汶川地震后阿坝州发展循环经济的战略思路和重点领域
2009-09-30赵金亮张翔
赵金亮 张 翔
摘要:2008年“5·12”特大地震震中在阿坝州的汶川县,地震给阿坝州带来巨大损失。地震后阿坝州循环经济发展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优化资源利用方式为核心,以提高资源生产率和降低废弃物排放为目标,以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为动力,建立适合地区发展的循环经济模式体系。
关键词:循环经济;科学发展观;可持续发展;阿坝州
中图分类号:F127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09)15-0132-02
阿坝州位于四川省西北部,紧邻成都平原,北部与青海、甘肃省相邻,东南西三面分别与成都、绵阳、德阳、雅安、甘孜等市州接壤,辖13县,224个乡镇,1 354个行政村,幅员8.42万平方公里。阿坝州地处青藏高原东南缘,横断山脉北端与川西北高山峡谷的结合部,地貌以高原和高山峡谷为主。2008年“5·12”特大地震震中在阿坝州的汶川县,地震给阿坝州带来巨大损失。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实施的《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生产力布局和产业调整专项规划》,中国将用三年左右的时间,有效恢复灾区的各项事业,重建农业、工业、旅游业和文化产业生产,优化提升生产力布局和产业结构,实现三次产业良性互动、协调发展,工业发展达到或高于灾前水平。专项规划提出灾后生产力布局和产业调整要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尊重自然、统筹兼顾、科学重建。按照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要求,综合考虑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主体功能区建设和就业需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突出重点,远近结合,合理安排原地恢复、原地重建与异地新建,着力培育特色优势产业,为实现灾区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专项规划明确提出了适宜重建区、适度重建区和生态重建区的生产力布局定位和重建目标,即结合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国家主体功能区建设要求和灾前产业发展基础,区分规划区的不同情况,科学合理地安排生产力布局,发展循环经济。
一、阿坝州发展循环经济的战略思路
循环经济是对物质闭环流动型经济的简称,是以物质闭环流动为特征的生态经济,它使经济活动按照自然生态规律要求,构成一个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物质循环往复的新的流动系统。在这个新的系统中,物质和能源得到合理持久的利用,资源和环境得到合理配置和永续发展,从而保证经济和社会发展与自然环境改善的协调一致性和可持续性。循环经济兼顾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三者的和谐统一,是重视经济与生态环境相协调的科学发展观的一种体现。其目的是使资源以最低的投入,达到最高效率的使用和最大限度的循环利用,从而实现废弃物排放的最小化和人类经济活动的生态化,使经济活动与自然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规律相吻合,最终实现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的双赢。根据地震后阿坝州的实际情况,恢复重建过程中发展循环经济务必围绕以下几点展开:
1.以提高资源利用为核心,以节能、节地、节材和资源综合利用为重点,拉长产业链条,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促进各类资源在企业内部、企业之间、产业之间的循环,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循环经济要求通过发展科学技术,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和生产效率,形成高效合理的产业结构,各产业之间按照工业生态学规律,形成互相关联、互相依存的产业链,并且其物质和能量能够建立起良性的循环体系。在工业经济结构调整中,要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为目标,降低污染物排放强度,优化产业结构,继续淘汰和关闭浪费资源、污染环境和落后的工艺、设备和企业,用高新技术和生态技术改造能耗高、污染重的传统产业,大力发展节能、降耗、减污等高新技术产业;在农业经济结构调整中,要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和有机农业,建立有机食品和绿色食品基地,大幅度降低农药、化肥使用量。
