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读与写
2009-10-12孙桂芬
孙桂芬
【摘 要】读和写是语文教学的主要内容。读,是学生获得语文知识的一种方式,写,则是把知识转化成一种能力。读,是写的基础,而写,又能更好地促进读。阅读与写作之间有着相辅相成、密不可分的关系,只要找到两者的结合点,舞好两柄“利剑”,相信就能“双剑合璧,威力剧增”。
【关键词】阅读 感悟 积累 表达
读和写是语文教学的主要内容。读,是学生获得语文知识的一种方式;写,则是把知识转化成一种能力。读,是写的基础;而写,又能更好地促进读。叶圣陶先生曾说过:“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倾吐能否合乎于法度,显然与吸收有密切的联系。”可见,阅读与写作之间有着相辅相成、密不可分的关系。只要找到两者的结合点,舞好两柄“利剑”,相信就能“双剑合璧,威力剧增”。下面,就自己的工作实际,谈一谈笔者在培养学生读写能力方面的点滴体会:
一、大量阅读是提高学生习作能力的基础
常言道:厚积而薄发。要想写出精彩的文章,丰富的知识底蕴是基础,而丰富的知识就必须靠平时的积累。《语文课程标准》规定小学三个学段的阅读总量要在一百四十五万字以上,要达到这个数量,对于小学生来说是很丰富的了,但如果不重视,是达不到的。因此,通过阅读来进行积累意义是十分重大的,它与成功习作是息息相关、密不可分的。为了让学生通过阅读来达到积累的目的,笔者以课堂为主阵地,阅读时让学生抓住文章的结构规律,掌握习作方法。
1.写“人物”一类的文章,一般是用几件事来说明一个人具有什么样的品质或精神。如《毛主席在花山》(人教版五年级上册)一文,为了体现毛泽东关心、热爱人民群众的高尚品质,文章依次记叙了三件事:让警卫员把别处碾米的群众请回来;派警卫员给碾米的群众送去茶水;毛泽东来到群众小学交谈并帮助推碾子。
2.写景的文章是通过写景来抒发作者的思想感情的,从景色中突出一个“美”字。一般采用总分总的结构方式。如《富饶的西沙群岛》(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文中首先总写西沙群岛风景优美,物产丰富,接着具体分述海面、海底、海滩、海岛上。最后总结概括地描写可爱的西沙群岛必将更加美丽富饶。这篇文章的第二部分即具体分述部分,即是选几处有代表性的景物加以描写。而有的文章只写一个地方的景物。如《美丽的小兴安岭》(人教版三年级上册)一文,则先总述小兴安岭有数不清的树木,接着分述春树嫩绿、夏树葱茏、秋树叶黄、冬树积满白雪,最后总结小兴安岭是宝库,是花园。这篇文章只写小兴安岭的景物,总述之后,分别写了小兴安岭的一年四季的美丽景色。当然写景文章的结构方式还有很多,这里就仅举两例。
3.写游览(参观)类的文章,按游览(参观)的顺序去写,要游览某个地方,就得有个路线。注意指导游览地点要用首先、其次、接着、最后表明次序,或用提示句、首尾连珠等引示产生解决方法,有助于学生清楚地掌握文章脉络。如《记金华的双龙洞》(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这篇文章抓住地点名词来写:路上见闻;介绍游外洞的情况;介绍孔隙;介绍游内洞的情况;乘船出洞。
4.写动物类的文章,关键是要写出这一动物区别于同一类动物的特点。如《松鼠》(人教版五年级上册),作者首先从总体入手,介绍松鼠是一种漂亮的小动物,乖巧、驯良,很讨人喜欢,然后写松鼠外形特点,接着具体写其性格特点(驯良)和行为特征(乖巧)最后补充介绍了松鼠的生育情况,何时换毛及喜欢洁净的生活习惯。
5.“记事”一类的文章:这类文章很多,通过学习记事一类的课文,先让学生想怎样把一件事说清楚,让人听明白。即抓住记叙的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情发生的原因、经过和结果,虽然没有固定的结构,但事情发生的几大要素总是应该交代清楚的。
以上几类文章只是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文章中的结构规律,虽不是万能的,但为学生步入习作之门起到了引领作用。
