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上春树:物化世界里的追寻
2009-10-13邱华栋
邱华栋男,1969年生于新疆昌吉市,祖籍河南西峡县。16岁开始发表作品,18岁出版第一部小说集,1988年被破格录取到武汉大学中文系。在《中华工商时报》工作多年,后为《青年文学》杂志主编,目前在人民文学杂志社工作。出版有长篇小说《夜晚的诺言》等多部,中短篇小说一百多篇,另有散文、随笔、评论、诗歌数百篇,结集为小说集《黑暗河流上的闪光》、《都市新人类》等多部,电影研究《电影大师108将》、书评集《和大师一起生活》、建筑评论集《城市漫步》、游记《日本意象》等。多部作品被翻译成法文、德文、日文、韩文、英文、越南文发表和出版。获得了庄重文文学奖、上海文学奖、《山花》文学奖、老舍长篇小说奖提名奖等十多次。
一、背景与经历
和石黑一雄有些相仿,村上春树也是一个世界主义者,他也在书写一种“世界文学”,并以其众多的作品获得了世界性的声誉。他对西方音乐、特别是爵士乐和其他流行音乐的熟悉程度,令人匪夷所思,而且,他对西餐和西方流行文化符号的了解,可以看作是日本许多年来追求“脱亚入欧”在文学上的一个佐证。村上春树是亚洲名气最大的小说家之一,但是,他是不是最好的小说家,还有很大的争议。据说,有一天,在德国,著名的文学评论家拉尼茨基和一位女作家在村上春树的德文译本的读书会上,就发生了激烈的争执,拉尼茨基认为,村上春树的小说很好,但那个女作家则认为村上的作品纯粹是快餐文学,没有文学价值,以至于两个人后来在电视镜头面前互相进行人身攻击。就我看来,村上春树的小说打通了现代主义小说和通俗小说之间的通道,尤其是他的长篇小说,由于小说故事情节的流行性和通俗性,甚至是有些媚俗性,降低了其小说的文学价值。但是,他的小说仍旧具有很高的社会认知价值和文学价值,他继承了自卡夫卡以来的异化思想,对人在现代社会和大都会中的存在的呈现,有独到的地方,风格鲜明。而他的作品在亚洲国家和世界各地的流行,以及其所具有的后现代小说的特征,使我们不能忽视他的巨大存在。
村上春树1949年1月12日出生在日本京都的伏见区。京都是一座古都,保存了大量日本古代的文化遗迹,作为日本幕府时期统治日本的首都,这座城市有着醉人的美丽,寺院、街道、御所、樱花、祗园等等,构成了城市最美丽的符号和风景,我在那里也是流连忘返。村上春树的父母亲都是学校的日语教师,在村上春树出生后,他们全家搬到了兵库县。少年时代,家教颇严的村上在喜欢读书的父亲的引导下,阅读了大量文学书籍,尤其是上中学之后,他连续多年一直在阅读河出书房出版的《世界文学全集》丛刊,和中央公论出版社出版的《世界文学》杂志,这些阅读外国文学的经验使村上春树很小就具有了开阔的眼光,也使他的中学时代过得很充实,埋下了他注定要成为一个优秀作家的伏笔。
19岁那一年,村上春树进入到日本早稻田大学第一文学部攻读戏剧文学。在大学读书期间,正是日本社会风云激荡的年代,1968年,席卷日本社会的学潮,也打乱了学校的平静。村上春树一边读书,一边打零工,还把很多时间都花费在歌舞伎町的爵士乐酒吧里,处于青春的迷惘当中。这个时期的感受,在他最早的几部小说中都有表现。还没有毕业,22岁的村上春树就以学生的身份和一个东京的女子阳子结婚了。大学毕业前夕,村上春树前往电视台等传媒机构应聘,经过实习,他对电视台的工作没有了兴趣,晃荡了一年多。25岁的时候,村上春树在岳父的帮助下,加上夫妇俩打零工积攒的钱,又从银行贷款,一共用500万日元,开了一家爵士乐酒吧,此后多年,一直到他32岁把酒吧转让给了别人,他都在经营这家以自家的一只猫命名的酒吧。经营酒吧长达7年的这段经历,是他后来很多小说中经常涉及到的重要场景,也是他的重要的社会和人生经验的来源。在酒吧中,各色日本人等穿梭往来,而日本六十和七十年代高速增长的经济、激烈变革的社会,都给他的心灵留下了强烈的刺激。于是,1979年,30岁的村上某一天在球场踢球的时候,忽然开了窍,动了要写小说的念头,于是,每天晚上,他都在自家酒吧里的餐桌上奋笔疾书,写出了他的第一部小说《好风长吟》,并且立即把稿子投寄给了“《群像》新人奖”的评委会,获得了《群像》杂志的这个新人文学大奖,并且,很快,书稿由讲谈社出版,前后印行达140多万册,从此改变了他的命运,村上也就毅然地走上了写作的道路
