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票上的陕西
2009-10-12朱文杰
朱文杰
守望法门寺——从《京剧旦角》邮票“孙玉姣”说起
1983年发行了《京剧旦角》邮票,第一枚“孙玉姣”是京剧《拾玉镯》中的人物。而《拾玉镯》是《法门寺》中的一折,因其表演艺术上的特殊成就独立而出。《拾玉镯》是荀派的代表作,由四大名旦之一、荀派创始人荀慧生大师扮演的孙玉姣,最为精彩。荀先生善于塑造妙龄少女,以扮演小家碧玉的娇俏柔媚而见长。方寸邮票上的孙玉姣,粉红上衣,深蓝底色绣有红色牡丹的围裙,一手举玉镯,一手执绿绣巾,十分的妖娆,一副少女怀春、娇羞可人的样子。邮票设计简洁大方,白色作底,突出了花旦角色的艳丽夺目。
《拾玉镯》是一出爱情戏,故事发生在陕西离法门寺不远的眉县金渠乡宁渠村,戏中为郿乌县的孙家庄。说的是少女孙玉姣在门外刺绣,她的美貌,让前来买雄鸡的风流少年傅朋一见钟情。于是傅朋故意丢下玉镯,以表心意,孙玉姣拾镯时恰被贪财的刘媒婆看破,随后刘媒婆以探望为名问出孙玉姣的心事,答应从中撮合,成其好事。
《拾玉镯》又名《孙家庄》,1953年中国戏曲研究院去芜存精,重新整理修改。1957年杜近芳因演孙玉姣获得过世界青年联欢节大奖,一时间戏和人都名声大震,享誉海内外。
早年梅兰芳先生也扮演过《拾玉镯》中的孙玉姣。那还是在1922年,著名画家吴昌硕八十寿辰,四大名旦中的苟慧生、梅兰芳都去祝贺。吴昌硕高兴之余,别出心裁地让二人互易唱腔,结果梅兰芳就唱了《拾玉镯》中的孙玉姣,传为一段佳话。
其实梅兰芳先生在《拾玉镯》的整本戏《法门寺》中扮演的是另一个旦角宋巧姣。这位宋巧姣,美貌如花、光彩照人,是一位敢作敢为、才智过人、胆大心细、拦銮驾告御状的奇女子。因了孙玉姣和宋巧姣,京剧《法门寺》又名《双妓奇缘》。值得一提的是,喜剧大师卓别林1936年3月到上海度蜜月,接待他的梅兰芳那天正好没有演出,陪卓别林去新光大戏院看了马连良主演的京剧《法门寺》,成为世界戏剧界交流的一段逸闻。
《法门寺》这出戏,剧情复杂、离奇曲折、一波三折、环环相扣,一直受到观众的欢迎,也是中国京剧界二百年来长演不衰的经典剧目。五十年代,京剧界的大腕们,梅兰芳、荀慧生、马连良、裘盛戎、张君秋、萧长华、金少山以及李和曾、袁世海、杜近芳都演出过《法门寺》,且全国几十个剧种都在改编演出,可以说是英才汇聚,盛况空前。
全剧的情节,接着《拾玉镯》中孙玉姣拾玉镯为信物,刘媒婆要撮合二人拿走了孙玉姣的绣鞋,被其子恶棍刘彪偷走,讹诈傅朋,被财主刘公道阻拦,当晚刘彪入孙家庄孙玉姣闺房图谋不轨,误将玉姣房中孙的舅父舅母杀死,将人头丢入刘公道的院中以嫁祸。刘公道让县里秀才宋国士因家贫雇给他的儿子宋兴儿掩埋,又怕宋兴儿泄露惹祸,将宋兴儿杀死投入井中。孙家报官,公堂上知县赵廉看到玉镯,问其故,玉姣以实供之,赵便认定为奸杀案,将孙傅收监,无奈找不到人头,安排孙傅见面,命师爷偷听,才知判错了。正在为难之际,刘公道报案,说宋兴儿盗物逃走,赵廉以为自古奸盗相连,便将兴儿认定凶手,连夜拘捕宋兴儿父亲穷秀才宋国士及其女宋巧姣,命其交出儿子,宋巧姣当堂质问赵知县,让他难以回答,被以顶撞官府之罪收监,赵知县并威胁要革去宋国士秀才功名。监中两姣相会,才知是同一案中人,巧姣盘问玉姣知道刘媒婆拿去的绣鞋被刘彪偷走讹诈傅朋,至此真相大白。宋国士用傅家所赠之银赎出宋巧姣,巧姣为替父伸冤,并找回幼弟,也为了帮助玉姣和傅朋,在九千岁刘谨陪太后法门寺降香时喊冤告了御状。刘谨一时兴起,又为太后所嘱,命复查,知县赵廉此时恍然大悟。抓到刘彪、刘公道一干人犯,审问明白,最后判决斩刘彪、刘公道,刘媒婆杖三十。奉太后旨,以二姣赐婚傅朋。
《法门寺》这出戏,是清道光年间。根据明代发生在眉县一起真实冤案写的剧本。这出戏的连演不衰使得法门寺天下闻名。清代以后法门寺已日渐式微,1949年建国时,法门寺已僧去寺空,香火断绝,衰败不堪。世人大多已不知建寺1800多年的法门寺,作为几个王朝的皇家寺院的风采。供奉佛指舍利的“真身舍利塔”被誉为“关中塔庙始祖”,其实也就是“中国塔庙始祖”。尤其是到了唐代,出生于陕西武功的唐太宗李世民下令在此建一座四层木塔,定名为“护国真身宝塔”。法门寺被确立为全国佛教各宗的中心“总道场”。到了宋代,徽宗皇帝以瘦金书题写的“皇帝佛国”悬于山门,使法门寺有了“佛国”圣地之称。可那些兴盛之极的辉煌,已成了历史烟云。
《法门寺》这出戏与毛泽东也特别有缘,早在抗战胜利后“重庆谈判”时,蒋介石就邀请毛泽东在重庆看过京剧《法门寺》。解放后毛泽东也几次看京剧《法门寺》。
一次他看戏时,指着戏台上的贾桂,对身旁的人说:“他真是一副奴才相。”看完戏后还和卫士评论“法门寺两个人物很典型。刘谨纠正错案,总算办了一件好事。”还有一个贾桂“十足的奴才相。”