二、阅读质量是提高学生习作能力的关键
古人云:滴水能把石穿透,万事功到自然成。学生在阅读时,教师一定要做到心中有数,要指导学生运用自己掌握的读书方法来进行阅读。即首先思考故事中的人为什么这样做,作者为什么要写这个故事;然后在脑子里继续把这个故事编下去,回过头来品味最欣赏的一些片段,并问问自己为什么喜欢它们,还要再读读其他部分,并从中找到以前忽略的东西;最后把从书中学到的知识列个单子。此外,光学会了读书远远不够,还要看学生读得怎么样,这就要求教师一定要培养学生写读书笔记的好习惯。有人说,不动笔墨不读书,强调读书“每有会意”必须随时记下来,学会圈点勾画。把自己感兴趣的地方划下来,摘录下来;把自己的感受写下来;遇到精彩的部分(好的词、句、段)积累下来。总之,内容是“百家争鸣”,形式是“百花齐放”。
如学习《狼牙山五壮士》一文时,笔者是这样做的:首先采用解题学文的方法,对学生进行提问:“狼牙山五壮士”中的“壮士”一词能不能换成“战士”呢?为什么?学生经过激烈的小组讨论后,一致认为“不能换,因为他们不是一般的战士,是为了掩护群众和连队转移,勇于牺牲的战士。”接着,笔者又进一步提出问题:“面对这样的战士,你们想说些什么”?这时,学生就敞开心扉,畅所欲言地打开了话匣。笔者看到时机成熟,就让学生们小组内互相说说,然后动笔写下来,这样,充分激发了学生的习作兴趣,其中一名学生这样写道:敬爱的战士们,你们为了人民群众和主力部队的安全,用自己的生命谱写了一曲气壮山河的抗日颂歌;你们的名字传遍了大江南北,你们的英雄气概和战斗精神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上永放光彩;你们的名字与日月同辉、与山河同在。我们永远不会忘记你们,请接受一个少先队员对你们崇高的敬礼。按着这种先说后写的方式,笔者逐步对学生加强习作训练,逐渐提高习作要求,经过近一年的实践,笔者惊喜地发现学生以往无话可说、无事可写,对习作打怵、厌烦的问题越来越少了。
三、表达形式是提高学生习作能力的重要条件
打一个比方,如果把作文比作人的话,文章的基本结构就相当于人的骨架,字、词、句及各种练习就相当于人的“肉”,而文章的表达方式则相当于人的血液。如果文章只具备前两种情况,就会显得苍白无力,没有灵性。因此在阅读中一定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使文章不仅有“骨头”,而且要“有血有肉”。笔者认为文章在表达上可以从以下三方面考虑:一是结构特点;二是表现手法的特点;三是语言特点。当然,这三方面的特点不一定在同一篇文章中同时出现。
在讲授《鲸》(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这一课文时,笔者采用和同类说明文《松鼠》进行比较的方法,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鲸》、《松鼠》都是说明文,《鲸》是一篇常识性说明文;而《松鼠》是一篇知识性、科学性、趣味性极强的文艺性说明文,两者都是写小动物的,但是表达形式却不尽相同:①从说明的角度来看,《鲸》侧重于介绍鲸的体型特点和生活习性,而《松鼠》则侧重于介绍松鼠的外貌、性格和行动。②从表达方法来看,《鲸》运用了列数字、举例子、打比方、作比较等说明方法,而《松鼠》只是采用比喻、拟人等手法生动形象地来说明事物。③从语言风格上看,《鲸》的语言简练精确,平实质朴又不乏生动形象,而《松鼠》的语言生动传神,极具文学色彩。通过比较阅读,既培养了学生的阅读能力,又让学生学会了表达方法。
以上是笔者在读写教学方面的点滴体会。通过教学实践,笔者充分认识到:读写结合是提高学生读写能力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在今后的教学中,笔者会进一步加强读写结合的训练,让学生持之以恒、练笔不止,从而不断提高学生的习作水平。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
[2]董菊初.叶圣陶语文教育思想[M].北京:开明出版社,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