二、村上的长篇小说
从1979年发表第一部长篇小说《好风长吟》到2009年出版《IQ84》,30年里,村上春树一共出版了12部长篇小说。我们来逐一看看他的长篇小说的情况。1979年,30岁的村上春树出版了长篇小说《好风长吟》,准确地说,这是一部大中篇或者是小长篇,翻译成中文大概在7万多字,小说讲述了大学生、主人公“我”和好朋友鼠的迷离生活。他们在一起喝掉了可以装满25米长的游泳池的啤酒(显然很是夸张),还抽了6921支烟,在酒吧里鬼混,天天过着一种虚无的生活。有一天,“我”在酒吧里遇到了一个喝醉了的少女,就送她回家,发生了性的关系,开始了“我”的第四次恋情。“我”一边和好朋友鼠继续自己的晃荡生活,一边和这个少女展开了爱情生活,一起去海边,一起度过青春的一些时日,18天之后,那个少女消失不见,只留下了“我”一个人在倾听风在旷野之地歌唱。
小说将日本青年人那种在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社会中的失落、孤独和迷惘情绪传达得淋漓尽致,叩动了一代青年人的心灵,小说轻巧的叙述、跳跃的情节和插科打诨式样的情节插入,带有着片段式样的后现代风格、大量青年亚文化的符号,那些音乐、日常对话和年轻人特有的标记,在这本篇幅不大的小说中比比皆是。因此,村上后来的很多作品,其实都在继续着这本书确立的风格。村上春树的第二部长篇《一九七三年的弹子球》出版于1980年,小说的篇幅依然不大,比第一部《好风长吟》略长,中文译本在10万字。这部小说从情节上应该算是《好风长吟》的续篇,前一部小说中的主人公“我”和好朋友鼠继续出场,讲述“我”在大都市中创办了一家翻译公司,并且邂逅了一对双胞胎女孩,还同居在一起,过着一种匪夷所思的迷离生活。由此,传达和描绘了日本1970年代高速发展的经济社会带给年轻人的精神焦虑和紧张感,小说中的主人公离奇的经历能不断超越读者的想象,语言俏皮、轻快、幽默,带着青年人特有的那种伤感情绪,和对已经逝去的青春岁月的留恋和回望。小说出版之后,竟然销售了一百万册,可见其大受欢迎的程度。
村上春树的第三部长篇小说《寻羊历险记》出版于1982年,在篇幅上,这部小说可以称之为是一部标准的长篇,中文字数在25万字左右。从情节上来说,带有浓厚的幻想和超现实的成分,可以说是前两部小说的深化。由于小说的主人公照例是“我”和鼠,因此,村上春树的前三部小说,我看,可以把它们看成是一个系列三部曲。小说的主人公继续着他们在现代都市中的迷惘和追寻,故事情节有些荒诞不经:经营着一家广告公司的“我”在妻子离家出走之后,和一个出版社的校对员兼职模特和应召女郎的女子有了关系,但是,“我”旋即遭到了日本一个右翼政客的威胁,要“我”在一个月之内找到一只背上有星星花纹的羊。于是,“我”和同居的女子一起,踏上了追寻那只带有星星花纹的羊的旅程,开始经历各种离奇古怪的事件,最终,在黑暗中和少年好友鼠相遇了,并了解到,眼下的日本,已经被羊进入到人体内的右翼政客所控制的现实。小说的情节虽然荒诞不经,但却如同一面哈哈镜一样,将被政客和金权政治所操纵的日本社会现实以夸张、离奇、荒诞和超现实的面貌展现了出来。小说中继续表达着一种对青春失去的悼念,对时代不适应的现代人的精神紧张,以及对权力和金钱带给人的压力的拒斥,弥漫着一种哀伤和苍茫感。
