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行至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2009-10-09张安龙果乃玉

黑龙江教育·小学 2009年9期
关键词:骆驼队驼铃声驼铃

张安龙 果乃玉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运用朗读、批注、想象等方法理解课文重点词句,体会作者留恋童年的复杂情感。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揣摩作者表情达意的方法,初步了解作品的语言特点。

3.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积累语言。

教学重点:读中体会童年的美好,感受作者对童年的思念。

教学难点:了解描写方法,感受语言特点。

教学流程:

一、导读——回顾画面

师: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林海音的《冬阳·童年·骆驼队》。想一想,作者回忆了童年生活中的哪几个场景。

生:一共写了4个场景。第一个是小作者学骆驼咀嚼;第二个是小作者和爸爸谈论驼铃的作用;第三个是小作者想给脱毛的骆驼剪毛;最后一个是问妈妈夏天骆驼去了哪里。(板书:学咀嚼、谈驼铃、想剪驼毛、问去处。)

师:这4个场景是作者童年里最深刻的记忆,就像电影里的一组镜头常常浮现在她的脑海里。看了这样一组镜头,你认为作者拥有一个怎样的童年。

生:她有一个幼稚、美好的童年。

生:她有一个自由自在,无忧无虑的童年。

二、批注——感悟画面

师:读着这样的童年故事,有时候我们会情不自禁地笑出来。那么作者是用怎样的语言把一个耐人寻味的童年写出来的呢?同学们认真读书,用心品悟词句。请你从这4个场景中选择一个你印象最深的,抓住关键词语或句子作批注。你可以点点、圈圈,也可以画波浪线,在旁边注明自己的理解、感受、疑问等。(生自主选择语段批注,师巡视指导。)

师:说一说你给哪个场景作批注,针对哪些词语或句子作的批注。

生:我喜欢“学咀嚼”那一段,从这段中的“呆”字,可以看出小作者看骆驼看得细致,都看得入神了,也可以看出小作者非常天真。

师:一个“呆”字引起了你的注意,令你浮想联翩。针对这部分,谁还有不同的批注?

生:文中说“那样丑的脸,那样长的牙,那样安静的态度”。她把骆驼的样子写得多具体。

师:你发现的这3个形容词写出了骆驼的样子,谁还有不同的发现?

生:后面还写了“它们咀嚼的时候,上牙和下牙交错地磨来磨去,大鼻孔里冒着热气,白沫子沾在胡须上”。这句话写骆驼的动作。

师:这几个动词让骆驼更加活灵活现了。透过这样的描写,在你的眼前出现一个怎样的孩子?

生:一个幼稚、好奇的孩子。

生:一个傻里傻气的孩子,但是傻得可爱。

师:好,就请你用心读一读,读出你心中那个天真的、好奇的小孩儿。(指名读。)

师:别坐下,你认为自己读得怎么样?

生:还行。

师:还行就是中等。你还挺谦虚。你是第一个站起来读课文的同学,能读得这么正确、流畅,了不起。老师奖励你推荐一位同学读,你认为谁能超过你,你就推荐谁。

生:(向四周望。)我推荐小轩。

师:相信你一定不会让我们失望。

生:我站在骆驼的面前,看它们咀嚼的样子:那样丑的脸……

师:谁来评价一下,小轩同学读得怎么样?

生:读得很好!很有感情。

师:哪儿读得好?

生:“磨来磨去”读得好。

师:读得怎么好?

生:她读得很慢,读出骆驼咀嚼的样子。

师:这样评价才叫言之有理。的确,小轩同学读得十分形象,经她这样一读,好像骆驼就在我们眼前。来,我们也像小轩同学那样读一读,争取超过她。(齐读。)

师:听着你们锉锵有力的朗读,老师仿佛看到了骆驼咀嚼的样子和动作。在你们的带动下老师也想读一读,请同学们注意听,听一听老师读的和你们读的有什么不同。(师轻声朗读。)

师:谁愿意评价一下,你认为这样读合不合适。

生:合适倒是合适,不过老师把“丑”“长”“安静”这样的词读得那么轻,听着有点害怕,像听鬼故事似的。(众笑。)

师:老师听出来了,你的言外之意是有点不合适。其他同学什么看法。

生:我认为非常合适,听了老师的朗读,我感受到小作者看得是那么认真,静静地、出神地看,甚至我的嘴都要动起来了。

师:谢谢你的夸奖。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读法,请同学们一边想象一边读,就会读得有滋有味。(生读。)

师:读得多投入啊,读出了一个神情专注的小孩儿。同学们,小作者看得入神,写得更生动,这么好的语言,请大家看着屏幕试着背一背。(出示。)

我站在骆驼的面前,看它们咀嚼的样子:那样( ),那样( ),那样( )。它们咀嚼的时候,上牙和下牙( ),大鼻孔里( ),白沫子( )。我( ),( )。

师:谁愿意试一试?(指名背诵。)

师:了不起,这么短的时间,就能背诵这么长的一段文字。能背下来的同学请起立,我们一起背诵。(全班齐诵。)

师:其他同学接着说一说,你喜欢哪个场景,怎样批注的。

生:我喜欢作者和爸爸谈驼铃那部分,我把“一定是拉骆驼的人,耐不住那长途寂寞的旅程,才给骆驼带上了铃铛,增加一些行路的情趣”画上波浪线,我觉得作者的想法充满想象,尽管没有爸爸说得对,但是却给自己的童年增添了许多情趣。

师:还有哪些同学对这部分作了批注?