《法门寺》中号称九千岁的明代的大太监刘谨,绝对不是一个善类,他权倾朝野、贪赃枉法、臭名昭著。可在《法门寺》中因纠正了错案,被毛主席认为很典型,看来坏人也不一定全办坏事。而在《法门寺》戏中竞一反常态真把个白脸奸贼的刘谨,改成红脸正面人物的形象。据传刘谨是离法门寺不远的陕西兴平人,他是否到了法门寺,动了对老乡那么一点恻隐之心,才纠正错案,不得而知。
那个被毛主席称之为“十足奴才相”的小太监贾桂,更成了那个年月反面形象的风云人物。戏中,让他坐,他说“你倒甭让,我站惯了。”这“站惯了”三个字特别形象,入木三分地把个奴才嘴脸活脱脱展现在我们面前。这个贾桂成了毛主席特别爱举的、拿他说事的例子。在中共八大二次会议的讲话时说:“要反对封建迷信,打破奴才思想,《法门寺》里那个贾桂,就是奴才性格、站惯了不敢坐嘛!”1956年在《论十大关系》一文中说:“有些人做奴隶做久了,感觉事事不如人,在外国人面前伸不直腰,像《法门寺》里的贾桂一样,人家让他坐,他说站惯了,不想坐。”1957年3月在成都会议上针对新闻报道上的事被毛主席喝斥为“贾桂作风”。1958年又讲:“中国人当帝国主义的奴隶当久了,要割掉这个奴隶尾巴,要反掉贾桂思想。”当年3月在第二机械工业部的一个报告上批示,旗帜鲜明地提出:“一定要破除迷信,打倒贾桂!,'毛主席把所谓的贾桂奴才思想,上升到中国人国民性的问题上来批判。一时间,贾桂成了当时中国曝光率最高的人物,从“贾桂作风”、“贾桂思想”到“打倒贾桂”,看毛主席何等的义愤填膺,可以说是毛主席领导全党搞了一次批判贾桂思想的全国运动。在那个人崇拜逐步登峰造极的年代,毛泽东的一句话,虽不像文化大革命时林彪宣称的“一句顶一万句”,但确实影响全党、全国、全民,因为毛主席把这个贾桂不知说了多少次,几乎是常挂在嘴边的词。因了毛主席
怒批贾桂,《法门寺》成了那个年月全国人民耳熟能详的地方。
80年代初我两次去过法门寺。那时的法门寺一派荒凉,塔中间裂开,塌了一大豁子。十分凄凉。再去时,塔已成了半拉子,单薄孤独地挺立在苍穹下,那一种残缺美的悲怆之感,让你在这里感悟“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泣下”诗意的深邃似乎更为真切。在法门寺还见到了那块中间有两个凹窝的青石,传说是宋巧姣告御状时跪出来的,回来后我曾写了《跪石》一首诗记之,其中有“长跪不起/竞跪出了悲愤/跪出了一种不竭的意志/把脆弱跪成坚强。”写我的心情和对宋巧姣那种敢作敢为告御状的坚毅和勇气的赞赏。
当年的法门寺,我还为在文化大革命中发生在这里的一件舍身护佛的真实故事而深感震撼,特记之。
那是1966年农历七月十二,红卫兵在横扫一切牛鬼蛇神、“破四旧”的蛊惑下,冲进法门寺。这里的一切佛像、法器都被砸被毁,住持和尚良卿阻拦不及,被打得遍体是伤。这时狂热疯狂的红卫兵扑向了“真身舍利塔”,开始挖掘塔基,住持和尚良卿明白,这“真身舍利塔”下肯定有佛教的圣物,这可是法门寺的根本呀!在此危机万分的时刻,眼看无能为力的良卿决心以生命卫护佛法,他挣扎着穿上袈裟,给全身浇上煤油,向着红卫兵正在挖掘的“真身护国舍利塔”庄严地行去,一边点燃自己,一边念诵佛经,如一只浴火凤凰,大义凛然,步履从容。霎那间佛光四照,颂佛之声如狮子吼。震撼天地。那种悲愤、那种壮烈、那种威慑,让在场的红卫兵小将们灵魂出窍、惊恐发呆,慌忙扔下手中的镢头洋镐,狼狈地四散而逃。而我们的良卿和尚那枯瘦的身躯在熊熊烈火中如凤凰涅槃升腾起一片五彩霞光。他以“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的无畏气概。以死捍卫佛门圣地的悲壮之举,震撼四里八乡,感动了多少普通老百姓,激发了他们的义愤,从此十年动乱中再也没人敢到法门寺横行霸道、胡作非为。
当1987年法门寺地宫开启之时,考古人员才发现,如果当年再让红卫兵朝下挖10多厘米。那后果就不堪设想,肯定就不会有今日全球震惊、举世瞩目的佛祖释迦牟尼真身舍利,唯一的指骨舍利,历经1100多年而再现人世了,就不会有今天的“千载佛家圣地”、“佛国”法门寺的再现辉煌了。更不会有那一批地宫皇家珍宝的出土,中国盛唐文明留给世界的灿烂记忆。这20世纪考古和佛教文化最重大的发现了。
这短短的十几厘米,竟然如坚强长城一样阻挡了魔障的侵袭,这长城当然是由良卿和尚以血肉之躯化作的。
良卿和尚,俗家名戚金锐,河南偃师人,1953年到法门寺驻锡,1966年7月焚身护佛而圆寂。我们不能不记住这个已具佛相、平凡而伟大的和尚,尤其是在今天法门寺成为万世膜拜的佛国圣地之时,这是河南人的骄傲,也是法门寺的骄傲。
我们守望法门寺,就是守望一种精神,一种向善的、勇于献身的、佛法无边、通明无染的圣境,因为它是我们的精神家园最后一块灵魂栖息的净土。
