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思低效历史教学 探寻有效复习策略
2009-10-12柳美芬
柳美芬
【摘 要】2009年是浙江省实施新课改实验后的首次高考,也是浙江省自主命题文综历史的第一年。面对新高考,老师们有着很多的不适应,难免出现低效的课堂教学。本文通过对三类典型复习课的反思,渗透先进的课改理念,逐步实现由“旧史观”转向“新史观”、“知识立意”转向“能力立意”、“教教材”转向“用教材教”的三个转变,积极探寻有效教学的策略。
【关键词】反思 低效 有效教学 策略
“有效教学”是20世纪极具代表性的一种教学思想,其关心的主题就是如何使用恰当的教学策略提高教学的效率。在课堂教学中,“有效教学”是教学活动的一个基本追求,其价值最终是要通过有效的课堂教学行为来实现。针对繁重的复习内容和日益紧张的复习时间的两难处境,如何发挥40分钟的最大效益,实现有效教学,在高三的历史复习备考中显得尤为迫切和重要。下面,本文通过对三种典型复习课教学的反思,试图探寻有效复习的策略。
一、反思低效课堂教学
苏格拉底说:“没有反思的生活,是不值得过的生活。”回顾以往的课堂教学,认真审视自己的教学行为,想想哪些课的教学是低效的,甚至是无效、负效的?
1.“走老路”的复习课,即照搬旧教材的内容复习新教材,忽视史观的变化。历史新教材按文明史观的模块、专题来编写,与旧教材按通史编写相比,不单是体例上的不同,而且在内容的选择上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就拿必修内容来说,明显缩减了政治史的比重,增加了经济史、文化史的含量,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旧教材侧重革命史内容的编写。如必修I《列强的入侵与民族危机》、《伟大的抗日战争》、《新民主主义革命》三课内容,原先由几个单元构成,现在压缩成一课了,真正成了压缩“饼干”。许多教师在组织复习时,基本上是按照旧教材的知识体系来复习,直接导致进度慢、内容杂的问题。事实上“走老路”的复习课,不见得多扩充些知识,相反,可能给学生增加了额外的学习负担。“走老路”的老师们,显然是受旧史观的束缚,没有从新史观的角度重新审视历史。
2.“摆材料”的复习课,即对材料重“摆设”轻“运用”,轻视能力的培养。由于材料所包含的直接与间接的信息十分广泛,能够有效地考查学生阅读、理解、比较、概括、探讨、论证等能力,所以材料型的题目深受高考历史试题的青睐。鉴于此,教师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也常用材料来训练学生的阅读分析能力,但是,在材料的选择与处理上却常常会出现重“摆设”、轻“运用”的倾向。如有教师复习选修四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家》时,选取了秦始皇、唐太宗、康熙帝对“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发展所作的贡献”这一角度来组织复习,为了加强学生的史论结合意识,分别摘录了《史记·秦始皇本纪》、《旧唐书》、《资治通鉴》中的十几则原始资料,让学生在短时间内从材料中概括出三位帝王对民族关系的处理措施。学生回答不上或勉强应付一下,教师就只好自问自答了。至于如何解读材料、如何从材料中得出有效信息等问题只好搁置一边了,使材料教学的实际效果大打折扣。
3.“填鸭式”的复习课,即片面注重基础知识的落实,漠视学生的自主学习。历史基础知识的掌握,是历史学科能力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因此,在历史复习课中,为了有效落实基础知识,教师通常采用“学案填空”的方法。如有教师复习必修II《罗斯福新政》一课,对于新政的主要内容、作用的处理,就是划划书本,做做填空,背背知识,就忙活了整节课,还谈什么能力的训练,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众所周知,近年来的高考已逐步地完成了从知识立意到能力立意、素养立意的转变。教育部制定的2009年高考历史《考试大纲》明确:“历史学科考查对基本历史知识的掌握程度;考查学科素养和学习潜力;注重考查在科学历史观指导下运用学科思维和学科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显然,这种一味追求基础知识的复习课是达不到高考要求的。由于片面注重基础知识的落实,复习课就成为“填鸭式”的知识灌输课了,无意中教师已漠视了学生的自主学习。
二、探寻有效复习策略
对于历史新课程的复习课教学,高三历史教师是“摸着石头过河——心中没底”。如何走出低效的课堂教学?如何才能把新课改的理念落到实处?