村上春树显然越写越好,笔法越来越娴熟了。他的第四部长篇小说《世界尽头与冷酷仙境》出版于1985年,这部小说的篇幅进一步增加了,中文译本有35万字,可见村上对驾驭长篇小说开始显得游刃有余了。小说分为40章,单章结构标题为“世界尽头”,双章标题为“冷酷仙境”,交替叙述,形成了严实的叙述结构,带有寓言小说、科幻小说、侦探小说的一些元素,实际上是后现代小说的一个总体的特征,那就是,用这些类型小说的外壳,来呈现人类社会的存在状态。写这部小说的时候,村上春树已经是35岁的人了,因此,对世界的认识和看法,尤其是对日本社会的认识和感觉,是他这部小说要表达的主要意图。在“世界尽头”这条叙述线索中,呈现出一派相对安宁和谐的世界景象。一座虚构的小镇如同科幻小说或者乌托邦小说所构想的地方,在那里,次第展开的,都是秩序井然的世界,但是却是一个死寂世界—人们没有记忆,没有心灵生活,主人公“我”只能面对储存了大量人类记忆的独角兽的头盖骨,去倾听和冥想。而“冷酷仙境”这条叙述线索,则以东京这个大都会光怪陆离的现代生活作为镜像,来映照当代人的精神世界:主人公、计算机高手“我”接受了一个古怪的任务,被要求计算一个复杂的数据。完成任务之后,委托人、一个老博士送给了“我”一块独角兽的头骨。“我”随后认识了一名女图书管理员,并且和她发生了恋情。但是,随即,“我”也陷入到麻烦和陷阱当中,有两个来历不明的男子将“我”挟持,要求“我”交出独角兽头骨和那份复杂的数据。于是,“我”开始经历一系列惊险复杂、险象环生的事件,甚至在大都市的地下被“夜鬼”所纠缠。最终,这条线索呈现出一线生机:一个穿粉红色衣服的女郎给“我”带来了希望,“我”来到了一座港口,沉浸到恢复平静的情绪当中。
《世界尽头和冷酷仙境》这部小说,在寓意、结构和情节上都比较复杂。两条并行的线索中,都是以第一人称“我”来叙述的,这两个“我”其实可以叠加成一个人,他们之间是一个硬币的两面。比如,在“冷酷仙境”这条线索中,在大都市中遭遇危险并经历了连环事件的“我”,更多地和当下的日本现实、尤其是东京这个繁荣和发达的城市带给主人公的内心投影有关,由此折射的,都是畸形发展的物质主义所扭曲的心灵映像。而在“世界尽头”中的“我”,则可以看作是前一个“我”在无意识、潜意识或者睡梦状态中所呈现出的一个澄明缥缈的世界,因此,小说呈现出意义模糊、情节荒诞的复杂感和多层次。小说中还混杂了现代音乐、都市流行文化、汽车、广告、电脑、电视等各类信息,将一个被物质和信息、传媒和科学技术、性爱和金钱与权力扭曲的世界以夸张、变形的方式斑驳地呈现。
通过这部小说,村上春树告诉我们,现实尽管冷酷,也还存有仙境的一面,在世界的尽头,虽然那里的一切都是相安无事的,但同时,那里也是死寂的、没有任何生机的。我倒觉得,这部小说是村上春树的小说中最值得分析的作品之一,因为它相当复杂和多面,也摆脱了他一贯喜欢描绘的、以青春逝去为主题的模式(比如他早先的三部小说加上《挪威的森林》和后期的小说《海边的卡夫卡》),创造出带有迷幻和异样色彩的世界。
村上春树影响最大的长篇小说,应该是《挪威的森林》。这部小说出版于1987年,至今已经发行了1000万册以上。小说的题目“挪威的森林”,是取材自1960年代非常流行的甲壳虫乐队的一首乐曲,正是那首曲子,勾起了主人公渡边的回忆。他开始回忆起18年前,他和两个女孩的爱情经历。渡边的第一个恋人直子是他的好朋友木月的女友,在木月自杀之后,才成为渡边的女朋友。但是,直子显然一直无法忘怀自杀的男友木月,在她20岁生日那一天和渡边发生了性关系之后,第二天,她就离开了渡边,不知所终。后来,直子在一家山地疗养院里给他写信,告诉他自己的去向。渡边又认识了一个女孩儿绿子,活泼、大胆、野性的绿子给渡边的生活带来了新鲜感和冲击力。但是,渡边又无法忘怀直子,直到传来了直子自杀的消息,渡边觉得深受打击—他遭受打击肯定是因为直子一直无法忘怀木月,而渡边又无法忘怀直子。最终,在直子生前好友玲子的帮助下,渡边振作了起来。在小说的结尾,渡边给被他伤害了的绿子打电话,渴望回到绿子的身边,开始自己的新生活。
