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年教师阅读拼图与记忆
2009-10-12张政
张 政
2009年的4月23日是国际读书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考察国家图书馆时说:“读书决定一个人的修养和境界,关系一个民族的素质和力量,影响一个国家的前途和命运。”有一句广告词说到:“一个爱读书的孩子,不可能是一个坏孩子。”同样,一位爱读书的教师,才有可能成为一位优秀的教师。
相对于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史,建国60年可谓历史之一瞬,但对于60年的教师阅读历史而言,那是几代人的生命阅读体验。面对风云变幻的社会历史,我们不可能完全认清建国60年来教师阅读的全貌,但或许,历史中散存的“记忆碎片”会给我们生动的认识。
一、建国初期,教育事业百废待兴,教师阅读“又红又专”
【捡拾记忆碎片】
不论是知识分子,还是青年学生,都应该努力学习。除了学习专业之外,在思想上要有所进步,政治上也要有所进步,这就需要学习马克思主义,学习时事政治。没有正确的政治观点,就等于没有灵魂。
——毛泽东《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1957年2月27日
政治和经济的统一,政治和技术的统一,这是毫无疑义的,年年如此,永远如此。这就是又红又专。将来政治这个名词还是会有的,但是内容变了。
——毛泽东《工作方法(草案)》1958年1月
【品读社会人生】
1949年,社会主义新中国成立。新的社会制度需要改造包括教育制度在内的社会体制,建立与社会主义制度相适应的社会主义现代教育制度是当时最大的社会改造任务之一。站在历史转折点的中学教师在阅读方面面临最大的问题是,要不要读书?读什么样的书?
社会主义教育的思想根源来自马克思主义的全面发展学说。新中国教育的目的是:教育要面向全体人民,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50年代,毛泽东针对我国知识分子和青年学生如何处理政治与业务的关系问题,发出了“又红又专”的号召,所谓“红”是指正确的政治方向、立场、观点;“专”指为人民服务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又红又专”体现正确的政治观点和为人民服务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的统一,二者不可偏废。
【摭谈教师阅读】
新中国的教师阅读一开始就与巨大的社会变革一样,在阅读内容和阅读方式上与传统教师阅读上发生了根本的变化。中国教师面临全新的阅读方式和阅读内容,但由于社会政治等多方面的原因,这一时期的教师阅读具有独特鲜明的时代局限,教师阅读受到更多的政治影响,主要表现在:
阅读内部方面,“红”与“专”关系失调。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教育理论要求人的思想道德与知识技能的统一。在教师阅读方面,教师在业务教学实践的同时,应有更多时间阅读教育相关的理论和用以提高自身综合素养的人文书籍。重视“红”而忽略了“专”,这种教师阅读中鲜明的政治倾向在“文革”中发挥到极致,严重影响了新中国的教育发展和教师综合素质的提升。
阅读外部方面,阅读与生产的关系失调。总体来看,建国初期的教师阅读是能与生产实践相结合的,但在随后的发展中,阅读逐步与生产分离,最终被异化。教师的课外阅读,在一定时期内,更被视为洪水猛兽。
半个多世纪后回首建国初期的教师阅读,虽然有很多不足与缺失,但新中国的成立给教师带来了全新的阅读视野,开创了教师阅读的新纪元。“政治性阅读”或许可以概括这一时期教师阅读的主要特征。
【链接教师书房】
“老三篇”“红宝书”
