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区域性图书馆联盟服务体系的形式与构成
2009-10-13朱宁
朱 宁
〔摘 要〕我国地方区域性图书馆服务联合体构成可分为3种形式:(1)传统型——学术交流和相互协调合作式的学会组织联合体;(2)纵向型——行业系统共建共享式文献信息资源服务联合体;(3)横向型——跨行业系统综合式的区域联盟服务联合体。前两种形式的构成可视为我国区域性图书管联盟的基本状况的缩影,后一种形式代表我国地方区域性图书馆联盟和全国性图书馆大联盟的发展趋势,为实现横向跨行业系统图书馆服务大联盟,必须争取政府部门的大力支持和盟员馆的积极配合,亟待克服和解决目前条块分割、系统间缺乏横向协调机制的弊端,正确处理好搭建共享服务平台和可持续发展的相关问题。
〔关键词〕图书馆联盟;湖北省;区域联合体;协调机制;服务体系
〔中图分类号〕G259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0821(2009)07-0118-04
Modes and Constructions of the Service System on Regional Library Consortia
——Hubei Province to the Regional Library Service System as an ExampleZhu Ning
(Library,Xianning University,Xianning 437000,China)
〔Abstract〕Chinese regional library service association consists of three modes:(1)Traditional Mode——academic organization association by academically communicating and mutually coordinating;(2)Longitudinal Mode——literature and information resources service association by constructing and sharing an isolated system;(3)Horizontal Mode——regional consortia service association by integrating multi-systems.For the first and the second modes,their constructions can be regarded as a miniature of basic realities about our country regional library consortia.Additionally,the last mode can represent the trend of our country regional library and national library consortia.Thus,to realize library service consortia with the horizontal multi-systems,it is pressingly necessary to strive for the governments powerful supporting and the each others positive collaborating in the consortia,overcome and settle the disadvantages of current blocks division and lacking horizontal coordinating mechanism among systems,and rationally deal with a series of problems about a sharing service platforms establishment and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Key words〕library consortia;Hubei province;regional association;coordinating mechanism;service system
区域性图书馆联盟是指某一区域范围内各类型图书馆之间按照一定的协约方式,为实现资源共享、利益互惠,而形成的相互间地位平等、互助合作、共建共享的图书馆联合体。构建区域性图书馆联盟服务体系,主要是将某一区域范围内同类型或非同类型的图书馆联合起来,利用馆际之间资源优势互补,提高盟员馆间读者群文献信息资源的保障能力,发挥整体效应功能作用,实现区域间图书馆的协调发展。本文拟就湖北地方区域性图书馆服务合作体的实践为例,谈谈我国地方区域性图书馆联盟服务体系的形式与构成,旨在探索实现全国图书馆大联盟的发展途径。