这部小说从情节上看,写得平顺低徊,感伤动人。仿佛是一首感伤的青春恋曲,不断地在你的内心里缠绕。小说非常好读,传达出的青春逝去的哀伤感简直是到了极点,那是一种亚洲东方人普遍能够心领神会的细腻的情感,它在村上春树的笔下娓娓道来。但是,村上春树自己并不觉得这就是他最好的小说。他说:“我有心把《挪威的森林》看成是另类的小说,以后相信我不会再写这类的小说。叫什么好呢?就算它是孤立的例子吧。对我来说,很想快点从中逃出来。我用写实风格去写,是为了显示不是我的东西也可以做到,所以,尽快完成尽快离开。我想回到自己本来的世界中去。”我想,他所说的“本来的世界”,指的就是带有荒诞和超现实的、充满了想象和奇遇的那种小说吧。
关于“挪威的森林”,我还记得,2005年我们穿越挪威中东部,准备去看挪威那壮丽的峡湾景色时,的确欣赏到了大片的挪威的森林,但是,真实的挪威的森林,实际上并不壮观,都是些小树林子,树木大都是杉树或者小松树,密集而细小,很像新疆天山深处的云杉林。同行者笑曰:“看哪,挪威的苗条森林!”实在是恰如其分。
村上春树的第六部长篇小说《舞!舞!舞!》出版于1988年,小说的主人公仍旧是“我”,看来,第一人称叙事是村上春树最喜欢的叙述方式,他在小说的后记中说,“(这部小说的)主人公‘我同《好风长吟》、《一九七三年的弹子球》、《寻羊历险记》中的‘我原则上是同一个人物。”这就比较好理解了。我觉得,现在可以把他的这四部小说看成是一个沿着时间的线索发展的系列小说,也可以看成是一部篇幅在70万字左右的巨型长篇小说的四个章节。将这四部小说联系起来,作一个情节的索引的话,你会从中间发现大量互相呼应和印证的细节。小说接续了《寻羊历险记》中的一些情节,在《舞!舞!舞!》中,“我”已经是一个34岁的离婚男人,处于壮年的徘徊和迷离中。在北海道的海豚宾馆,他和一个女子有了一次美好的性爱体验。后来,他遇到了中学同学、影视明星五反田,两个男人就召来了两个应召女郎,其中一个叫咪咪的高级妓女让“我”记忆深刻,但是,几天之后,警察发现,咪咪被人用长筒丝袜勒死在另外一家宾馆里。于是,主人公和五反田都被怀疑为杀人对象。最后,“我”被警方开释,但是五反田则离奇地开车冲向大海,自杀身亡,留下了一个谜。在小说的最后,“我”前往北海道寻找自己过去的神秘体验,包括去找那个叫由美吉的女子。“我”终于穿越了房间里的时间隧道和厚墙,与由美吉再次相遇。
这部小说的情节依然穿越在现实和超现实之间,情节也游移在侦破小说、爱情小说和后现代小说、存在主义小说之间,最终却落到了从女人那里寻找安慰的巢臼里,是我觉得很遗憾的。有时候,我总是觉得,村上春树的小说偏软、偏轻,在重要的地方打滑,主人公似乎总是长不大,总是要过于沉溺在对女人的依恋上不能自拔。不过,这部小说使村上春树继续回到了自己擅长的想象的空间里,去自由地驰骋,属于他所说的“本来的世界”。
村上春树的第七部小说《国境以南太阳以西》,出版于1992年。我觉得,这部小说是村上春树比较一般的作品,从情节和主题上来说,都重复了他早期的作品。“国境以南,太阳以西”仍旧是欧美一个歌手的歌曲名,小说依旧是第一人称叙事,描绘了一个出生于1951年(和作者出生年代接近)的男人“我”,在小学五年级、高中时代和30岁的时候,分别体验到的和三个女子之间的微妙感情,似乎隐约带有自传性。最后,“我”在五年级的时候喜欢的那个脚有点跛的女子岛本,在18年后突然出现在主人公面前,两个人共同度过了一个夜晚,之后,岛本又像村上春树过去小说中的神秘出现又神秘消失的女子一样,又失踪了,不知道到哪里去了,给主人公留下了无限的惆怅。小说的底色是现实主义的,甚至还相当的写实,多少描绘了日本中产阶级的生活风貌和日常状态。但这部小说篇幅单薄、情节重复、感觉钝化,实在是村上春树比较平庸的一部作品。