“文革”时期,几乎人人都会背“老三篇”,即毛泽东抗战时期写的三篇短文:《纪念白求恩》《为人民服务》《愚公移山》。单纯看文章本身,是很有道理的,但在特定的语境下,被简单化、极端化,甚至断章取义,三篇普通的文章还被“神化”;“红宝书”是指《毛泽东语录》,是林彪指示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印的,据说总共有500多个版本,印数总量达到50亿册,这本红塑料封皮,可以放到口袋里的“圣经”,人们在文革时期随身携带,须臾不可离身。
《教育学》 [苏联] 凯洛夫
正如我国教师在19世纪末比德国教师更信奉赫尔巴特一样,建国后的中国教师比苏联教师更信奉凯洛夫,他的《教育学》一度被追奉为教育界的圣经。直至20世纪50年代中期,教育界开始反思“中国教育=苏联教育=社会主义教育”这种简单的逻辑,有学者试图提出教育学的“中国化”,认为教育学的中国化就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教育学与中国教育实践相结合”,并出版了一批经验总结性的著作以及进行过一定程度的“中国化”探索的学术论著。但凯洛夫的《教育学》在建国初的教育理论和实践中占居的“垄断地位”是不可忽视的。
二、拨乱反正,思想寻求精神家园,教师阅读“蓬勃发展”
【捡拾记忆碎片】
先是1977年恢复高考,大学校园里涌进了一批特殊的大学生;继而1978年部分中外名著开禁,在全国若干城市中出现通宵排队等候买书的景象;紧接着是1979年《读书》杂志复刊,第一期第一篇文章题名为《读书无禁区》。恢复高考摧毁了流行十年的“读书无用论”,又开始有了靠读书求衣食、奔前程的可能。
——朱正琳《南方周末·听他们说:重温八十年代的阅读》2008年7月14日
【品读社会人生】
20世纪80年代,在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白烨的印象中,是一个充满着“浪漫”“激情”的年代。“那时的文学研讨会,大家很容易就在会上论争起来,相持不下;那些77级、78级的大学生,早上四五点钟就去新华书店排队买书。”文革结束的中国迎来了全新的时代,中国人压抑许久的精神一时间得以迸发。此时的人们寻求理性的回归,找寻迷失已久的精神家园。
文革结束,中国的教育事业重新获得生机,教育各项事业迎来了全新的发展机遇。对于教师来说,“臭老九”“右派”的帽子被彻底扔掉,他们在获得社会地位、社会认可的同时,在精神上得到了更加彻底的解放。教师课外阅读,提升自身综合素养,不再被视为“修正主义”“走资派”,教师为拓展视野而涉猎课外书籍得到的是更多的鼓励与赞赏。
【摭谈教师阅读】
教师地位在得到提升的同时,教师阅读也得到了最大限度的释放。80年代的教师阅读,有以下几点时代特征:
首先,教师阅读与意识形态指导下的思想解放运动紧密联系在一起。那个年代,百废待兴之际,有一句特别有名的话——“把失去的时间夺回来”。在“文革”中受冲击最为严重的是知识分子,其中尤为严重的是教师,面对突如其来的思想解放,追求思想自由的教师在此时更为珍视。
其次,加强教育理论专业论著、期刊的阅读和探讨。教育事业蓬勃发展,原有少量的教育论著、期刊不能满足一线教师的阅读需求,这就催生了大量教育类专业杂志的产生,教育科研阅读成为这一时期教师阅读的重要特征之一。
同时,我们也应认识到,80年代教育方针试图通过强调教育的经济功能以纠正政治化偏差、片面强调教育的社会功能,结果使教育的政治性合理要求、教育促进个体身心全面发展等功能被弱化甚至被忽视,教师阅读在政策导向方面受到弱化,这就为后来的教育发展受挫乃至教师阅读的衰败埋下了伏笔。
总体而言,80年代的教师阅读最大的特点是崇尚阅读、珍视阅读,阅读成为当时的时尚选择,“精神性阅读”是当时教师阅读状态的客观概括。
【链接教师书房】
“走向未来丛书”
80年代非常有名的一套丛书,影响很大。它和甘阳主编的《文化:中国与世界》,以及华夏出版社出版的《二十世纪文库》被很多人认为是八十年代思想学术界的“三大丛书”。它包含许多发行量很大,思想性和可读性都很强的小册子书籍,就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历史、科技等方面进行启蒙。这些书籍在当时是非常畅销,影响了很大一批人。
