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高中专生作文兴趣之我见

2009-10-13刘玉荣

学周刊·下旬刊 2009年1期
关键词:展示素材兴趣

刘玉荣

摘要: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最重要的组成部分,语文教师在作文教学方面费劲心血但收效甚微。尤其是没有升学压力、不同于高中学生的中专生,作文更是被看成是最头疼的事情,如何激发他们的作文兴趣,提高他们的写作水平,作者在多年中专语文教学实践中,大胆尝试,从帮助学生创设积累素材的环境、诚心营造展示平台、改革评价方式方法等方面取得了较成功的经验,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兴趣 素材 展示 评价

学生学习一些不感兴趣的科目时,无论教师怎样苦口婆心要求他们好好去学,还是不能达到预期效果,尤其是作文,历来被学生看成是最头疼的事。人常说,兴趣是最好的教师,如果所学是他们喜欢的,那就另当别论了。通过多年中专语文教学实践,我认为,要提高中专学生写作水平,激发他们的作文兴趣,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精心创设积累素材的环境

中专学生虽经历了十几年的人生,但他们的生活空间大部分还是在学校、在课堂,他们的所见所闻和情感体验不完整、有局限,因此,为学生创设积累素材的环境尤其重要。我在作文教学之前,往往有意识的组织一些与作文内容有关的课外活动,如带学生参加公益活动,去感受人间的真情与挚爱;指导学生组成各类兴趣小组;让学生调查家庭及社会中各种新生事物或现象,感受世间的人生百态;根据学校开展的各项活动,及时寻找让学生写作的机会。如学校举行文体活动,一方面积极组织学生创作开幕词、闭幕词,鼓励学生积极撰写稿件,写新闻报道投稿,出简报等;另一方面,积极组织学生参加主持人选拔大赛,增强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为使学生了解国家大事,不与生活脱节,我有意识地要求学生收看比如《感动中国》等生动感人的电视节目,然后交流,使学生用眼睛观察生活,用心灵感受生活,吸取新观点,把握主旋律,真正让他们有所见,有所思,有所感,有所发。这样,学生不再是游离于生活之外的苦心经营的编造者,而是体验生活、表现生活的能手,同时也提高了学生利用写作“干预生活”的能力。只有从生活中来,才会有喜、怒、哀、乐,才能做到“言为心生”,大大激发了学生作文的兴趣。结合中专生特点,开展专题作文写作。结合中专生都是即将或刚刚步入成年人的特点,紧紧抓住他们时代的特性,积极探讨、紧密结合他们感兴趣的话题,开展专题写作,比如,他们很快面临着走向社会参加工作的现实,利用暑假、寒假时间开展各自感兴趣的社会实践活动或做一次社会调查,激发写作热情,写出社会实践活动报告或调查报告。根据他们正处于世界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的特点,进行世界观、价值观大讨论,并撰写出辩论稿、讨论稿,以此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并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

二、诚心营造展示的平台

1、细心寻找、诚心品味精妙语句

每个学生的作文,如果用心去看,都会发现其中的闪光点,甚至有一些用词之大胆或贴切超出我们的想象,因此,看学生的每一篇作文,我都会细心寻找文章中的精美词句,特别学困生的作文,我更是用心去找寻。详细地记录下来,然后在作文评讲课上,让学生朗读这些语句,让全班同学欣赏,并对有创新、有个性的妙语,给予充分肯定,即使是只有一两句也绝不放过,这些妙语其价值往往会超出那些结构完整、内容充实的四平八稳的整篇作文,会带给学生一定的成就感,并能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所以细心寻找,诚心品味学生的精妙语句对提高他们的写作兴趣是极其重要的,同时,对教师自己也是一个启迪与提高。对“一个词,一句话”的欣赏甚至可以影响他们今后的人生。

2、为优秀作品设置展示的平台

一方面,对整篇优秀的作文,在班内的墙报开辟优秀习作专栏,将学生的优秀习作及时张贴,以便本班的师生阅读、欣赏。每学期出一份专刊,班上每位同学至少一篇,促使学生更积极的写作,提高自己的作文水平,并每人印发一份,作长期保存。假期让学生将自己在本期内的作文汇编成集,自编文集,自制封面,自取集名,自写序言,假期结束后在全班交流甚至学校展览。另一方面,对学生有感而发的哪怕是一个经典词、一句精彩话都及时记录、张贴,以便师生共同欣赏、品位。第三,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各种作文竞赛活动,并力争获奖,利用竞赛主办单位的权威性、竞赛活动的高等级性、竞赛舆论的社会性,刺激学生写作的热情。

三、尊重学生,改革讲评的方式方法

1、尊重学生的认知和情感

长期以来,我们喜欢用挑剔的眼光来审视学生在作文中表达的思想和感情,总认为学生抒写的思想感情不够成熟、不够深刻,学生真实地书写自己的生活,常常被判为幼稚、琐碎、不典型、偏激、玩世不恭等,这样一来,学生面对写作常常怀疑自己的情感和生活的价值,不敢写自己的普通生活和抒发自己的真情实感,只好撇开自己真实的生活体验而编造生活,装腔作势,故作高深。因此,作为教师的我们首先要学会理解和尊重学生对生活的认识和情感体验。

2、不求全责备,发现学生在作文中的闪光点

在作文评改时,一般我们喜欢用范文的标准来衡量学生的作文,把评改的着力点放在挑毛病上,有一点毛病就意味着作文的失败。事实上,任何一篇文章都能挑出毛病,即使经典之作。对于学生作文的评改,当然应该指出问题所在,并帮助他们找出原因,但最重要的、最主要的还是发现、发掘学生在作文中所表现的语言表达、思维发展的优势和特长,并帮助其进一步发展。

3、学会欣赏

在以往的作文评价中,教师缺乏欣赏的意识和心情,即使学生写出了在教师看来是“优秀”的作文,教师给予的往往是“表扬”而不是欣赏,更不是激赏。表扬是馈赠,是“我”与“他”的关系,而欣赏才是平等的交流,是“我们”的情感共鸣;表扬诉诸价值判断,而欣赏诉诸审美价值。欣赏更易于通达学生的心灵,让学生享受到尊重、理解的快乐。因而,对于学生中的优秀作文或作文中的某一闪光点,最重要的不是堂而皇之的表扬,而是发自内心的激赏。一次对学生作文发自内心的激赏,往往会影响学生的作文态度和精神生活。

4、评语要恰入其分,富有个性

每一篇作文都是学生的心血,每一个少男少女都羡慕身边有文章发表的人,如果千辛万苦创作出来的作文,得到的是千篇一律、浮光掠影的评语,学生就会觉得劳而无功、无所适从,学生对写作的亲近感、热情就在一次次的空洞指导下逐渐消失,甚至走向逆反。

5、现身说法

在作文讲评课上,我经常找出一些学生的优秀作文,请他交流自己撰写、修改作的经过、感受,介绍自己的“经验”和下一步的作文目标,把学生的成功作文复印给全班同学学习,甚至张贴在学校的橱窗里展览,并在家长会点名表扬,让家长也享受到儿女成功的快乐,在学期结束时写入成绩报告册以及学籍簿。试想,仅仅靠一篇作文的成功就能成为班级的典型人物,享受到如此之多的乐趣和快感,哪个学生不想试一试呢?在此基础上教师再及时进行写作技法指导,学生的作文水平何愁提不高呢?

猜你喜欢

展示素材兴趣
刍议商品展示与陈列的基本原则
硫粉与铁粉化合的实验改进
“导——展——练——评”课堂教学模式之我见
立足生活,挖掘习作的丰富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