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创设情境 走近历史

2009-10-13张华云

学周刊·下旬刊 2009年1期
关键词:距离图像音乐

张华云

摘要:由于历史这门学科的学科特点,使得学生感觉历史特别遥远,从而从心理上拒绝或不喜欢这门学科。这就需要历史教师创设历史情境,让学生置身其中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创设历史情境,首先从时间和空间上拉近学生与历史的距离;其次可以播放音乐渲染情境,营造情感氛围,把学生带入历史课堂;还可以锤炼语言描绘情境,借助图像再象情境。

关键词:历史情景 距离 音乐 图像

历史是指人类社会发生和发展的历史,根据概念可知历史知识最根本的特征是不能重复出现,也不能通过任何途径观察或者试验使其重复出现,这样的特点使学生感到历史特别遥远,因此从心理上拒绝或不喜欢这门学科。如何引起学生兴趣和求知欲,让学生走近历史,并亲近历史,成为历史教师的一个探究点,创设历史情境,让学生置身其中,激发他们探究的欲望,这是历史教师摆脱困境的一个办法。

如何创设历史情境呢?

第一,从时间和空间上拉近学生与历史的距离。比如,历史上今天是什么样,名人在和学生同龄时是什么样的等等。让学生与历史展开心灵的对话,让学生深切感受到历史如知已,历史蕴含生命的智慧,人生不能没有历史。例如《法国大革命》中评价拿破仑时,出示给学生这样的材料:很多年以前,法国有这样一个学生:“学习是他心甘情愿的唯一乐趣,他乐读好作者的书,对于抽象科学他能够运用自如,其数学和地理知识扎实。在班上他积极地回答问题,在其他场合则具有巧妙快捷答应才能。通过展示拿破仑在学校读书时刻苦学习的史料,不仅拉近了历史名人与现代学生的距离,并且在潜移默化中告诉学生一个道理,成功源于勤奋。

第二,播放音乐渲染情境,营造情感氛围,把学生带入历史课堂。如在讲授《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一课时,播放了歌曲《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学生跟着哼唱时,我便说“歌曲的名称告诉了我们新中国和共产党的关系,这种关系历史已经证明,如今我们在中车共产党的领导下正在和平崛起,一步一步走向富强。无论是历史和现在都告诉了我们:中国共产党是一个伟大的政党,让我们重温历史,共同学习中国共产党是怎样诞生的。”

第三,锤炼语言描绘情境,在课堂上准确精炼的语言是骨架,在这个前提下,力求语言的热情,幽默,生动,富有激励性,启发性,使语言表达得更加饱满,从而打动学生的心,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共鸣,受到强烈的感染。当学生置身于语言美的环境和氛围之中,学生就会心情愉快,兴趣盎然。例如坐在讲授二战后的国际关系,分析冷战的背景时,引用丘吉尔在回忆录中他出席雅尔塔会议时的一段话:“我的一边坐着一条腿搭在另一条腿上的巨大俄国熊,另一边是巨大的北美野牛,中间坐着的是一头可怜的英国小毛驴。”在读这段引言时我用沉重的语气,把丘吉尔的忧虑、无奈、委曲的情绪展现了出来,将学生引入情境。由于形象生动,学生认真倾听,热情高涨,而后我抛出了问题,为什么俄国熊和北美野牛之间不敢直接开火?学生开始积极议论,我夸张地说:“因为它们扑向对方时,牛看到熊掌,而熊也看到了牛角,所以它们犹豫了。”学生心神领会双方因对方的实力而不敢轻言动武的真正原因,而冷战的背景也深深印入脑海。

第四,借助图像再现情境。图像直观比较形象,是无声之言,无言之文,运用图像有助于学生获得形象化的历史知识,从而把学生带入历史情境。例如在讲授七十年代新中国的外交时,出示了毛泽东与尼克松握手的图像,同时还进行了描述:两个大国终于跨越了深深的太平洋,把和平与友谊握在了手中,东西方之间的坚冰也随之融化。这样的情境自然地把学生带入了历史的思考。

第五,借助多媒体课件,把学生置身于历史情境中。例如在讲授《春秋战国时期的文化》时,为了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用多媒体课件展示了孔子的彩色塑像,外加一段简洁的文字:“如果人类要在二十一世纪生存下去就必须去吸取孔子的智慧1988年诺贝尔奖获得者巴黎会议的宣言。”这样就把现代学生与两千多年前的孔子的距离拉近了,接下去就顺理成章地设计教学环节。

通过这些情境的创设,营造一个充满情趣,充满张力的环境,使师生的身心都得以自由舒展,潜能得以充分发挥,个性得以自然张扬,一同去领略历史给我们带来的美与智慧!

猜你喜欢

距离图像音乐
改进的LapSRN遥感图像超分辨重建
有趣的图像诗
算距离
距离有多远
遥感图像几何纠正中GCP选取
音乐
秋夜的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