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老师,你咋不早点来呢?”

2009-10-09艾凤玉

黑龙江教育·小学 2009年8期
关键词:全乡小强野花

艾凤玉

在离中心小学很远的地方,有一所小学校。那里虽然是穷乡僻壤,却也是一个不甘于平庸的小山沟。乡亲们望子成龙,都急红了眼,怎奈那里师资的严重短缺,学校面临“黄摊”的危险。领导决定马上派人去支教。“谁去?”领导期盼的目光扫视着几十张神情紧张的面庞,会议室静的似乎只有喘息声。“我去!”我不加思索地举起了手,像个涉世不深的孩童。掏心窝说,我当时没有临危受命之感,更无“偏向虎山行”之气概,只是认为在哪里工作都一样。

我们一行三人从中心小学走进了那山沟沟里。杂乱的操场荒草连片积水加稀泥,似乎是一片沼泽地,简陋的教室、破旧的桌椅,让我感觉这里如此荒凉。我教的是毕业班,这15个孩子眼睛里无时无刻不流露出对知识的渴望与憧憬。但是他们基础薄弱,思想状态欠佳,不良习惯也比比皆是。这让我倍感压力,必须要使出浑身的力气,才能把孩子调教过来。

我们坐的是通勤车,早起晚归,一周下来,丈夫和孩子吃不上一顿热乎的饭菜,可他们谁也没有埋怨我。原来有规律的生活,现在却变了调儿,忙忙碌碌,我暗暗告诫自己:习惯就好了。

课堂上,孩子们别提多高兴了,我们经常热情洋溢地互动,我说的每一句话,尽管很平淡,但他们都愿意听也愿意做。下课了,他们围着我问这问那,有的说:“老师中午到我家吃饺子,我妈让我一定要带你过去。”有的说:“老师,中午饭我给您带好吗?”突然,有个叫小强的学生说:“老师,你咋不早点来呢?”我内心一阵触动:在孩子眼中,我似乎成了“救世主”。其实不然,这是我工作的本分,在孩子的眼中,认为我教得好,而我认为我就是一位能与学生相融、拥有着一颗童心的普通教师。这足以说明,我是学生需要的人,也是学生家长认可的人。

那一夜,我失眠了,我不停地问自己:幸福到底是什么?小强那个瘦小又机灵的孩子占据了我的心。他是班上学习比较落后的学生,也是个“问题”学生。他父母离异,和80岁的爷爷相依为命,生活困窘极了。有时他早上吃不上饭,我想尽办法也要让他填饱了肚子上课;有时他没有钢笔,我就给他买一支;收书费时,他没钱交,急得不敢抬头,我为他垫付了书费,他泪眼汪汪地看着我;我把儿子穿小的衣服,洗净了给他穿上,正合身;我把儿子的鞋给他穿,正合脚,他还是泪眼汪汪地看着我,半天挤出的还是那句话:“老师,你咋不早点来呢?”我笑着摸摸他的头,沉默了……

从此,我不再失眠了,因为我真的明白了:什么才是真正的幸福?春天来了,操场边野草丛生,野花点缀,我领着孩子们在草丛中找野菜,和他们讨论着各种野生植物的名字。女孩子们把野花采来,插在我的讲台上,教室里处处充满着春天里特有的花香。我和他们一起朗诵诗歌、一同唱歌、一块游戏、共同讲故事,无论课上还是课下,我们总是形影不离。偶尔,回办公室坐一坐,喝口水,可是孩子们把小脸贴在玻璃窗上,眼巴巴地望着我笑。于是,我不由自主地又走到他们中间,不是跳皮筋,就是丢沙包,这些古老的游戏,玩了不知多少年了,就是玩不够。丈夫经常嗔怪我:“40岁的人了,怎么老像个小孩子,一点儿不老成。”我听了哈哈大笑。

我也常想,变化一下自己的个性吧,可是生活就是这么怪,你的职业决定你和孩子共融,孩子需要你笑,需要你说,需要你像个孩子。习惯了也就把童心永驻心田了,于是童心又化作春风,吹绿了小草,吹艳了鲜花,吹醒了大地。于是,我便有了金色的收获:全乡朗读比赛上,小雪获得二等奖;书法比赛中,小阳获得一等奖;全乡统考中,我们班获得第一名。孩子们把我围起来,我们共同欢呼着,共同快乐着。此刻,我竟流出了热泪。

“老师,你咋不早点来呢?”这话我已经是第三遍听到了,可是,我永远也听不够这简单而又深情的话语,它让我切身地感悟到:别人需要你的时候,才是最有价值的。

其实,生活中有一种幸福,对于我来说,它不是腰缠万贯的富有,也不是奔驰宝马的潇洒,而是一种源于身边点点滴滴的感动,源于心灵深处切切实实的恬淡与自然……

猜你喜欢

全乡小强野花
潘小强
风中的野花
用汗水浇灌脚下的土地
藏在野花里的危险
小强爬行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