凭灯观影独树一帜——陕西东路皮影艺术欣赏
中国皮影艺术,是我国民间工艺美术与戏剧巧妙结合而成的独特艺术。也叫灯影戏。是人类文化艺术宝库中至今仍保有原始风貌的一颗闪烁着耀眼光芒的明珠。
中国邮政1995年6月发行的《中国皮影》邮票,第一枚就是“陕西东路皮影人物”。陕西东路皮影,流传在华县、华阴、潼关、大荔等地,其代表就是已被列入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有中国民间艺术“活化石”之誉的华县皮影。
华县皮影也叫华剧,被世界公认的中国地方皮影中历史最为悠久、演技最为精湛、达到炉火纯青最高境界的皮影艺术。因为,中国皮影在国际上的正式名称,翻译过来就是“华剧”,意指华县的皮影。甚至有国外专家学者把华县皮影称为“世界皮影之父”,其地位如此之显赫,影响如此之巨大,让人有始料不及的震撼。
华县皮影,曲调为碗碗腔,所以也称碗碗腔皮影。皮影戏俗称“灯影子”,需凭灯观影。意思就是在灯光照射下,以牛皮、驴皮刻制的人物隔亮布演戏而得名,也称“牛皮影”或“驴皮影”。以刻制皮影人物的皮子而分。一个戏班子仅有5人组成,可以说是5个人一台戏,每个人都要兼顾承担至少4项以上任务。在幕内专管唱和道白的名“前首”,也叫“唱手”。一个人包唱“生、旦、净、丑”,唱的同时还要打大鼓、弹月琴,相当一个乐队指挥,有时一唱就是8个小时,堪称全能。所以非唱功极深厚、技艺超绝者不能为。笔者在90年代初曾随电视剧组去华县拍过皮影戏,采访过几位身怀绝技的皮影老艺人潘京乐、吕崇德、王玉录、王进发。在潘京乐家里他拿出上几辈传下来的清末民初的皮影戏的手抄本,对我说他能唱大本戏2∞多部,演了60年没停过,有一晚上唱过三本戏,唱到太阳都出来了。他们几个多次出国,光德国就去了两次,后来潘老先生还在电影《活着》中扮演过耍皮影的老艺人。另一个重要人物就是“挑线手”,也叫“签手”,指操纵皮影表演,一个人独挑,掌握可迭数十个皮影,乃至近百。这就需要他眼疾手快、动作敏捷,演出时才能兼顾各方,有条不紊,游刃有余。那人物是不分天上地下,可以随时来去,千变万化,什么喷烟吐火、劈山倒海,以及配上特技操作、声光效果和演电影一样,不但能演人间的悲欢离合、卿卿我我的感情戏,还能表现沙场鏖战、金戈铁马的大场面。真正是“一口叙述千古事,双手对舞百万兵。”
陕西东路皮影除过碗碗腔皮影,还有老腔皮影,也称“拍板皮影”,流行在华阴、潼关一带。据传说自明代就开始流行,唱腔以字定腔,声调豪放激越,唱时一人为主,其他人帮腔,伴奏乐器有二弦、胡琴。唱至紧张高潮时,一人用力拍打板凳,有慷慨悲歌、壮怀激烈之气氛,感人至深,让你气血翻滚,浑身每一个毛孔都似乎透出不能抑止的亢奋。北京人艺演出改编于陈忠实长篇小说的同名话剧《白鹿原》开场就把华阴老腔搬上了舞台,一经亮相,就“震”了北京,让观众在古朴的有着原生态戏剧元素的老腔艺术的强力冲击下,击节赞叹,享受深度的震撼。
而《中国皮影》邮票上的“陕西东路皮影人物”,就是华阴陈增礼刻制的皮影作品尉迟恭。尉迟恭也叫尉迟敬德,选自影戏《魏征斩白蛇》,为唐代开国名将。后人耙他和秦琼奉为一对门神,民间铁匠尊敬德为他们的祖师爷与护火神。邮票上的皮影人物尉迟恭,披甲戴盔、背负旗靠、气宇轩昂,一派勇猛威武之相,与小说《说唐》中“面如锅底、一双虎眼、两道粗眉、肋边一排虎须”差别较大,皮影人物有自己的审美取向,而把尉迟恭设计成眉若卧蚕、丹凤眼、口小若樱桃,尤其是两绺长髯。使人们本来的威猛印象变化为儒将风度。平时相传的善使两条雌雄竹节鞭,换成了一把利剑。这些改变也可能因陕西皮影渊源深厚,另有所传的画谱底本。
他和《中国皮影》邮票中第三枚,山西孝义皮影人物赵公明同为净角,在形象刻画处理上有一致的地方。赵公明传说为陕西周至
集贤镇赵大村人,村里有赵公元帅墓,清代就有诗咏之。目前西安曲江管委会正在周至集贤打造赵公元帅、财神故里,作为一项文化产业。这位赵公元帅《封神演义》里是峨眉山道仙,“封神榜”被封为龙虎玄坛真君之神,手下四位正神为“招宝天尊”、“招财使者”、“纳珍天尊”、“利市仙官”,看来执掌的是招财进宝纳珍利市。所以后又被民间尊为财神,每年正月初五是他诞辰。赵公明黑脸浓须,头戴铁冠帽,骑黑虎,也是一位善使铁鞭的人物。邮票上的皮影人物赵公明也是一改常态,仅以脸部阴刻显示其黑脸威严之外,铁鞭也换成了刀,再配以箭、令旗,以及铁衣甲上的花形图案,为这位赵公元帅增添了几分斯文气。这两个人,经此变化,一个变得儒雅,一个增添了斯文,别有一番神韵。山西孝义有碗碗腔皮影,是从陕西华县传过去的。这两个地方在皮影人物的艺术刻画上,有着异曲而同工的审美之妙,让人称奇。