在村上春树的小说中,可以称得上是巨著的,应该是小说《奇鸟行状录》。这部小说日语的直译应该是《发条鸟编年史》,共分三卷,在1994到1995年陆续出版,翻译成中文在52万字,篇幅较大。小说还获得了第47届日本读卖文学奖。三部曲分别为《贼喜鹊》、《预言鸟》和《刺鸟人》。小说的情节进展舒缓平和,仍旧是村上春树最擅长的第一人称叙事,描述一个失业的31岁男子在家中生活,这个时候,他们家养的一只猫失踪了。于是,开始接连出现各种怪事。先是一个陌生女子打电话来,说一些显然彼此已经很熟悉的话题,比如咨询“我”到底买哪种内衣比较好什么的;忽然,又有一个16岁的女中学生打电话问“我”,如果“我”喜欢的女生有6根指头和4个乳房该怎么办?接着,一个神秘的电话来了,威胁“我”说猫丢失了不过是一切怪事来临的开头。然后,一个老人前来找他,向他讲述40年前蒙古边境的一口深井的故事。在这天的傍晚,在外工作的妻子没有再回家,“我”觉得一切都匪夷所思,然后,我感到迷惑,躲到邻居家的一口井中孤独地沉思了三天,等到从井中出来的时候,已经决定要改变生活。从此,“我”踏上了经历各种奇遇、遭遇到各种离奇事件的旅程。这个小说三部曲旨在创造一个追寻自我的模式,这和他过去的一些小说有些相似。小说中,各种关于时代感受的变形和夸张的情节与想象,以及莫名其妙的人物和行为,纷纷出现在主人公的周围,使“我”感到险象环生和危机四伏。但是,“我”似乎又能够看到前方透露出来的一丝光亮,并继续向那光亮所在的地方进发。小说似乎还包含了不少故事套故事的短小说,使小说的内部呈现出多个层次和情节的枝杈。
据说,在写这部小说的时候,村上春树正在美国作短暂的停留,因此,他可以从外部的世界打量日本:“日本看上去更像是翻卷着暴力旋涡的莫名其妙的国家,是扭曲变形的空荡荡的空屋,是空虚的中心。”如此观察和打量自己的祖国,使他的这部小说写得非常从容。我还注意到,一些日本现代史上的历史事件,比如在内外蒙边境的诺门坎和苏联军队大战的历史事件、二战之后日本社会的一些政治和经济动荡,都隐约出现在小说中。村上春树过去的一些短篇小说的情节,在这部小说中继续推展和演绎成了更复杂的故事。在迷惘中追寻生命的意义,在相遇中体察和表现人性的温暖,在广大的现实和想象的世界里去寻找一个生命的终点,是这部小说想表达的,但最终却没有一个确定的答案。
村上春树一般是两到三年的时间就出版一部新小说。1999年,他出版了第9部长篇小说《斯普特尼克恋人》。“斯普特尼克”是苏联于1957年发射的人类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这部小说以此来命名,似乎要表达带有人类普遍性的主题。小说的主人公堇是一个女性,她爱上了一个比自己大17岁的女性。小说的叙事者依旧是“我”,在小说中以第三人的角度,观察着堇在双性恋的世界里摇摆。小说还涉及到了自我追寻和求证的主题,不过,无论是主题、人物还是故事情节,都没有超过他过去的几部小说,它更像是一个边角料,我看是一部比较轻飘的作品。
新千年开始的2002年,村上春树出版了他的第10部小说《海边的卡夫卡》。小说的篇幅较大,长达40万字。看起来,村上显然想要依靠这部作品来超越他自己,同时,向他所喜爱的小说家卡夫卡致敬。小说有两条线索,一条线索是少年卡夫卡如何最终摆脱了恋母情结的束缚,另一条线索,是一个能够和猫谈话的老人所传达出的启示。小说的主人公是一个15岁的少年田村卡夫卡。叙述人就是田村卡夫卡的第一人称“我”。“我”幼年被母亲抛弃,和父亲又不和,辍学离开了家庭,开始一个人在世界上流浪,向着心目中的远方进发。在成人世界里,“我”见识了各色人等,接触到了广袤的世界,也认识了人心的深广。虽然这部小说被《纽约时报》评选为年度10大好书,但是,我觉得这部小说不是很理想,没有超越村上春树自己。比如,同样是少年题材的小说,我想起阿玛杜.库鲁马的《血腥童子军》和库切的《迈克尔•K所生活的时代》中所描绘的更加严酷的社会现实给少年主人公造成的内心创伤,使得村上的这部作品显得小巫见大巫了。而按照描绘外部世界的广阔来说,索尔•贝娄的《奥吉•玛奇历险记》也更胜一筹,读者可以找来这几本书对照着阅读,自有心得。