生:我也喜欢这段,我觉得作者的想法可能没有爸爸说得对,却比爸爸说得美,她是从孩子的角度看这件事的。

师:同是驼铃,作者与爸爸的看法完全不一样,这就是童心童趣呀!同学们,文中还有多处描写驼铃声音的句子,请你把这样的句子找出来,画一画。

生:我找到的句子在第4自然段“打头儿的那一匹,长脖子底下总会系着一个铃铛,走起来,铛、铛、铛地响”。

生:还有第7自然段“拉骆驼的人也一样,他们身上那件反穿大羊皮,也都脱下来了,搭在骆驼背的小峰上,麻袋空了,铃铛在轻松的步伐里响得更清脆”。

生:最后一段也写到驼铃声“我默默地想,慢慢地写。又看见冬阳下的骆驼队走过来,又听见缓缓悦耳的驼铃声。童年重临于我的心头”。

师:这3句话都是写到驼铃声,请同学们都来读一读,一边读一边听,这三处驼铃声有什么不同。(生自由读。)

生:第一处的“铛、铛、铛”和第二处的声音“更清脆”都是小时候听见的真实的声音,而第三处是作者记忆中的驼铃声。

师:那么,前两句的驼铃声又有什么不同呢?

生:“铛、铛、铛”写的是比较沉重的脚步,因为那时候骆驼身上驮着煤呢,走一步响一下。而回来的时候,煤都卸下来了,所以走起来就轻松了,所以铃声“更清脆”。

师:你真是个细心的学生,真是作者的知音啊!让我们都去听一听那美妙的驼铃声。男生读第一句——沉重的驼铃;女声读第二句——清脆的驼铃;最后一句全班齐读。(合作读。)

师:同学们,这驼铃仅仅是给行路的人增加一些情趣吗?

生:也给作者的童年增加了情趣,有了驼铃声,作者的童年更有趣了。

师:是啊!这驼铃声在作者的记忆中是那么清脆,那么悠长,成了她童年里最美妙的声音。其他同学接着说一说,你喜欢哪个场景。

生:我喜欢作者想剪驼毛的那一段,从这段可以看到她是多么单纯,在她眼里骆驼和人一样需要理发,也要美容。

师:可实际上呢?

生:骆驼脱毛是自然现象。

师:作者的想法多么天真,你的童年里也一定有类似的奇思妙想吧?谁愿意说说?

生:我三四岁的时候,看见妈妈把葱、菜卷大饼里吃,我就想能不能把手指头卷里当菜吃,就真的把手指头卷里,一咬,疼得我直叫。

生:小时候我看妈妈天天化妆,我就模仿她的样子给我家的小狗化妆,结果那小狗的脸被我画成了地图,妈妈的化妆品也都浪费了。

师:多有意思呀!同学们说的这些事与作者的童年趣事有异曲同工之妙!这就是童心童趣呀,只有在那个年龄里才会发生的故事。

师:还有最后一个场景“问骆驼的去处”,哪位同学对这部分作了批注?

生:我对“总是问,总是问”作了批注,从这儿可以看出小作者好奇心强,愿意问问题,问得妈妈都有点烦了。

师:由“总是问,总是问”你还能想到,她还会问关于骆驼的哪些事。

生:骆驼为什么会有两个驼峰呢?

师:是呀,它是不是老了,驼背了。

生:可能会问:骆驼为什么能几天不吃不喝,还能驮那么重的东西?

师:对呀,我怎么就没有这种功能呢?

生:还可能问:骆驼走在那么热的沙漠上不烫脚吗?

师:像这样的问题,我每时每刻都在想,我童年里有着无穷无尽的稀奇古怪的问题。你还对哪里作了批注?

生:我还批注妈妈的问话“谁?”通过这个词可以看出妈妈被问懵了,没有前言突然间就问“它们去哪儿”可见小作者心里一直想着骆驼。

师:你的读书能力真强!透过一个词体会出这么丰富的内容。

三、悟情——留恋画面

师:刚才,同学们在批注中走进林海音的童年,在琅琅的读书声中贴近林海音的心灵。不知同学们是否发现:这4幅画有什么共同之处?

生:都有骆驼。

师:作者为什么要描写冬阳下的骆驼队?她想通过骆驼队表达一份怎样的情感?请你充分地读一读课文的最后两段,画出相关语句,说说自己的看法。

生:我画的句子是“我是多么想念童年住在北京城南的那些景色和人物啊”。作者通过骆驼队要表达对故乡的想念之情。(板书:想念。)

师:是啊,骆驼队代表着作者对童年,对故乡的想念啊!