1 传统型——学术交流和相互协调合作式的学会组织联合体
早期湖北地方区域服务联合体是在图书馆学会的组织下,以促进学术交流为主要目的,馆际之间开展相互协调活动的合作体。这种联合体严格说不能算是一种联盟,而只能说是一种学术性团体组织。它的宗旨是促进学术交流、开展学术活动、培训图书情报技能、推动图书情报事业的发展,履行图书情报工作的指导职能作用。本文之所以把它列为图书馆联盟的一种形式,是因为它在履行指导职能的同时,起到了加强馆际之间合作、实现文献资源共建共享的积极作用,尽管这种联合体并没有充分地体现联盟的性质,但它具有某些联盟的功能特点。虽然它不能直接为不同类型的用户群提供服务,但它集各类型图书馆各种资源于一体,发挥了引导和协调作用,显现出整体效应的优势。
实际上,这种联合体在我国有过不同称谓的组织,如“图书馆学会”、“图书馆协会”、“图书馆工作委员会”等等,虽然这些组织的目的、性质以及出发点不尽相同,但所担负的功能职责却大同小异。如,1957年,国务院批准实施《全国图书协调方案》,批准了建立全国和地方的中心图书馆委员会以及武汉、沈阳、南京、广州、成都、西安、兰州、天津、哈尔滨9个地区性中心图书馆委员会,以进行全国和地区、地区和地区之间的协调工作。1981年教育部在北京召开了全国高等学校图书馆工作会议,成立了高等学校图书馆工作委员会,随之全国各省纷纷成立了省级的高等学校图书馆工作委员会,1987年更名为高等学校图书情报工作委员会[1]。又如,1951年,上海新闻图书馆编印了《上海各图书馆藏报纸调查录——附新闻学图书馆目录》,共收录56个图书馆收藏的中外文报纸,是新中国出版的第一个馆际合作的联合目录[2]。这些组织可以称为我国早期的图书馆服务联合体,它们在开展联合目录编制、馆际互借、参考咨询协作等传统服务项目活动中,对推动区域性乃至全国性的馆际协作和协调、文献资源共享起到了积极进步作用。
湖北省图书馆学会组织是湖北地区各级各类图书馆组成的学术性团体,是中国图书馆学会团体会员中最早成立的省级学会。该会成立于1978年8月11日,由省内从事图书馆学学术研究和具有实际工作经验的个人及相关单位自愿组成,现有个人会员1 400余名,团体会员近100个。学会下设秘书处、学术委员会、读者工作委员会、文献信息资源建设委员会、图书馆现代化委员会、编辑翻译委员会、文献标引委员会、古籍整理委员会、高校图书馆工作委员会、公共图书馆工作委员会、科研图书馆工作委员会、职教院校图书馆工作委员、医院图书馆工作委员会、企业图书馆工作委员会、少儿图书馆工作委员会、中小学图书馆工作指导委员会[3]。学会的工作几乎覆盖省内各个层面的图书馆。该会自成立以来,除了对促进本省学术交流、提高学术研究水平起到了积极的进步作用,同时对馆际之间开展业务研究、技能培训、文献资源共建共享、馆际互借、联合编目等方面起到了一定的协调和推动作用。尤其是近几年,随着以城市化为特征的区域性经济与文化的协同共进,该会在履行学术研究职能的同时,对加强地方区域间馆际合作协调、共建共享的作用更是日显突出。
2 纵向型——行业系统共建共享式文献信息资源服务联合体
这种联合体是一种具有现代意义上的馆际之间合作形式。何谓图书馆联盟?原北京大学图书馆馆长戴龙基的解释是:图书馆联盟既不同于协会,不是一个行业性组织,也有异于学会,并不以学术研究为目的。它是指为了实现资源共享、利益互惠的目的,而组织起来的、受共同认可的协议和合同制约的图书馆联合体[4]。基于这种解释,图书馆联盟与联盟成员之间具有3个基本特征:第一,盟员馆是一个相对独立和自治的实体,盟员馆在参加该联盟组织的同时还可以参加其它多个联盟组织;第二,盟员与联盟的关系是一种松散、契约式的关系,只有与联盟签订某种协约或条款,才能享有联盟的实惠和待遇;第三,盟员馆之间是一种平等互助的关系,任何一个盟员馆都不得强制另一个盟员馆提供共同认可协约以外的服务。
在我国,图书情报机构主要由公共图书馆、高校图书馆和科研单位图书馆三大系列所构成。长期以来,由于我国行业系统管理体制的所属关系不同,加之我国幅员辽阔的地理因素影响,各图书馆之间缺乏有机整体地配合和协调,在文献资源建设上存在着“小而全”、“大而全”的思想观念,造成文献资源建设中的无序和盲目重复现象;在服务体系上存在着“各自为政”、“自给自足”的状态,造成文献资源短缺和有限资源得不到充分利用的现象。为了扭转这种状态,由教育部组建的中国高等教育文献保障系统、文化部打造的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科技部牵头组织的国家科技图书文献中心等国家级图书馆行业联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国家文献信息资源的保障能力。
在国家系统行业主管部门组织的全国性图书馆联盟的影响下,湖北省系统行业间也相应地建立了具有现代意义的图书馆联盟组织。主要有3种形式:
2.1 湖北数字文化网
