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企业文化》课程教学思考

2009-10-14

现代企业文化·理论版 2009年17期
关键词:课程教学企业文化

李 宾

摘要:企业文化这门课程对在校的学生来讲是了解企业的有效途径,但其存在一定的抽象性。要做好这门课程的教学工作存在诸多困境。针对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应改进教学方法和思路,理论联系实际,方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关键词:企业文化;课程教学;课堂讲授质量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145(2009)26-0176-02

在新世纪,高校毕业生要想迅速地在其职业生涯中取得成功,应当具备较强的适应能力,以速度赢得竞争优势,达到“快鱼吃慢鱼”的境界。同时,在知识经济时代,一个企业真正有价值、有魅力、能够流传下来的东西,不是产品,而是它的文化。作为企业生命的一个不可或缺的因素,企业文化对企业的现在和未来有着巨大的影响,是企业应对未来的挑战和变化的力量源泉。企业要想取得成功,离不开优良的企业文化。为此,各大高校纷纷开设了企业文化课。

在讨论企业文化教学相关问题之前,先介绍一下企业文化这门课程。美国学者彼得斯和沃特曼认为企业文化是,汲取传统文化精华,结合当代先进管理思想与策略,为企业员工构建一套明确的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创设一个良好的环境气氛,以帮助整个企业进行经营活动。该课程主要阐述企业文化在企业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企业文化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并探讨了建设符合企业自身特色的企业文化的思路和方法。企业文化可以起到激发和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与创造性,鼓舞员工的士气,培育员工的技能,凝聚企业的精神,塑造企业的形象等作用,是企业发展之魂。

一、学习企业文化的意义

对学生而言,是了解企业运作的“窗口”。高校毕业生进入企业,走上工作岗位,首先要完成“校园文化”向“企业文化”的转变。在目前这种传统的教育模式下,在校学生很难有机会与企业零距离接触。所以,相当一部分学生对企业的了解非常肤浅,对企业运作认识模糊、一知半解。正是基于这样的原因,有些学生在校期间迷失方向,认识不到个人应对社会的责任,找不到人生存在的价值。所以,学生通过学习企业文化这门课程可以了解企业概貌,完成从“学生”到“员工”角色的转变。

对企业而言,是降低成本的“良药”。比较多的企业反映,现在高校培养的毕业生理论素养很高,也就是说起来一套一套的,但做起来就不是那么回事,往往结果不被认同。主要原因在于对企业认识模糊,不能理论联系实际。具体表现在不能适应企业的规章制度,缺乏团队精神,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不强等,所以在工作中很难发挥自己的潜能。普遍认为公司一般需要两年左右时间才能把高校毕业生培养成一名成熟的企业员工。这对企业来讲是一笔较大的支出。

二、“教”与“学”中的困境

首先,企业文化是一门交叉性较强的学科。对于授课教师来讲,不但要有扎实的理论基础,还要有丰富的实践经验。这样的要求对大部分老师来说无疑是比较苛刻的,但又是必需的。这当然是各位教师为之奋斗的理想境界。它要求老师对经济学、管理学、组织行为学、公共关系学等领域有精辟见解。其次,适合的企业文化教科书少。现在出版的企业文化用书,大多是传授知识、解释概念等理论层面上论述,很少涉及实际问题的解决。这与企业的要求相去甚远,况且企业的发展日新月异,新方法、新问题层出不穷。最后,有些专业对企业文化培养目标定位不准。企业文化的授课内容应服从于专业培训目标,培养什么样的人才,传授与之相关的企业文化内容模块,不能面面俱到。

另一方面,学生学习企业文化往往不得要领。企业文化对他们来说是全新概念,接触以后觉得很“虚”,好像可有可无,所以不重视,其效果就可想而知了。有的学生很感兴趣,但不知怎么学好企业文化,所以在学习中的很困惑。其原因可能在老师这边,也可能与学生没有实际工作经验有关,还可能是优秀的企业文化读物太少。

三、企业文化教学探讨

(一)优化课堂讲授,打好理论基础

在学生学习企业文化课的开始,应将相关的理论点给学生解释清楚。在授课中,应多设置问题,启发学生。在教学中要及时发现学生的问题给予及时回答。笔者在教学中,有个别学生反映,企业文化太虚,好像没什么用?针对这一问题,用典型事例给予引导。引用了麦当劳人人亲力亲为、沃尔玛的“顾客至上”文化、松下培育“亲和”文化、柯达的建议制度等案例,引导学生企业文化不是抽象的,对某个企业来讲应是具体的,接着反问通过案例说明了什么?一是说明企业文化作用机制,企业首先需要明确往哪里走(明确战略),然后通过文化管理模式塑造企业期望的行为与绩效;二是说明存在多种企业文化模式,根本原因在于每个企业的战略不同。

(二)授课内容紧贴企业及学生实际

企业文化内容毕竟是抽象的,所以在教学中应大量的应用案例,让学生感受文化的魅力。采用的案例及时吸纳企业的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新标准,将最新的职业道德、职业文化等纳入教学内容中去。笔者教授的学生大部分是广东本省的学生,在应用案例时主要珠三角企业文化案例。另外,还应考虑学生的专业背景。不同专业的学生,企业文化授课的侧重点不同。比如对建筑专业的学生强化安全、质量、协作等方面的意识。

(三)倡导学生自主学习,提高学习效率

课堂时间毕竟有限,作为老师应给学生推荐优秀的企业文化书籍,作为学习的课外读物。要求学生运用网络上的资源,解决企业文化学习中的问题。

(四)要求学生把企业文化中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际的生活和学习中

目前,企业崇尚创新意识、竞争意识、质量观念、效率观念、服务至上理念及创业、敬业精神等,倡导学生在学习中敢于创新、力争上游、敢为人先等精神。

(五)“请进来”并“走出去”

邀请企业中的成功人士现身说教,传递企业文化生动而鲜活的事例。学生亲自到企业文化工作做得好企业中参观学习,加强了学生对企业文化的感性认识。

(六)充分运用多媒体手段,丰富课堂内容

笔者在讲述常规性企业文化宣传推广这一节内容时,演讲、辩论、知识竞赛是非常有用的手段。为了让学生掌握相关技巧,就请班里比较优秀的两个学生示范辩论,请另外的一个学生示范演讲,老师随后进行点评。最后,请学生观看国际大专辩论会视频和某企业的知识竞赛视频,收到了不错的效果。

总之,企业文化是一门年轻而有活力的学科,内容还在不断地丰富之中,有效的教学方法和适时的教学内容还在不断发展之中,教授和学习好这门课需要教师和学生的不懈努力。

参考文献

[1]程桦,左延红.注重 “企业文化”教学,培养21世纪综合型人才[J].高等建筑教育,2007,(2).

作者简介:李宾(1974- ),男,陕西宝鸡人,南华工商学院旅游系讲师,经济师,研究方向: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

猜你喜欢

课程教学企业文化
小学数学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会计专业课程教学国际化的探索性研究
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综合研究
企业文化与人力资源培训的关联性分析及阐述
浅谈怎样做好企业党建思想文化工作
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提升企业经营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