说到门神,赵公元帅也和尉迟恭一样都做过门神。2003年3月发行的《杨柳青木版年画》邮票第2枚“钟馗”和赵公元帅是同乡,也做过门神。《历代神仙通鉴》记载,钟馗系陕西终南山人,少时即才华出众,唐武德年间。曾赴京应试,却因相貌丑陋而落选,愤而撞死殿阶。帝闻之,赐以红官袍安葬。到了天宝年间,相传唐明皇李隆基偶患脾病,久治不愈,一晚梦见一相貌奇伟之大汉,捉住一小鬼,大汉声称己为“殿试不中进士钟馗”,皇帝梦醒,即刻病好。于是,命吴道子将梦中钟馗捉鬼情景作成一幅画,悬于宫中以避邪镇妖。宋代《醉翁谈录》有记载:“除夜,旧传唐明皇是夕梦鬼物,名日钟馗,既觉,命工绘画之。至今人家图其形,贴于门壁。”尔后,道教尊钟馗为神,封为祛恶逐鬼的判官,民间也把钟馗当作门神。《杨柳青木版年画》邮票上的钟馗,红脸红袍,手舞宝剑,身前绘一蝙蝠,寓意福在眼前。这幅年画色彩以朱砂色为主,寓意一身正气,降妖伏魔,多贴于大门之上,用以保平安、驱鬼邪。
华县皮影在雕刻制作工艺上十分精美,久享盛名,具有极高的艺术欣赏性和收藏价值,也被列入了陕西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皮影的脸部刻画一般为正侧面,一条眉毛一只眼,特称“五分脸”。皮影的轮廓内部以镂空为主,简练纯朴而显玲珑别透的空灵之感。整体富有装饰性,着色艳丽,地方风味浓郁,凝聚着一种东方元素即中国传统文化的古典之美。
在人物造型上,如《梦粱录》所我:“公忠者雕以正貌,奸邪者刻以丑行。”还有以形表意,以颜色强化区分性格,什么红脸忠、白脸奸、蚕眉为勇、凤眼为“仙逸”等。表现武生将帅以立眉突现其英武强悍,头型前额突出,俗称“岩颅”,更显其神采飞扬、英雄气概。一般净角多作夸张变形的阔口、狮鼻、豹眼,以赤眉虬髯陪衬之再加上宽肩、大耳、圆脸显示其有万夫不挡之勇的阳刚之美。而旦角追求的是柳眉、风目、纤腰、莲足,俗语中的“弯弯眉,线线眼,樱桃小口红一点”,表现其秀美清丽的阴柔美。生角以细目平眉,表现其安详沉稳,或睿智潇洒,或俊朗飘逸,不同的情态神韵。
华县皮影在雕刻上刀法犀利明快,有一整套的技术要求。生角刀法稳健,线条平和;净角刀法挺直,线条粗犷;旦角刀法婉转,线条柔和。尤以旦角,包括小生中一些翩翩公子书生,配以细腻纤巧的花纹,以精雕细琢的雪花万次、梅兰竹菊等图案装饰,虽有些费工费时,但特别的精美,这些牛皮雕成的皮影,似乎注入了魂魄,生出精神的无穷,让你有一见而爱不释手的冲动。
关于皮影的起源,有世界皮影艺术源于中国,中国皮影艺术源于陕西之说。近代史学家顾颉刚在《中国影戏史略及其现状》中称“中国影戏之发源地为陕西,自秦汉至隋唐当皆以其最盛。”清代富察敦崇在《燕京岁时记》中言“陕西皮影戏历史悠久,西安则是中国皮影的发源地。”
早在1900多年前,东汉的班固(陕西扶风人),在《汉书·外戚传》中记载汉武帝时“李夫人少而蚤卒,上思念李夫人不已,方士齐少翁言能致其神,乃夜张灯烛,设帷帐,陈酒肉,而令上居他帐,遥望见好女子李夫人之貌,还幄坐而步,又不得视,上愈益相思悲感,为做诗曰:‘是邪,非邪。立而望之,偏何姗姗来迟!……”少翁为汉武帝再现李夫人之貌,生动传神而使汉武帝真假难辨,用灯烛、帷帐,观时“居他帐”,其影像还能走动,和今日皮影戏特点非常相似。因而宋代人高承在《事物纪原·影戏》中说:“影戏之原,出於汉武帝。”到了隋唐,皮影戏最早为佛教服务,用活动的纸人来做宣扬佛事的解说图像,称做“纸影演故事”。唐人《广古夸五行记》中有:隋炀帝大业九年,有人在壁上映出一些佛形或兽形的影像作出表演,十分新奇引人,以至于“远近惑众数千百人”。在唐人小说中即有术士剪纸成月形贴于墙壁上,并引唐明皇游月宫的神话。民间影戏反映出皮影从纸影发展而来,而纸影实自燃火取影之彩灯变出。《广德神异录》记载:“唐明皇于正月望夜,上阳宫大陈影灯,设庭燎,自禁门望殿门,设蜡炬,莹煌如昼。”可知皮影戏是古时元宵观灯发展而来的。还有陕西皮影艺人相传的“汉妃抱娃窗前耍,巧剪桐叶照窗纱。”照窗纱而透影,应该是皮影的原始状态,而“剪桐叶”则是剪纸的初始状态了,皮影由纸影发展而来,看来剪纸与皮影应属同源,加上由彩灯之变出,这些民间艺术都是一脉相传的。
皮影戏的发展应该与唐玄宗有关,因为就是这位风流皇帝在长安首创梨园,而被后来戏剧人尊为“梨园祖师”。陕西旧的皮影班相沿都挂有他的画像以祀之。陕西长安自周秦汉唐有十三个王朝在此建都,皮影戏最先由长安的汉唐皇宫中发源,后流传民间应当是理所当然了。
到了宋代“中国皮影从陕西发展,首先沿黄河流域传播……”。南宋时,“影戏随难民南渡,首先入临安(杭州),继而播植於湖、广、皖、浙、江等南方各地。宋王朝的变徒,倒使陕西皮影戏‘北上南下地拓出了黄河流域的‘东奔西走畴域,例如川北皮影,四川人称‘陕灯影、川北渭南影”……(江玉祥《中国皮影》)。清代乾隆年间,华县兴起“新腔时调”,即碗碗腔皮影戏,“箱底规模之大,演出剧目之繁多,音乐唱腔之复杂,皮影雕刻之精巧都超过了以往,同时也超过同一时期其它区域的影戏。清末民初之际,华县皮影依然兴盛,尤其是出了一批著名的影戏剧作家,代表人物就是有“花部泰斗”之称的李十三,名李芳桂,创作皮影戏剧本“十大本”,名震西北。其中最著名的《火焰驹》和范紫东的《三滴血》成为陕西秦腔历史上的经典,堪称双璧,拍成电影至今仍盛演不衰。