湖北数字文化网是湖北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的网站名称,该工程是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国家中心的湖北分中心。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是由国家文化部、财政部共同组织实施的国家文化重点工程。该工程是对全国各地包括图书馆、博物馆、群众艺术馆、文化馆(站)、美术馆、艺术院团、艺术研究机构等现有的文化信息资源加工整合并进行数字化处理,再通过覆盖全国的主要骨干通信网络传送全国各地,使全国城乡、边防哨所、边远山村的广大群众都能随时查阅全国各地的文化信息、艺术精品,及时了解最新的文化艺术动态,实现优秀文化信息资源在全国范围内的共建共享。共享工程有四大功能:一是实现资源共建共享;二是传播先进文化;三是指导文化工作;四是展示荆楚文化[5-6]。
湖北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于2002年7月与“共享工程”国家中心签约,计划“十五”期间的4年中,省财政每年安排资金200万元,用于扶持全省“共享工程”建设,各市县财政给予相应投入,在全省建立160个基层中心。其中40个具备局域网条件的基层分中心和120个单位系统的基层中心,平均每年建40个基层中心,含10个具备局域网条件的基层中心和30个配备单机系统的基层中心。目前该网站已开通运行。该工程的实施,为全省公共图书馆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构建了湖北数字图书馆公共服务的网络平台[7]。
2.2 湖北省高校数字图书馆
“湖北省高等学校数字图书馆”是省教育厅领导和投资建设的我省高校公共服务体系之一。该项目教育厅计划3年总投资1 500万元,调动和整合全省各高校图书馆对文献资源建设的投入,依托先进的计算机网络平台,实现我省高校文献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为我省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提供文献保障[8-9]。
湖北省高等学校数字图书馆公共服务系统自2006年12月启动,2007年12月投入运行,分别在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省内重点高校设立了10个学科文献中心,覆盖的学科范围以国家级和省级的重点学科为依据,各中心突出自身的文献收藏特色,相互补充,尽量减少交叉重复。还在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建立两个数据中心,根据网上服务在技术上的实际需要,分别建设一个公众网数据中心和一个教育科研网数据中心,采用分布式架构在数据中心建立数据资源存贮与服务系统,以保证数字图书馆公共服务系统的正常运行。数字图书馆的建设目标是依托现代网络条件和技术,以全省各高校图书馆的文献为基础,合理布局,分工协调,建立纸本馆藏文献和网上电子文献相结合的文献资源体系和网上公共服务体系,为全省所有高校的师生提供服务,使省内高校教学科研的文献保障有明显的改善,促进省内高校办学水平和办学质量的提高。
湖北省高校数字图书馆建设内容主要包括文献资源系统和网上公共服务平台两个部分。其中文献资源建设采取依托重点、发挥优势、分工协调的原则进行,并通过设立一批省级学科文献中心,形成我省高校的文献资源收藏系统。学科文献中心的纸本文献由各校图书馆自主建设,电子文献建设则采取全省统一规划、集团集资采购的原则进行建设;网上公共服务平台的建设目标是要搭建一个面向全省高校用户的网络服务系统,拥有装载各类型文献数据库的服务器群,连接各高校图书馆的自动化集成管理系统,建立中心门户网站和各类应用系统,为全省高校读者提供一站式的高水平文献信息服务。同时,既可向全省高校师生提供文献服务,也为高校图书馆工作人员提供内部业务工作的支持服务。
2.3 国家科技图书文献中心(简称NSTL)武汉服务站
国家科技图书文献中心(NSTL)是根据国务院领导的批示于2000年6月12日组建的一个虚拟的科技文献信息服务机构,成员单位包括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工程技术图书馆(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机械工业信息研究院、冶金工业信息标准研究院、中国化工信息中心)、中国农业科学院图书馆、中国医学科学院图书馆7个情报信息机构。网上共建单位包括中国标准化研究院和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NSTL于2000年建成开通,目前已发展成为我国最大的一个基于网络环境的虚拟的科技文献信息服务系统。该中心按照“统一采购、规范加工、联合上网、资源共享”的原则,统筹协调,较完整地收藏国内外科技文献信息资源,制订数据加工标准、规范,建立科技文献数据库,利用现代网络技术,提供多层次服务,推进科技文献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NSTL资源推广采取“边建设、边推广”的原则,在全国重要城市设有镜像站点或服务站[10]。