《教学论稿》 王策三
新中国第一部受国家教育部委托编写的教学论专业教材,供全国高等学校教育类专业使用。本书自1985年初版以来,受到广大师生的好评,成为我国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经典性的教学论专业教材。对于每一个问题,作者首先会回顾它的发展历史,介绍不同国家、不同学者的不同观点或做法。同时,作者会对这些观点或做法做出评价,非常重要的是,作者能根据不同的历史社会背景,不同的教育目标等因素,客观地分析这些理论的优点和不足,指出了我们在实践中常犯的错误或走过的弯路往往就是因为没有一分为二地看问题,片面武断地下了结论导致的。
三、改革深入,物质诱惑不断增强,教师阅读“没落荒芜”
【捡拾记忆碎片】
我们有过崇尚阅读的时代,但是进入20世纪90年代,国民阅读量持续下降,阅读的品质也不断走低。更可怕的是,越来越多的人并不因缺乏阅读而羞愧;相反,专注于阅读倒仿佛是一种病态,这种价值观的颠倒是非常可怕的。
——朱永新《天津教育·教师们为什么拒绝读书》2007年第9期
【品读社会人生】
80年代后期以来,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中国社会走向经济社会。市场经济对中国的社会结构形成了解构性的变化,表现在文化上,电影要讲票房,刊物要自负盈亏。过去精英文化占主导地位的现象已经不复存在,大量面向普通阅读群体的东西多了起来。娱乐文化兴盛,大众文化兴起。
90年代的流行阅读潮呈现了与80年代迥异的特点,政治倾向性的意识形态整体功能消失,不再和80年代一样,阅读在社会主旋律与个人精神世界中起纽带的作用。知识分子的阅读越来越专业化,社会的角色减弱,学院的学科建构越来越强大。
90年代前期,对知识分子而言,是一个茫然的年代。“90年代是一个从精神解放向物质解放过渡的时期,人们忙于给精神解放奠定物质基础,但反而把精神淹没了。人的生活落到地面,变得平庸、平常,没有高蹈宏大的目标,而物质性变得更坚实。”张颐武用了一个比喻,80年代是头着地站起来,而90年代是倒过来用脚——物质来站立了。
【摭谈教师阅读】
对教师阅读而言,最大的表现是教师远离阅读。中小学教师长期以来处于“不看书、不读报”的境地,不少教师已经从脑力劳动者蜕变为体力劳动者,教师这一行业成为了“教书匠”。著名特级教师李镇西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直言:“我们的中小学教师往往是不读书的。”
教师阅读一时间备受冷落,分析其原因,一方面,离不开社会大环境的影响,市场经济体制下人们更多地远离了书籍,“读书无用论”嚣尘其上,教师阅读也被逼到了精神世界的边缘;另一方面,与教育体制本身有关,在应试教育体制下,教师的唯一评价目标就是学生的考试成绩,教师缺少了课外阅读的压力,教师阅读状况的不尽人意也就成为现实。
从对阅读的迷恋到对阅读的不屑,教师阅读状况似乎偏离理性发展的轨迹,但处在社会体制变革期,这是各种文化、观念不断冲击的结果,相信在未来的时期,教师阅读必能得到理性的回归。“物质性”阅读是这一时期教师阅读的主要特征。
【链接教师书房】
《民主主义与教育》 [美] 杜威
杜威是美国实用主义哲学家和教育家,《民主主义与教育》全面阐述了实用主义教育理论。20世纪90年代的中国与19世纪末美国有相似的社会大变革背景,对学校教育提出了相似的变革要求。而传统教育理念、体制上存在的相近弊端决定了杜威实用主义教育思想的一些重要观点对当时中国教育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我的私人阅读》 陈思和