中国皮影十八世纪传入欧洲,得到了德国大诗人歌德的喜爱和推崇,他曾于1774年威蓝博览会上介绍过中国皮影戏,为庆贺自己的生日,还以中国皮影戏招待来宾。欧洲的电影史学家浑司楼在《人们的剧场》一书中说:“有声电影的来源,不能不推崇中国影戏为开山之祖。”
《中国皮影》邮票的发行,对于保护这一
人类宝贵的文化遗产起到了宣传促进作用。而陕西东路皮影,以其根系的壮大、影响的深远和独树一帜,仍得以鲜活地在民间存在着,显示其生命力的坚韧和顽强,因而不至于很快成为只能在博物馆里才能看到的“千古绝唱”。
唐代美女的典范——《乾陵壁画·端杯侍女》欣赏
乾陵的唐墓壁画精彩绝伦,久享盛名,为国宝级珍藏。《乾陵壁画·端杯侍女》作为邮资图,印上中国邮政发行的普通邮资封,精彩亮相,让人们在欣喜之余,对神秘的乾陵唐墓壁画有了一种一窥全貌的兴趣。
乾陵唐墓壁画,实际上是指乾陵的陪葬墓永泰公主墓、懿德太子墓、章怀太子墓中的壁画。而端杯侍女就出土于永泰公主墓前室东壁南辅的《宫女图》。
此图共绘九女,群美毕集,分二行排列,个个丰颊秀眉,身着时髦的低胸唐装,梳着当时最为时尚的发髻。有的端杯执盘,有的抱物持扇,有的举蜡烛、握如意;有的顾盼生辉,有的安详持重,有的若有所思,有的不苟言笑,有的似怨似喜。她们以唐代宫女特有的带着点拘谨的端庄,丰腴华美,裙裾轻飘,披帛微扬,款款向你行采,一个个犹如仙女下凡。尤其是处于画面中央的一位端杯的侍女,神态自若,最是那曼妙的婀娜身姿,一低头一弯腰的娇柔,让你有一种瞬间惊艳的诧异。她就是被海外宾客誉为“东方的维纳斯”、“中国古代第一美女”的端杯侍女。无论这一评价是否准确贴切,但其瑰丽的风姿、优雅的遗韵已让人迷醉倾倒。
永泰公主墓是60年代初被抢救发掘的,是建国以后最早、也是最大的唐墓发掘。其墓室中壁画一经亮相,就引起轰动。记得郭沫若来了,田汉来了,中央美院的几位教授叶浅予、刘凌沧等大师级的画家也都纷纷慕名来了,一时间是络绎不绝,影响深远。
1962年秋天,叶浅予先生带着中央美院学生来观摩写生。据传,当他面对着这《宫女图》中的端杯侍女时,肃立五小时,顶礼膜拜,赞叹此女为“天下绝色”、“唐代美女的典范”,并赋诗一首:“公主长眠宫女在,壁上著意塑粉黛。口角眉尖似有情,是喜是忧费疑猜;妙得容颜刻芳华,曲尽风姿写仪态。寂寂廊下婷婷立,楚楚神态激人爱。”叶先生这首诗写得感情充沛,生动传神,意趣不凡,让你在细细品味之时,感悟画中人物艺术魅力的无穷。尤其是那一句“楚楚神态激人爱”,道出了所有观赏者的心声。
这幅壁画造型优美。线条流利,颜色绚丽,技巧娴熟,肯定是当时宫廷中专职画工所绘。欣赏着由这些技艺高超画工的生花妙笔塑造出的这一组丰姿绰约的美女群像,想象着唐代开风气之先的盛世气象。众多宫女,上身穿袒胸贴身红罗襦,比之今日多少超前的时髦女子犹有过之。唐代时尚美女的标准是珠圆玉润的丰腴肥硕,也是诗人杜甫描绘的“态浓意远淑且直,肌理细腻骨肉匀。”
九位宫女高髻便妆,髻上不插金翠花,不戴宝钿簪珥,朴素无华,大方明净,清新健美,格调高雅,给人强烈的艺术冲击力。这一队宫女组成了一个分工明确的服务队伍,再现了一千多年前皇宫贵族,如何过着呼奴唤婢的奢侈生活,她们那种拘谨,似怨似喜,和若有所思的惆怅,豪华外表下空虚内心形成的反差,显示出其地位谦卑和落寞的情绪,都让你有了感同身受的怜惜。这幅《宫女图》有着鲜明的时代特征,为初唐人物绘画的代表之作,也是一幅唐代宫廷画中闪烁着现实主义光辉的杰作。
中央美院的教授刘凌沧,也是中国工笔重彩人物画家中元老级的人物,他的人物画早在1983年就上了《中国古代文学家》第一组邮票。而刘凌沧先生也是在观赏了这幅《宫女图》后,作品中出现了“口角眉间似有情”的唐代美人儿。他尤其欣赏其中的端杯侍女,那种两眼陷入沉思,哀怨愁绪,表情极为动人的神态。
以永泰公主墓《宫女图》为代表的乾陵唐墓壁画,为研究八世纪初期宫廷绘画的风格变化提出了最好的例证,其所表现出的“柔姿绰约,尽幽闲之雅容”、“工中带意”的线描形式,是古人的一种创造。
现在《乾陵壁画·端杯侍女》上了邮资封,我以为这仅仅是第一步。我们期待着。乾陵唐墓壁画中永泰公主墓的《宫女图》,懿德太子墓的《阙楼仪仗图》,章怀太子墓的《观鸟扑蝉图》《打马球图》《客使图》《狩猎出行图》以及苏思勖墓的《奏乐图》,房陵公主墓的《托果盘女侍图》,李爽墓的《吹箫乐伎图》等一组唐墓壁画中的精品早日登上方寸邮票。到那时,一定会使国人震撼,世界惊叹!
