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民办高校大学生公德的缺失与养成

2009-10-13尚东玲

经济研究导刊 2009年21期
关键词:公德养成缺失

尚东玲

摘要:民办高校大学生的公德教育应尽早抓起,长抓不懈。大学生的公德教育不是小事,“千里之堤,溃于蚁穴”,我们应该从大学生进校园那天起,就培养他们的公德意识和公德观念,让大学生把“诚实守信、勤俭节约、爱护公物、团结友善、遵纪守法”作为自己最高的行为准则,养成良好的公德,成为即掌握了科学知识和技能,又有良好公德的高素质人才。

关键词:民办高校;大学生;公德;缺失;养成

中图分类号:G648.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09)21-0251-02

近年来,随着民办高校的迅速发展,大学生人数的增多,许多问题接踵而来,大学生公德失范现象就是一个令人担忧的问题。一般来说,进入民办高校读书的学生,在公德意识、公德行为方面和公办学校的学生存在着一定的差别,而“在社会道德的层次中,社会公德虽然处于最低层次,但却是道德形成的基础,是道德发展的基石”[1],可见,民办高校大学生的公德问题应该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一、民办高校的大学生公德缺失现象的主要表现

1.欠缺文明礼貌。有些学生见到老师不打招呼,甚至在背后议论和谩骂老师,把老师当成应该为他们服务的保姆。有些学校因电梯数量少,规定电梯只给老师用,特意在电梯口处贴上提示语,但是,还有很多学生挤占电梯,见到老师不礼让;有些学生穿拖鞋上课,在课堂上吃东西或者听耳机,在课桌上写污言秽语;有的学生谈恋爱在校园里搂搂抱抱,有伤大雅,这些不文明行为在校园文化建设中造成了恶劣的影响。

2.不遵守公共秩序。民办学校一般都有几千学生,吃饭时间饭堂里人很多,很多学生打饭不排队,盘子不放到回收处;上课时手机不调到震动状态或者接听电话;在图书馆里大声喧哗,霸占位置;在宿舍里上网或看电影,影响其他学生休息。

3.不关心他人,参加集体活动不积极。很多学生事不关己,高高挂起,不喜欢参加集体活动,如果碰到义务大扫除等活动时则牢骚满腹,极不情愿。也不关心和帮助同学,缺乏与人友好相处的积极性和助人为乐的意识。

4.破坏公共资源。有些民办学校的大学生认为自己交了高昂的学费,学校的一切都可以享用,所以,出现了宿舍楼道灯日夜长明,教室的门窗乱刻乱画等现象。更有甚者,毕业生在毕业离校时把宿舍的东西乱砸一通,甚至把公共物品丢到楼下。

二、民办高校的大学生公德低下的原因分析

造成民办高校大学生公德缺失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包括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大学生自身修养、网络等等,这些都直接或间接的影响着民办大学生的公德意识。

1.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我们的市场经济是在法律配套相对滞后,精神文明相对落后的形势下以超常速度发展起来的,这便在一定程度上加速了道德滑坡的速度。”[2]市场经济条件下,重经济、讲效益的观念至上,个人主义、拜金主义大行其道,这也严重影响了民办高校大学生的价值观和道德观,使得大学生放弃了高雅文明的生活追求,价值取向朝世俗化、功利化方向发展,人文精神失落,公德意识淡化。

2.家庭不重视对子女进行公德教育。民办学校的大学生一般家庭条件优越,大多是独生子女,从小被家人溺爱和迁就,往往会形成以自我为中心的自私性格,缺乏关心他人,主动为他人服务的意识。有些学生自由散漫,无视社会公德和校纪校规,缺乏社会责任感。

3.学校教育中存在轻视公德教育、公德教育空乏的倾向。从中国的教育现状来看,基础教育存在着重智育轻德育的现象,升学率成为衡量学校好坏的标准;高等教育则面临着学生就业的压力,就业率成为衡量学校优劣的标准,学校不重视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在思想品德教育中,有些老师仍然采用说教方式讲空乏的理论,高、大、空的公德教育知识引不起学生的兴趣。

4.生源质量不尽人意。民办学校相对公办学校来说是高收费学校,优秀学生通过优异的成绩到公办学校读书,学习成绩一般的学生只好进民办学校,当然,并不排除也有品学兼优的学生到民办学校就读,可这样的学生很少。在民办学校读书的学生往往自信心不足,对自己期望不高,得过且过,学习不努力,喜欢玩乐,更容易受到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

