高阅读质量,形成较强的阅读能力。

2. 根据每篇课文的重点、难点、疑点设计随机预习题

优质的预习题是教师为了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式学习所搭设的桥梁。这类题目的设计包含思路引导、切入口的选择,以及设置问题的角度、方法;问题的设计还要切合学生思维,是学生开启难点之门的钥匙。

如在讲《〈宽容〉序言》一文时,了解分析“山谷”中人的生活状况和思想意识是理解主题的关键,如何引领学生认识这个问题呢?我抓住“在宁静的无知的山谷里,人们过着幸福的生活”这一句在第一章节中首尾反复这一现象,设计问题:①这句话为什么反复出现?②“宁静”“幸福”该如何理解?经讨论分析,学生们弄清了山谷中人原始落后、愚昧无知的生活状态,终日过着自欺欺人、麻木不仁、逆来顺受的日子,却自认为“幸福”的思想意识,这样,本文的难点突破了,其他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二、还学生好奇与探究的天性

课堂应是师生互相交流、沟通和探究学问的双边互动的舞台,是教师运用各种手段发挥教学才能、展示学生思维的情境。

1. 激活学生的“竞答”欲望

在讲《我与地坛 》一文时,由于本文语言含蓄,内容深刻,不易理解,所以提问“本文对生命的感悟是什么”这一问题时学生思维不够活跃,课堂沉闷。于是我把重点放在第一部分第三自然段和第五自然段的景物描写中,设计了三个问题: ① “我摇轮椅进入园中,它为一个失魂落魄的人把一切都准备好了。”这句话中的“一切”指什么? ② “这时候,想必我是该来了。”“这时候”指什么时候?为什么说“我该来了”? ③ 如何理解“园子荒芜但并不衰败”?

这三个问题使学生放弃了不思考、只等教师讲解的念头,带着问题投入到热烈的讨论发言中,从而找出了答案,对第一部分的理解豁然开朗了。

2. 了解学生的思维方式

教师的“问”应给学生的“答”以多维立体的思考空间,而不是设置一个陷阱,逼学生走入一条死胡同。多维立体的思维空间不仅给学生以充分展示自己思维方式的机会,更重要的是使教师能够全面具体地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把握学生的思维方式,明确学生的思维误区、知识盲点、运用知识的误差等,做到及时准确地启发、引导、点拨、纠偏、正误,摆正“导”的方向,保证“教”的质量。

如在《山民》一课的教学中,针对“他不做声了,看着远处/山第一次使他这样疲倦”这一句设问:“他望着远处心里想的是什么,请发挥想象补充出来。”同学甲:“他在想海的辽阔、自由和奔放。”同学乙:“他在想远处还有多少山。”同学丙:“他在想如何走出大山,见到大海。”经同学讨论,教师点拨,然后明确:同学甲脱离原文情境,同学乙基本符合情境,同学丙思维跳跃性大。最后归结,此题的想象应基于语境,应与上下文相衔接,应符合人物思想意识水平、生活状态。教师再提示:“人物的想法关键在于什么?”讨论明确:情境、心理、思维方式。引导学生品味第二节中“儿子的儿子也还会有儿子”,让学生依据这种口吻写出山民所想,讨论作结:“他望着远处,那边的那边的那边,也还是山”,这更切合上下文情境,符合人物心理历程和思维方式。

3. 让学生从“会答问”到“会设问”

课堂上,在学生讨论回答问题的过程中,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分析设问的依据、角度、优劣,让学生明白,好问题的出处在于中心句、关键句、含蓄句、哲理句、具有特殊表达方式的句子、关键词、表指示或称代的代词、首尾段或重点段中。

通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学生逐渐掌握了要领,进行了大胆的尝试,由被教师问到自己主动去找问题,如在《山民》一课的阅读欣赏中,我大胆放手,让学生根据预习自行提问。学生有这样两个问题:①山民没有见过海,为什么却如此向往海呢?②第二节中,“儿子的儿子也还会有儿子”这一句的表述不像凝炼而有音韵美的诗句,反而显得拗口罗嗦,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为什么不像《愚公移山》中“子子孙孙之无穷匮也”这样简练呢?这两个问题成了学生们关注的焦点。我毅然放弃了自己预备好的问题而使用学生的这两个问题,它符合学生的思维方式,而且角度切入较好。学生提问时,可能意识不到自己问题的价值,这时要靠教师及时鼓励,点铁成金。

我抓住契机,带领学生解决第一个问题。对这个问题学生开始摸不着头脑,我于是附带提了一个问题进行启发引导:“世外桃源在现实中是不存在的,为什么陶渊明能写出《桃花源记》呢?”这个问题使学生思路由“桃花源——黑暗现实”顿悟“海——山”,从而带出了山民的生活环境、生活状况,以及想要走出群山寻找大海的愿望。这个问题角度新颖,牵动了学生探究的兴趣,从而引发了“山民能否看到大海”这一问题。进而又有同学提出“山民不会看到大海,他的子孙也不会看到大海,因为闭塞的环境可导致近亲结婚,造成后代弱智”等观点。可见一个问题的提出,可带动多方面的探究思考,正好解决了理解山民生活状态和思想意识这一难题,可谓牵一发而动全身。学生思维的创造性已初露锋芒。

对于问题②,好多学生都有同感,讨论更热烈,有的回答:山民愚昧,语言表达差,心里就是这么想的。有的回答:这是作者使用的讽刺笔法。还有的说:用这种手法反映山民单一笨拙的思维方式。最后归结为:这里以山民的思维方式来写他的内心独白,揭示了山民的思维简单、闭塞、愚钝、僵化的状态。我趁机又问:“山民为什么有这样的思维状态呢?”讨论明确:“封闭保守,落后的生活环境使然,大山的平板、单调束缚着这里的一切,使人们的思想板滞、保守、僵化,这正是山民舍山求海的原因。”

这样看来,一个比较感性的问题却与主题有着密切的关系,教师帮助学生发现自己提出的问题的闪光点,鼓励他们的探究精神,帮他们去粗取精或点铁成金。这好比带领学生找到果树,让学生自行采摘,自行品味,学生会感到自摘的果子更香甜。从而自觉地摘果子,直至寻找种果树的方法,养成终生受益的主动探究的良好习惯。

总之,未来社会需要的是可持续发展的人才,现代教育培养学生的就应是终生发展的良好素质,学生被动接受的知识只是感性的、零散的,而主动探究获取的知识是理性的、系统的,它附着在学生思维网络上并内化为学生文化素质的一部分,犹如长在树干上的枝叶花果。教师需从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入手,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调动各种教学手段,在学生心中撒下探究学习的种子,让学生心田中的智慧之树根深叶茂,永远常青。

(作者单位: 山东省文登市广播电视大学)

(责任编辑: 朱蒙)

猜你喜欢

山民情境探究
设问引导探究
情境—建构—深化—反思
新年
学理审思:真实情境写作之中考命题
画好运动情境图——解决追击与相遇问题
一类特殊不等式的解法探究
忘记你
魔盒
悬崖上的“女鬼”
感悟三角形的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