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陈思和在一文中写道:“90年代社会风气大转,市场经济呼啸而至,启蒙思想连同知识分子的立场都受到了质疑。市侩主义流行一时,人文精神和原本建立在人性之上的爱、正义、自我牺牲等伦理信条都被公然轻视以至抛弃,鼓吹金钱至上的观念与逐渐形成的新意识形态相结合,渗透到思想文化教育出版等各个领域,所谓的学问家、大儒、说书人、新文人都纷纷登场,占领媒体,聒噪之声从此不绝。”
四、世纪之交,课程改革全面推进,教师阅读“多元选择”
【捡拾记忆碎片】
阅读已经不是以前的阅读了,它在某种条件下有了转换,我们意识到了这一点。阅读的性质已经变了,从以前看杂志要学什么东西,看本书要学习,获取知识,变为绝不仅仅是获取知识,而更多的是休闲的需要。
——刘江《搜狐网·改革开放30年高峰对话之:阅读的复兴》2008年6月1日
【品读社会人生】
新世纪,阅读呈现多元化的发展态势。世纪之初,山东画报出版社无意间出版发行的《老照片》系列,开创了“老照片”品牌,开启了一个全新“读图时代”;二月河清王朝书系开创了电视、图书互动的出版新格局;实用管理类的书也越来越风行,《谁动了我的奶酪》《穷爸爸,富爸爸》一时风靡……这一切都表明我们在以不同的方式寻求个人的发展,阅读审美的风尚和风潮是务实、实用的。国人的阅读与现实形成了特别直接、粗糙的联系,阅读动机带有明显的功利性。
可以说,社会阅读正处于“回暖期”,但中国当前阅读状况仍令人堪忧。2004年12月,只有24万人口的冰岛销售了40万册书,人均每月两本;近四分之一的法国人每人每年读12本书;美国是25本,犹太人更是高达64本,而阅读量在中国排名最高的城市上海的人年均阅读书的数量仅仅是8本,中国阅读形势依然严峻。
【摭谈教师阅读】
在教育方面,教师阅读依旧不容乐观。一份面向北京市海淀区教育科学研究所的关于教师阅读状况的调查显示:半数以上的教师每天读书时间不足半小时;平均每人每年读书不到6.69本;5.1﹪的教师几乎没有时间阅读。由此可见,教师阅读水平还很落后,亟待改观。
面对教育现状的不足和新世纪的挑战,国家第8次课程改革于1999年正式启动。新一轮的课程改革重新确立了“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的最终目标。这也对教师的自我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教学更大程度摆脱了应试教育的藩篱。教育在满足社会性合理要求的同时,更加关注学生身心的发展和综合素养的提高。教师阅读有了新的时代背景和现实需求,积极性正逐步被调动。
当前教师阅读现状难以令人满意,依然存在阅读数量少、阅读层次低等问题,但我们欣喜地看到,教师阅读有了更加强烈的舆论导向和个人需要。教师阅读除了提升教师自身素养外,还与课堂教学、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密切结合。“功利性”“多元性”阅读是教师阅读在新世纪的明显特征。
【链接教师书房】
《当代教育学》 袁振国 主编
教育学经过20年的发展,在教育学专著方面,共出版200多部。中国教育学会会长顾明远在评价这些书时说,“袁振国教授主编的《当代教育学》,顿感耳目一新”。
“读书宣言”
《我们爱读书——深圳读书月宣言》中写到:“读书,可以使一个人从粗俗变得文雅,从浅薄变得厚实,从浮躁变得从容,从窘迫变得澹定。”日前,北京中国传媒大学的校园里展出巨型书法作品《读书宣言》。全文书写在巨型竹简上,文章激励学生珍惜青春光阴、用心学习,并发出“要读书,我们要读书”的心声;2009年4月23日,“世界读书日”,白鹤小学举行了盛大的读书活动……当前阅读状况虽然仍不尽人意,但我们听到了愈来愈响亮的崇尚阅读、弘扬阅读的声音。
回首建国60周年中国教师阅读史,不同的历史时期有不同的阅读主题,教师与书籍的关系也是分分离离。但是,无论何时,教师与阅读永远是人类文化传承的载体,教师阅读永远是教师精神世界的重要支柱。
(作者单位:曲阜师范大学文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