5.大学生有不重视社会公德的思想观念。许多学生把“事不关己,高高挂起”作为人生信条,自私,冷漠,我行我素,认为公德观念过时了,不愿受社会规范和公德观念的束缚,也不遵守学校的各种文明公约。

6.网络的影响。如今,高科技迅猛发展,大学生基本上都有电脑,在很大程度上会受到多媒体技术和互联网文化的影响。网络上人员成分复杂,公德素质高低不一,网络的虚拟环境削弱了传统的伦理道德,缺乏自制力的大学生很容易随波逐流,忽视社会公德。

以上六个方面影响了大学生的公德心,使得大学生的公德意识麻木,往往表现出不符合天之骄子形象的言行举止,令人惋惜,可见,加强大学生的公德意识势在必行,下面就从几个方面分析民办高校的大学生公德意识养成的对策。

三、民办高校的大学生公德意识养成的对策

“养成教育是通过把教育寓于各项工作和活动之中,使受教育者在大量的经常性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实践活动中进行相应的教育,形成高尚的思想品质和良好的行为习惯[3]。就是通过对大学生的公德养成教育、自我养成教育、校园文化教育、公德建设的约束、树立典型的教育等方式进行,使大学生养成良好的公德意识和公德行为。

1.加强对大学生的公德养成教育。民办高校要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原则,不仅注重对学生科学文化知识的教育,实际能力的培养,也要注重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让学生成为既会做事又会做人的人。在思想道德教育中应该加强对学生公德思想的教育,改变过去注重道德规范、原则灌输的做法,加强对学生的道德习惯、道德行为的培养,注重公德教育的实效性,使学生真正能学有所用,成为公德的践行者。

2.加强大学生公德的自我养成教育。就是通过大学生的自我教育和反省,使自己的公德意识、公德观念和公德行为得以养成。这需要大学生进行自我教育,经常进行自我反省,改正不良的个人习惯,把公德意识体现在实践活动中,达到知与行的统一。

3.加强校园文化的养成教育作用。“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4]良好的校园文化会对学生产生积极的影响,有利于增强大学生的集体观念,提高自身公德。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应通过学生会、团委及各个学生社团加强校园公德的宣传,使学生耳濡目染,把形成良好的公德当成自己的责任,养成遵守社会公德的好习惯。

4.实行公德建设的制度约束机制。首先,应在各种公共场所制订相应的文明条约。比如制订《校园文明公约》、《宿舍管理规定》、《教室管理规则》、《食堂文明公约》等,有针对性地对学生的日常行为进行教育和指导。其次,建立各种公德行为的执行监督机制。定期开展对宿舍、教室、食堂等场所的检查活动,发现有乱丢垃圾、酗酒、打架等无视校纪校规的学生给予一定的处罚。

5.树立公德建设的典型。要充分发挥党员的带头作用,让学校里各系各班的党员成为公德践行的典型,成为其他学生学习的榜样。定期开展公德模范生的选举活动,对那些公德意识强,言行举止符合公德模范生标准的学生应通过广播站、宣传栏、校园网大力宣传,发挥典型的引导、激励和教育作用,以一带十、以十带百、以百带千,从而带动全校的学生都争当崇尚公德的标兵。

总之,民办高校大学生的公德教育问题非常重要,应引起高度的重视。对大学生的公德教育是一项持久的工程,应从大学生进校园的那天就开始抓起,并长抓不懈,使大学生具有良好的公德意识和公德观念,成为即掌握了科学知识和技能,又有良好公德的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纵瑞林,何勤勇.略论大学生公德意识淡薄的原因及对策[J].武警工程学院学报,2003,(5).

[2]顾颖.大学生社会公德教育中存在问题与对策[J].乌鲁齐承认教育学院学报,2007,(3).

[3]郭晓君,等.思想教育的方法和艺术[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1990:87-88.

[4]章诗同.荀子简注[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4.

[责任编辑 陈凤雪]

猜你喜欢

公德养成缺失
雷云:基于四种类型公德行为的教育策略
太没公德
浅谈舞蹈演员良好个人修养的养成
当前中国公民意识缺失研究——以社会监督为例
分析素描训练与大学生艺术素养的养成
小学生养成教育之我见
浅谈大众传媒社会责任的缺失
高职院校学生英语学习动机缺失影响因素及提升策略
航母舰员安全意识养成探索与实践
“隐私”是个公德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