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课标理念指引下 实践性作业的探索

2009-10-13

学周刊·下旬刊 2009年1期
关键词:实践作业语文

翟 芳

摘要:语文教学要与学生的语文实践活动相结合,通过语文实践提高学生理解语文和运用语文的能力。教师要注意在作业设计上多下功夫,根据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关注学生的发展,注重语言文字和篇章的积累,挖掘学生的潜在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启迪学生的灵性。可以通过读写结合,诱发学生创造智能,还可以超越文本 ,拓宽学生知识面。

关键词:语文 实践 作业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让学生更多地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言的规律”。这充分说明语文教学要与学生的语文实践活动相结合,通过语文实践提高学生理解语文和运用语文的能力。

虽然,我们越来越重视学生主体地位,在组织学生自主学习方面已有很大进展。但是,在作业练习中,机械、重复的识记练习仍然存在。反复的听、读、写、练难以提高语文学习能力和语言的实践能力,难以孕育实践的意识和全新精神。自从参加课程标准教材的学习以来,我教研组全体教师注意在作业设计上多下功夫,根据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关注学生的发展,注重语言文字和篇章的积累,挖掘学生的潜在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启迪学生的灵性,探索如何使语文作业走出反复操练的泥沼,让它飞扬学生的个性,在不断的探索与教学实践中,我们总结了以下几点:

一、读写结合,诱发学生创造智能

语文教材的内容丰富,在阅读教学的基础上,利用课文材料,设计一些课外练笔,引导学生进行多种形式的想象训练,这种凭借课文内容进行的小练笔,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理解文章蕴含的丰富内容,还有助于提高语言表达能力,诱发学生潜在的创造智能。

1、仿写儿童都有着天然的模仿才能,而仿写是小学生学习语文的重要途径和训练形式,是逐步过渡到独立写作过程中起桥梁作用的一种有效的训练手段。在仿写时,要精心选择具有明显特征且具有价值的精彩片断,如《第一场雪》的第四自然段主要写了雪后的美丽景色。这一段在构段方式上是从整体到部分,在写法上运用了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在学习课文的基础上,安排学生活学活用,按这种构段方式,运用这两种描写方法试着描写一处景物。借助范文指导学生进行仿写,能激发学生写作兴趣,提高写作能力,发展创造思维能力。

2、续写此举要求学生根据原文的叙述,合理推敲故事的发展趋向。这种形式的练笔能够培养学生想象的完整性和完美性,把学生的想象引向纵深。如《穷人》一课结尾处给学生留下了很大的想象空间,对此可让学生在理解课文思想内容的基础上进行续写。

二、超越文本,拓宽学生知识面

人类积累的文化财富浩如烟海,教科书中的知识信息不过是沧海一粟,远远不能满足儿童强烈的求知欲、好奇心。新课标强调: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注重课内和课外的有机结合。因此,我们在教学实践中,立足课内,注目课外,拓展性布置课外阅读作业,开阔学生视野,帮助学生积累语言,提高学生的语言感悟能力。

1、预习性的课外阅读。这种阅读通常在课前进行,让学生围绕课文内容查找相关的资料,进行探究性阅读。这样既可以提供背景知识,帮助学生对课文内容的认识,又在阅读、加工整理资料的过程中参与了阅读实践。如《美猴王》一课前,由于课文的内容远离学生的实际生活,我就让学生选读《西游记》的有关章回,观看《西游记》的影视资料,了解名著。

2、课后结合课文内容的课外阅读。这种阅读是在学生学完课文后,延伸性阅读有关资料,参与语言实践。使学生将语言文字内化为自己的言语表达需求,使学生在阅读中产生强烈的表达欲,从而实现语言与精神共生的目的。比如学了《白杨》,补充读《白杨礼赞》;读了《猫》,推荐读老舍的其它著作。读完后写写“读书报告”:书名______,作者______,我最喜欢______,因为_______。这种创造性的拓展延伸,深化了课文内容,给课文教学增添了无穷魅力。

三、实践活动,提高学生运用能力

1、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活动课。例如:在学习了古诗《山行》、《江雪》后,在班上开展“古诗朗诵会”:第一,让学生对学过的古诗进行整理,按诗歌所学内容分类,可按季节分,也可按诗人分,还可按年代分,看谁读的古诗多。第二,推荐一首自己最喜欢的诗,介绍诗歌的作者,说说最喜欢的是哪句,喜欢的原因。第三,选择最喜欢的方式展示古诗。如书法、做书签、画画等。这些实践活动,既达到运用知识去认识同类事物、扩大知识范围的目的,又发展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加强了课内外的联系,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学生通过亲自经历的语文实践活动,把书本知识转化为活动技能,弥补了单纯的课堂教学的不足。

2、大胆创新,开展轻松愉快的实践活动。小学生活泼好动,爱唱爱跳,开展语文实践活动要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实践活动不能成为学生运用语文的种种负担。因此要选择学生喜闻乐见的实践活动,如猜谜语、做游戏、改编课本剧、成语接龙、校园模仿秀、创编故事、设计广告等等。如学习了寓言《南辕北辙》后,让学生自己根据课文改编课本剧进行表演,学生分成几个小组自编、自导、自演,最后评一评谁演得好。学生在在活动中学语文,用语文。在人教版课程标准实验教材语文第一册中,积累是其中的一项教学重点,课下多留一些这方面的作业。同时,我们也要尽可能地为学生提供与课文内容相关的材料,以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使学生进一步陶冶情操。在具体学习内容时,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比如,在课堂上教学《静夜思》,布置这样的作业:李白是唐朝有名的大诗人,你们一定会背许多他写的诗,请回家后准备一下,明天在班里选出一个“背诗大王”,看谁背得多。学生不仅积累了更多的古诗,而且实现了认知的整合、类比,顺利地进行了知识的迁移。

此外,在语文教学中,要求学习小组成员每月完成一期手抄报或剪报、墙报,其中每期手抄报要有一篇自己写的文章。学生在办报的过程中,首先要广泛阅读书刊、杂志,收集有关资料,深入生活中去调查采访。办报时,学生要综合运用阅读、写作、美术、书法等各种知识,将刊头设计、材料取舍、排版、插图等技能集一身。最后,每月开展一次评报活动。通过评报,发展提高了学生的审美能力、语言表达能力,达到综合素质的提高的目的。

语文教学只有超越课本、超越课堂,引导学生展现学生的个性,使学生的能力素养在不同方面得到提高。开展语文实践性作业的方法还有很多,在实施新课程标准的今天,语文教师要敢于创新、博采众长,从学生的发展出发,更好地促进学生主动全面发展。

猜你喜欢

实践作业语文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我想要自由
三十六计第七计:无中生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