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独具特色解读文本 激发学生多维思考

2009-10-09王晓琳许文娥

黑龙江教育·小学 2009年7期
关键词:杯盖小个子汇报

王晓琳 许文娥

教学内容:教科版小学《语文》4年级上册。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课文,教育学生要从小树立战胜困难的自信心,要有勇于迎接挑战的勇气。

2.学习体会课文生动形象的神态、表情、动作的描写方法。

3.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课文。

4.理解“语重心长”、“遒劲”等词语的意思。

教学重、难点:

1.抓住“敢”字,体会文章。

2.体会课文生动形象的神态、表情、动作的描写对表达中心的作用。

教学流程:

一、课前预热,调节气氛

师:给同学们上课,王老师特别高兴,认识老师吗?

生:不认识!

师:知道老师从哪来吗?

生:齐齐哈尔。

师:对,同学们特别会观察,老师来自齐齐哈尔。那初次见面,老师给同学们留下什么印象?(生汇报。)

师:那么老师希望在课堂上,我们能加深了解,成为好朋友,好吗?

生:好!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师:这节课,我们来学习第3课。

师:谁来读读课题?(生读课题。)

师:从他的朗读中我们知道课题是一个什么句?谁能用疑问的语气再来读一读?(生试读。)

师:请同学们打开书,自由读课文,注意要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你觉得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生自由读课文。)

师:老师看到同学们读得特别认真,课文中一些难读的字词你能读准吗?我们一起试着读一读。

惊愕:什么样是“惊愕”呀?

歧路:是( )的路?

麻痹:读准字音。

插曲:读准字音。

遒劲:辨析“劲”的读音。

嘀咕:怎么样的说话是嘀咕呢?

三、抓住主线,品读课文

师:刚才我们知道了,课题是一个问句。那么,接下来,王老师来读一遍课文,边听边想:你能不能找到课题的答案。(师范读课文。)

师:谁找到课题的答案了?(生汇报。)

师:这种从回答课题的答案来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方法,你可以试着用一用。

师:刚才老师在读课文的时候也注意到了这个小个子女生,觉得她和其他的同学不一样。你能用一个字说说她和别人哪里不一样吗?

生:用“敢”字。

师:面对老师的提问,小个子女生用什么表现,让你体会到了这个“敢”字。

(坐在最前排的一个小个子女生举起了手。)

师:这句话里一个“敢”字都没有,你是怎么体会到的?(生汇报课文的第5自然段。)

师:是呀,同学们都觉得这个杯盖不好拧,所以把希望都寄托在别人的身上。(出示课件。)那我们来合作读一读这段文字好吗?老师读黑色的部分,你们读红色的部分。(生师生合作读文。)

师:发现了吗?老师读的部分,是人物的——动作描写,而你们读的部分是人物的——心理描写。所以,人物的不同的动作可以代表人物不同的心理活动。那我们再试着读一读。(生试读。)

师:还有什么地方,让你体会到这个“敢”字了?(生汇报课文的第2自然段,抓“顿了一顿”。)

师:抓“顿了一顿”,你真的很会读书,能不能联系我们的实际生活再说一说?是的,这3处的“顿了一顿”说明耿老师在很有力地拧杯盖,所以造成他说话的语气都不连贯了。(出示课件:红色的部分代表的是停顿。)谁愿意试着读一读?(生试读。)

师:这个杯盖老师都拧不开,同学们都不敢拧,可坐在最前排的一个小个子女生举起了手。由此看出——(生汇报。)

师:这个小个子女生敢试,她又是怎么试的?(生汇报小个子女生的动作描写。)

师:小个子女生会怎么想?她敢试,所以她鼓起的不仅仅是勇气还有自信。

师:所以,我们一起把小个子女生鼓足的力气、勇气和自信读出来好吗?

师:大家都认为这个杯盖不好拧,实际上这个杯盖好拧吗?

生:好拧。

师:从哪儿看出来的?(生汇报。)

师:就是课文中提到的这对关联词,“才……竟”看出来的。你再读读。

师:既然杯盖这么好拧,那耿老师为什么拧不开呢?(生汇报原因。)

四、理解大意,体会内涵

师:是呀,老师明明知道自己的手有问题,根本拧不开杯盖,可他为什么还要故弄玄虚的弄一个假“葫芦”呢?(生汇报。)

师:看来你们明白了耿老师的良苦用心了,所以耿老师回到了讲台前,语重心长地说,谁来接着读一读?(生读文。)

师:是呀,正如耿老师所说的——勇气和自信是你成功的朋友。其实大家说得也就是耿老师葫芦里卖的“药”。

师:谁说说你对老师的这句话是怎么体会的?(生汇报。)

师:文章的结尾处说:教室里响起了一片热烈的掌声,这掌声是献给谁的?

生:(汇报。)1.小个子女生的理由。2.耿老师的理由。

五、走出文本,拓展延伸

师:就是这样的一个小个子女生,用她的神态、动作,让我们知道了什么是勇气和自信!就是这样的一位老师,用他的语言和行动,让我们知道了如何走向成功!所以,当我们细细品味人物的神态、动作、语言的时候,会让我们和人物走得更近。

师:我想耿老师教会的不仅仅是他们班的学生,也教会了每一个读过课文的人。我们现在用的这套教科版的教材,很多故事都是真人真事,据老师了解,这篇课文就是一件真实的故事。那么老师想留一项作业:给耿老师或者小个子女生写一封信,可以表达你对他们的赞美,可以说说你的感受,还可以谈谈你的打算,然后让我们彼此交流,彼此感动!

评析:

一堂好课,要承载的任务很多,既要理解课文的中心处,又要有课后习题涵盖的知识点,还要有学法、写法等方面的渗透。怎样由一根主线贯穿,融各种要素于其中呢?王晓琳老师讲授的教科版4年级《谁敢试一试》一课,是这样做的:

1.直插矛盾主体,矛盾主体既是授课主线。

《谁敢试一试》矛盾主体是同学们都不敢拧杯盖,小个子女生凭借勇气和自信敢拧杯盖,并成功了。所以授课思路体现在小个子女生与其他同学的不同之处“敢”字上,此处也是学生们读过课文之后,最想讨论,最愿意讨论,最有激情和兴趣讨论之处,此设计紧扣学生的最佳认知点。

2.由课题切入时,渗透学法。

请同学读课题,学生会发现是个问句,那么通过寻找课题的答案即可概括出课文的中心,从而让学生体会到通过思索课题,进而抓到中心,达到读懂课文的目的。此环节便渗透了学法 —— 通过思索课题的答案而读懂文章主要内容的方法。

3.矛盾主体展开时,渗透写法。

学语文最终的目的无外乎能说会写,所以我们在学习课文时,不能就文学文,一定要感受作者独特的呈文方法。《谁敢试一试》一文动作和心理描写最有色彩,如活灵活现的动作和心理描写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同学们都不敢拧,面面相觑的场面,也更突出了小个子女生的“敢”,即矛盾的主体。教师在授课时通过品味这段文字,感受到了动作和心理描写写法的好处,不言而喻在以后的写作中学生就会自然运用,达到了学语文的最终目的。

猜你喜欢

杯盖小个子汇报
杯盖上的酸奶更浓稠
设计保温杯
防疫关隘,我向省长汇报
电视汇报片的艺术表达
《大个子老鼠和小个子猫》系列 防笑针
我每天都得“早请示、晚汇报”
大个子和小个子(连载)
大个子和小个子(连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