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议地理课堂教学中的几点规范

2009-10-13毕锦芬

学周刊·下旬刊 2009年1期
关键词:岩层语言课堂教学

毕锦芬

摘要:地理学科涉及面广,知识跨度大,与其它学科联系紧密,因此地理教师必须具备较高的知识底蕴和语言功力。首先地理课堂语言要有专业性,其次注重地理课堂教学有序性,第三要注重地理课堂地图使用的有效性。

关键词:地理 课堂语言 课堂教学 地图

地理教师最主要的工具是课堂语言和地图语言,地理教师在教学中对地理知识的诠释是否到位要看课堂语言和有序性教学思路是否恰当并且相辅相成。地理学科涉及面广,知识跨度大,与其它学科联系紧密,地理教师必须具备较高的知识底蕴和语言功力。因此,就地理课堂的标准规范提几点认识。

1. 地理课堂语言的专业性

地理课堂语言的专业性是指地理教师讲课中要尽量使用专业的术语,还能适时地运用地图阐明地理知识和原理。例如:提到地球上的“对趾点”时,教师要先解释“对趾点”是指球面上过地心的一条直径上的两点,并画图使知识点形象化。而不是用非专业的地理语言“对称点”来描述。这样就避免学生在做题的过程中出现不明白,对“对趾点”的具体含义不理解的现象。

地理课堂语言的专业性,还体现在要求地理教师能区分地理概念并很讲究地运用在教学中。例如:在提到地形地貌、地质构造教学时,一定要解释清楚二者的区别和联系。地形地貌是地球表面的基本形态,地形共分五种基本类型,有平原、高原、盆地、丘陵、山脉。并且要从海拔和相对高度两个方面具体区分五大基本地形地貌。

地质构造是在地壳运动中岩层的变形和变位,是按岩层形态的具体分类。岩层受力后变形就是褶皱,褶皱分为向斜和背斜。有两种方法可以区分向斜和背斜,一种方法是根据岩层的水平形态来区分:岩层向下弯曲的是向斜,岩层向上拱起的是背斜。另一种方法是根据岩层的新老关系来判断:中间新两翼老的是向斜,中间老两翼新的是背斜。向斜如果主要在内力作用下,一般形成的地形地貌是谷地或盆地,在外力作用下可能形成山岭这样的地形地貌。背斜在内力作用下,一般形成的地貌是山岭,再加上外力作用下可能形成谷地或盆地。于是不同的褶皱形成的地形地貌也能分析得很透彻了。

岩层若受力后发生变位,岩层断裂错动位移就叫断层。断层可分为地堑和地垒。从岩层的相对垂直运动来区分:相对下沉的岩块是地堑,相对上升的岩块叫地垒。地理教师还可以从地形地貌来进一步区分两种断层:地貌为谷地或低地的是地堑,如东非大裂谷、汾河谷地、渭河平原。地貌为高地或块状山地的是地垒。如泰山、华山等。这样不仅区分了褶皱和断层,还从其中更加深刻地明白了地形地貌和地质构造的不同。既有系统,且条理清晰地进行教学。

2. 地理课堂教学的有序性

地理课堂教学要有顺序地进行是很重要的。例如复习区域地理时,应该先分析区域地理的范围和位置,再分析区域自然地理特征:从气候(气候类型、气候特征及其成因、自然带及土壤类型),地形类型及特征,河流流向、分布及水文特征等。然后讲区域经济地理特征:人口分布及原因、人种、信仰的宗教,再分析经济部门主要侧重农业、工业、第三产业的比重,进而总结出经济结构及经济水平,然后再讲各经济部门的布局特征。从每一节课的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分析此类问题的解题思路和方法。

地理课堂教学中的有序性还表现在知识点的前后联系上。在复习澳大利亚的矿产资源时要联系印度的煤、铁、锰的分布;在分析澳大利亚的人口分布时要回忆巴西和加拿大的人口也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这样可以温故而知新,也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 地理课堂中地图使用的有效性

地理课堂教学中离不了地图的有效利用,这也是地理学科的一大特点。可以这样说:没有哪一节课不用地图的,没有哪次考试试题不涉及地图知识的。可见地图知识的重要性。例如:印度与我国的国界线有:A.东、西两段B.东边一段C.中间一段D.东、中、西三段,此题选D.这就是无图考图题,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要注意在脑海中形成图形,当需要时及时显现出来,顺利完成做题过程。因此要注意经常看图,培养识图能力,在高中阶段尤其重要。

总之,作为地理学科教师,对地理教学的追求和精心钻研是永无止境的,告别懒惰、勤于总结,慢慢日积月累不断升华就会达到规范地理课堂风格的目的。

猜你喜欢

岩层语言课堂教学
高应力岩层巷道钻孔爆破卸压技术
地球故事之复理石岩层
让语言描写摇曳多姿
累积动态分析下的同声传译语言压缩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把“三个倡导”融入课堂教学
三喷两锚一注浆+U型钢联合支护在松软岩层中的应用
公乌素矿1604工作面覆岩关键层的判定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