1.由“旧史观”转向“新史观”,有效把握历史发展趋势。历史新教材按文明史观来编写,兼顾全球史观和现代化史观,侧重从文明史的角度对那些曾经在历史上发挥重要作用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重新进行认识和评价。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自觉引导学生从“新史观”的多种角度看历史。如复习历史上的两次工业革命内容时,笔者对这一主题的复习思路是引导学生从文明史观的视角,重新审视人类文明在两次工业革命时期发生了怎样质的飞跃,同时兼顾全球史观和现代化史观,宏观上理解科技进步对人类文明的进步作用:从文明史观看,推动了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的飞跃;从全球史观看,促进了世界的一体化进程;从现代化史观看,促进了经济的工业化、城市化,政治的民主化、法制化,思想的理性化,文化的科学化等。这样复习的目的是让学生学会从文明史观等多元新史观出发,宏观上把握历史发展的趋势,而不是局限在原来革命史观指导下的三股进步潮流(即资产阶级革命运动、社会主义运动、民族解放运动)的认识层面上。
2.由“知识立意”转向“能力立意”,有效提高历史学科能力。历史新课标关于能力的要求很明确:在掌握基本历史的过程中,进一步提高阅读和通过多种途径获取历史信息的能力;通过对历史事实的分析、综合、比较、归纳、概括等认知活动,培养历史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学者提出,历史学科的学习能力有很多方面,但最基本和最主要的是历史的阅读能力和历史的思维能力。
(1)提高历史的阅读能力。历史的阅读能力是历史学习中最基本的能力之一。历史学科的学习过程是对历史的认识过程,由于客观的历史事实本身已不存在,学生要学习和认识过去的历史事实,必须通过各种史料进行间接的了解和认识,这就意味着历史学习中阅读能力的重要性。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关键在于“读”,而且读要“得法”。近几年的历史高考试题大多以材料型为主,尤其是文字型的材料,学生要在短时间内获取有效信息,完成作答,实非易事。以文字型的材料阅读为例,笔者用历史阅读法和语文阅读法指导学生阅读,取得一定的成效。历史阅读法即四要素法:时间、空间、人物、史料特点(一手/二手史料、史料价值、史实/解释/评论等);语文阅读法即三要素法:定中心、划层次、找关键词。教师可指导学生养成在试题上做不同记号的习惯,这将帮助学生迅速获取有效信息,提高历史的阅读能力。
(2)提高历史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是历史教学的重要目标。历史思维是指在掌握一定的历史现象、历史概念的基础上,对历史事物进行分析、综合、推理等,以认知历史活动的过程。历史思维的培养依赖什么呢?有学者指出:“历史思维主要是依据有关历史的材料,并透过材料认识历史发展的现象及其本质,搞清楚历史是什么和为什么的问题。”显然,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主要是借助有关史料来进行的,而历史课本是经过编者研究得出的结论,它不等同于“历史”,因此,课堂教学中对于史料的研究就显得尤为重要。如关于史料的分类,王尔敏教授的《史学方法》,将史料约分为三类:第一类是遗物,包括器皿、遗迹、遗骸、服饰、绘画、照片等;第二类是记录,包括手稿、文书、信札、日记、书册、碑铭、录音、录像等;第三类是传说,包括对话、口述往事、口传故事、说唱故事、戏剧、歌曲、谚语等。上述不同类型的史料在近年来的高考试题中都有呈现,因此,在历史的复习备考中,应结合所学内容,充分挖掘不同类型的史料,在此基础上,对史料进行鉴别、辩伪、解释和运用,以增强学生史论结合的证据意识。在这个过程中,适当的练习是不可缺少的,通过有效的练习,帮助学生培养优良的思维品质,如形象思维、逻辑思维和创造性思维等,以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
3.由“教教材”转向“用教材教”,有效开展自主学习。历史教材是教师教学的依据,也是学生学习历史的主要资源。新课改要求教师树立“用教材教”的理念,实现对教材的“再开发”,使教材内容更加贴近学生,适应学生,便于学生自主学习。
按文明史观编制的新教材有一个突出的特点,即重复的内容比较多。另外,浙江省制定的历史学科教学指导意见确定了许多课外阅读的内容,有整个子目的,也有子目中的某些知识点,这就要求教师在复习中对教材内容进行必要的重组。如关于两次工业革命的内容,必修II专题五的《“蒸汽”的力量》、《走向整体的世界》与必修III专题七的《人类文明的引擎》、《向“距离”挑战》两课内容有许多是重复的,教师可以把这些内容整合为文明视野下“工业文明的崛起和扩展”这一主题。这是不同模块专题的整合,也可以是同一课不同子目的内容整合,如《人类文明的引擎》内容,依据历史课程标准和历史学科教学指导意见的精神,让学生把改良蒸汽机的发明过程、电机的发明和电力的广泛运用过程等重大知识点进行重新整合,编制成大事年表,以调动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然后设计三个问题:根据你的了解,你认为这些科学家、发明家身上具备了哪些科学素养?请从两者发明过程的不同分析两次工业革命各有什么特点?结合史实联系生活,指出蒸汽机、电力的广泛应用在推动社会进步方面的共同作用。此题设计的意图是让学生巩固重要历史知识的基础上,通过了解科学家、发明家熟悉的故事,提炼出他们身上的可贵的科学素养,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的优良品质。并能学会编制历史大事年表和比较历史事件的方法,提高分析、理解历史现象的能力,从而有效地整合三维目标。
总之,有效教学是一种理念,更是一种教学价值的探寻。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倡导有效教学的研究与实践,是历史新课改关注的重点。为了使课堂教学少一点徒劳,多一点效益,还需要广大师生的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高慎英,刘良华.有效教学论[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4.
[3]于友西,叶小兵.历史学科教育学[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4]周晓光.历史教学论[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07.
[5]郑梁生.史学入门[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