驰誉丹青神品精妙——周昉《簪花仕女图》欣赏
1984年的T83《簪花仕女图》邮票,为中国古代美术作品名家系列中的开门之作。此图为一幅卷轴画,高46厘米,长180厘米。以三枚邮票各印一个局部,再以一枚小型张刊印全图,设计古雅浑厚,邮票票幅规格也比较大,显得十分壮观,为我国这些年邮票设计上的精美作品。
《簪花仕女图》在我国绘画史上具有重要地位,为唐代周防所画。周防,字仲朗,又字景玄,京兆(今陕西西安)人。他出身贵族,官至越州、宣州长史。是中唐末期继吴道子之后的一个重要画家。他和另一位出身长安的画家张萱,两个人的仕女画影响深远,形成中国画一个新画科,仕女画科。《簪花仕女图》是一幅工笔重彩画,线条工细,色彩浓丽,《画鉴》说周昉“作仕女多浓丽丰肥,有富贵气”。描绘的绫罗人物,有“丰颐厚体”之态。他亦擅肖像,创造有民族风俗的“水月观音”。宋代米芾将周昉与顾恺之、陆探微、吴道子并称,《唐朝名画录》称周防的仕女画为“古今冠绝”的“神品”,可见其在中国古代人物绘画史上地位之显赫。
周防以极其严肃的创作态度,在艺术上的精益求精,享誉丹青。《唐朝名画录》还记载,唐德宗修章敬寺,召周防作佛画。引万人竞观,轰动长安,寺院生光。周防虚心参考观者评议,“随意改定”,画成之后,众人“无不叹其精妙”,称为“当时第一”。
《簪花仕女图》全图以人物可分三个部分,以动作可分为四段。周昉用笔朴实,气韵古雅,构思立意别出心裁。画面上每段中心人物并非同一人,但又显示了从戏犬、漫步,到赏花、采蝶的连贯性,场景变化,生动传达了贵族仕女养尊处优,婢女持扇相从,游戏于花蝶鹤犬之间的心理状态。其中持扇婢女低头沉思,脸现茫然,与周围逸乐气氛迥然有别,反映其地位阜微的内心状态。这也形成了画面的反差对比,不同节奏反而呈现出一种和谐。这也反映了画者追求写实的高超的艺术掌控能力。
周防的肖像画为人称道,《唐朝名画录》记载,郭子仪女婿赵纵先请韩干画像,“众称其善”。后又请周防画像,郭子仪在两幅画前分不出优劣,而赵纵夫人看后评价:韩干的画“空得赵郎状貌”,而周防的画“兼移其神气,得赵郎情性笑言之姿。”这使周昉在长安一时声名鹊起,笔下传神成为美谈。而在《簪花仕女图》中,周防对几位责妇的刻画也达到了气韵生动、形神兼备的高超境界。如赏花时的专注凝神,戏犬时的喜乐俏皮。漫步时的气度潇
洒,采蝶时的随心所欲,都栩栩如生。尤其在对贵妇手的描绘上更为精妙细腻,采蝶时的柔和,捏花时的轻巧,执绋时的自如,皆用笔准确圆润,渗透着一种典雅的含蓄之美。在赋色上,大胆使用朱红,与淡紫、石绿、橙黄浑然一体,使贵妇们的衣饰花团锦簇、绚丽夺目。再以粉白施于皮肤,在轻纱掩映之下润泽娇美,给人“雪肤花貌”、吹弹得破的感觉,加上绫罗飘逸软软的质感,完善烘托出了美人的温柔丽质。其它如高髻、头摇(头上的装饰)纱巾等服饰和唐代妇女流行的独特的椭圆形浓眉“蛾翅眉”,周防都极尽工巧之能事,精心描绘,一一展现。
周防除《簪花仕女图》外,尚有《执扇仕女图》《调琴啜茗图》《水月观音》等作品传世。《簪花仕女图》原为清宫藏品,被溥仪流散出宫,现由辽宁博物馆珍藏。
《簪花仕女图》名为“簪花”,几位贵妇人高髻上都戴满各色鲜花,洋溢着典雅富贵之气。而中心位置上的贵妇右手拈一支红花,左手拿一金钗,正思量着把花插在头上哪个位置,作者捕捉到了画中人物细微的神态变化瞬间,又一下点明了全图“簪花”之主题,可谓匠心独运。
《簪花仕女图》通过方寸邮票传播,让我们时时能欣赏到这位西安籍的唐代“神品”画家冠绝古今的传世佳作,沫浴在盛唐文化的艺术氛围之中,发思古之柔情了。
堪称妙品皆第一——张萱《虢国夫人游春图》赏析
1995年5月23日中国邮政发行2枚一套的连票,中国古代绘画作品《虢国夫人游春图》。此画为唐天宝年间,享有盛名的杰出人物画家张萱所创作。绢设色,长148厘米。为宋摹本。
张萱,京兆(今陕西西安)人。唐代画家朱景玄的《唐朝名画录》称其“画仕女乃周昉之伦,其贵公子、宫苑、鞍马,皆称第一,故居妙品也。”其中“乃周防之伦”,指张萱画仕女与周防比肩,周昉也是从京兆长安走出的一代人物画大家。
此画描写的是中国四大美女之一的杨贵妃的姐姐虢国夫人和秦国夫人游春的图景。虢国夫人是贵妃的姐姐,受唐玄宗宠爱,一时颇擅权势,炙手可热。画面上,虢国夫人仪表雍容,着装华丽,众星捧月般地位居中心点,其姐姐秦国夫人面向着她,似有所语,居于陪衬地位。全画构图疏密有致,前五骑之间疏朗而不松散,后五骑之间紧密而不局促。前三骑一行纵列,恭谨导引,后三骑横排并行,侍女、侍从,中间抱着女童的保姆紧挨中心两骑,小心护随。层次错落,布局自然,节奏舒缓,气脉贯通。在统一的动作中,前呼而引,后拥而随,彼此呼应,神态各异,不乏细微之变化,且都描绘得惟妙惟肖,恰如其分地显示出人物各自的身份。其中有的目视前方,从容镇定;有的面色沉凝,恭谨拘束;有的紧勒缰绳,神情严峻;有的若有所思,貌似矜持;有的策骑缓行,惬意舒适;有的举手挥鞭,怡然自得。从画面上这些表情动态上,可以一窥她们之间的趋承关系,无形中反映出虢国夫人身份的尊贵和威仪,所谓不怒而威。
