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鉴赏要具备五种意识
2009-10-14张际元
张际元
下面是2009年全国各地高考试卷古诗鉴赏考查题量和赋分情况的列表:
通过上表我们不难看出,古诗鉴赏题是占整个试卷分值比较重的,且有些省市的题量与赋分呈上升的趋势。但从学生的答题情况来看,总是不尽如人意,答非所问、表达不到位的情况均有不同程度的出现。要解决这些问题,笔者认为在具体鉴赏操作过程中,一定要具备五种意识。
一、读诗意识
读诗就是在做题前要全面准确地理解诗歌内容,做到三读。
1.读标题(包括副标题)。标题是诗歌的眼睛,或点明写作时间、地点(如2009年湖南卷《三月晦日偶题》、四川卷《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北京卷《西江月·黄陵庙》、辽宁卷《晚泊岳阳》),或点明写作对象(如2009年天津卷《严郑公宅同咏竹》、浙江卷《踏莎行·雪中看梅花》、广东卷《月》),或提示诗歌类型(如2009年江苏卷《满江红·登黄鹤楼有感》、山东卷《寄远》),或揭示诗歌的主旨情感(如2009年江西卷《喜外弟卢纶见宿》)。因而认真读标题,对领悟诗歌内容、主题情感和解答鉴赏题目是很有启发和指示意义的。
2.读注释。诗歌下的注释也不是可有可无、无关紧要的,它是鉴赏诗歌的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2009年高考18套古诗鉴赏题给注释的就有11套之多。它们或提供写诗的背景,如宁夏/海南卷《鹧鸪天·代人赋》、北京卷《西江月·黄陵庙》等诗下的第一个注解都对本诗的写作背景作了相关的解说;或提供诗人的境况和思想,如全国卷Ⅰ《次石湖书扇韵》、全国卷Ⅱ《军城早秋》等诗下的注释,分别对其作者姜夔和严武作了一定的介绍;或注解难以理解的词句,如广东卷《月》、浙江卷《踏莎行·雪中看梅》、天津卷《严郑公宅同咏竹》、安徽卷《小重山·端午》、江西卷《喜外弟卢纶见宿》、江苏卷《满江红·登黄鹤楼有感》、北京卷《西江月·黄陵庙》、福建卷《江行》、宁夏/海南卷《鹧鸪天·代人赋》等诗下都对诗中一些难以理解的字词作了必要的注释。这些注释对我们理解诗歌和解答题目有很大帮助,千万不可小视。
3.读诗句。读诗句是理解诗歌内容的基础和解题的重要前提,对诗句内容要读懂,要学会结合诗题或一些相关的注释整体把握作者在诗中所表达的情感和主旨,对一些重点诗句要认真解读,这虽不要求像翻译文言语句那样字字落实,但要对每一诗句有一个大体的理解翻译,对诗句最好要用自己的语言解释一下,因为在高考古诗鉴赏题中,经常把作者的感情和一些词句作为考查的重点。而我们有些考生在还没有完全读懂或还没有基本理解诗句的情况下就想当然地匆忙做题,舍本逐末,走进了“先题为主”的误区,犯了解答古诗鉴赏题之大忌,以致于写出的答案严重偏离诗情或诗意。
二、析题意识
看清题目、读懂题意是解答古诗鉴赏题的先决条件,但有些考生在做题时不对题目进行审读,不对命题人的设题角度作深入地分析,未能准确把握题干中的关键词,只作简单扫描就匆忙下笔答题,这样就很难解答到位而造成严重的失分。
古诗鉴赏题题干一般由两部分构成,已知信息(提示语)和未知信息(要求考生回答的内容)。如2009年全国Ⅱ卷《军城早秋》题:(1)诗的前两句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2)诗的后两句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怀?请简要分析。其中的“前两句”、“后两句”和“景象”、“情怀”就属于已知信息,给考生指明了思考范围和答题方向;“什么样”属于未知信息,就是要考生结合诗句回答出的内容。由于现在高考题题目和答题纸是分开的,答案直接写在答题纸上,因而考生在做题时,可以对题目中的一些提示语进行圈画标识,给自己的解答定位,以保证答题时不至于偏离方向,因为提示语往往有提供答题方向和确定思维焦点的作用。
三、联想意识
对有些鉴赏题目仅知道考查内容答题是很难落实到位的,因而鉴赏古诗时,还必须进一步联想这一考查内容包括哪些鉴赏点,如表达技巧这一考查内容主要包括抒情方式、描写手法、修辞手法、表现方法和艺术风格等鉴赏点。并且还要在判断准考查内容的前提下,学会对考查点进行连锁式联想,分解各鉴赏点,以使自己解答更到位。如表现方法这一鉴赏点又包括想象、对比、衬托、用典、动静结合、虚实相生等小的鉴赏点;描写方法除了表现方法外还包括描写角度(如听觉、视觉、嗅觉,仰视、俯视、远眺、近观等)。同时还要联想到一些鉴赏点常用的术语,如抒情方式有直抒胸臆、寓情于景、借景抒情、借事抒情、托物言志等;语言特色有质朴自然、恬淡清新、平白如话、含蓄隽永、简洁明快等。我们在解答古诗鉴赏题时一定要结合题目要求并联想运用相关的术语组织答案,只有这样才能采到得分点。如2009年湖北卷《题西溪无相院》题(2):“第二联是怎样写景的?请简要分析。”其参考答案为:“上句着眼于视觉,写浮萍破处山影在水中显现出来,呼应了第一联的‘清字;下句则着墨于听觉,以细微的草声衬托出环境的宁静,呼应了第一联的‘静字。”
四、规范意识
在对考查内容进行联想分解的基础上,要结合鉴赏题目和诗歌内容,确定符合诗歌内容和题目要求的答题范式。如对诗歌“意象”分析时要遵从这样的答题格式:先答出形象特点,再结合诗句作具体分析,然后答出形象的象征意义;如对诗歌表达技巧的赏析,答题时则要:先对表达技巧进行定位 (具体手法),接着结合诗句作具体分析,最后要答出运用技巧的作用(表情达意)。这样写出的答案才能具体到位,层次性条理性也较强,给阅卷老师留下好的印象。如2009年宁夏/海南卷《鹧鸪天·代人赋》第9题:“诗的最后两句作者用了哪种写作方法?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参考答案为:“运用了对比的写作方法。作者将城里愁风畏雨的桃李与乡间溪头迎春开放的荠菜花作对比,借景抒情,表达了他辞官归居后鄙弃城市官场,热爱田园生活的感情。”
五、检查意识
检查答案是古诗鉴赏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而考生往往忽视这一检验环节,结果就出现了答非所问或答案不到位的情况。检查答案要注意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1. 答与问是否相符。要对照题目中自己所圈画的提示语,读一读写出的答案是否按提示语的要求作答了。
2. 是否使用了恰当的术语。古诗鉴赏是高级的鉴赏活动,应当具有一定的审美价值,每一个鉴赏点都要运用相关的术语。
3. 检查表达是否做到了文字通顺,是否有错别字,是否语言简明、完整等。表达能力的强弱也关系到得分的多少,在检查时万万不可小觑。
在解答古诗鉴赏题时,只要我们心中有这五种意识并努力把它落到实处,就一定能提高鉴赏能力,提升应试技巧,也一定会在古诗鉴赏中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作者单位:丰县民族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