村上春树的第十一部长篇小说是《天黑以后》,出版于2004年。小说的篇幅不大,中文在11万字,讲述东京某一天,从夜晚11点56分到次日凌晨6点52分的时间里,一个从中国偷渡到日本沦为妓女的女子,因为来了月经而被一个叫白川的男人殴打,由此,展开了东京这么一个夜晚中几个人物之间的纠缠和社会关系。小说就像一个切片,切入到现代大都市夜晚的生活中,将夜晚的罪恶、人性的扭曲、物欲的疯狂和世界的无序呈现了出来。时间在迅速地流逝,而人的命运也在时间中发生变化。我觉得,这部小说在叙事上比较新奇,带有法国新小说派的一些痕迹,有着对时间的痕迹和物质空间的精确描绘,不同于村上春树那些以青春逝去的哀伤为主调的小说。写这部小说的时候,村上已经55岁了,如果他还在哀叹青春逝去,那实在有些矫情了。因此,村上春树不得不离开了自己早年孜孜以求的对青春世界的关注,走上了探索人性之恶和都市之广背后的黑暗事物之路。
2009年,日本各大书店都在醒目的位置摆放出村上春树花了四年时间写就的长篇小说新作《IQ84》,从题目上看,据说,智商、英国作家奥威尔的反面乌托邦小说《1984》、鲁迅的《阿Q正传》这三者都能和小说扯上关系,有着文本上的互文性。由于没有看到中文译本,我很难作出评价。
通过对村上春树的12部长篇小说的简单分析,我觉得,他在长篇小说的写作上,获得的巨大成就和结构性雷同的缺陷同样明显。首先,在小说的叙事模式上,村上春树几乎每一部小说都使用第一人称“我”,而且,这个第一人称“我”都可以看作是村上春树的无穷的变身,他在不断地变换身份、年龄和姿态来讲述;其次,尽管其人物和情节不断地变化,但是青春逝去的哀伤和迷惘,是他小说的主要基调,因此,他的小说就显得不那么厚重,而显得过于轻飘。依我的阅读感受,在他的12部长篇小说中,《好风长吟》、《一九七三年的弹子球》、《寻羊历险记》、《舞!舞!舞!》可以看成是一个主题相同、人物彼此有联系的系列小说,而题材与之相似的《挪威的森林》,也可以归入到这个系列里;《国境之南太阳之北》、《斯普特尼克恋人》则是两部带有情节重复、结构雷同的平庸作品;《世界尽头和冷酷仙境》、《奇鸟行状录》、《海边的卡夫卡》、《天黑以后》、《IQ84》这5部小说,则是他的长篇小说中最值得分析、最好的小说。由此看,越往后,村上的小说反而越写越老辣了。
如今,考察这样一个已经60岁的小说家,我很难相信他的确有这么老了,因为,他的大部分长篇小说的主题,都和青春的迷惘与失落有关系,总是和轻的、柔和的、忧伤的、爱情的、少男少女和少妇的情感世界有关,以至于我有一个“长不大的村上”的感觉,因此,就他的长篇小说来考察,我并不认为他是一个伟大的小说家,在他的长篇小说中,二手经验、西方文化舶来品和流行性符号太多,缺乏一个伟大作家的精神历险和灵魂深处的痛苦。和大江健三郎相比,他就像是一个不愿意长大的孩子。大江的确比村上春树要更加深厚和更有社会责任感,也更有文学的想象力。当然,这么比也许不是那么很合适。
三、村上春树的短篇小说和其他作品
和村上春树的长篇小说相比,他的短篇小说则写得很漂亮,很难挑毛病,是独树一帜的。在20世纪末期,甚至在新千年的世界文坛上,都堪称具有自己独特风格的一流短篇小说。2006年,村上春树凭借短篇小说《盲柳睡女》而获得了爱尔兰第二届弗兰克•奥康纳国际短篇小说奖,同一年里,他还获得了捷克的卡夫卡国际小说奖。这两个欧洲国际小说奖的获得,标志着村上春树在短篇小说方面达到的世界一流水准。