恰恰是虢国夫人神情松弛,腰肢微倾。闲散中显露春目慵懒,陶醉于风景之态。这队骑众踏青游春、轻盈漫游的浩荡气派,仿佛正沐浴在长安郊野明媚的春光中。而画面并未直接表现什么春波微漾、桃李争艳的春景。而是通过人物的从容神态,启发观者的联想,仅以湿笔点出斑斑草色,营造出“草色遥看近却无”的空濛清新意境。人物身上轻薄艳丽的春装也给你花团锦簇的感觉,让你眼前似乎有了碧水蓝天、青山绿树,似乎有了鸟语花香、春日暖阳,这种以虚代实的高妙表现手法,意趣横生,且耐人寻味。
画中人物皆为女性,着男装的矫健俊朗、英姿勃勃,为唐人时尚;而女装者个个丰腴肥硕、雍容华丽。丰腴之美也是盛唐美人时尚。那八匹姿态各异、栩栩如生的骏马,也符合盛唐时的“马尚轻肥”,似参酌了当时韩干所画的肥马样式。图中的马鬃被修剪成三组,时称“三花马”,系唐代特有马装,与昭陵六骏造型相似。这些都构成了唐代仕女画的典型风格。
张萱笔力雄健,线条畅达而灵动。细劲圆活中,显现柔婉之韵味。设色古雅富丽,石色积染精薄而厚重,是典型重彩积染法。形成了内容和谐统一的最佳表现形式,体现出大唐盛世雍容繁丽的时代象征。而在具体细节上,张萱做到了摹画现实笔致入微,马的羁勒鞍鞯,人的服饰装扮,以及妇女头上堕马髻,都与盛唐时尚一一契合,不愧有“皆称第一,故居妙品”的高度评价。
唐代诗人张祜描述虢国夫人:“虢国夫人承主恩,平明骑马入宫门。却嫌脂粉污颜色,淡扫蛾眉朝至尊。”而画中的虢国夫人淡扫蛾眉、不施脂粉反显其清丽绝俗、丰姿绰约。但她一行人马,盛装出游,华丽铺排,贵族气息,骄纵之态,逼人气势,都呼之欲出。唐代诗人白居易在《轻肥》一诗中通过马折射盛唐豪门骄奢淫逸的生活,“意气骄满路,鞍马光照尘”。正是虢国夫人游春的真实写照。
诗圣杜甫的代表作之一《丽人行》:“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态浓意远淑且直,肌理细腻骨肉匀。绣罗衣裳照暮春,蹙金孔雀银麒麟。就中云暮椒房亲,赐名大国虢与秦。……”与《虢国夫人游春图》为同一题材。有学者认为张萱原画与杜甫诗《丽人行》同名。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宋李摹本就名《丽人行》。而辽宁博物馆所藏的宋摹本也就是邮票上的《虢国夫人游春图》,两幅摹本中哪一个题名更接近张萱原作,则成为了千古疑案。
张萱画《虢国夫人游春图》极尽用心,着意描画,是抱着赞颂目的,还是讥讽批判,无从考证。但不管张萱本意是什么,他写实的风格,再现的真实场景,使这幅画具有了一定的揭露现实的认识价值。而诗圣杜甫在《丽人行》的“赐名大国虢与秦”和“炙手可热势绝伦”一下把杨氏(包括杨贵妃与杨国忠,虢国、秦国、韩国三位夫人)骄纵误国、奢侈生活给予了无情揭露和批判。这首诗也赋予了这幅同题材的画以深邃丰厚的思想内涵,诗画互为印证,变相辉映,因而都成为不朽的艺术瑰宝。
商洛灯彩入方寸
2006年2月12日是丙戌新年的正月十五元宵节。国家邮政局在这一天发行一套《民间灯彩》邮票,共5枚。第一枚的鱼灯,由陕西商洛民间艺人张英华制作。
灯彩又称花灯,是我国传统工艺美术品。制作上集扎编、裱糊、剪贴、彩绘、雕塑和刺绣等各种工艺于一体,可谓集大成也。
鱼灯。属标准的模拟自然万物形态的象形灯,蕴含“金玉满堂”、“年年有余”的吉祥寓意。由于鱼谐音“余”,人们将其视为富足有余的象征。
这出自商洛的鱼灯,结构以篾为骨,外糊彩纸,饱满圆润,整体感强,简洁明快中更显精巧灵动、色彩绚丽。以喜庆吉祥的红色为主体,金红、粉红,与淡淡的紫红,浑然一色,大俗中透着大雅,令人赏心悦目。这鱼灯,突破了一般传统花灯的拘谨,张扬着华贵和典雅。是灯彩在历史长河不断地演进中,有着创新思维、新颖独特的精彩之作。它选用金鱼的造型,以金鱼中名贵品种“红龙睛”为原型依托。鱼尾硕大飘选,鱼眼突兀奇异,给你鱼在水中
翩翩游动的优美感觉;再加上金骨描线,鱼肚上金鳞闪闪发光,更让你感到满目华彩、富丽辉煌:而以绿色点缀其间,更增五彩斑斓的层次感。加上制作精湛、玲珑剔透、动感十足、形神兼备,非常之抢眼。
这盏鱼灯。能在全国20多个省市上报的近千件作品中脱颖而出,一举而荣登国家名片,列于5枚灯彩邮票中第一枚的显赫位置,让人意想不到。
因为其它4枚灯彩邮票,选用的都是灯彩艺术传统久负盛名之地的作品。例如第二枚白菜灯的产地北京,被称为中华灯彩的代表,其宫灯曾在巴拿马世界博览会上获取金奖;第三枚的莲花灯产地南京,被称为“秦淮灯彩甲天下”;第四枚的龙凤灯产地浙江仙居,为中国民间花灯艺术之乡,其针刺无骨花灯源于唐代,俗称唐灯,被誉为“中华第一灯”。第五枚花蝶灯的产地佛山,更为影响不凡,作为南方灯彩的代表,这已是佛山灯彩第二次入选国家邮票,1985年发行的《花灯》邮票中,4枚中有三杖都是佛山的灯彩。而且仙居和秦淮、北京、佛山四地的灯彩都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而商洛灯彩名不见经传,比起以上几家那更是影响甚微,但能入选,不敢说技压群芳。但其一经亮相就具先声夺人的气势,仍让人激动中有一种自豪油然而生。可见陕西民俗文化、民间艺术传统渊源之深厚了。
