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多网融合下图书馆的可视化服务技术与架构例证

2009-10-13孟治国廖永红

现代情报 2009年7期
关键词:图书馆服务可视化

孟治国 廖永红

〔摘 要〕网络融合的大趋势促使图书馆服务不断创新,基于可视通信的基础业务,扩展到多媒体视讯服务、消息管理、远程监控、泛业务应用等图书馆创新服务,分析其技术与优势,规划其泛应用平台框架,给出四层软件架构的解决方案。

〔关键词〕图书馆服务;网络融合;可视化

〔中图分类号〕G250.7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0821(2009)07-0172-02

Library Visual Service and Framework Illustration

under Multi-network AmalgamationMeng Zhiguo1 Liao Yonghong2

(1.Library,Guangdong Industry Technical College,Guangzhou 510300,China;

2.Department of Computer Technology,Guangdong Industry Technical College,Guangzhou 510300,China)

〔Abstract〕The general trend of network amalgamation urges library services to constant innovation.It points out the existing bias of information services.Based on basic business of the video communications,it expands library services into multi-media video services,message management,remote monitoring,the extensive-business applications,analysing its technique and advantages,programming the framework of extensive-business applications and the solution of the four-story software structure is given.

〔Key words〕library services;network amalgamation;visual service

1 新技术促动图书馆的创新服务

人们都知道,图书馆是为读者提供借还图书、参考咨询等服务的地方,随着科技进步,图书馆在工作方式上不断改进,比如通过联合使用电脑、读卡器、条码扫描仪,提高了作业的准确性和效率。传统业务在新技术的辅助下不断求新,体现出读者服务的全方位、开放式、智能化、共享化趋势。

技术创新、技术融合往往能促动图书馆服务的创新,现代通讯技术促使图书馆从人工、电脑单点服务转为网络化的信息服务,与之配合,图书馆配备电子技术专业人员,专门从事网上资源建设,提高了获取、整合、利用、传播信息的能力,随着读者获取知识的渠道发生变化,基于数字化信息资源一直有创新型服务被人们接受,短信服务就是一例。进入新世纪,网络经济无孔不入,越来越多的数字化服务和多媒体新技术出现,作为传统的知识仓库,图书馆业务也发生深刻的变革,图书馆的服务模式应随机应变,这个方面的论述已有许多,比如讲信息时代下,高校图书馆服务模式必须实现五大转型等[1]。

网络下的高科技为图书馆服务提供了强大的工具,图书馆服务随网络技术的变化而发展,出现了繁荣的互联网信息资源应用,比如网络图书馆、图书馆电子资源服务、非书资源到新潮的Web2.0服务[2],都是基于互联网。人们似乎习惯了在互联网上开发图书馆应用,而忽视了传统网络、忽视了融合网络的综合利用。传统的电话网、电报电传网、电视广播网络、某些非IP类型网络等,出现早、应用广,仍然在改变着人类的生活,基于其上的电子商务、研发应用仍有一定市场。随着计算机网络综合处理功能的提高,计算机将与电视、电话等其它设备有机地结合到一起,并呈现出明显的智能性,集成与交互将是未来网络融合的重要特征。

多网络融合的技术实践必然促动各行业的应用,我们在图书馆创新业务上思考了多网融合下图书馆的可视化服务,并尝试了可视电话的技术实践,有一定的示范性。

2 多网融合可视化服务采用的主要技术

(1)根据技术基础、网络协议等的侧重,将应用分成面向服务整合信息共享应用、图书情报泛业务应用、多媒体推送业务、消息转发控制等多种类别;将各种业务的应用逻辑放到后台的分类服务器中实现,便于服务器配置与管理;提供若干级中间件、组件、服务模块、安全认证等共享平台和融合通讯协作层;在嵌入式可视电话、机顶盒中集成泛应用软件框架程序。这样的多层结构,既保证了业务应用创新的高度灵活性,又避免了嵌入式系统的过于复杂化,同时还保证了系统的安全可靠。

(2)使用嵌入式双核技术,研究设计双核任务在泛应用框架内的分工协作策略[3],通过嵌入式双核技术的应用实践,促进经济普及型系统板的研发,软硬件设计的规范化。研究基于嵌入式特点的改进型B/S应用架构、分类服务器技术,促进了基于嵌入式应用开发的公共平台的形成。推广嵌入式视讯的P2P结构、广域范围高离散地址的使用环境,探索最优的分布式视频应用模式。

(3)对H.264编解码的基础模板程序的改进研发[4],优化多媒体数字处理及压缩技术,基于嵌入式Linux及DSP技术进行终端软件开发。

(4)研究特有的PSTN、CATV、IP混合网型高质多媒体技术,特别是视音频同步技术、网络逻辑交换技术。综合H.323与SIP技术,丢弃其中过时的部分,改进其中过于复杂、影响性能的部分,并引入部分SIP技术[5],构建分布式网络逻辑交换平台。

(5)基于开源技术,研究嵌入式用户图形接口技术、嵌入式浏览器组件技术、多媒体视讯服务推送技术、数字家居中心汇集接入及网关技术、网络及应用信息的安全技术等,促进嵌入式终端设备的组件化、标准化。