生:我画的句子是“夏天过去,秋天过去,冬天又来了,骆驼队又来了,童年却一去不还了”。这句话表达出作者对童年的留恋。

师:同学们,这句话里蕴藏着丰富的情感。除了读出留恋之情外,你还能读出什么?请你仔细品一品。

生:从“童年却一去不还了”我读出一点惋惜之情。

师:就请你带着这种感情读一读。

生:“夏天过去,秋天过去,冬天又来了,骆驼队又来了,童年却一去不还了。”

生:我感到一点伤感。

师:你真是作者的知音啊!就请你替作者来表达这种感情。

生:“夏天过去,秋天过去,冬天又来了,骆驼队又来了,童年却一去不还了。”

师:同学们,谁都知道夏天过去是秋天,秋天过去是冬天。我们可不可以把这句话改成:“冬天来了,骆驼队又来了,童年却一去不还了。”请同学们比较着读一读。

生:不可以,3个相同结构的句式节奏感强,突出时间过得快。

生:季节过去可以再来,骆驼队走了可以再回来,可是童年留不住,一去不还,表达对童年的眷恋之情,透着淡淡的伤感。

师:骆驼队只是作者童年生活的一个缩影,一个意象。(出示:旧北京图片。)她思念着老北京古色古香的城墙,思念着温馨的四合院,她思念着热闹的街市,她思念着惠安馆里的疯女人——秀贞,她思念着儿时的玩伴——妞儿,她思念着在北京城南生活的点点滴滴。就这样,作者把对童年思念和和留恋之情倾注于笔端,写了一本《城南旧事》。

师:就这样“我默默地想,慢慢地写,又看见冬阳下的骆驼队走过来,又听见缓缓悦耳的驼铃声。童年重临于我的心头”。请同学们也动情地读一读。(生朗读。)

师:就像作者说的那样“让实际的童年过去,让心灵的童年永存下来”。同学们,学了这篇课文,会有更多的同学想起自己小时候的一些趣事,我们也可以像林海音那样记录童年故事,让实际的童年悄然过去,让心灵的童年永存下来!

评析:

《冬阳·童年·骆驼队》题目就有点与众不同,是由三个看似不相干的词语揭示出来的,再加上选入文本时的删改,因此从内容到结构都有些松散,怎样把握这样的文本,张安龙老师在教学中是这样体现的:

一、以简驭繁,体现理性的教学思路

《冬阳·童年·骆驼队》一文写了作者童年生活的几个片段,这些片段的边缘并不是十分清晰,比如第5自然段写了骆驼的咀嚼,也写了驼铃;第10自然段写了驼毛,也写了拉骆驼人的羊皮袄和驼铃。作者行文流畅,思绪到哪儿,文字就流淌到了哪儿,但是学生学习起来却不容易把握文章的脉络。张安龙老师在教学中将思路定位在作者童年生活的4个场景上,这就是“学咀嚼”“谈驼铃”“想剪驼毛”“问去处”。4个场景的确定使文本内容呈现出清晰的块状结构,理清了文本的主体框架,文章就有了学习的切入点。以这样的点辐射全篇,对于各场景中包容和交叉的地方,都能巧妙地统揽起来,这样就将文本的内在结构,转化为课堂教学的主体结构,学生学习起来就轻松多了。

二、以点带面,体现智性的语文训练

语文课堂空走空过不行,面面俱到也不行。教师应该“训”什么,怎么“训”,学生应该“练”什么,怎么“练”,张安龙老师在“学咀嚼”这一部分的教学中的做法,可能对我们有所启发。

第一步,整体阅读,抓关键词语,作批注。第二步,悟词语,品味、揣摩,感知骆驼的样子。第三步,训练读,体会作者的感受。第四步,背语段,积累读书的方法。

这样一个过程下来,骆驼“那样丑的脸,那样长的牙,那样安静的态度”的形象,一定会深深地印在学生的脑海中,同时“那样的……”排比的语言表达形式,也会给学生留下深刻的烙印。

课文中描述了4个场景,教师只抓住这样一个片段进行扎实有效的训练,相信这样的训练一定会让学生刻骨铭心。经常这样的训练,学生就能在不断的体悟中积淀语感,习得学习语文的方法。

三、以本为本,体现开放的语文课堂

《冬阳·童年·骆驼队》是台湾作家林海音自传体小说《城南旧事》中第一篇文章,张安龙老师在教学中将文本的学习与背景文化相融汇,引导学生逐渐靠近文本,靠近作者,让学生的学习兴趣始终保持行走在故事的趣味和愉悦中。同时,提供给学生学习文本的广阔空间,将单一的文本内容,整合为文本、作家、作品三位一体的课堂教学所承载内容。

文中作者由骆驼慢慢地走,慢慢地嚼,想到自己慢慢地写。其实语文课堂有许多时候,也是须要慢慢地读和慢慢地体会的。“行至水穷处,坐看云起时”。教师做学问是这样,学生学习语文也是如此。

猜你喜欢

骆驼队驼铃声驼铃
雪山大漠驼铃声 鸟语花香伴歌来——记人物画家盖茂森
驼铃马夫
想念驼铃
沙漠驼铃
梦驼铃
从儿童视角解读《冬阳·童年·骆驼队》
骆驼队该怎么走
骆驼队该怎么走
车师古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