我统计了一下,到2009年,村上春树创作出的标准长度的短篇小说大概有70多篇,大都收录在短篇小说集《去中国的小船》(1983)、《袋鼠佳日》(1983)、《萤》(1984)、《旋转木马鏖战记》(1985)、《再袭面包店》(1986)、《电视人》(1990)、《列克星敦的幽灵》(1996)、《神的孩子全跳舞》(2000)、《遇到百分百女孩》、《电视人》、《东京奇谭集》(2005)中。他的短篇小说形式感非常强,控制力和情绪的张力都很大,情节的转换和铺陈都很精到,大都短小精悍,叙述从容不迫,语言生动而有透明感,这可能和他喜欢美国“简约派”小说家雷蒙德•卡佛有很大关系。另外,像《大象失踪》、《再袭面包店》、《电视人》等等,都有一个异化的核心意象在小说里起象征、暗示和隐喻的作用。我还记得他有一个短篇小说叫作《背带短裤》,描述一个女人旅行欧洲,在那里给丈夫买了一条背带短裤,并让当地一个男人试穿了一下,结果发现那个男人穿上也很合适。于是,这个女人回到日本,就坚决地和丈夫离婚了,原因就是竟然还有别的男人穿上那条短裤也很合适。这其中传达出非常难以言表的对婚姻的感受,非常微妙和精彩。
此外,他还有一些超短篇,就是每一篇只有几百字的小说,写得也特别有趣,大都收录在《夜半蜘蛛猴》(彩图短篇小说集)(1995)、《象厂喜剧》(彩图短篇小说集)(1983)中。这些只有几百个字的超级短小说,往往可以以小见大地呈现出一个精粹的世界来。
除了上述短篇小说集,村上还出版了大量随笔、对话、童话、绘图本、摄影配文字和其他非虚构作品,其中,随笔集有《爵士乐群英谱》(1997)、《终究悲哀的外国语》(1994)、《如果我们的语言是威士忌》(1999)、《朗格汉岛的午后》(1986)、《村上朝日堂嗨荷》(1989)、《村上朝日堂》(1984)、《村上朝日堂的卷土重来》、《村上朝日堂是如何铸造的》(1997)、《村上朝日堂日记:旋涡猫的找法》(1996)、《日出国的工厂》(1987)、《翻译夜话》(2000)、《为年轻读者讲解短篇小说》(1997)等等。另外,《雨天炎天》(1990)是他在希腊旅游的游记,《边境近境》(1998)、《远方的鼓》(1990)、童话《羊男的圣诞节》等等。村上还有描写东京地铁沙林毒气事件的纪实报告文学采访实录《地下》(1997),以及《在约定的场所:地下之二》(1998),新近出版了一册描述自己在美国旅居期间写下的关于跑步的日记体随笔《当我谈论跑步时,我谈些什么》(2008),十分有趣。村上春树是一个痴迷于跑步的人,他还跑过马拉松,是一个名副其实的慢跑爱好者。
村上春树还翻译了很多美国作家的短篇小说,比如菲茨杰拉德、约翰•欧文、保罗•塞罗克斯、杜鲁门•卡波蒂、蒂姆•奥布莱恩、塞林格等人的小说。他翻译得最多的是雷蒙德•卡佛的短篇小说,他竟然把他所有的短篇小说都翻译成了日文。
村上春树的小说有一个重要的特点,就是他打通了通俗小说和严肃小说的界限,将快餐小说中的元素和他对时代的敏锐观察联结起来,描绘了物化时代里的迷惘和追寻。他的作品大都表现了青春期的困惑,以及翻越这道门槛时的困难。不过,村上春树的作品从不给你提供一个确切的答案,他让答案在风中飘—就像是“猫王”的一首同名歌曲唱的那样,他和你一起在空中飞,但是不落到地上来。他的作品对于那些在商业和市场经济的压力下的人的异化感表达很突出。不过,在这个方面,很多日本作家都有出色的描绘,像安部公房笔下的的现代人的异化,更令人触目惊心。相比较,村上春树笔下的异化,往往以一个男人从婚姻的牢笼中出发作为最大的老套,然后去经历各种奇遇,这些奇遇有的是村上春树的各种奇思妙想,有的想象则并不精彩,我看和美国好莱坞的一般警匪片差不多。但村上春树确实是抓住了一些当代人的基本精神状况,他还是有着充沛的才气和非凡的创造力。他似乎在历史感和文学自觉要承担的责任上游移不定,不喜欢介入社会性的文学。有些最重要的东西被他抓到了,但他似乎又让它们轻易地溜走了,这也是我感到稍许遗憾的地方。但无论如何,村上春树都是一个巨大的存在,是不可忽视的当代杰出小说家。
阅读书目:
《挪威的森林》,林少华译,漓江出版社1989年版
《挪威的森林》(全译本),林少华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1年2月版
《好风长吟》,林少华译,漓江出版社1992年8月版
《一九七三年的弹子球》,林少华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1年8月版
《世界尽头与冷酷仙境》,林少华译,漓江出版社1996年7月版
《寻羊冒险记》,林少华译,漓江出版社1997年5月版
《青春的舞步》,林少华译,漓江出版社1996年8月版
《奇鸟行状录》,林少华译,译林出版社1997年9月版
《国境以南太阳以西》,林少华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1年8月版
《斯普特尼克恋人》,林少华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1年8月版
《海边的卡夫卡》,林少华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3年4月版
《天黑以后》,林少华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年4月版
《象的失踪》,林少华译,漓江出版社1997年5月版
《电视人》,林少华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2年12月版
《遇到百分之百的女孩》,林少华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2年12月版
《旋转木马鏖战记》,林少华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2年9月版
《去中国的小船》,林少华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2年6月版
《萤》,林少华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2年12月版
《列克星敦的幽灵》,林少华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2年9月版
《神的孩子全跳舞》,林少华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2年6月版
《东京奇谭集》,林少华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2年7月版
《夜半蜘蛛猴》,林少华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1年8月版
《象厂喜剧》,林少华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2年4月版
《爵士乐群英谱》,林少华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2年9月版
《朗格汉岛的午后》,林少华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年1月版
《如果我们的语言是威士忌》,林少华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年1月版
《当我谈跑步时,我谈些什么》,施小炜译,南海出版公司2009年1月版
责任编辑刘志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