为进一步提高湖北省科技信息共享服务平台信息资源的集成共享水平,弥补外文科技信息资源略显不足的现状,在省科技厅大力支持下,我省开展了“国家科技图书文献中心(NSTL)武汉服务站”建设及推广工作。首次建立了两大科技信息平台:一是由湖北省科技信息研究院主持,湖北省科技信息研究院、NSTL武汉服务站、CALIS华中地区中心、中科院国家科学图书馆武汉分馆、华中科技大学图书馆等5家单位参加的湖北省科技信息共享服务平台[11];二是由华中科技大学图书馆主持,华中科技大学图书馆等8家省内高校图书馆参加的湖北省科技信息共享服务平台[12]。该平台为改变我省目前科技文献信息资源分散、配置不合理、综合利用效率不高的情况,通过集成、整合、引进等方式,整合全省科技文献资源,以高起点、高标准建设全省科技文献共享平台,形成可共享服务的网络体系,实现省内科研机构、院校的互联互通、互补互用和互借互还,构建覆盖全省、学科齐全、结构合理、高效快捷的虚拟馆藏科技文献信息资源系统。该平台主要以省内高校图书馆为主要依托,建立科技文献服务共享平台,积极为我省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大中型企业等文献需求单位和个人提供科技文献检索与获取服务。
NSTL武汉服务站于2007年1月26日建成开通,成为全国首家国家科技文献中心区域性服务中心,在全国率先实现科技信息“四网联通”,即湖北科技信息网与国家科技文献中心(NSTL)、中国高等教育文献保障系统(CALIS)华中中心(武汉大学图书馆)、国家科学图书馆武汉分馆互连互通,并共同组建了“湖北省科技信息共享服务中心”,面向全省提供信息服务。
湖北省科技文献共享平台联盟系统的一个最突出的特点就是“整合”。平台为各成员馆的用户提供服务的不是单个分散的数据库,而是联盟共享平台所有资源的整合体,用户可在一个数据检索平台内检索本馆的全部资源。而作为联盟的用户,其面对的也是一个整体上的联盟资源集合,也可以在一个系统中检索联盟中全部的共享资源[13]。
3 横向型——跨行业系统综合式的区域联盟服务联合体
自1998年我国国家级图书馆联盟和地方区域级图书馆联盟全面启动建设以来,尽管在多个方面取得了可喜成绩,但存在的问题也是明显的。主要是各类技术标准的不统一,条块分割现象严重,系统间缺乏横向协调机制,没有统一的共享服务建设平台。目前全国仅有少数省、市建有跨行业系统综合式的区域图书馆联盟服务平台,如,上海市文献资源共建共享协作网[14],该平台从1999年5月上海图书馆接通上海交通大学图书馆、中国科学院上海文献情报中心专线光缆起步,至2004年末,全市公共、高校、中科院的三大图书馆网络已构成统一的体系,为达到全市文献资源共建共享发展目标打好了基础。
2003年7月23日,由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教育部、科技部、财政部等16个部门和单位的领导以及来自科技教育界的23位知名专家学者参加的“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部际联席会和专家顾问组成立大会的召开,标志着我国科技建设将会有一个统一的基础建设平台。随着我国“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项目的立项和实施,我国科技基础条件资源将进行新的战略重组和系统优化。图书馆联盟作为我国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基础设施,也将在“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这个世纪工程中逐步走向整合,在一个各类技术标准统一、资源建设分工合理、服务提供完善、组织协调良好的社会大平台上发挥图书馆联盟的整体效应[15]。
从上述我省地方区域性图书馆联盟服务体系可以看出,无论是传统型——学术交流和相互协调合作式的学会组织联合体,还是纵向型——行业系统共建共享式文献信息资源服务联合体,对推动我省图书馆联合服务体系建设,搭建共建、共知、共享平台,发挥整体性效应,都起到了积极的进步作用。特别是近几年,在国家行业系统图书馆联盟服务体系的影响下,我省具有现代意义上的图书馆联盟服务体系建设正呈良好的发展势头。但是从横向角度看,由于系统行业隶属关系不同,存在着行政管理系统内垂直建设和系统之间缺乏协调机制的问题,省内跨行业系统间的图书馆服务联合体还没有实现。虽然湖北省科技文献共享平台联盟系统已具有横向联合的端倪,但无论是加盟成员的数量,还是服务层面上都远远不够。
如何搭建湖北省横向型——跨行业系统综合式的区域联盟服务平台,确实面临很多困难。其主要原因有3种:一是缺乏系统行业间的协调机制;二是资金来源问题;三是由于各类图书馆基础条件差别大,自动化程度不一,因而在搭建统一共享平台上会出现硬件设备的配置和软件系统的兼容问题。根据我省和外省区域图书馆联盟建设的成功经验,笔者认为,实现地方区域性图书馆综合大联盟应当把握以下几个原则:
3.1 争取省政府支持,建立协调机制的原则
从国家级系统图书馆联盟的建设可以看出,没有政府行政机关的牵头和支持,任何联盟机制的建立都是难以实现的。
3.2 前期建设经费政府投入为主,后期维持经费盟员馆分担的原则确定建立横向省级区域性图书馆大联盟信息共享工程,首先要争取省财政的经费投入,分期实施,各系统相关行政管理部门要积极配合和大力支持,以解决初期服务平台建设问题;其次,共享工程的后期维持经费要靠盟员馆共同分担,当然这种分担并不是平均分担,而是要综合各成员馆实力的强弱、共享程度的大小(如服务平台单位用户的点击率)以及扶弱政策等因素,并制定相应承担经费比例的契约,以解决共享工程的后期维护和可持续性发展问题。
3.3 树立整体性观念,共建共享积极参与的原则
无论是系统联盟之间,还是各成员馆之间,都要从大局利益出发,树立整体性观念,坚决克服“大馆吃亏、小馆讨好”的思想,彻底清除“一校建一馆、一馆为一校,一地建一馆、一馆为一地,各自为阵、自我保障”的办馆理念。要积极参与共享工程的建设,服从统一调配,努力完成共建工程管理中心分配的各项任务;要始终把共建与共享紧密结合起来,以共建为基础,共知为手段,共享为目标,增强协作网的持续发展力、创新力和服务力;只有这样,才能达到共建共享的目的。
3.4 利益均等,互惠互利的原则
图书馆联盟是一种公益性的、非盈利、非行政机构,尽管盟员馆之间存在着基础条件、规模大小以及需求量度的差异,但在地位和利益关系上大家是平等的。因此,各盟员馆之间、各盟员馆与联盟之间都应当彼此相互尊重、相互信赖、相互合作,达成默契,互惠互利。
3.5 以核心馆为依托,建立学科文献中心的原则
湖北省是国家重点高校、科研单位比较密集的省份,可以把学科专业比较突出的图书馆作为依托,设立学科文献中心,如一类重点高校图书馆、湖北省图书馆、中国科学院国家科学图书馆武汉分馆等,以提高全省文献信息资源的保障能力。此外,选择几个自动化基础条件比较好的图书馆,搭建公共服务建设平台,以保证联盟数据中心共享服务的正常运行。
3.6 统一管理,制度保障的原则
横向型区域性图书馆联盟应当成立一个管理中心或委员会,作为联盟的最高事务管理机构,该机构可在盟员馆内民主推选产生,主要负责制定联盟发展规划、发展目标和处理联盟的日常事务等工作。同时,联盟内要制定各项规章制度,作为盟员公认和自觉遵守的行为准则,以保障联盟协调发展机制的正常运行。
综上所述,湖北省地方区域性系统行业图书馆联盟正处在一个蓬勃发展的良好势头,但搭建一个资源整合、制度保障、技术支撑、标准统一的综合服务平台,实现横向型地方区域大联盟还任重道远,需要各级政府和相关行政管理机关的大力支持和省内各类图书馆有识之士的不懈努力。
参考文献
[1]周雅莉.图书馆联盟与信息资源共享[J].科协论坛,2007,(8):256.
[2]燕今伟.图书馆联盟的构建和发展机制研究[J].中国图书馆学报,2005,(4):24-29.
[3]http:∥www.library.hb.cn/jigou/xhjj.html[EB].2008-08-11.
[4]戴龙基,张红扬.图书馆联盟——实现资源共享和互利互惠的组织形式[J].大学图书馆学报,2000,(3):36-38.
[5]http:∥hbgxgc.library.hb.cn[EB].2008-08-12.
[6]郑颖毅.浅谈湖北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的四大功能[J].图书情报论坛,2004,(1):40-41.
[7]徐力文.大力推进湖北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建设[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03,(6):96-98.
[8]http:∥www.hbdlib.cn/web/guest/xmgk[EB].2008-08-13.
[9]湖北高等学校数字图书馆管理中心.湖北省高等学校数字图书馆的建设[J].高校图书情报论坛,2007,(2):1-3.
[10]http:∥www.nstl.gov.cn/index.html[EB].2008-08-13.
[11]http:∥www.hbstl.org.cn[EB].2008-08-13.
[12]http:∥www.hstd.cn[EB].2008-08-13.
[13]郭一平,王亮.数字图书馆联盟构建模式的选择与实践[J].图书馆论坛,2007,(4):1-3.
[14]http:∥www.libnet.sh.cn/newsirn[EB].2008-08-14.
[15]张勤.中美图书馆联盟比较研究[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05,(2):5-7,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