3 多网融合可视化服务的软件架构

软件架构采用终端、服务器端形式,终端、服务器端间的系统分为四层架构(见图1):网络融合层、认证及软交换式网元交换层、业务中间件架构层、业务应用层。

3.1 网络层

网络融合的研究已经很多,由于各机构的自我保护,还没有形成惟一的、可大范围推行的商业模式。实践中,我们对可视电话的H.323及SIP技术进行大胆取舍,采用PSTN网络+ADSL/IP网络方案,IP的接入目前可以为LAN和ADSL。PSTN触发内网双向发起连接及NLS服务器辅助解决穿越NAT和防火墙问题,实现外网——外网、内网——外网、内网——内网通信,采用自有的PSTN语音和IP视频同步技术,实际效果证实视频延时小(<0.5秒)。

3.2 网元交换层

基于区域链路传播策略的区域服务器群状态自动维护,当某区域交换服务器进网或出网时,区域链路的更新会自动在全网传播扩散,最终达到全网同步。

软交换实现地址的映射与定位、PSTN认证。采用了对业务透明的信息安全技术,基于KDC(密钥分发中心),终端网元交换层上集成国际数据加密算法IDEA(International Data Encryption Algorithm)、带密钥的两级MD5散列算法、Yahalom安全认证协议。基于RSA公钥密码体系的区域服务器间的身份认证与数字签名,保证了交换服务体系区域服务器间的安全通信。

交换服务体系采用二级管理结构,区域服务器的按区分布及区域中心管理的分布式架框,区域服务器负责本地区域的用户认证、地址解释与交换,中心管理服务器负责各地区域服务器状态的收集与传播,同时担作权威认证中心(CA)的角色。

3.3 业务架构层

集成开放式的业务框架的实施要基于可操作的商业模式,本着可管理、可运营和可扩展的业务基础性解决方案,形成业务中间件架构层[5]。将多媒体与图书馆业务结合后,粗分为:视讯通信、媒体、服务等信息分类推送架构组件、消息控制中心架构组件、图书情报泛应用WEB架构组件、其它扩展架构组件、插件式集成业务。

3.4 业务应用层

包括信息推送、信息搜素、视频点播、信息订阅、服务消息、信息采集、服务预约、远程控制、网站应用、电子商务、互动服务、定制信息、RFID、知识共享等相关创新业务。

3.5 嵌入式多媒体终端技术

仿Window消息机制开发可视虚窗体,协调与管理多业务任务并发,集成多业务泛应用框架。例如,采用双核处理(ARM+DSP)嵌入式技术,采用改进的H.26x编解码标准,研制多媒体嵌入式可视电话终端设备,集话音、视频、数据业务于一体[6]。使用图形引擎(SV2GALib/LibGGI),研发了可视电话的嵌入式图形用户接口(EGUI,Embedded Graphic User Interface)及嵌入式浏览器(EIE,Embedded Internet Explorer)。

3.6 服务器端综合业务支撑系统

应用服务器软件系统根据业务和技术基础的特点,宜专业、专门开发。例如,与可视电话服务对应的电信综合业务支撑系统(IBSS),是一套对电信运营企业进行全业务受理支撑的专业性大型软件系统,设计遵循电信管理网(TMN)模型,符合电信运营基本业务处理框架TOM模型,支撑系统包括电信运营管理、业务流程管理、客户关系管理,如:用户开机、停机业务,业务个性定制等。IBSS还为交换服务器及其它应用服务器提供基础的用户数据、共有信息等。

4 结 语

在技术实现、运营模式、业务功能、应用推广等方面,多络融合的图书馆多媒体、可视化服务具有一定的优势,应用上要沿着三网融合开拓思路,关键要能构建信息服务体系,并开放接口标准吸引多方参与内容的建设,图书馆可视化服务才能形成影响力。

参考文献

[1]李阿莹.试论高校图书馆服务模式的转型[J].教育探索,2007,(8):91-92.

[2] 刘甲学,王鑫.图书馆2.0研究综述[J].现代情报,2008,(7):44-47.

[3]廖永红,李洛,陈建国.构建嵌入式多媒体电话的泛应用框架[J].计算机工程与设计,2008,(24):6264-6268.

[4]魏征.TD-SCDMA网络下基于H.264格式的终端实现方案[J].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08,(22):186-187.

[5]毛腾跃.基于SIP可视电话客户端的软件实现[J].软件导刊,2008,(5).

[6]王艳春,张曙.基于IMS的NGN网络安全性研究[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2007,(3):44-46.

猜你喜欢

图书馆服务可视化
自然资源可视化决策系统
基于Power BI的油田注水运行动态分析与可视化展示
自然资源可视化决策系统
基于CGAL和OpenGL的海底地形三维可视化
“融评”:党媒评论的可视化创新
基于数据挖掘的高校图书馆个性化服务研究
浅谈工匠精神在高校图书馆服务中的传承
浅谈阅读推广活动的探索与实践
挑战传统的“真人”图书馆发展现状调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