2.培育壮大区域性的资源再生(回收利用)产业基地,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循环经济是对物质闭环流动型经济的简称,是一种物质不断循环再生利用的经济发展模式,即在保持生产的社会化发展和经济增长的同时,建立资源—产品和废弃物—再生资源的清洁闭环流动模式。循环经济中的资源闭路循环反馈运动要求最大限度地延长资源使用环节,它要求按照自然生态系统的物能循环模式,将社会经济活动高效有序地组织成资源利用—清洁生产—资源再生的闭路型物质能量循环的反馈式流程,保持经济生产和消费的低消耗、高质量、低废弃,从而将经济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破坏减少到最低程度。循环经济通过资源利用的闭环流动把清洁生产和废弃物的综合利用融为一体。其中,资源的充分循环利用就是使物质的不完全循环或无循环更多地变成再循环,以资源的不断循环利用为经济发展模式的主要方式,通过对废弃物实行循环再利用,实现资源和能源的充分利用,尽量减少对不可再生资源、原生资源的开采。资源要素的闭环流动的主要方式就是通过废弃物的回收在利用,把废弃物资源化,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3.发展循环产业,建设生态产业园。生态产业也叫循环产业,是按照循环经济规律组织起来的基于生态系统承载能力,具有完整的生命周期、高效的代谢过程及和谐功能为一体的网络型、进化型产业。在第二产业实施循环经济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点,生态产业区别于传统产业的一个重要方面是物质的全循环。即上游企业的排放物不是废料而是下游企业的原料。在生态工业园中,以一个或多个企业为核心,通过市场贸易的方式,把其他企业的废弃物或副产品作为本企业的原料,或者通过园区集中的基础设施来建立起企业之间的横向联系,从而同企业自身的纵向代谢关系组成网络,实现园区污染的零排放。
4.发展战略应注重统筹协调。循环经济发展战略应该选择正确的切入点, 必须认清地震后阿坝州的经济现状, 正确理解中央对循环经济的功能定位, 结合《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生产力布局和产业调整专项规划》统筹安排, 协调推进,要重视生产环节的物质闭路循环,强调消费过程以及物质流通的其他环节,也要重视工业物品等的技术性还原系统,强调开发和利用自然界本身具有的生态性还原能力,真正让循环经济成为阿坝州发展战略的组成部分, 营造一个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的民族州。
二、阿坝州发展循环经济的重点领域
阿坝州发展循环经济首先要求全州人民树立发展循环经济的先进理念并以此作为实践的支撑基础,这些理念包括: (1)生态经济效益理念。生产过程中要实现物料和能源的循环往复使用以达到废物和污染排放最小化。(2)工业生态系统理念。要求企业之间产出的各种废弃物要互为消化利用,原则上不再排放到工业园区之外。其实质就是运用循环经济的思想组织园区内企业之间物质和能量的循环使用。(3)生活垃圾无废物理念。这种理念本质上要求越来越多的生活垃圾处理要由无害化向减量化和资源化方向过度,要在更广阔的社会范围内或在消费过程中和消费过程后有效地组织物质和能量的循环利用。理论上讲,循环经济涵盖现有物资生产、流通和消费部门的各个方面,并可延伸到非物资生产领域,但限于阿坝州目前工业化、城镇化还处于初级阶段,产业结构和地区布局极不均衡。
1.现有产业构成中,有计划经济的遗产,其中难以发挥竞争优势的死滞资产占有相当大的比重。阿坝州许多生产装备和企业资产是在改革开放以来建立的,市场化程度较高,但民营经济的整体素质较差,规模小,竞争力弱,淘汰率较大,据有关统计,民营企业的生命周期平均不超过五年。发展循环经济可以把各类产业加以盘点,统筹考虑,按照市场经济的规律,开展大量的产业关联整体设计,建立发展循环经济参与力度差别化的企业档案信息材料,分门别类纳入到循环经济的体系中。初步考虑,可着重将以下部分行业作为实施循环经济的重点领域:
(1)国土资源各部门,包括矿产资源能源的开发、运输、存储、加工、消耗部门,耗水量较大的部门、占用土地资源较大的部门、环境治理部门等。例如,在资源开采环节,要提高资源综合开发和回收利用率对矿产资源开发要统筹规划,加强共生、伴生矿产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加强矿产资源依法管理、有序开发与合理利用,提高资源勘察开发准入条件,实现资源的保护性开发;推广应用先进适用的采、选、冶工艺提高开采回采率、选矿、冶炼回收率和综合回收率。积极推进尾矿、废石综合利用,提高产品附加值,实现矿业的优化与升级。(2)农、林、牧等农业各部门:主要是发展绿色无公害农业、生态农业、循环农业,开展农村社区循环生产生活(农村能源、农用物资)。重点是农村专业户、农业产业化组织、农村社区基层组织等。(3)第二产业中各类能源原材料工业(煤、电、铝、建材等)、加工业(食品工业等)、制造业(造纸等)、建筑业废弃物处理。
2.可以从空间区域角度将发展循环经济的重点地区分解开来。对全市发展循环经济的区域划分,可以有两种基本方案:(1)按行政单元加以分块控制和实施。具体实行中可以县为单元,落实责任制,各单元区别情况制定各区域内的发展策略和治理重点。(2)按产业集群区作为实施循环经济的基本单元,可以将全州划分为若干个产业集群区,按照生态工业园区的设计理念加以具体组织实施。
3.可以从不同空间尺度加以分解处理。特定区域的循环经济可以从小循环、中循环、大循环、跨区域循环等不同尺度加以把握和操作实施。其中小循环主要是指微观组织或社区内部的循环。重点是清洁生产、绿色消费,好处是产权主体明晰、责权利分明、操作简便,弊端是改造总成本较高,循环经济的规模化程度较低;中循环主要是指各类生态产业园区的物质、能量循环,也可以扩大到一个产业集群、一个流域、一个县、区行政单元;大循环是指全州范围内的宏观经济大循环,可解决中小循环难以完成的,或中小循环不经济条件下的诸多循环链的构建问题,起到统筹全市循环经济体系的作用。跨区域循环是指本州与其他城市之间的物质和能量交换、传输、循环,力求通过合理的物流、人流、信息流、价值流而达到物尽其用、人尽其才、货畅其流,并做到更大区域范围内的物质和能量循环。
参考文献:
[1]吴季松.循环经济理念在城市建设中的应用[J].北京观察,2005,(6).
[2]钟远平.循环经济研究进展[J].科研管理,2007,(1).
[责任编辑刘娇娇]