其制作者张英华,受父辈熏陶,潜心钻研灯彩艺术几十年,他所制作的灯彩,活灵活现,个个精彩,在当地十里八乡妇孺皆知。这次他的金鱼,以其独特的艺术品质,在激烈的竞争中,入选方寸邮票,确实是创造了奇迹,令人感佩。
这套邮票在设计上,采用远近搭配,近景为局部,远景为全貌,让人又能观赏到灯的整体造型,又能品味灯局部的细微变化。但我以为,邮票上远景之灯和近景局部之灯不是同一色彩,不是同一盏灯,就显得有些零乱,视觉上不舒服。当然了构思比较独特,也有他成功的一面。在邮票印制上,采用了荧光油墨和荧火彩点的专用邮票纸,晚上欣赏能在荧光灯下发出熠熠光彩,被称为“照亮夜晚的邮票”。让你在元宵夜观赏邮票时,仿佛能看到一盏盏彩灯亮了起来,红黄蓝绿,五彩斑斓,妙趣横生。其背景精小的彩点宛若满天星斗,通透明亮,美轮美奂,平添一分欢乐祥和的节日气氛。设计者独出心裁的策划。让人感动。
正月十五闹花灯,是我国独有的民俗文化。每逢元宵佳节,家家户户张灯结彩。燃放烟花,正如唐诗中所形容的“月华连昼色,灯景杂星光”。记得孩童时,元宵夜天一黑,小伙伴们就打着灯笼出门相聚了,观灯、赛灯、猜灯谜,其乐融融,快乐得欢天喜地,那可是少年不知愁滋味的快乐呀!那年月,应该是三年自然灾害之时,孩子们尤其盼望过年,因为过年有新衣穿、有好吃的好玩的。记得有一首儿歌“灯笼会,灯笼会,灯笼灭了回家睡”,就记录了这种欢度元宵夜的场景。每当想起来都有一种十分亲切的情愫弥漫,难以忘怀。
中国的灯彩文化源远流长,相传秦始皇时,宫廷里就悬挂彩灯。而究根溯源,元宵张灯有近十种说法。主要有汉代的祀太一(天帝),宋人洪迈在《容家随笔》中写道:“汉家祀太一,以错时祀至明,令人正月望月,夜游观灯,是其遗事。”还有源出道教的“三官”配“三元”。正月十五古称上元节,所以正月十五为上元,秋令七月十五为中元,冬令的十月十五为下元;道教崇奉的神为三官,即天官、地官、水官,谓之天官赐福,地官赦罪,水官解厄。乃以“三元”配“三官”,所以正月十五贴年画中就有贴“天官赐福”的。据清人赵翼《陔余丛考》,“三元”节始于南北朝时的北魏,起初仅是道观宗教活动,后衍为民间的节庆活动,道教的色彩渐渐淡薄。还有佛教介入,汉明帝时为了弘扬佛法,称印度摩喝陀国每逢正月十五,需举燃灯法会,纪念佛祖神变。下令正月十五宫中和寺院“燃灯表佛”。另有汉代为平叛胜利,大军凯旋,宫中和京城百姓张灯结彩,以示庆贺。史载汉唐在正月十五这一天不禁夜,唐诗中有:“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的句子为证。
到了唐代,元宵放灯习俗发展空前之盛,当时的长安城百万人口,世界最大,正月十五的上元节已被定为前后各一日的法定假日。《朝野佥载》:“睿宗先天二年(713年)正月十五、十六夜,于京师安福门外作灯轮,高二十丈,衣以锦绮、饰以金玉,燃五万盏灯,簇之如花树。宫女千数,衣罗绮,曳锦绣,耀珠翠。施香粉。……长安、万年少士妇千余人,于灯轮下踏歌三日夜。欢乐之极,未始有之。”尤其到开元年间,玄宗皇帝命人做巨型灯楼,广达20间,高150尺,金光璀璨,极为壮观,通宵灯火辉煌,成千上万宫女与民间少女在灯下踏歌起舞,把上元节变成了全民狂欢节。唐诗中“紫禁烟花一万重,鳌山宫阙隐晴空。玉皇高拱云霄上,人物嬉游陆海中”,就是真实写照。在上元节还发生一些奇异趣闻事,如唐中宗景龙四年长安夜时,中宗皇帝与皇后微行观灯,同时放宫女数千外出看灯而宫女多亡选不归。诗人李商隐某年上元夜不在长安,写有《正月十五夜闻京有灯不得观》诗,“月色灯光满京都,香车宝辇隘通衢。身闲不睹中兴盛。羞逐乡人赛紫姑”,以表他的遗憾和“羞逐乡人赛紫姑”。西安有地名为洒金桥,传说上元之夜,唐明皇在皇城之北门口一座桥上,向宫中狂欢的宫女嫔妃,以及宫外的踏歌起舞的人群抛洒金币以示与民同乐,以后此处得名洒金桥,在今西安莲湖路上。
中国的民间灯彩,已成为现今社会中不可或缺的,既有艺术魅力、又有丰厚文化底蕴的一项群众喜闻乐见的民俗文化活动。而商洛灯彩八方寸,荣登国家名片,实属陕西民俗文化界的一件大喜事,值得总结,发扬光大。并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更上一层楼,使陕西丰厚的民俗资源,得到更广泛的发掘、整理和保护。
我们期待着,商洛灯彩,继续创造奇迹,成为名震一方、独树一帜、深植于有着5000年文明的陕西民间艺术中的一朵最为亮丽的奇葩。
责任编辑刘羿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